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col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习就业] (一)MBA入学半年,谈谈我对北美MBA就业的理解

[精华]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12-12-2 07:26:1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一年级下半学期找工作找的很suffer时,一同学苦中作乐给了一个例子:

我们top30 school的中国人要在美国找一个主流mkt的工作,就好像一个在东华大学读书的native非洲人,跑到P&G操着中文跟人家去说,我想做中国市场


瞬间笑到释然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2 6:03:22)



我觉得前者相对后者还是更容易些的,中国人骨子里的racism比美国人严重多了。。
202#
发表于 2012-12-2 08:08:58 | 只看该作者
有3个中国大陆来的男生,还有1个abc。1个黑人,6个印度男生,2个南美的吧,其他都是white male。。。

不完全统计的哈,其他民族的我可能记混了些。当然这42 个analyst 的职位不一样,从最低的analyst 到 director。
在我们公司,能不能升职取决于performance rating, 这个 rating 是同job family 的所以manager, Sr. Manager directors cross-cal 决定的。那中国女生升职,中国男生和白人男生没升上就是因为性别差异?我们银行42个做analyst 的, 就2个女生。按这个比例,还是男生机会多啊。

请不要拿性别当借口。
同意楼上。亚裔女性炫耀自己如何轻松在美国找到工作,是不人道的行为。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2/11/28 23:23:46)








I think this is a different gender discrimination. Some women got better opportunity because they work hard.

Guys who did not do well comparing to girls should not use the execuse of gender difference.

Just work harder, buddy
-- by 会员 gina2012 (2012/11/29 0:07:10)





-- by 会员 fiona8718 (2012/12/1 11:31:39)






So, any of these anaylst is Chinese male? I bet none!
-- by 会员 lchanga (2012/12/1 12:16:52)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8:15:30 | 只看该作者
写得挺好的,最后几段我回应下吧,不代表所有top10的学校,只能说BU跟我们学校情况非常不同。首先是学习的问题,周围很多IVY LEAGUE毕业的,大家都很优秀,学习上压力大,非常忙,很多东西要读要准备,否则上课根本没头绪;而且教授都优秀,课程很有用,不认真学会感觉后悔,这导致没有时间跟所有公司network,更不要说去off-campus network了。其次,大部分人是没有对某家公司有啥特殊感情的,甚至没有对某个行业有特别兴趣,所以那么多公司你跟哪家network好,就像找对象,你只暗恋一个人,那目标就很明确,否则优先级上真的要排排序;这导致大投行咨询或者BIG NAME的networking event都很热门,一些同样五百强但低调的公司的宣讲会就只有二三十个人参加。资源太多,时间太少就是这样的结果。第三,美国的公司很多是非常看重diversity的,而且政府税收上对diversity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会有照顾,这个侧面解释了亚裔女性受点小欢迎的现象。所以不要简单认为美国人都比你做得好,我只坚持认为中国人英语最差,但我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奋和优秀的,比如我知道一年级中国同学中包括我在已经结束的几门课好多门都拿了最高的grade。另外在最新几个帖中对top10或者回国问题的臆想我觉得是很不准确的,只分享自己学校情况就好,我也只说我们学校的情况,networking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IBD除外,这是唯一途径),有人没有做过network就拿到offer了,这家D公司而且还是以要求network出名的。我觉得可能对缺乏on-campus招聘机会的学校很重要,不妄加判断。回国的问题,每个人情况都非常不同,也不要妄加总结,有些同学一开始就是打算要回国的,家庭在国内,或者很能赚钱的老公在国内,这个情况太多了。所以呢,有的情况了解下就行了,学好英语对更好地获得出国读MBA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top10的学校的同学们确实是很幸福的。大家选学校的时候,也要看on campus recruit的公司有哪些,这些能大大减少你的劳动时间。大部分公司都号称不招international,这是真的,但也不是真的,因为你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work out出机会,只要你找准了人(只是找准人就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了)

楼主说没有时间off campus network,我可以理解,因为来楼主家招聘的公司估计就很好的。所以楼主应该把经历放在on campus recruit的公司上强力networking。因为虽然你不用作为非target school的去和target school的学生去争,但你是在和你身边比你有优势很多的美国人在竞争。大家简历都写的那么辉煌,美国人面试可能还比你有优势,你怎么去跟别人比?就靠面试吗?同ls的,相同背景、相同面试,美国人vs中国人,你要是美国雇主,你选谁?

