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col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习就业] (一)MBA入学半年,谈谈我对北美MBA就业的理解

[精华]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2-12-5 01:37:0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总结得很好.专业不同,某种程度上说,不具备可比性.Yoshi专业是MKT,自然是注重network和social的,但是其他行业就不一定了.


我也来说说,从一个M7毕业生的角度。提供另一个角度,也提供另一种声音吧。

1. 我觉得networking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没有人会因为你会networking而hire你,你得有料才行(除非工作本身要求极强的networking能力),不然所谓的networking更像是屌丝的跪舔,只会起到反作用。Yoshi同学成功固然因为她积极networking,但是也是因为本来就有相关经验。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每个人应该把它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上。对Yoshi,这意味着networking,但未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

2. 商学院像一个万花筒,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各自迥异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我身边的同学有些从不参加social event,而是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忙于钻研投资,研究股票,和他们聊天也是三句话离不开investing(这些人通常最后拿到让人抓狂的巨牛offer);有些同学是social animal,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和party,结识了很多朋友;有些同学忙着四处旅游,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有的同学成绩特别好;还有的同学几乎两年来都没见到过人影。。
即使是找工作,大家的approach也不一样。比如说banking,都说要积极做informational interview积极networking,但是我们有个同学几乎不参加什么recruiting event,也不怎么networking,而是专心搞好学习,很多同学以为她只是打打酱油的。结果后来人家在某投行组织的stock pitch竞赛中拿了第一名,不但赢了奖金,而且直接空降final round,轻松拿到纽约和香港的offer,是我们找banking同学里第一个拿到offer的。
所以我觉得认识自己最重要,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style,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要有答案。如果习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商学院这个价值观这么多样化的地方,会很容易迷失自己过得很痛苦。什么事都像小马过河,每个人看问题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别人适合的未必适合你。我希望大家不要看到了Yoshi的例子就觉得压力很大,觉得不会networking就没希望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更何况你还未必想去罗马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认识到这些并积极加以弥补,才是最重要的。也不要否定别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be open-minded, and you see a much bigger world.

3. 不同学校的资源也是不一样的,排名靠前点的学校确实对networking的要求可能会低一点。buyside招聘比较less structured,所以networking比较重要,但是我身边找buyside的同学更注重的还是自身能力的提高,即使是networking,也是很targeted的,而不是乱打散弹枪。而且networking最忌讳的就是浪费人家的时间,去networking之前,要先想清what do you bring to the table? 比如investment management (Mutual fund, hedge fund etc)的networking,通常都需要精心准备好investment idea去pitch,而不是跑去说我多么喜欢你们公司我多么有激情之类的废话。
-- by 会员 wordance (2012/12/5 1:14:12)

242#
发表于 2012-12-5 02:01:52 | 只看该作者
通过case competition来work out,肯定也有其可行性。只是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概率更小的事件。我参加过1次case competition,也组织过1次case competition,也看过很多人参加各种不一样的case competition。要想从case competition上拿offer,在我看来要满足以下2个条件:

1. 要确保自己的team一定能赢。做到这点必须同时满足:自己够强;team mate够强。理由是:赢学校比赛难不是最难(虽然也不容易,去比比看就知道了),但学校级别的比赛一般不够牛,不会有好公司直接招聘的机会。那就需要你赢national level的case competition。这个时候跟你竞争的不仅是你学校的人,还是全美国最牛逼b-school的top team。

所以光一个人牛逼,真心没有用。必须整个team都同样的牛逼。这点对于好学校比较有优势。好学校资源多,top学校的学生比较强。排名靠后的学校,即使自己牛逼到不行,team member不行的话,还是拼不够别人4个人都跟你一样牛的team,所以要靠此路胜出就更难了。

2. 必须正好该case competition是公司高度重视,导致跟recruit相关的
我没有参加太多的case competition,不敢多说。但我所看到的之前的各种各样的,比如我们BU自己有international level的Ericsson case competition,今年开始的Johnson DePuy Healthcare Case Competition;我知道的有Maryland的case competition,Emory也有Global Health International case competition(不好意思我只关注healthcare……),这些都没有公司直接空降你job的机会。也许也是看行业吧。Finance可以,industry比较难(至少healthcare是没有的)

