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QAZAQQQ在2008-5-22 6:37:00的发言:STQ,资产定价是项很复杂的工程,我跟你讲过了我想你也明白,上市公司不大可能清晰地算出自己股价设定的,你让他们怎么判断承销商给他们的价格是合理的?你不要总拿竞争和名声来回应我,现行各种理论对资产价值的判断本来就是有分歧的,而且小券商肯报高价但是公司不敢让他们做;大IB报白菜价凭着他们的老牌背景做保障做权威,公司即便觉得吃了亏但是为了IPO成功也会把生意给他们。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所以说到底无非是质量和价格间的取舍了,请问哪个产业不是如此?名牌店的东西贵点但质量有保证,地摊货虽然便宜但你要承担点的风险,貌似很正常么。别说资产定价了,哪怕你去外面买牛奶买猪肉不也是一个道理? 还有国内A股市场自05年股改以来难道没有一家IB预计到A股市场会暴涨吗?这些判断连国内基金都能做出,IB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对承销客户的expected capital/euqity appreciation没有任何expectation吗,我看IB们承销的国有银行股的价格简直是白菜价,要知道国有行当时在行业的处在垄断地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巨大的规模和无数网点,还有国家信誉支撑...这些难道不能给承销价一点点溢价出来吗?国内机构投资者在国有行上市之初哪个不是下重仓的,这明白的便宜谁都想捡。 1。好像作A股IPO的都是些国内券商吧? 2。你把中国股市泡沫这个屎盆子都能扣到不能直接经营国内业务的外资投行头上,是不是也太扯了点? 有关建行的问题,美洲银行的低P/B价申购额是国内股东的十倍。明显的机会不均等。 老兄,怎么又在开始转话题了? 从一开始说:建行P/B太低,被贱卖了,所以投行邪恶。结果被证明建行P/B不但不低反而比很多国际顶尖银行都高。 进而转移话题到: 建行发行时中外价格有别,偏向国际投资者,所以投行邪恶。 结果被证明很多国有企业入场更早,价格更低。 现在又继续转移话题: 建行发行时国际投资者份额太大,所以投行邪恶。 但是建行这种国有企业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能引进多大的比例,完全是政府说了算,管投行啥事?你以为即使美洲银行想买50%的建行,没有国资委,发改委,没有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层层批文,他就能买了?你也太看的起投行了。 对于投行来说,他无非是个承销商,卖给谁不是卖啊,没任何区别。 投行无非是个普通的金融服务产业。既不比其他任何产业高尚,也不比任何产业邪恶。 何必妖魔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