固然你可以靠自己的背景和面试脱颖而出,但我只是说,networking能增加这种几率。因为:1,你network了,HR,mkt认识你了,这样在数份简历里面,别人就会给你多几分机会;2,面试的时候的面试官,说不定就是之前你聊过的人,多几分亲切,一定是加分的;3,多聊人,多这家公司的情况、文化、战略、工作内容更了解,可以更好的准备面试。相反,如果不network,就等着靠简历背景,也许你可以获得面试,也许你可以拿到offer,但成功率会低很多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1 13:27:54)

204#
发表于 2012-12-2 08:23:1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容易把别人当buddy
结果发现buddy各种陷害自己
结果受伤了


我也觉得其实不是英语的问题 这个跟性格很有关系
-- by 会员 infinitie (2012/11/28 14:20:18)




最同意这条,真的性格很重要。我们同学中networking好的有中国男有中国女,这些都是性格open,在谈话过程中不是那种紧绷绷的让周围人都替ta紧张替ta捏把汗的那种。口语很重要,但也不能太在意,越担心自己口语不好越紧张越容易表现不好,因为很容易出现“我一定要把这句想得万无一失了才开口”的这种想法,但机会很快就错过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越conversational越好,没有人记得跟哪个candidate聊了具体什么内容,因为他们要聊太多太多的人,记得的只是感觉,我喜欢ta么,我愿意ta成为我的同事么。
文化上面,我觉得美国人的等级观念没有那么重,所以亚洲学生要做的就是不需要太毕恭毕敬,聊天尽量轻松,尽量让双方都舒服。美国同学这个尺度上的把握也容易犯错,他们容易太把对方当buddy。
-- by 会员 dreamdreamy (2012/12/2 4:16:04)

205#
发表于 2012-12-2 09:23:07 | 只看该作者
排名100的MBA毕业生顶砖说一句,我们学校也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一直不明白很多CDer说的话:MBA不是来学知识的,而是来做networking的。我觉得networking的确是重要,但我们当初一个学期5到6门课的压力下,的确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networking,当然大家会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可如果你的作业就要做到凌晨的话,我不觉得挤睡眠时间是很值得鼓励的行为。

我自己的MBA生活我觉得在知识上学到了非常多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收获其实对我个人而言大于networking的收获。当然,我自己的情况也许特殊,我也不是冲着networking来读MBA的,这也许会导致分配时间精力上很大的不同。

我觉得我自己身边的同学们,学东西的比例还是大于networking,大家也都找到了挺满意的工作,所以我也在思考之前一位同学提到的:MBA到底应该怎样读?可能分享经验的妹妹实在是挑战了一项不太容易完成的目标吧,她也做得很好。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想想,绝大多数人,是不是应该如此定位?是不是说,人生的乐趣,在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想这还是一个生活态度的问题吧。

由此我也想到了这个版面上这些年来经久不息的一些话题和讨论,比如,小概率的事件,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目标?应该怎么样在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过程中,平衡生活的其他方面和适可而止?什么时候应该学会接受和放弃?还是说,永不言败?永不言败,真的是最好的人生态度吗?强者是不是一定要体现在挑战艰难上?

也许不同的人生经历,真的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觉得大家倒是可以讨论讨论这个命题,也许会互相有所借鉴。

写完了再看,有点乱。

写得挺好的,最后几段我回应下吧,不代表所有top10的学校,只能说BU跟我们学校情况非常不同。首先是学习的问题,周围很多IVY LEAGUE毕业的,大家都很优秀,学习上压力大,非常忙,很多东西要读要准备,否则上课根本没头绪;而且教授都优秀,课程很有用,不认真学会感觉后悔,这导致没有时间跟所有公司network,更不要说去off-campus network了。其次,大部分人是没有对某家公司有啥特殊感情的,甚至没有对某个行业有特别兴趣,所以那么多公司你跟哪家network好,就像找对象,你只暗恋一个人,那目标就很明确,否则优先级上真的要排排序;这导致大投行咨询或者BIG NAME的networking event都很热门,一些同样五百强但低调的公司的宣讲会就只有二三十个人参加。资源太多,时间太少就是这样的结果。第三,美国的公司很多是非常看重diversity的,而且政府税收上对diversity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会有照顾,这个侧面解释了亚裔女性受点小欢迎的现象。所以不要简单认为美国人都比你做得好,我只坚持认为中国人英语最差,但我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奋和优秀的,比如我知道一年级中国同学中包括我在已经结束的几门课好多门都拿了最高的grade。另外在最新几个帖中对top10或者回国问题的臆想我觉得是很不准确的,只分享自己学校情况就好,我也只说我们学校的情况,networking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IBD除外,这是唯一途径),有人没有做过network就拿到offer了,这家D公司而且还是以要求network出名的。我觉得可能对缺乏on-campus招聘机会的学校很重要,不妄加判断。回国的问题,每个人情况都非常不同,也不要妄加总结,有些同学一开始就是打算要回国的,家庭在国内,或者很能赚钱的老公在国内,这个情况太多了。所以呢,有的情况了解下就行了,学好英语对更好地获得出国读MBA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top10的学校的同学们确实是很幸福的。大家选学校的时候,也要看on campus recruit的公司有哪些,这些能大大减少你的劳动时间。大部分公司都号称不招international,这是真的,但也不是真的,因为你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work out出机会,只要你找准了人(只是找准人就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了)