对其他case competition有了解的同学可以再谈一下


另外再说条其他途径。我BU同学MBA的前女友,在普度读master of accounting 还是finance(忘了),非常非常难的accounting课,拿到全班好像是史无前例的满分还是最高分。教授顶级牛逼,拿A超级难。这样的难度下那姑娘给拿了。教授一封信写给纽约投行的朋友,那姑娘直接去面试,第二天投行就发了offer。

这也算一条路。不过我个人感觉,通过case competition呀,通过读书成绩好到腿软呀(教授必须要够牛逼啊),才真是小概率呢

我network因为目标不同,所以被看成了小概率。不过版上许多其他童鞋,都分享了通过个人经历感受到还是network有效的故事。我还有个例子,是我的好朋友,也在BU读书的(希望那位姐姐看了我分享她故事不要生气。。。)

她是媒体背景,想找的工作是华纳兄弟、派拉蒙、梦工厂的mkt这种。这一类的工作可能放在LA、纽约尚可,跑到波士顿,尤其在没什么媒体背景的BU MBA,基本上是很难的了。她第一学期所有时间放在读书上,完全没有出去social过——和很多刚来的中国同学一样,觉得天啊学业都跟不上,还network什么network。

第一学期读完,发现自己花了很多的时间读书,可能平时因为只读书,别的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最终GPA没有拔尖, ROI并不是那么高(你知道这是那种越往上越平的曲线),所以下决心开始networking。

通过一个寒假+1个spring semester,最终,她通过LinkedIn+跑纽约+informational interview,联系到了上面说的几家媒体公司之一的在香港亚太总部的SVP finance,然后中国区BU director,最后落实上海/香港的Business Development intern(可以看BU实习汇报帖)。

如果不network,是的她也许也可以找到工作,那些来BU校园招聘的非媒体非娱乐行业随便什么公司,或者Boston当地的什么公司
如果不network,我也拿到了学校招聘的另一家不错的medical device的美国总部的marketing intern——

但是我们都拿不到自己最理想的intern。

top的b-school,就业资源好,相对来说不用那么费劲,也许就可以拿理想的intern。非top school,没有这样的资源,想拿最符合自己职业生涯通路的、最好的公司、最好的岗位的,或许有少见的办法可以work out(case competition,读书好),但如果你没有那么那么牛逼的实力+team去拿最牛逼的case competition的冠军来打动一家雇主,如果你没有那么牛逼的教授资源自己还有本事的拿impressive的高分——我认为,针对普通人,最实在也最可行的一条路就是:走出去,networking

楼上ziye210提到的很好,回头我找时间再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可以做的更好。毕竟我来了也是自己在做,瞎摸瞎撞没有任何人教,所以说实话也是走了弯路的。但从学期刚开始LinkedIn上想去的公司连人都搜不到几个,到通过一个学期积极out reach到各个event认识人,突然回过神来发现LinkedIn上随便想去的公司都能搜出来10页的人,那种激动啊真是很有回报感。但事后看看一定会有更好的方法的。回头总结一下

最后插一句,不少人说拿intern容易,拿full time更难(因为H1B很多时候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找fulltime的时候才必须更加主动的走出去。
我一个好朋友在UTA读书,暑假通过主动的approach,拿到了Amazon的mkt intern。可惜Amazon intern竞争激烈,他没有拿到return offer,这学期重新开始找工作。他们有不错的校园招聘,他通过背景和实习经历也进到了不错的公司的interview(微软+google?+Adobe?忘了),但最终没有能拿到offer(不见得个人实力不行,你也知道interview很多时候真是碰运气的)。Fall season结束,好公司的大项目都招完了。下一步怎么走?

