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家的发言,我来说两句吧。
我是中欧MBA2004学生,金融俱乐部主席。我知道很多人读MBA的目标就是毕业后进入投资银行工作,所以我就国内MBA学校进入投资银行的情况和大家分享我所掌握的信息:
1。目前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对于招国内MBA学生的确有所保留,部分理由是前面有人提到的国内MBA学生在国际视野方面的不足,但更重要的理由是国内MBA学生的素质从整体上来说和国际一流商学院MBA学生有差距,而投行每年招聘的人很少,所以他们会主要看国外TOP10的学校的学生
2。但是这并不是说国内MBA学生就没有机会进入投行工作了。其实,国内MBA学生中也有相当部分人的素质非常好,并不比国际一流商学院的学生逊色(这一点,我在今年去LBS交换后更加坚信)。其实,国际投行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还是愿意和国内比较好的商学院保持接触。那么对于这部分有能力的学生,他们进入投行的途径有哪些呢,根据我所了解的过去中欧毕业生进入投行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以下三个选择:
1)进入中金公司做Associate,若干年后跳槽到国际投行(比如今年我们中欧的几位校友跳槽去了高盛。)
2)进入国际投行的非投行部门,比如研究部,销售交易部以及衍生产品部门等等
3)先进入国际咨询公司,若干年后再转跳到投行。
3。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国外一流商学院,每年能进入投行的人的比例也相当小。我这里要给一些人泼点冷水:先不要考虑哪所学校的金融背景强,先考虑考虑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是否能达到进入投行的条件。很多人以为进入一所国际一流商学院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投行的大门。这实在是太天真的想法。商学院不是魔法学院,不会改变其学生的本质条件。不要希望通过两年的MBA学习就改变自身的气质和能力。 Garbage in, Garbage out。虽然这话听起来刺耳,但是事实。更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人拿学校搞的一些什么论坛,什么交流来说事,以为这样就离投行近了。真是本末倒置!对于投行来说,它更关心的是学生素质,所以如果长江没有这种有能力的学生,那么这种交流和论坛,只会使国际投行更加清楚长江的真实状况,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说了那么多,其实归结起来是两句话:1)国内MBA同样可以进入国际一流投行,尽管路会曲折一些;2)能否进入投行的关键的关键是自身素质和能力,与在什么学校没有太大关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31 3:19: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