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211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1-4-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p1:main point
不愿意吃没测试过的药的人们会进行一些没啥价值的医学测试。他们会后悔这个结果。
P2:the faith of people
他们是"the worried well",他们的信念是能在生病之前就找到生病的地方。
P3:screening strategy
这听上去非常sensible,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实践了。
如扫描新生儿的T器官,能检测某种病,并且检测出来大脑的波动。如果不治疗的话会造成mental疾病。扫描能够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P4:medicine without illness
这些例子表明可以展望一种新药,能够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预防疾病,叫做不得病的药。使用一些诊断工具筛选人群正在快速发展,一些实验室的基因研究也可能加快进度。
P5:knowledge is not useful
然而知识并不总是有用的。如果筛选出来你身上有问题,你很可能想解决掉。但是目前解决方法还是没有的。这和传统的治疗疾病还不一样,技术也不一样。
P6:produce false information
筛查也有可能会有错误信息。会有两种错误发生:
"false negatives"(假阴)-- 问题存在,但不会出现在test。
"false positives"(假阳)--不存在但是会出现
高度敏感的测试减少F N;高度专门化的测试减少F P。
当健康的人群筛查某种很少有的情况,F P就会比F N问题更大。
如,一种情形是影响5%的人口,F N和F P的比率都是1%。
如果100万人筛查,50000个人中有500不会发现(假阴),9500个健康的人会被告知得病了(假阳)。(误差?)
P7:the problem of repeating the screening
一些狂热分子无视这个问题,并且强推这种检测方法。例如更加频繁的间隔进行重复检测。如果100万人的例子在测一次,即有很多的borderline case -- 又阴又阳的结果。
之前9500个假阳的人之后第二次9405个测出来是阴,但另外9405个人之前没得病后来测出来阳了。
实际得病的人?500个人第一次被认为阴性的人,495个在第二次被测为阳性。但另外495个得病的人,第一次测对了,现在又测成阴性了。有95个人没得病的人两次检测都是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