或许也可以等机会,看还有什么公司来学校招,放些什么岗位(一般10个里面就3-4个sponsor),然后看样子投。大部分中国人都会选择怎么做。
或者就自己主动走出去,找剩下的自己目标大公司的校友、认识的,不认识的,聊,sell himself(which is networking)。

是我的话我一定会选择后者了。或者两相结合一下,至少也是network那些来放岗位的公司,或许更节约精力、成功率更高。只是那些公司不见得是我最理想的公司就是了
243#
发表于 2012-12-5 14:10:45 | 只看该作者
会经常回来的。在Wisconsin MBA的求学经历让我受益终生。就像CD版一样,都是难得的资源。知恩图报嘛。

[/quote]

Audrey mm好久不见啊,常回来给你们学校宣传宣传呢~
-- by 会员 bigjoe (2012/12/4 13:25:12)

[/quote]
244#
发表于 2012-12-5 16:09:45 | 只看该作者
额。。。特来更正我的说法:

“还想向她分享我对healthcare的一点点看法,就是这个行业大部分人真的不关心health也不care,国内更是。”

是从一个行业对消费者的角度。。。大家懂的
-- by 会员 ray518ray (2012/12/1 10:34:44)




我正好在大部分人之外,不知道ray518ray是哪种?  对于没有healthcare背景或者没有医学之类背景的人来说..healthcare门槛确实有点高.转行进去的未必就是喜欢,图份工作而已.
-- by 会员 VCmedicine (2012/12/1 11:43:12)



我只能算有一些想法吧。我在一家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做BD,产品合作开发和license方向。尽管公司团队很牛,我们做的也不错。尽管国内市场需要仿制药,患者也需要更丰富更便宜的选择。我碰到大部分生物医药回国创业的人,谈到市场,潜力,发展都很有激情。不过有时我在想,即使国产仿制药物比原研药很便宜,国内仍有很多患者无法负担。以我们从事的生物药开发为例,公司的形象和品牌价值我觉得是比成本更重要的竞争领域,提供药品也是一种服务,特别是昂贵的药物,更应该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并能长期服务。所以我想去美国看看药企与保险公司,处方药管理,医疗机构这些的关系。。。


一直觉得中国也许做不出最好的药,但患者仍然值得最好的服务。
245#
发表于 2012-12-8 14:23:3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我也有一点不同的意见。其实我觉得读MBA的都是成年人了,我和同学常开玩笑说,MBA真正academic的东西,蹲家里有根网线就都能学会了。相反,一些只能亲身体会的是一些社会化的技能,比如沟通的能力,精确表达自己想法和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还有就是培养起不卑不亢的自信。

我私下里和yoshi mm也聊过,她是我特别特别佩服的一个人,可以说我对她的敬佩远超于对很多top 10 MBA甚至senior level的人。从结果来说,可能很多人觉得非target school找到一个healthcare工作没什么稀奇的,还会说是因为BU资源少她才需要自己那么努力去networking。但其实真正难的是她不但找到了工作,而且还说服公司sponsor H1B,这种身份的障碍,每年top MBA里能跨越的又有多少?

再说informational interview,我觉得用好的话,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因为这是由你来主导,在谈话中到底能学到什么。相反,上课、听讲座都是一种相对被动的学习。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做informational interview,找自己学校的、外校的、junior的、senior的人去聊,我相信经过10次、20次、50次后你都会发现自己对行业的了解,沟通能力都会上一个层次。

如果不确定自己做什么行业,就从熟人下手。找跟自己熟的second year聊,再让他们介绍朋友或者朋友介绍朋友,慢慢的总会发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
-- by 会员 forevercoco (2012/12/4 13:46:13)



[/quote]
说一下学习吧,MBA的宝贵,就在于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学习,所谓“蹲家里有根网线就都能学会了”。每堂课的讨论,特别是你感兴趣话题,往往是非常精彩的,如果你不事先作充分的准备,收获会很有限。我个人并不觉得MBA是被动的学习,相反,我们很多课,上课发言都会占成绩很大的比重。而且发言质量不够的话,也是不会得分的。我相信其它学校也是如此。

