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白斩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揽瓜阁精读] 49. 大小公司创新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22-12-12 16:35:05 | 只看该作者
P1:提出新旧两个观点:Schumpeter(旧观点)认为公司创新取决于公司规模,新观点认为取决于公司是否接受他们的投资自身蚕食(cannibalization)
P2-P3:介绍Schumpeter的研究以及基于其的研究

1/ Schumpeter的研究
提到了creative destruction,即创新会摧毁公司在旧技术上取得的市场地位,关注了根本性创新和单个企业的财富影响。
观点:大型公司比小型公司创新更加密集。
意义:是后面研究的基础,超过100篇文章研究了公司规模对于创新的影响,且研究结果表示影响是复杂的
2/ G&A的研究:大型公司比小型公司在创新方面更有优势
因为大型公司存在规模经济,可以将风险分散,且有更丰富的财政资源
3/ 其他研究:大型公司比小型公司更不易创新
因为大型公司规模越大,官僚化越严重,反应更慢且更不愿意承担风险
-->2和3的研究结果是矛盾对立的
4/ E&R的研究:bell shaped
中型公司不用面对小型公司面对的调研压力,也没有大型公司的官僚化惰性,所以更容易创新
5/ P的研究:U shaped
认为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更容易创新,且中型公司难以创新。可能是因为中型公司有着他们的负担,却没有他们各自的优势
P4:自我蚕食的意愿在创新中很重要
因为市场前端的公司不愿意创新是来自于已建立起的细分投资基础。--> 但组织力量能弥补细分投资的副作用
组织力量具体包含内部市场、影响力产品和未来市场的出现
P5:因为根本性的产品创新可能会导致现有产品过时,所以自我蚕食的意愿对于管理层支持根本性创新很重要。

Cannibalize  自我蚕食(指同公司的产品冲突、相互竞争,蚕食对方的市场份额的现象)
Synergy  n.协同
Seminal  adj.有巨大影响的
112#
发表于 2022-12-27 21:58:52 | 只看该作者
2'08
生词:cannibalization自相蚕食,拼修;bell shaped钟型曲线;
1、讨论为什么一些公司能够比另一些公司的创新效果更好,先提了公司大小这个假说,还有一个假说是一些公司喜欢搞拼修。从三个大公司内观察下来认为第二种假说更对。

2、提到了S的观点,关于公司新老品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到了S很重要的一个假说,就是说大公司比小公司更会创新。但是做了很多实验下来,这些实验结果也都Mixed了(用不了了?)。

3、G A这俩作者认为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有创新优势,提到了具体的优势。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到了随着公司变大会出现的一些麻烦,以及从而会导致的一些事儿。由此可见这两种观点是相互对立的。还有一些人认为创新力和公司大小的关系是钟形曲线的关系,具体说明。然而,相反,P认为是一种U形曲线的关系,给出看法。

4、有意愿去拼修的这样一个想法是很重要的,因为但凡能在市场上有点地位的公司都会有点眼力见,各种向上发展。提到了organizational force这个阻力。因此愿意拼修就能够调解好这个阻力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尽管市场经理不咋能控制公司规模大小,但是他们能够影响organizational force这些因素。

5、尽管不是每一个科技创新都能够有一个很牛的创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创新都能给现存的产品带来一些新元素,也能够淘汰一些过时的产品,因此,再次强调公司拼修意愿的重要性。
113#
发表于 2022-12-31 00:15:06 | 只看该作者
49 大小公司创新
P1  (为什么一些公司比另一些公司创新做得更好?S和许多研究者认为关键是公司的规模,而作者给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公司自我革新的意愿。)
- 为什么一些公司在引进激进产品创新方面会比另一些公司更成功呢?
- S和许多研究者认为,公司的规模是关键的预测指标。
- 作者给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这些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区别的关键在于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蚕食的意愿。作者识别出三种会影响自我蚕食意愿的因素,且一项对三个高科技行业的调查结果支持了作者的这种观点。
- 这个结果显示有必要重新审视有关公司规模、自我蚕食和组织协同作用的传统观点。

P2(S提出的概念引起了人们对创新的关注,引起很多人的研究,但没有统一结论。)
- 许多关于组织创新的原因都是基于S的开创性工作。他提出了“创新性破坏”这个概念,即创新会摧毁那些坚持就技术的企业的市场地位,这一概念首先引起了人们对激进创新对经济和个体企业命运的强大影响的关注。S一个关键假设是:大公司能够比小公司更“密集”地进行革新。这个假设一直是广泛和持续研究的主题,超过100篇研究论文研究了公司规模对革新的影响,但是结果是喜忧参半的。
P3(在S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 G和A基于S的观点认为,大公司在创新能力方面比小公司拥有更多的优势,大公司在研究和发展方面享有规模经济,可以分散风险,而且有更多的资金来源。
- 而其他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公司变大,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官僚主义,反应变慢,更不愿意冒险,和没有这些障碍的小公司相比,更不愿意去产生激进的改革。
- 这两个观点是矛盾的。此外,另外一些作者认为创新生产效率和公司规模之间的关系是钟形的。中等规模的公司最适合进行彻底的产品创新,不像小公司受到研究质量的限制,也不像大公司受到官僚主义影响。
- 相反,P主张U型曲线。他认为创新的比例在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比中等规模的公司有更大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中等规模的公司拥有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有的负债,但是没有他们的优势。
P4(竞争的意愿至关重要,大公司往往不愿意创新,但是组织因素可以弥补他们不愿创新的短板,营销经理无法控制公司规模,但是他们可以影响组织因素。)
- 竞争的意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主导市场的企业往往不愿意接受,或者是促进市场上的激进创新。他们的不愿意源于他们服务于这些市场的专业投资的既定基础。尽管如此,组织的力量可以抵消专门投资对于自我蚕食的负面影响。
- 特别是内部市场,有影响力的产品冠军和未来市场的关注,可以克服不愿意去自我蚕食和激进改革的意愿。因此自我蚕食的意愿连接着组织因素和激进产品创新的关系。尽管营销经理无法掌控公司的规模,但是他们对这些组织因素有相当大的影响。
P5(不创新就会被淘汰,所以自我更新的意识非常关键。)
- 虽然并非每一个技术突破都能成为激进创新的产品,但是激进的产品创新还是有潜力淘汰已经存在的产品,因此一个公司自我蚕食的意愿是一个关键因素,让管理层支持激进的创新改革。