楼主说没有时间off campus network,我可以理解,因为来楼主家招聘的公司估计就很好的。所以楼主应该把经历放在on campus recruit的公司上强力networking。因为虽然你不用作为非target school的去和target school的学生去争,但你是在和你身边比你有优势很多的美国人在竞争。大家简历都写的那么辉煌,美国人面试可能还比你有优势,你怎么去跟别人比?就靠面试吗?同ls的,相同背景、相同面试,美国人vs中国人,你要是美国雇主,你选谁?

固然你可以靠自己的背景和面试脱颖而出,但我只是说,networking能增加这种几率。因为:1,你network了,HR,mkt认识你了,这样在数份简历里面,别人就会给你多几分机会;2,面试的时候的面试官,说不定就是之前你聊过的人,多几分亲切,一定是加分的;3,多聊人,多这家公司的情况、文化、战略、工作内容更了解,可以更好的准备面试。相反,如果不network,就等着靠简历背景,也许你可以获得面试,也许你可以拿到offer,但成功率会低很多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1 13:27:54)


-- by 会员 decolan (2012/12/2 8:15:30)

206#
发表于 2012-12-2 10:37:3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ziye210的观点。人们禀性不同,也决定了有的人就是喜欢挑战自己并享受这个不可知的过程;有的人随遇而安,无欲而刚。关键还是自己的定位,不要因为从众心理而刻意改变自己。“什么是成功?不同的人生经历,真的会有不同的答案。”
207#
发表于 2012-12-3 10:22:1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帖子,我只能说我不是很赞同耶。。。。英语固然重要,但是中国人如果要说找工作比不过别人,真的是因为英语么?我觉得不是。曾经我们学校有学长会说,中国人,在美国找到工作,不可能~我们一届的同学argue,不是很多印度人都找到工作了吗?他说:印度人英语是中国人能比的么?我和我同学说实话表示无语。

我觉得中国人之所以会比印度人南美人难找,更关键的是不知道该怎么networking。说白了,不够aggressive。英语是可以练出来的。我从到美国的第一天就开始informational interview,最开始的phone interview真的很痛苦,听不懂啊,还隔着电话聊我不熟悉的美国healthcare。但一切都是练出来的。N个电话以后,自然而然就听懂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听懂了。一切的关键是,你不能觉得因为自己英语不行,所以不敢跟人聊。今年我们很多一年级,对于走出去跟人networking都很有障碍。担心自己英语不好啦,聊得不到位啦,迟迟不敢行动。这才是为什么中国人难找工作的原因——自己给自己的限制太多了。一定要完美要OK了才敢去,那永远也等不到这一天。我英语到现在依然比印度人差很多。negotiation的课一真刀真枪argue,就觉得自己在印度人面前当真很哑巴,争不过啊。但印度人找到工作了吗?不见得。中国人找不到工作吗?只要你networking做到位,尽早的走出去,聊的人越多,越有机会

我有同学说实话英语真不行,但她敢reach out,敢去跟人聊。胆量和英语,professionalism和英语的人情世故是要真刀真枪练出来的。Again,中国人在美国混不好,绝对不是英语的问题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1/28 11:14:44)