这周二的一堂课,是鲁宾来讲的,课前辅助的阅读材料是他写的一本书和若干文章。如果你做足功课,对他从高盛CEO到财长到花旗主席的职业生涯有充分的了解,才会对他讲到的很多话题比如当年如何处理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有更深的体会,也才能更深刻了解为什么克林顿说他是汉密尔顿以来美国最伟大的财长。同一门课,总统大选前的那次是跟布什竞选总统的对手参议员克里来给我们讲的,当时我还提了一个问题。这些都需要你做很多的功课。其它比如讲PE的老师,是雷曼史上最年轻的CFO,讲PE/VC的是前JP摩根直投部的主管,讲金融监管是美国商务部前次长和黑石的MD,讲marketing课的,是苏黎世保险的前CMO。这些课你如果认真学习,会有很多很多收获的。当然每门课的精彩程度、教授水平、学校资源,可能都会很不一样。但我觉得排名前20的学校,应该都各自有不少这样的资源,不认真学习利用真是浪费了。

此外,上课的发言和presentation,我觉得一样能提升“沟通的能力,精确表达自己想法和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还有就是培养起不卑不亢的自信”。

其实,回到头,每个人怎么定位和挖掘商学院的价值都会不同。单从学习来讲,我真心觉得好一点学校的MBA,对大多数人来说,学到的东西应该会远远超过informational interview。
246#
发表于 2012-12-8 15:10:4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说说,从一个M7毕业生的角度。提供另一个角度,也提供另一种声音吧。

1. 我觉得networking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没有人会因为你会networking而hire你,你得有料才行(除非工作本身要求极强的networking能力),不然所谓的networking更像是屌丝的跪舔,只会起到反作用。Yoshi同学成功固然因为她积极networking,但是也是因为本来就有相关经验。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每个人应该把它用在最合适的地方上。对Yoshi,这意味着networking,但未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

2. 商学院像一个万花筒,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各自迥异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我身边的同学有些从不参加social event,而是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忙于钻研投资,研究股票,和他们聊天也是三句话离不开investing(这些人通常最后拿到让人抓狂的巨牛offer);有些同学是social animal,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和party,结识了很多朋友;有些同学忙着四处旅游,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有的同学成绩特别好;还有的同学几乎两年来都没见到过人影。。
即使是找工作,大家的approach也不一样。比如说banking,都说要积极做informational interview积极networking,但是我们有个同学几乎不参加什么recruiting event,也不怎么networking,而是专心搞好学习,很多同学以为她只是打打酱油的。结果后来人家在某投行组织的stock pitch竞赛中拿了第一名,不但赢了奖金,而且直接空降final round,轻松拿到纽约和香港的offer,是我们找banking同学里第一个拿到offer的。
所以我觉得认识自己最重要,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style,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要有答案。如果习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商学院这个价值观这么多样化的地方,会很容易迷失自己过得很痛苦。什么事都像小马过河,每个人看问题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别人适合的未必适合你。我希望大家不要看到了Yoshi的例子就觉得压力很大,觉得不会networking就没希望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更何况你还未必想去罗马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认识到这些并积极加以弥补,才是最重要的。也不要否定别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be open-minded, and you see a much bigger world.

3. 不同学校的资源也是不一样的,排名靠前点的学校确实对networking的要求可能会低一点。buyside招聘比较less structured,所以networking比较重要,但是我身边找buyside的同学更注重的还是自身能力的提高,即使是networking,也是很targeted的,而不是乱打散弹枪。而且networking最忌讳的就是浪费人家的时间,去networking之前,要先想清what do you bring to the table? 比如investment management (Mutual fund, hedge fund etc)的networking,通常都需要精心准备好investment idea去pitch,而不是跑去说我多么喜欢你们公司我多么有激情之类的废话。
-- by 会员 wordance (2012/12/5 1:14:12)



写得非常好,谢谢分享
247#
发表于 2012-12-8 17:01:0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几句。。我想说投行或者银行或者保险或者hf反正金融类公司的vp就是科长级

vp不带人的,或者招人

你是medtronic的president拍板录取的?sure?

