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6380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0-8-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研究表明:消费者往往在挑选耐用品时候不那么重视比价(尽管很重要)。然后提出两种解释:第一种因为消费者低估了市场的价格范围。第二种是根据W的心理物理学理论和T的交易效用理论得出的。总的来说就是,消费者对于省下固定的一笔钱获得的精神满足感是与这个物品的价格负相关的。因此当即使价格区间很大,消费者比价的动力也不会随预期扩大。
>>>第二段还是在说上面那个东西。把这个叫做psychophysics-of-prices heuristics (价格的心理物理学启示),消费者将预期省下的钱变成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如果一个消费者在100块的东西省2块和400块的东西省20中选,他会选择20,就是因为这个相对省下的更多。但是一般认为,这两个东西没有差别,因为消费者所花费的钱和期待收益省一样的,因此应该导致消费者同样的动力去比价。(???最后一句逻辑关系没搞懂)
>>>并且这个psychophysics-of-prices heuristics (价格的心理物理学启示)能指出因为减少了消费者在贵的商品的比价动力,因而会导致更高的价格区间。这也和Pratt做的商品价格区间与商品价格的研究相符。因此,本文的附加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实证研究(商品价格区间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然后并解释这个psychophysics-of-prices heuristic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