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4431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135. 两种城市
文章主旨:提出城市系统结构的两个主要议题,以及主流观点及其优劣势
P1:议题一,城市系统整体效率;基于经验和理论研究,关于城市系统结构有两个主要的议题。第一个是城市系统整体的效率。现有的理论在这个议题上观点有分化。H观点认为非集权化管理的城市系统会在规模和城市数量上都更有效率。这是正确的,因为会有一些机制使得新城市的创造和发展。两个主要的机制是当地自治政府或是有土地开发商的市场。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开发商之间的不完全竞争,或是政治经济问题,使得当地团体的利益与政策制定者的利益不完全对等。然而这两个机制还是会让城市系统更高效。距离也会对城市效率产生影响,但是详细的福利分析还没有在这个分析框架下建立起来。尽管如此,有些政策规定已经很明确了。举例来说,任何阻碍创建发展新城市的事物,比如不清晰的财产权,都可能会带来低效的城市系统。对其他政策的需求还没有很明确,比如对本土化和城镇化经济的需求,要取决于经济的来源,而这目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P2:议题二,个体城市的经济活动组成;第二个是个体城市的经济活动组成。从我们的观点来看,专业化有好处和坏处。好处是减少城市拥挤,更强的地方经济。坏处是缺少创新,更高的风险。但整体来说,大而多远的城市和小而专精的城市都是需要的。为了减少专业化的风险,政策可能会进行限制,但限制专业化可能意味着为远期可能的风险放弃当前重要的机遇。中央政府提供保险可能是个好的选择,但是这成本很高,而且保险可能会带来自满。还有个办法是给当地政府重建的权力,但坏处是会让政府有过高的经济发展野心。不是所有的团体都能创造下一个硅谷。另外,创新和多元化之间有很强的联系,高度创新的集体很难在高度专业化的环境中成长。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鼓励劳动力流动,不过这在欧洲带来了对失去地域特质的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