说的东西描述的就跟从伊拉克活着回来了其他人都挂了似的,读过mba的人大概知道真实怎么回事,没读过的candidate说不定被吓尿了,希望不要吓到太多人;最平实的讲就最好了

本版以前乔木id分享过他的networking拿到offer的帖子就是讲细节怎么处理的,而且不光他拿到了offer,他们学校后来还变成了core school,这个非常有意义

至于本来不招h1b,被说服招h1b,我估计是走的社招流程,很多公司校招和社招是分开的,校招不招h1b的不少,但几乎所有公司的社招都是考虑h1b的,所以没那么玄乎,但对在读mba来说几乎可遇不可求

多找人聊绝对有效对自己有好处,但指望这个找工作,或者make impossible possible,那还不如买双李宁或者阿迪王吧
我非常同意版主的观点。top10,资源非常好,公司非常好,在top10都是MBB,所以行业公司反而还不吃香。曾经informational interview过Eli Lilly一个人,问他他们在招聘中的challenge是什么,他告诉我:1,location,Lilly在中西部,大家不愿意去;2,工资,Lilly的工资相比热门行业不够competitive;还有一个3,我忘了。讲这话的是个HBS的Lilly美国人,参与招聘的。

不过,这是针对top 10的。针对top10以后不是target school的,光投简历很难脱颖而出,networking会成为能不能让你跳的出来的一个关键因素。


有行业经验是很关键,而没有行业经验想转行,这是不可能的事吗?——错了,只要你能network到正确的人,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能力(skills很多都是transformable的),你也可以做到。楼上说“这些经验,如果放在背景不合适的人身上,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达到一样的效果”,我只想说一句:这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去试过。没有去做过人的才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就好像我前文提到的学长所说的“中国人找美国mkt不可能的,你又不是印度人”。这里我没有个人经验可以分享。但前文提到的Rice的中国MBA通过自己的networking找到了Mck芝加哥的工作,据我所知他背景并非consulting,算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你去试了,用正确的方法去试(network/informational interview),不敢说绝对,但是有很多我们平时想着觉得做不到的事,是可以做到的。拿H1B这事,楼上轻描淡写的说“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个公司没有那么严格的policy”。不想argue这话,经历过的人自然会有正确的态度。但我想build on it。

很多公司都说不sponsor H1B,明确提出不招国际学生的公司,你走到HR面前去争取、甚至走到hiring manager前去争取,我凭经历和经验说,确实都是没有太大用处的。他们不是key decision maker。想进公开宣称不sponsor的公司,只有通过top-down的方法(如果有更好方法的同学,请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分享,我非常愿意学习):即,通过VP、SVP、President级别的人开口说,招你。

我是一个例子。不走leadership program,由president引荐,VP开口说招,HR就帮忙处理paper。还有一个例子是我在学校的career讲座上听来的。是一个有名的author来做的演讲,他所说的内容就是鼓励international students,不要因为公司宣传不sponsor就放弃,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这里他也明确提出:networking+informational interview,来找到正确的人。他当时给了一个例子。说他认识一个international student,在BOA实习,和VP关系非常好。那个学生告诉他,他想留在BOA工作。他之后遇到BOA的HR,提到这事,HR说,no way!我们公司不sponsor,根本不可能。但后来呢?那个学生拿到了BOA的offer,以及BOA的sponsorship,因为那个VP开口要他。

他提到他自己在一个公司帮人招人的时候,当时他给了大老板3个candidate,让大老板面试了选。大老板面试完,告诉他,“我要他(其中一个),你帮我去办手续”。他说好,但回头一个,这人是international student。他怯怯问大老板,这人是international,怎么办。。。 大老板说,so what?他是最qualified。

当然,这个例子出现在小公司。小公司投的人不多,international容易跳出来。大公司人才济济,美国最好的人都在跟你竞争,人家根本不缺candidate,所以会比小公司难度大很多。但也绝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一句话: depends on how much you want it。



