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AZAQQQ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什么年代了还整天做美国梦吗?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08-5-22 00: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way在2008-5-21 23:34:00的发言:

我想CD上大部分人都不会计较有人说投行其实没那么好,美国其实没啥好去的。言论自由,行为自由,想去投行就往里钻,想去美国就争取。金融梦又如何?投行梦又如何?美国梦又如何?做了便做了,实现没实现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不赞同这样的价值观和这样的行为取向的人当然可以说啊,但是像LZ这样动不动要给人戴上“拜金主义”、“虚伪”、“急功近利”的帽子,遭到别人“幼稚”、“愤青”、“偏激”之类的指责很正常,而且看得到是LZ扣帽子在前才遭到反击的。特别LZ几乎完全无视整个投资银行业在现代金融经济中的作用,基本全盘否定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和成果,对此我只好说LZ的看法和意见我是绝对不敢苟同的。

Word.

当你花费100万人民币以上的学费/生活费,当你牺牲一生中最美好的两年时光,当你放弃身边熟悉的一切,当你舍去2年丰厚的收入。。。

冒着如此大的风险读MBA, 特别是大多数人都是背着贷款或者是用了父母养老的积蓄出来读书的。

希望自己一切的付出都能有所回报,这还是比较合乎情理的吧? 这和小屁孩盲目拜金是一回事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13:44:39编辑过]
202#
发表于 2008-5-22 00: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way在2008-5-21 23:34:00的发言:

我想CD上大部分人都不会计较有人说投行其实没那么好,美国其实没啥好去的。言论自由,行为自由,想去投行就往里钻,想去美国就争取。金融梦又如何?投行梦又如何?美国梦又如何?做了便做了,实现没实现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不赞同这样的价值观和这样的行为取向的人当然可以说啊,但是像LZ这样动不动要给人戴上“拜金主义”、“虚伪”、“急功近利”的帽子,遭到别人“幼稚”、“愤青”、“偏激”之类的指责很正常,而且看得到是LZ扣帽子在前才遭到反击的。特别LZ几乎完全无视整个投资银行业在现代金融经济中的作用,基本全盘否定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和成果,对此我只好说LZ的看法和意见我是绝对不敢苟同的。

行为自由并不代表就可以不用考虑祖国,投资银行有作用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要去做。

203#
发表于 2008-5-22 00: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tq在2008-5-22 0:31:00的发言:

Word.

And on top of that, when you are spending 1 Million RMB,

when you are sacrificing the best two years of your life,

when you are giving up some substantial salaries and taking a huge risk.... 

I don't think it is too much to ask for some tangible return, especially when those money are either borrowed or represents life long saving of your parents. 

那么我是不是应该认为他们的ESSAY中WHY MBA应该就是MONEY这个字?

20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1:46:0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过分强调投行BROKER的身份

STQ你把投行伪善的一面都讲出来。

投行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完全可以全盘吸纳EQUITY 并且用一手价格。这个是谁也得不到的特权。

看看投行持股清单就明白那些股票买的时候有多便宜了。

另外某些HEDGE FUND的破坏性要比IB更大。STQ你意下如何?CD里不是没有揭露I-BANK阴暗面的帖子,你不用再在这里给IB树立光辉形象了。新兴市场的溢价不等于是谋取暴利,摩根斯坦利是怎么运作把蒙牛变成其囊中之物的,你大可去关注意下。慢慢的中国的民企都在蜕变成外资企业了。建行P/B售价中外股东不一致的问题,IB在里面难道不会起作用吗?

我没有说所有的CDer都是死钻IB的拜金主义,前面的很多帖子都声明过了。发帖仓促,希望大家不要抓我的文字细节,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愿就可以。感谢PPEEMA对我的理解。

205#
发表于 2008-5-22 02: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peema在2008-5-22 0:48:00的发言:

那么我是不是应该认为他们的ESSAY中WHY MBA应该就是MONEY这个字?

我觉得MBA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自身的渠道,它能帮你挖掘自己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既然MBA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那么我们当然希望这投资能有所回报,希望我们为读书所付出的那么多牺牲能有所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13:46:34编辑过]
206#
发表于 2008-5-22 02: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AZAQQQ在2008-5-22 1:46:00的发言:

投行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完全可以全盘吸纳EQUITY 并且用一手价格。这个是谁也得不到的特权。

说过好几次了

1。做生意是双方的事。 企业如果认为自己被贱卖了,他们是不会在合同上签约的

2。投行间竞争很激烈,并不存在你所说的那种特权。如果你开价太低,企业转身就能把你踢了另换一家投行。

3.  投行的信誉非常重要。没人会为了多赚那几百万而赔上自己辛苦攒下的名声,对于那些国际大投行来说更是如此,我就见过不少宁愿亏本也要履行承诺帮助企业完成融资的例子。

看看投行持股清单就明白那些股票买的时候有多便宜了。

另外某些HEDGE FUND的破坏性要比IB更大。STQ你意下如何?CD里不是没有揭露I-BANK阴暗面的帖子,你不用再在这里给IB树立光辉形象了。新兴市场的溢价不等于是谋取暴利,摩根斯坦利是怎么运作把蒙牛变成其囊中之物的,你大可去关注意下。慢慢的中国的民企都在蜕变成外资企业了。建行P/B售价中外股东不一致的问题,IB在里面难道不会起作用吗?

