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7417|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业出路] 斯坦福placement引发的econbschool研究教职工作薪酬大讨论---judy修改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10-8 03:2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济系竟然有去Berkeley商院和Stern finance的,其他人也是去很好的学校的经济系。但是Stanford finance的却只去了俄勒冈和BC。

为什么会这样呢?经济每年招phd10人上下,而商院一个program只找2人,suppose应该是商院的更牛啊?

而且最近发现很多商院宁愿招一流学校非商院的phd也不要二流学校商院的phd啊!
收藏收藏7 收藏收藏7
88#
发表于 2015-3-24 05:17:37 | 只看该作者
kndx5 发表于 2010-10-8 06:10
基本没戏,其实就是根本没戏,只是我不想说的那么绝对. 而且top5的统计也不是那么好申请的,如果你的top5不包 ...

是的,很困难。而且统计系博士申请人数相当多,top5的项目是百里挑一
87#
发表于 2015-3-23 14:06:33 | 只看该作者
好经典的帖子,翻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86#
发表于 2012-4-27 12:45:28 | 只看该作者
2年前还是有几个帖子挺让人受益的,应该多些这样的讨论阿。。。

同时,希望论坛里面不仅仅分享申请的经验,同时也分享一些job market上面的经验,发论文的经验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交流很重要。
85#
发表于 2012-4-27 02:31:54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Stanford gsb里最好的项目是PhD i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http://www.gsb.stanford.edu/phd/fields/econ/placements.html
这里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家,从老一辈等着拿Nobel奖的Milgrom,Holmstrom,到中生代的Clark奖得主Athey,再到新生代的Sannikov 。这里的微观理论极强,牛人众多,和世界上其他所有经济系放在一起比也能进前五:Spence得了Nobel,Kreps,Wilson以及双聘的Milgrom都在等。经济学界对这里评价极高,对于年轻教授以及PhD学生的吸引力要超过Stanford econ。而反观econ,主要强项也是微观理论,和gsb重合,单论这个方向反而不如gsb,Wilson这样以善于培养学生闻名的大牛又把主要精力放在gsb那边,加上系里的种种问题,placement不大好并不奇怪。

从真正顶尖的学校出来,无论是念econ还是finance出路都很好。
http://www.economics.harvard.edu/graduate/placement
在Harvard,Bus econ就是它的金融系。无论是看最好的还是看中位数,我都不觉得比econ强。在MIT,哪怕找Finance的教职,经济系学生的竞争力也起码不弱于Sloan。在Princeton,它的金融系——Bendheim Center for Finance更是直接挂在经济系下面。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薪水高出一截,商学院也不太容易找到真正一流的经济系毕业生。哪怕是做和商学院相关的领域,大家也更倾向留在经济系。情况最好的是Stanford gsb,Booth,HBS下面的Bus econ,吸引力大概相当于Top 5经济系,比起H/M还是差一些;Kellogg等几家大概相当于Top 10或者10-15。顶尖的几家金融系很有竞争力,也比不上H/M。然而,再往下走,或者是商学院Marketing等其他专业,想要吸引最好的经济系毕业生几乎不可能。

问题是,由于经济系招生规模较大,差异明显,就跟现在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后的生源分布差不多,少数顶尖生源可以和前一档学生比一比,一般来说不同档间泾渭分明,几档之后基本上就一塌糊涂了。H/M的生源质量明显比其他学校高出一截,每年在job market上也是横扫一片。接下来几个学校差不多,每年就只有排在最前面1/4-1/3的几个学生能够找到比较好的教职了;而排在Top10边缘到15名左右又是一个档次,大概只有两三个学生有希望了。20左右的学校每年一两个就已经不错了,30后面基本没戏。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经济学界混出来太难了。一方面是语言文化等种种差异,中日韩出名的人,包括港台ABC,绝大多数都是做非常理论的东西,市场需求小,做不到一定层次没地方要。另一方面,经济学是个牛人辈出的大学科,想要出头面临的竞争太过激烈。往顶上看看,H/M PhD学生里就一堆IMO金牌,包括Mihai Manea,Gabriel Carroll等数学竞赛史上的传奇人物,没得过金牌的也是聪明绝顶只不过不屑于玩nerds的游戏,更不用说从PhD到Faculty,从AP到Tenure层层筛选,剩下的都是外星人。。。在商学院的压力相对要小多了,Asset Pricing不说,就连做Corp Finance,熟悉金融市场就差不多了,也不必要求对历史政治法律文化都有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人少,大家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也挺好,牛人指不定哪天就跑花街开公司去了
-- by 会员 LeoVilla (2010/10/8 10:29:16)