这里给选校的同学一些建议。楼上说的对,有些排名靠后的学校,不少大公司都会去招聘,中国人也挺容易拿到很好的offer,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的决定性因素:location。板上的同学可以去关注下OSU Fisher的就业汇报帖。Fisher的中国MBA找的工作都很不错,几乎都是500强公司。但这里有一个tradeoff,这些公司的工作地点一概在美国中西部,Ohio,Columbia之类。如果你不介意在美国中西部工作,或者目标是要留美留了美再说,这些location的学校真心比在波士顿纽约LA划得来。否则,像BU在Boston,USC的LA,就业机会固然多,面对的竞争也大了去了(美国人都不要去中西部的),都在和老美竞争,就要做好打硬仗的心理准备。

另外,想找工作轻松,去top10。top10的就业资源是令人真心羡慕啊(没来美国以前在国内是根本想不到的,来了后才意识到,要去top公司就只能靠自己了)。要去MBB,如果去top 10后的学校,要花的networking的精力不是一般的多。

不过呢,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相信自己,觉得靠自己也是可以闯出一番天下的,那排名靠后的相对还是不错的学校,性价比就高多了,比如Emory,USC,UNC,还有其他很多。自己不怎么掏钱(我是2年自己掏了7万美金,有全奖又不在波村这种费钱的地方同学掏得就更少了),最后找到满意的工作,也是挺值得的。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4 21:41:01)


248#
发表于 2012-12-9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的大多数男生包括我自己都是在career center里投简历,或者找猎头获得工作的。因为凭借过去的经历,要获得一些普通的offer还是可以的。top IB的面试我也拿过几个,当然自己最后也没有能把握住。总结出来,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工作,特别是IB, 没有一定networking的基础,不是和校友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女生是很占优势的。
-- by 会员 lchanga (2012/11/30 9:38:08)








为什么有的中国男人就这么没有骨气呢?自己做不到,就开始挑剔各种其他原因,连性别也是原因了,呵呵。非常同意版主所说,这和性别无关。有Rice的MBA,通过非常hardworking的networking拿到Mck芝加哥总部的offer的,人家就是个男人。也有某西南学校的学长,在某医药公司的面试被拒了,通过networking和努力,重新拿到终面并最终拿到offer。对方都是男人,为什么人家做的到,有的人就做不到,还只会在那里找借口说,亚洲女人好找呀~~ That's why I really look down upon some of the Chinese guys.

女生handout掉了,周围人帮忙减一下,就叫做女生有优势。朋友,你连最基础的礼仪也要挑剔是么?照你这样说,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不是可以说“哎呀,做老弱病残真有优势啊~!”

说top IB女生有优势,更是无稽之谈。top IBD是绝对性别歧视的地方,however, not in favor of female。女性基本别想在美国top IB找到工作。去拉一下top IBD部门的职员,凡事在北美做过IBD的男生(我同学中几个美国人),都异口同声的赞同这不是一个女性的世界,更别说亚洲女生。IBD就是男人的世界,尤其是北美白人高富帅,拼的都是家庭背景、长相气质,开的笑话是不是一个group的,都能看出你是不是他们要招的。一个部门里面30个人能拉出来几个女生就已经rare了,对于IBD,女生最没有优势

networking也绝对不是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是要真心hardworking,不断followup,找无数人聊,不断聊,不断followup。没有做过的人不知道做一下到底要花多少时间,真的做的人才能知道,即便是想写followup的邮件,真用心写,一整个下午能写8-10封就了不起了,因为你每封信都要斟词酌句,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哪些该怎么写。我一个月会发50-100封这样的邮件,你说这是几个下午+晚上+半夜?

