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5348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7-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不好意思,太久没有上论坛。
第一个问题,用中文在心中过一遍,您的理解是对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梳理逻辑关系。事实上,在熟练了以后,其实在脑子里并没有翻译的那个过程,留下的只是逻辑关系。比如,我看到了despite的时候,我其实只是在想转折关系。转折,就是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个问题,熟能生巧。我个人认为这样做,读题可能会慢一点点,但是一道长一点的题目,慢也就是慢5秒。不会对SC题目做题速度形成大的障碍。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多花一点时间读题目,理解题干的意思,要比多花时间在选项上纠结,要来的更为值得。效率更高。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在我一战和二战的SC平均用时上看的到,一战平均用时1分40秒,纠结,纠结,还是纠结。二战平均速度是1分11秒,而且难度还高于一战的难度。所以,是否会延缓读题速度,我想可能会。但是对读题的影响速度极小。而在整体做题的速度提升上,帮助却极大。
第三个问题,英文,中文,逻辑关系,看似复杂,其实是拆解成了三步。在大脑中运算的时候,其实就是两步骤,你在读英文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信息输入,这个过程就是英文-中文。然后在来判断逻辑关系,也是非常快的速度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就多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点是句子重心问题。句子重心问题一旦落定就是句意的走向。不同的句子重心,句意表达的主要信息完全不同。另一个是搞清楚句子成分中,定语和状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到句意。详情可见之前的一些回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