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5348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7-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你说的其实是题型而不是推理模式,每一个题型下其实都可以考察不同的推理模式。
推理模式其实我在后来的复习中只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向推理,一种是反向推理。
正向推理,也就是预测结果型,A发生了,问你B是否会发生?
反向推理,则是原因探究型,B发生了,原因是否是A?
其实你思考一下就发现,人类通过逻辑思维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认知主要就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要么是预测,要么是解释现实。
当然,这也是我当时做了题目做的比较多了,抽象出来的一种看法。如果你要说比较严格和严谨地来划分的话,我个人比较赞同CD helr的分法,你可以去买一本CD出的逻辑推理,也不贵,40来块吧。但我也不完全认同helr的分法,因为我觉得有一些分的太细了,比如说helr在书里面还写了滑坡推理,这个在我看来就完全没有必要,反而是将简单地事情复杂化了。
具体来说,我个人认可的推理模式分类包括以下:
果因推理(找原因)、因果推理(预测结果)、统计相关推理(找规律,没有严格的因果联系,但是只是认为是这样,通常会出现从样本到总体的预测)、方案推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是否会有遗漏的因素,也就是他因,方案是否会有负面影响三个方面)、类比推理(A是如此,B也应该是如此)。
也有一些是不太好分类的,因为是类似于论断的那种,比如说OG鸟类化石的那个题目,我个人就认为很难将其划入上述的分类,所以我自己对这一类的题目新增了一个分类,叫做论断推理。但是这个算不算是推理模式呢?我觉得不是,充其量说是一种题型。
所以后来我并不是完全按照helr的这套模式来去做题的,而是就是分为正向和反向两种,然后从我们思考和探索新知识的角度去入手。你可以想一下,假设科学还没有那么昌明,所有东西都是从头探索的时候,人类是如何认知这个复杂世界中的因果关系呢?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因和果之间是一个巨大的黑箱,我们并不知道这个黑箱子里有什么因素,会发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就只能依赖尝试和观测到的经验。
怎么尝试呢?控制变量。
比如说,在果因推理(反向)中,也就是已知结果,不知道原因。那我就去控制不同的变量,来看看黑箱子里面哪一个变量会对结果产生影响,那么他就可能是因。对吧?那么要怎么去加强呢?就是排除他因。比如说,黑箱子里面有五个因素ABCDE都可以导致结果F,那么我排除了B,是不是A就更可能是导致F的原因了?因为之前是1/5,现在是1/4。
再比如说,在因果推理(正向)中,我控制了变量,我觉得我完全控制好了,我认为一定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结果。那么我怎么来削弱这个论断呢?那么就是增加他因,也就是增加变量。你以为你控制了全部的变量,但其实有一个东西你没考虑到,所以你这个结果不会发生。这个就是削弱。
同时还是可以出解释题,还是因果推理,我觉得一定可以达到预想的结果,但是没有发生,为什么呢?可以是你的变量没有控制好,这个黑箱子里面有相互作用。
你看,这一个推理模型下,其实,增强、削弱、解释都可以出题目。
除了尝试以外,另外一个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观测到的经验。
由于世界非常复杂,所以我们在探究世界的时候自然会去做一些简化,并依赖这些经验来作出判断。因为这些经验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抓手了。
比如说过去的经验,由此来判断未来。比如说别人的经验,由此来判断另外一群人。再比如说,由一个样本的经验,来判断总体。
你看,这不就是类比推理和统计相关推理嘛?那要增强就是加强两者的相似性,削弱就是减少两者的相似性。
在这个回复里面我做了一些简化,题目当然有可能涉及到多个推理环节,也就涉及到多个我说的黑箱子,但是思想是一样的,你就在每一环上去做这种考虑,其实对CR的考察点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方案题目就相对来说比较特殊一些,方向比较固定。就按照helr说的那三个CQ方向去找答案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