特别特别同意红色部分。
208#
发表于 2012-12-3 13:01:11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我说的不清楚吧。版大比较了解情况。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我要进top healthcare公司的美国总部的mkt部门。不要回国项目,回国机会是我OPT都无法找到工作下的最后选择。不过呢,先申明一点:我不是一个崇美的人,基本上本人totally对美国没有特殊喜好,所有会犯因为看了Boston Legal就以为波士顿是跟纽约一样的城市的错误直接跑来了波士顿。。。anyway。目标留美工作,是为了未来的career加分。相信大家都理解这一点。虽然现在很多人说,回国开始工作很好,因为国内发展快,如果几年不回国反而还会脱节;但也有很多人经历过并相信,有海外总部的工作经验,接触的人接触的视野与在国内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的intern是在美国总部做的。给我的冲击非常大。以前在国内,再优秀,永远也是美国总部给我材料,告诉我strategy,让我去执行。是否能执行好看我本事。但在美国总部,整个summer我做的事情是我告诉中国团队,你们该怎么做;我给中国准备最high level的strategy,develop tactics,告诉他们该怎么执行。这种区别非常amazing,非常impressive。

intern就是拿fulltime的最好机会。intern表现好了,fulltime就稳了。所以我暑假干得非常用心,同事说我set了一个很high的bar,因为我3个月做掉别人6个月做的事情(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大概4-5个月吧我估计)。

美国这些医疗大公司的visa sponsorship policy真的非常严格,严格到超出我的想象。当时intern去明尼苏达总部和所有其他MBA intern(22个intern,20个leadership program的,都是美国人,另外2个是自己network进去的,其中一个就是之前同学提到的印度人),坦白说我觉得我做的项目和results不是top1,至少也是top前几,我们VP也公开告诉我说我做的是整个division 4个MBA intern中最好的(另外3个是CMU,Stanford,Ross的美国人)。我觉得怎么着leadership program也该给我开个破例啊。但即便如此,总部leadership program的HR跟我说,你和你部门好好谈谈,看看有没有direct hire的可能性——无言。即使我证明自己做的比美国人都出色,我还是没有leadership program的机会,因为我没有美国身份。

好在美敦力是一个fair的公司。我做的东西至少我们divisiion看得到。一般MBA 2年级找工作,Fall semester能定下来的都是finance,consulting,或是leadership program,其他的工作一概都要第二年春天的2月、3月开始外放,公司也多是那个时候才定budget,说要不要招人,美敦力财年5月开始,除了leadership其他都是要到2月才看,所以理论上我的机会至少也要等到明年2月。但多少也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部门和VP对于我的summer intern给了很大的认同,所以内部提交了审批,让president破例批准我明年的headcount,再push HR走完流程,所以在9月底10月初的时候给我发了fulltime,并给了和leadership program一样level的职位,只是不算leadership program而是direct hire。

以上算是回答楼上的问题,说清楚我的intern和fulltime的性质和来由。



除此以外,我想说的是,其实你一切的努力,都取决于自己定的目标。如果出来读MBA的想回国工作,坦白说凭我们国内的背景,回去真不是什么难事。我觉得我回国找工作会相对会很轻松,毕竟本科学校也是很好的牌子。我相信我们这里所有出来读MBA的,回国后找工作都不难(除了HK的投行和几大咨询,需要M7背景,还是会有难度)。所有关键就是,你到底要什么样的工作。

大部分出来读MBA的,一定都是想找美国的工作的。不找美国的工作,想看的回国的工作也是至少香港的几大IBD或是麦肯锡之类的咨询。所有大家的难度都是一样的。不排除有运气好,没花什么努力就找到不错公司的工作的人(比如HBS的凭良心说真心容易啊,面试前就有bias了),但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好运气 is not the reality for the majority。就好像CD上到处都是大牛和top10 school的人,看起来好像申请MBA名校很容易,其实是这样么?

如果想找美国的工作,真心想找自己最idea的工作,楼上有人说“networking不是灵丹妙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说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中国人,其实除了中国人,所有国际学生,想在美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不会为了留美而牺牲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工资,networking是唯一的方法。这里再次纠正大家对于networking的误区:我们说的在美国的networking并不是找人随便聊聊、喝几杯咖啡,可以参加我之前的帖子,这是一种提升自己、融入美国商业社会、了解美国市场、了解公司、文化、职位,并且建立人际关系的唯一方法。

有人没怎么network就成功,但是你确定好运气一定会在你这里吗?

