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9987|回复: 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中欧finance方向以及就业的几个问题,希望大家互通有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00:09: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中欧finance方向以及就业的几个问题,希望大家互通有无!

听很多人说中欧的专长并不在finance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希望以后能进入到投行这一行业,中欧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另外,北大国际和香港科技mba又是怎么一个情况呢?



希望大家互通有无!

沙发
发表于 2005-7-29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中欧专长好像在marketing。


香港科技finance超强,商学院总体research排名20出头,finance research可以挤进前10,有一年account research居然排名第1。科技学生比较有机会进入顶级finance企业,包括投行


北大国际不了解,请其他网友评论。


个人研究结论,如有不妥的请大伙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9 8:52:12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5-7-29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偶觉得这个和大环境是有关系的...上海和香港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地板
发表于 2005-7-29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坦率地说,中欧的专长只是general management,finance中的IB领域就业10多年以来一直没什么起色。如果希望以后能进入到投行这一行业,中欧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长江商学院目前在finance领域无论是教授、选修课(设有投资银行业务课程,由曾担任过美林、汇丰法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的沃顿教授Michel Fleuriet执教),还是公司联系与网络(2005年9月初MBA学生将去香港,与高盛亚洲和摩根大通等投资银行业务和人事主管当面交流),在大中华地区均有出色表现,值得你深入了解和注意。

5#
发表于 2005-7-30 00: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7-29 22:30:00的发言:

坦率地说,中欧的专长只是general management,finance中的IB领域就业10多年以来一直没什么起色。如果希望以后能进入到投行这一行业,中欧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长江商学院目前在finance领域无论是教授、选修课(设有投资银行业务课程,由曾担任过美林、汇丰法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的沃顿教授Michel Fleuriet执教),还是公司联系与网络(2005年9月初MBA学生将去香港,与高盛亚洲和摩根大通等投资银行业务和人事主管当面交流),在大中华地区均有出色表现,值得你深入了解和注意。



请说说去年FINANCE出色的长江的哪几位去了IB吧? 我个人比较反感你们总是喜欢评论别人的方式.中国的FINANCE的问题是个国家困局,不是一两个学校面对的.只要国家的政策开放了,所有的中国学校都是在同一起跑线的.仅次而已. 至于IB要谁去做,和个人的能力关系更大. 和你从中欧, 北大,长江毕业有什么关系?
6#
发表于 2005-7-30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建议CD斑竹封sinoyuan的帐户,此人一会抨击中欧一会抨击香港科大,散布谣言,并且直挺挺地吹捧长江,其方式言语有些太过分了。合格的MBA申请者都是有头脑的成熟的人,他这样做对长江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引起反感,同时也让人感觉有些侮辱我们的智力和判断能力

7#
发表于 2005-7-30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CD对于MBA申请人的价值和作用是使大家可以信息互通有无,共同提高,而不是用于个人攻击的。
{codestar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document.write (usercolor('22','lzhang2000'));
lzhang2000和
8#
发表于 2005-7-30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CD对于MBA申请人的价值和作用是使大家可以信息互通有无,共同提高,而不是用于个人攻击的。


lzhang2000和lsspring诸位不妨对照CD的宗旨和精神,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

9#
发表于 2005-7-30 10:10: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新鲜事物还是多扶持,长江算开了个头。


个人认为,本土MBA目前难进投行是正常的,就我接触的华人进投行的而言,一般本科毕业后就在投行或咨询公司做,起点比大多本土MBA高,后来去了欧美的顶级商学院,毕业后再去投行,有的是ABC,本土MBA也许水平不错,但从语言、文化、和国际视野这些软件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国的投行和咨询市场比较小,容纳不了那么多MBA,每年回大陆的顶级商学院MBA也只有几十个,中国企业这方面需求还不大,今后会越来越好,现在进入这个市场有先发优势。


大家还是宽容点,有些言辞激烈未必是恶意,只是说话直一些,表达方式不同,即便是极端观点听听也有好处。

10#
发表于 2005-7-30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7-30 9:02:00的发言:

CD对于MBA申请人的价值和作用是使大家可以信息互通有无,共同提高,而不是用于个人攻击的。


lzhang2000和lsspring诸位不妨对照CD的宗旨和精神,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


真让我吃惊.谢谢指教:-) 我希望你不是长江的学生, 真的.:-) 你还没回答问题,"大中华地区表现出色"的长江去年去了几个IB的毕业生? 只要你说的是客观的正确的,就算对我个人攻击也无所谓,但是总不能对申请人误导吧!?这和CD的精神相符么?我对你有没有个人攻击,大家看得很清楚,我只批评你的做事方法,从不涉及人格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30 10:49:5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