LeoVilla说的基本正确,不过加几个小注脚:
1 H/M 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两家离得太近了。你在其中任何一个学校就等于同时在另一所学校,这一点对无论是phd还是AP而言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所以H/M就是个outlier,其他的top5或者bschool没办法和其竞争;
2 HBS的学生实际上和经济系的学生是一模一样的 不需要区分为bschool和econ;
3 对比各个系或者老师的时候应该考虑金融系整个规模较小,数目也少一些,所以拿金融的top10和经济的top10比是不合适的,我个人的感觉金融的top15在自己界内的地位大概能对应于econ的top30。chicago和Stanford能跟top5争人已经是个很好的结果,bschool的另一个劣势在于一般商学院里的经济系或者金融系偏向于很窄的方向,所以选择商学院一般意味着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会相对较窄(指只能做金融和很窄的经济学),这是很多AP去econ的一个原因;
4 Mihai这类人本来在历年的econ jobmarket里也算是top中的top了 这类例子太极端了;
5 平均而言,因为学生较少,金融系一般更加nurturing一点,这对于有文化差异的中国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我想这是中国人在金融界相对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 by 会员 moontroy (2010/10/8 11:41:41)

学习了
84#
发表于 2012-4-25 09:22:19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也在tilburg,但是我严重同意KNDX5的说法。哈哈哈!
-- by 会员 lu05721025 (2010/10/19 23:46:03)

Ha. Tilburg. Anything is possible. I will be surprised if Liang Hao tong xue does not have a good placement.
83#
发表于 2012-4-25 08:15:23 | 只看该作者
This is the most funny comment I have ever heard. I don't think any reasonable person would think of publishing in econometrica, AER, JPE would be 自降身价 relative to JF or JFE. What I can tell you is that in a top finance dept, 1 JPE is at least 1.5 JF or JFE.

不过同一个学校必然是fin》econs
这连econs的同学都知道

我前几天和一个ivy的女生讨论,我说你怎么不发a j发b j

a和b分别是期刊名

她说能发fin干嘛要发econ

自降身价啊!
-- by 会员 judydongxueni (2010/10/8 7:01:48)


-- by 会员 bernanke (2010/10/11 11:51:06)

82#
发表于 2010-10-22 10:37:14 | 只看该作者
intuition 也是练出来的,没啥神秘的。 跟上一个会带学生的老师,几年下来效果就出来了。
81#
发表于 2010-10-22 07:03:24 | 只看该作者
竟夜无语

和各位老头儿吃饭的时候都该说点儿什么呢?

majia同学似乎应该很有心得啊
-- by 会员 judydongxueni (2010/10/22 5:31:11)



同问~
80#
发表于 2010-10-21 10:25:57 | 只看该作者
我这个表述可能不够准确 商科每年job market star有几个中国人 拿到好offer的更是屈指可数 以后拿到tenure的更是很少

论研究上 咱们跟老外进项目之前是啥屁都不懂 但老外上道从概率讲比咱们上道更快 等咱们知道啥是研究了 他们都好几篇working paper 结果老外是job star 咱们大都只能是陪衬
-- by 会员 brika (2010/10/21 9:34:36)



哎,您还真拿自己不当外人....
79#
发表于 2010-10-21 09:34:36 | 只看该作者
我这个表述可能不够准确 商科每年job market star有几个中国人 拿到好offer的更是屈指可数 以后拿到tenure的更是很少

论研究上 咱们跟老外进项目之前是啥屁都不懂 但老外上道从概率讲比咱们上道更快 等咱们知道啥是研究了 他们都好几篇working paper 结果老外是job star 咱们大都只能是陪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5 16:4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