别傻了, 过了30岁那槽还是能随便跳得吗, 20几岁的时候年轻可以为了涨工资或者换行业浮躁地多跳跳 (但也不能跳得太频繁了), 你如果5年跳过一次槽申请商学院就很好说明你是一个愿意TAKE RISKS的人但是5年跳过4-5次槽那简历就没法看了, 哪个顶级的商学院敢要你, 又有哪家公司敢雇你(说的是实业,金融界据说跳槽比较频繁些)
能不用跳槽这最后一招来涨工资或者寻求TITLE的变化尽量不要用, 这样简历才能尽可能显示一个连贯性. 其实我们这种级别的跳槽压根不算啥的都是瞎跳, 见识过一个unilever的mkt director, 那跳槽才叫牛,此人无锡什么纺织学校毕业的,从没读过任何MBA,毕业后从宝洁的一个低级的职位做起(非宝洁trainee), 在宝洁呆了7年,联合利华呆了5年多,然后跳到一家奢侈品公司做VP,base直接从120w到240w, 而且奢侈品的mkt纯粹是打酱油的也不用像FMCG这么累 (奢侈品的mkt总监好多都是FMCG过去的,为啥子呢,FMCG的MKT苦熬出来的基础扎实啊),当然了这个在上海有好几套豪宅的大龄剩女是个75后,75后有着时代赋予他们的机遇,其升迁的速度是中国大量进入外企的80后所无法比拟的。还有个unilever的FD, 中科大学物理的,finance trainee出身,也是个75后,在unilever作了12年,大着肚子的时候还把个中欧的EMBA给读完了,牛吧,跳出去直接去一家私企做CFO了,人家老板又是高薪又是放权又是股权激励的,她还从unilever挖了无数她原来团队里的人走,包括从unilever跳到百威英博而不得志的她的某个前下属。所以牛人都是不会乱跳的,要跳就跳个顶级的。
至于你说的大phama确实固定的pay比较高,但是他们的问题在于bonus很少和工业界一样少,完全无法和好点的FMCG差不多30%的bonus相媲美,并且人员过于稳定也没太多升迁的机会。FMCG看似累得很吃力不讨好,但是是个biz model非常有趣的行业做起来很有意思,而且作财务的话向上可以接retail或者lux,也可以接phama或者medical device, 向下可以接一些工业企业,有着别的行业没有的flexibility. 至于medical device, 好多都是一些专做某种仪器的美资的小公司就是搞些国外的进口仪器来中国卖卖的trading company,这种公司你做财务就是看到些个作帐罢了,有什么好做的,你能看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三年计划,年度预算,成本控制,rolling forecast, 并购和并购后期整合,内审内控,treasury对working capital的掌控以及花大钱从MBB买来的报告等等等等。
ABI还是能给得起高薪的,它对差旅吃饭之类的overheads的控制很严就是为了把钱省下来能用在刀刃上(TMD今年teambuilding的预算又被砍了一大截),要不然怎么出得起70w一年的工资给我对面那个沃顿的talent 呵呵
[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2/23 23:36:13)
[/quote]
感觉去luxury不是啥好选择吧,升迁相当慢,要熬年头,甚至要跳槽到同行业的公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做这行需要对公司文化的高度理解和忠诚度。pay跟pharma差不多。好处是公司会经常让员工参加一些上流社会的party,女生可能对这方面更感兴趣些,能满足下虚荣心,但其实也没啥用,毕竟你也不是那个层次的人。
针对的是普遍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而言,不是那位从联合利华跳过去的V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