1。我并没有没说投行就是活雷锋。  我不过是说投行并不比其他任何一个行当更高尚或者更阴暗*

2。你所为的阴谋论并不存在。

关于建行

1。所以你承认建行的P/B并不低了?不错不错,有进步

2。 貌似美洲银行或者淡马锡都是战略投资者,而不是投行,投行在这里面不过起个中介的作用。  作为中介,如果能卖更高的价格,能够为自己赚更高的佣金,何乐而不为?  低价卖给别人,自己不但捞不到多少好处还配上业内的名声,傻瓜么? 

3。并不存在所谓 建行P/B售价中外股东不一致的问题. 

可能你不知道,除去外国战略投资者,还有很多中国本土公司也参与了建行上市,也赚了很多钱。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集团、长江电力等公司入股都还在美洲银行之前,价格拿的比外资更低! 

所以我实在不明白你想证明什么。

我没有说所有的CDer都是死钻IB的拜金主义,前面的很多帖子都声明过了。发帖仓促,希望大家不要抓我的文字细节,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愿就可以。感谢PPEEMA对我的理解。

觉得你对投行实在是缺乏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13:59:18编辑过]
207#
发表于 2008-5-22 03: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tq在2008-5-22 2:20:00的发言:

MBA is a great way to invest yourself and help you to achieve your full potential.

And as in any investment, return is important, especially consider how much you have to give up/ invest / borrow.

这就又回到了我曾经说过的问题,

你提到回报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考虑的是经济上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有的人认为,金钱上的回报并不重要,而失去的东西过多,有的人很需要金钱,所以才会有这里的冲突。

而且我相信之所以这么多人反对LZ,并不是他的说教态度,而在于他说的东西本身。

208#
发表于 2008-5-22 03: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AZAQQQ在2008-5-22 1:46:00的发言:

不要过分强调投行BROKER的身份

STQ你把投行伪善的一面都讲出来。

投行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完全可以全盘吸纳EQUITY 并且用一手价格。这个是谁也得不到的特权。

看看投行持股清单就明白那些股票买的时候有多便宜了。

另外某些HEDGE FUND的破坏性要比IB更大。STQ你意下如何?CD里不是没有揭露I-BANK阴暗面的帖子,你不用再在这里给IB树立光辉形象了。新兴市场的溢价不等于是谋取暴利,摩根斯坦利是怎么运作把蒙牛变成其囊中之物的,你大可去关注意下。慢慢的中国的民企都在蜕变成外资企业了。建行P/B售价中外股东不一致的问题,IB在里面难道不会起作用吗?

我没有说所有的CDer都是死钻IB的拜金主义,前面的很多帖子都声明过了。发帖仓促,希望大家不要抓我的文字细节,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愿就可以。感谢PPEEMA对我的理解。

劝你一句,没有必要这样拼命地去证明什么吧?尤其是当你诉说的对象连使用你们共同母语来回应你这一基本礼貌都没有的情况下。
20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6:37:00 | 只看该作者

STQ,资产定价是项很复杂的工程,我跟你讲过了我想你也明白,上市公司不大可能清晰地算出自己股价设定的,你让他们怎么判断承销商给他们的价格是合理的?你不要总拿竞争和名声来回应我,现行各种理论对资产价值的判断本来就是有分歧的,而且小券商肯报高价但是公司不敢让他们做;大IB报白菜价凭着他们的老牌背景做保障做权威,公司即便觉得吃了亏但是为了IPO成功也会把生意给他们。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还有国内A股市场自05年股改以来难道没有一家IB预计到A股市场会暴涨吗?这些判断连国内基金都能做出,IB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对承销客户的expected capital/euqity appreciation没有任何expectation吗,我看IB们承销的国有银行股的价格简直是白菜价,要知道国有行当时在行业的处在垄断地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巨大的规模和无数网点,还有国家信誉支撑...这些难道不能给承销价一点点溢价出来吗?国内机构投资者在国有行上市之初哪个不是下重仓的,这明白的便宜谁都想捡。

有关建行的问题,美洲银行的低P/B价申购额是国内股东的十倍。明显的机会不均等。

210#
发表于 2008-5-22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ubbaby在2008-5-21 18:43:00的发言:

从金钱上计算也许是这样,可是我想问一下,中国你年薪20万,需要多久买一辆跑车?要贷款多少买一栋还算不错的房子?中国的20万与美国的6万美金仅仅是数字上的接近,购买力却相差的太远,同样的薪资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不能拿北京上海的房价跟北美大农村比。纽约和加州湾区的平均房价同样是一个普通职员一辈子的积蓄。

而且,美国是生存容易发展难,中国反之。在美国,拿个10万年薪非常容易;可是几乎没有华人能拿到100万美金以上的收入,大企业的中高管理层也没有华人的身影。

一句话:美国适合华人平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2 8:31:0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9 00:2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