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白斩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揽瓜阁精读] 122.faint young sun paradox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22-9-30 20:00:46 | 只看该作者
1、对二氧化碳在地球、火星、金星进化的过程中扮演角色的研究兴趣,来自于一个悖论,几乎每个模型说当太阳系形成的时候,太阳变暗,亮度随着时间线性增加。
2、悖论:如果太阳变暗了,地球气候受到影响,应该变成“冰球”,被冻住,但是证据表明,当时地球有液态水,也有生命存在,没有被冻住。
3、如果假设地球在那段时间大气变化则就没有悖论了。比如如果当时云比较少,反射光比较少,就会暖一些。
4、一个更可能的解释:温室效应。氨气让大气变得更暖,但后续有研究反驳说阳光会把氨气转化到非温室气体如氮气中。
5、进一步温室效应:还有对二氧化碳的研究,由于其量充足,带来的温室效应能弥补阳光的减少。
6、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保护地球不被冻住,也带来另一个想法,由于二氧化碳的保护作用,地球温度一直都在一定范围内。H试图计算这个补偿率。
7、H的计算没成功,大气组成的变化和他的方案不同时,地球就不能养育生命,二氧化碳下降太慢,地球太热,二氧化碳下降太快,地球冻住
8、H还计算了日地距离,发现太近太远都不行。
9、H结论没有依据,后面学者发现H假设的错误,rather二氧化碳水平随着地表温度变化而波动。
72#
发表于 2022-9-30 20:38:22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3#
发表于 2022-9-30 21:02:19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4#
发表于 2022-9-30 21:17:38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75#
发表于 2022-9-30 21:22:28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6#
发表于 2022-9-30 21:25:37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7#
发表于 2022-9-30 21:46:20 | 只看该作者
P1 我们CO2在地球、火星、金星进化中的作用有很大兴趣,而这些兴趣基于地球起源的另一个谜题:the faint-young-sun paradox。几乎所有星球进化的模型都说在太阳系4.6billion year前刚形成时,太阳比现在暗25%-30%,随后才随着时间逐渐明亮。
P2 paradox:如果早期地球大气层与现在一样,那么一个weak sun会让地球至少在2billion前是冰封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岩石证据证明地球3.8billion前有液态海洋,至少在3.5billion年前就有生命,这证明地球在那时从未完全冰封。
P3 S和M意识到,如果地球大气层随时间改变,那么这个paradox就不存在了。早期地球可能云更少,不会让太多太阳光被反射回外太空,这让地球早期更温暖。
P4 更可能的解释:过去温室效应影响更明显。NH3在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让气候更温暖,但随后研究表明,除非NH3持续从星球表面被重新供应至大气层,否则太阳会迅速把NH3转化为非温室效应气体。
P5 其它的发现集中于CO2,其无法轻易被太阳分解。CO2很充足,大量储存于carbonate rocks中。如果1/10的储存以气体形式存在,它所增加的温室效应可以弥补减少的太阳光。
P6 更高的CO2让早期地球没有完全被冰封——如果CO2下降与太阳亮度上升精确契合,那可能证明一个事实:地球气温总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制之内。H承担了计算这个补偿率的任务。
P7 H设法证明gas下降的程度大约是时间的对数。但他计算很少成功。换句话说。如果气体组成在任何时候偏离他的精确计算,这个星球都不适合任何生物体生存。如果CO2下降过慢——地球会变成hothouse;如果CO2下降过快——海洋会被冰封。
P8 H在微小改变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情况下进行了同样的计算,他发现地球靠近太阳5%,海洋会蒸发;地球远离太阳1%,地球将遭遇冰封。只有0.95-1.01的范围可以避免这些气候灾难,他把这个狭窄的范围成为CHZ
P9 H的结论被质疑,因为这些结论认为地球必须避开一系列的偶然性,才不会遭遇火星和金星的命运。JG和PB建立的模型说CO2浓度不是靠运气增加的,而是可能根据气温变化而浮动。当气温升高,大气层CO2下降,使地表降温;当气温下降,大气层CO2上升,使地表升温。这个负反馈循环的存在说明地球可能永远不会像H所说的那样,处于变得极冷或极热的危险之中。
78#
发表于 2022-9-30 22:28:32 | 只看该作者
科普了一个新生太阳悖论,并尝试通过三个角度解释它。
P1,2:提出悖论——太阳的亮度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增强,地球的温度理应在很久以前很低。但是两个证据证明这个理应的推测并不存在:第一,多年前的海洋是液态的;第二,多年前地表就有生物存在。
P3:第一种解释——S和M猜想是因为以前地球上空的云很少,太阳光不会被反射出去,就比较温暖。但是记录表明以前的地球比现在还要暖和,现在有冰川的地方以前没有冰川。解释不太可行。
P4:第二种解释——一种温室气体NH3放热,但是太阳会很快把它转化成氮气和氢气。解释不太可行。
P5,6,7,8:第三种解释——另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会储存在石头里弥补确实的阳光。二氧化碳和太阳亮度的变化值相互对冲,维持地球的温度在一个合理范围中。MHH曾经测算过两者间的补偿率,发现两者转化得在非常精妙的范围中,超出一点点就会对温度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同时,MHH也测算过地日距离对地球温度的影响,同样前者微变就会引发后者的大变。
79#
发表于 2022-9-30 22:40:59 | 只看该作者
打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80#
发表于 2022-9-30 23:14: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段介绍悖论。说太阳形成的时候比现在暗淡,是因为太阳光随着时间增长。 第二段讲这个悖论的提出背景。如果地球早期的大气层和现在一样,那么微弱的阳光会使地球会怎么样,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说明地球一直以来都没冻住。 第三段提出悖论的假设。假定大气层随着时间变化,那么这个悖论就不存在了,举例说明此观点,但记录显示早期地球比现在更暖。现在地球有冰川,但过去没有。 第四段介绍并否定了一个解释。以前温室效应更加显著,而NH3这个温室气体可以让气候更加暖和。但另一个指出NH3容易被快速分解成非温室气体,除非能不间断的有NH3。所以解释不成立。 第五段讲另一个解释。另一个是CO2,CO2很充足,其带来的温室效应可以抵消掉减少的阳光。 第六段拓展CO2的解释。太阳光增强,CO2减少抵消了太阳增强,从而维持了地球的温度。 第七段介绍学者如何计算CO2。专门算这个速率,除了对数关系以外很少成功。说明如果地球上的CO2减少得慢一点,地球就会变成蒸笼没办法有生物;如果减少太快则海洋会被冻住。 第八段继续延伸。计算了其他变量,只有当0.95-1.01 A.U.的时候才比较安全。 第九段否定H的计算并给出新的观点。一个新的模型表明CO2会据地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地球的温度其实是比较稳定的,没有过高或过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7 08:1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