同时,如我前面所说,top10学校的同学,会少很多痛苦,因为大部分公司都来学校招,自己学校会有很多的校友在这些公司——这些都降低了network的门槛(不像我,有些公司连学校校友都没有,只能全靠自己workout)。不过,也有不来学校招聘的公司。比如美敦力。他家leadership program的target school是:
Duke University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arlson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Virginia 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
http://www.medtronic.com/careers/student-opportunities/mba/ldrp/index.htm

连MIT都没有。包括Eli Lilly,target school中也没有MIT。所以如果MIT的同学想进这两家公司,或者你直接去公司网站投简历,祈祷你的简历可以被选中获得面试;或者你走出去networking,找到HR,告诉他,你很行

说了很多,anyway,我不希望这个帖子莫名变成好像针对我的了(人家又不是主角~~~)。一切的初衷仅是源于我个人认为,英语好不好,不是block中国学生在美国找工作的主要障碍。真正的障碍是,你是不是愿意put yourself out of your comfortable zone,走出去,和足够多的人聊,非常proactive甚至aggressive的告诉美国商业世界:你就是他们要的人才,他们就应该招你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2 4:21:08)





“networking不是灵丹妙药”是我说的,我不想误导别人,只是讲自己观察到的身边同学找实习和工作的体会。

我认同Yoshi的努力,分享的精神也值得肯定。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Yoshi 用她的方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我想强调的重点是找工作可以有很多方法和途径。无论是来美国之前的实习,还是把精力用在case比赛上,或者获得几门相关学科的优异成绩,都比凭空去拉关系秀热情更有效,也更有说服力。当然,我没有Yoshi 的经验,所以我说的也仅供CDer们参考。

Networking是对的,sell自己也是对的,但是请永远记得:words are cheap。Networking时用已取得的成绩、参加的活动来证明自己的热情可能会更加有效。

“有人没怎么network就成功,但是你确定好运气一定会在你这里吗?”-------这儿要指出Yoshi 一个不太恰当的assumption,成功并非只是运气使然。很多拿到offer的同学运气固然很好,但是更重要的还有实力+努力。身边有中国同学有10来门distinction,也没有怎么network,也获得不少和其工作背景不怎么相关公司的面试邀请。
209#
发表于 2012-12-3 13:06:53 | 只看该作者
排名100的MBA毕业生顶砖说一句,我们学校也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一直不明白很多CDer说的话:MBA不是来学知识的,而是来做networking的。我觉得networking的确是重要,但我们当初一个学期5到6门课的压力下,的确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networking,当然大家会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可如果你的作业就要做到凌晨的话,我不觉得挤睡眠时间是很值得鼓励的行为。

我自己的MBA生活我觉得在知识上学到了非常多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收获其实对我个人而言大于networking的收获。当然,我自己的情况也许特殊,我也不是冲着networking来读MBA的,这也许会导致分配时间精力上很大的不同。

我觉得我自己身边的同学们,学东西的比例还是大于networking,大家也都找到了挺满意的工作,所以我也在思考之前一位同学提到的:MBA到底应该怎样读?可能分享经验的妹妹实在是挑战了一项不太容易完成的目标吧,她也做得很好。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想想,绝大多数人,是不是应该如此定位?是不是说,人生的乐趣,在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想这还是一个生活态度的问题吧。

由此我也想到了这个版面上这些年来经久不息的一些话题和讨论,比如,小概率的事件,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目标?应该怎么样在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过程中,平衡生活的其他方面和适可而止?什么时候应该学会接受和放弃?还是说,永不言败?永不言败,真的是最好的人生态度吗?强者是不是一定要体现在挑战艰难上?

也许不同的人生经历,真的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觉得大家倒是可以讨论讨论这个命题,也许会互相有所借鉴。

写完了再看,有点乱。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2 9:23:07)




非常认同ziye的观点,我个人觉得如果将MBA定位在一场招聘会门票的话,其实是忽略了它更大的价值。当然,每个人希望从MBA获得的东西和诉求各自不同,无法强求。从Yoshi 的帖子里应该学到的是她对于自我清晰的定位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和努力。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去安排MBA的生活,这样去找实习和工作,见仁见智吧。
210#
发表于 2012-12-3 14:31:1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北外一般般啊....
-- by 会员 wuyanbin (2012/11/27 13:43:11)

北外人躺枪.其实我周围有人分数都可以上北大的.例子很多.
现在想想当初高考选了保送真的太傻了.明明新生质量前10的学校外国学校也不知道,还以为跟二本学校一样.以前的record根本没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25 06:2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