生词

cannibalize  vt.拆用……的配件;调拨……的人员vi.调拨人员;拆用配件;同类相食

variable  adj. 易变的,多变的; 可变的,可调节的  n. 可变性,可变因素; 变量

synergy  n. (两个或多个组织共同协作后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协同作用

seminal work 开创性工作

committed to  决心从事,承诺

the subject of  ……的主题,……的主体

liability n. (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义务; ; 负债,债务; 倾向; 可能性

strength n. 体力,力量; 长处,优势;

influential   adj. 有影响力的  n. 有影响力的人

mediate  v. 调停,斡旋;传达; 连接,沟通;  adj. 间接的; 居间的,介于中间的

drive  v. 驾车送(人); 迫使,驱使; 驱赶;
114#
发表于 2023-1-2 19:47: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段: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受什么东西影响—firm size, cannibalisation。

第二段:s 的research怎么去描述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第三段:从firm size 角度讲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第四段:cannibalize 和organization forces 关系

第五段:技术breakthrough



115#
发表于 2023-2-10 05:54:50 | 只看该作者
主旨:探讨有些公司在产品创新上更为成功的原因。
通过研究表明firm size和cannibalization以及组织合并均是影响因素。最后证明cannibalization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P1 提出问题,为什么讨有些公司在产品创新上更为成功。过去的观点是firm size,作者认为是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研究结果表明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更为重要。
P2 P3探讨firm size的影响,最后的结果mixed,有中型公司最为成功,也有大公司 小公司成功的
P4、P5探讨cannibalize的影响。
116#
发表于 2023-8-7 16:35:01 | 只看该作者
        • Why: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 Size
                ○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
        • Size
                ○ 1942 founder
                        §  larger firms ,more innovations
                ○ Others
                        § [G & A]  larger firm: ability,innovation ↑
                        § [M&S] larger firm: bureaucratic, innovations↓
                        § 【E&R】 bell-shaped:medium-sized: best
                        § [P] U-shaped: medium-sized ↓
        •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
                ○ Dominate market: innovations ↓
                        § Establied base of specialized investment
                ○ Nevertheless , organization: compensate
                        § Internal markets, product championes & future market focus
                ○ Cannibalize:mediate
                        § Manegers: condiderable influence
                                □ Innovations: reder existing products obsolete
117#
发表于 2023-9-15 15:39:0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八天:大小公司创新
cannibalize 自相残杀
synergy 协同作用
1P:为什么有的公司会比别的公司在突破性产品创新上更有优势呢,一个调查结果揭示自相残杀的欲望比公司大小来说更有力的驱动。这意味着我们要考虑公司大小,协同作用,自相残杀。
2P:S认为大公司在突破性产品创新上更好。但是数据的混淆使这个结论不行。
3P:G和A认为小公司更好,因为大公司因为经济规模大更容易传播risk。其他人认为大公司的大才更好。有些人认为创新能力和大小是钟形分布,但是P认为是U形分布。
4P:自相残杀的欲望调节了组织问题和突破性产品创新。虽然公司主管没办法控制公司的大小但是他们可以影响组织问题。
5P:突破性产品创新会使现在产品过时,所以自相残杀可以不断驱动新产品的推出。
118#
发表于 2023-9-27 08:54:31 | 只看该作者
1st: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mpany to launch innovative products was firm size. But the author pointed out another factor, which got the support from three high-tech industries survey. Hence we need to reconsider conventional wisdom on firm size, canniba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ynergy.
2nd: much of research is rooted in S's work. He said that bigger company has more intensive innovation than smaller one. Many experiments following S's notions, but he result varied.
3rd: S's followers' view: large firms enjoy economies of scale, spread risk and have greater access to financial resources. Others rebutted that the large firms become more bureaucratic. Some said that it's bell- shaped in innovation products. But some thinks that it's U- shaped situation, which median size firms are most weak in launch innovative products.
4th: the firm's reluctance to launch innovative products derives from the established base. Nevertheless, organization forces can compensate it.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internal markets, influential product champions, and further market focus.
5th: even though the radical products may fail, but it still can render older products obsolete .
119#
发表于 2023-9-27 09:59:5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120#
发表于 2023-10-16 15:10:57 | 只看该作者
49. 大小公司创新
P1:一般的想法是公司创新的效应和公司size有关。转折,xxx认为,和公司的williness to 没看懂 有关。递进,三个因素影响这个will。递进,一个evidence证明了这个观点。
P2:转折,老观点起源于(我估计是熊彼特,对生产函数的毁灭性重组)。然后很多关于size的研究。
P3:递进。1.大公司更好。规模经济2.小公司更好,大公司官僚主义。3.中等最好,有大公司的优势,而没有大公司的劣势。4.中等最差,只共享缺点而不拥有优点。
P4:转折,又讲到willingness了。大公司一般不愿意创新。转折,of会促使他们创新。
P5:总结全文,递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3 20:5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