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professional panel events,conference,seminars。我平均一周至少1-2个events,全是healthcare,professional的。出去了就直接找人聊,上去递名片,明白他是做什么的,介绍我自己,聊行业,聊工作,让别人认识我。这样,认识了人,之后就约informational interview,几个礼拜再followup一次,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做到一年级结束。

我一整个寒假全部focus在networking上,LinkedIn上发掉500+ invitation,换来平均一周10-12个informational interview,再通过聊过的人再介绍人,再约。在Boston能见的全部约见面。为了让informational interview做的好,其个人背景花时间去研究不说,其公司背景、行业趋势、相关新闻,一概进行了解,再截取精华design questions to ask。做一个有质量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至少也能花3小时做research。你自己算一算,这是什么样的工作量。

为了找到我最后拿到的intern,我花了5个渠道想办法networking这家公司。第一个渠道是冲去Asian MBA Career Fair,就为了这家公司。认识的HR follow到我通过别的渠道搞定这家公司,其实都没有work out。第二个是找所有BU校友,结果找了个遍也只有2人,1人其实不算,另外1人我联络了一整个学期,follow up数次,实在没有回应。不过没有回应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所有我始终主动approach,即使人家不甩我。最后当我拿到他家面试时,成功联络上他(应该说他终于睬我了),给了很多指导和建议。第三个渠道是找我以前的老板,N封邮件N个电话N个短信,最后人家告诉我说不愿意帮我。第四个渠道是上LinkedIn。当时连LinkedIn上可以加的这家公司的人都没有。于是我上公司网站,看到Leadership Program的page上会有testimony,于是看了名字上LinkedIn加她,同样,数次approach后终于约到informational interview。聊后答应帮我转简历,可惜简历转给美国后,美国说因为我international,转到新加坡,新加坡聊了后,说因为我来自中国,又转给了上海。我不想回过做,所以这条途径也没有work out。最后第五条途径,我参加HBS的Healthcare Conference,一个medical device panel,结束后我直接上去向这家公司来的panelist介绍自己,impress her。Conference后面的mini career fair,再次流连于他家展台,聊完所有他们家employee,没有聊到特别有用的,最后快走时又遇到这个panelist,这一次再重新上去,介绍自己,并拿出简历walk her through,使得她介绍我VP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获得电话聊一聊的机会。

电话聊完拿到机会以后面试的准备再是另外一件事。为了他家的面试,首先所有的10k,annual report详细研究(2011-2009),所有手上有的和他们家有关的HBS case,仔细学习。同时,找上海的朋友,托人找了他家中国区的2个销售,打了3个电话,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然后再通过LinkedIn,找他们家的marketing部门的人,加个20多个,最后有2个人给了我informational interview,所以通过他们详细了解这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情况、企业文化、战略等等。再通过之前network的圈子,波士顿正好有一个医生朋友是这个疾病的对口医生,再约他出来详细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的perspective,以及学习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此以为,再上网去看所有的网站,了解他们的中国区的情况、战略,仔细分析,develop自己的opinion: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个市场。当时给我约了5个面试,每个面试官我都去check他们的background,专门develop问题来问他们,找学校career center的人帮我改:这些问题好不好,该怎么phrase,用什么顺序来问。

以上这些,花了整整2-3个礼拜去准备,因为我真的很想要他家的intern。很辛苦,很花时间,但really worth it。所有最终当我去面试的时候,我可以凯凯而谈这个疾病,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公司的中国的市场情况,客户怎么看,医生怎么看,包括我自己看他们现在的市场战略,哪些好,哪些不好,是我我会怎么做——that's what makes it different。顺便说一句,他们本想电话面试我,我主动说我会飞去西海岸,因为我想面聊



在楼上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男同胞,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if you can make the same efforts, you will make it as well, like me。所以again,it's nothing to do with 性别,关键是你的意愿,和你自己付出的努力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1/30 10:16:47)





为这位姑娘鼓掌!太proactive了!
不过我第一次知道linkedin直接加人家也会回复?改天试试。
249#
发表于 2012-12-9 14:25:3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此贴会知道点传销为啥那么有市场了
250#
发表于 2012-12-9 15:07: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正解。

最容易被骗的人,是处在绝望中的人。。。唉还是少说两句,免得又被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1-19 19:3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