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19891015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毒] 吴月叁阅读小犬总结(共68只,更新:6/3 10:58)

[精华]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1-5-10 20:01:18 | 只看该作者
1.2.8和之前的1.2.2重复
152#
发表于 2011-5-10 20:02:56 | 只看该作者
小丸子 好给力!谢谢楼主!
153#
发表于 2011-5-10 20:07:18 | 只看该作者
赞赞RP
154#
发表于 2011-5-10 20:13:15 | 只看该作者
1.3.1 考古
16 gray economyⅠ[附考古]
V1 by rednight88
说什么国家中的灰色经济第一段总体介绍了下,不记得说什么了第二段是说这个grey经济很难测,要通过GDP的什么来测试反应,说如果是grey的话会有2个东西比较高,细节不记得了。然后有4个国家对4个国家的对比,前4个是grey高的,后4个是低的,注意这里有题,是比较国家。记得答案好像是Greek比瑞士(?)要高第三段是讲这种grey情况大多发生在个人或者小企业,说什么他们不会采用新的科技,因为新科技往往是在大范围上实用的。
V2by bigbigtongue(700+ V40+)
文章JJ里面已经很详细了,我只是证实一下几个题目:1)判断题:希腊比瑞士高2)类比题:学校的严格规范3)gray economy下面的企业的特点:我选了人数会比较少,有个干扰项是他们采用新技术的ability,我想文章说的是他们由于人数少而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所以排除
V3 by 狼来也(770)
其中一个问题是根据文中促成gray economy发展的因素,那个选项其策略类似于可以阻止gray economy发展的策略,两个选项比较纠结,一个是教练给运动员们一个总的比赛方针,但没规定他们面对面单挑的战术,另一个是学校制定 sufficient for learning的规章但该规章又不至于严格到促使学生去do stealth
V4 by fiaoyaya(760 V41)
这篇文章不短,一个屏左右,第一段对Gray Economy定义,说是Gray Economy指的是不受政府管制的经济活动,然后举了好几个例子(好像是这样)说明这个Gray Economy的含义,然后第二段大意是说研究表明,政府管制越costly而且越严格的话,Gray Economy占GDP的比重就越大,然后举了几个例子,说希腊、西班牙、比利时比美国、瑞士、加拿大Gray Economy占GDP的比重都要大。第三段的大意是说Gray Economy基本都是个人或者小企业为主,因为如果他们发展壮大了就会引起政府的注意,政府监管会更厉害。然后说因为小,所以他们innovation 的程度不高,因为innovation给大批量生产东西的企业带来的成本节省比较大,对中小企业没有什么意义,所以Gray Economy的中小企业都不采用新技术。
题目有 1)infer关于政府监管措施的严格程度的,我选希腊大于加拿大;2)好像是问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选项我忘记了,比较简单;3)是一个 analogy的题目,说政府为了减少Gray Economy在GDP的比重,采取额措施和下列哪个选项的道理类似,我选学校的principal规定了大概的sufficient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不严格,好像是C,其他的看着都不像;4)inferGray Economy的企业哪些方面会受到限制,我选A雇员数量,主要根据最后一段的意思推断的。

考古
V1 700+
说的是gray market 在regulation cost高且regulation很复杂的地方gray market 占GDP的比例大,比如意大利和希腊的gray market就比美国和加拿大大Q1:根据描述为了提高gray market的profit 以下哪一个character是需要limit的(类比题 比较纠结)Q2: 一下那个符合文中有关grey market地描述  希腊gray market 大于加拿大
V2 (V38)
大致的意思是Grey market会导致商业成本增加什么的,对。。。不好,然后一些很富有的国家,如什么什么,就是这样,而美国,加拿大则不是什么的,最后一段说因此在落后国家grey market通常是那些small business,然后规模不能很大,人很少,利润不多才行,然后政府也不会很严格的去监管。1个问政府对grey market的控制比如什么。。每个选项都4行多。。超难。还有一个问什么样的行为去躲避政府的监管,我选不让自己企业的规模扩大。最后一个定位题很简单,2个国家比较一下就可以了,我选了一个好像是有加拿大还是瑞士的,很容易。
V3
问题一个是问关于各国gray market的比较,答案比较有把握(定位原文即可:Greece 大于 Switzerland  ),另一个是一个analogy,问下列问题中那个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应用到grace market上来。(我选的是“学校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有不会太过严厉,以免引起学生的抵触使执行困难”---对比文章提到的“政府的过度的regulation导致grace market的出现”, 另外请大家多关注第二段,大部分出题点都在这一段(文章较短,不是很难)
V4第一段:提出什么叫做gray economy,提到虽然这并不是illegal,但是noncompliance with the government 第二段,说政府的规定越complex那就越可能造成gray economy,还有提到怎样测量,由GDP跟electricity(由商业要用的电力来测量),然后说在哪些经济很强的国家中gray economy占的比重相当大(Greece, Italy…)但在哪些占的比重比较少(U.S., Canada, Switzerland…) 第三段,提到其实这些组成gray economy的国家大都是小公司或企业,并且提到他们较不可能采用新科技。 问题一:infer题,如果政府要减轻gray economy会采用下列那种类似策略,这题不简单,答案都臭长。 (A) 说球队教练只提出策略,但场上打球则让球员发挥。 (C) 说学校采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但却不会到会让学生stealth的地步。 这是我觉得比较有可能的两个设计,个人选C。 问题二:细节题,哪些国家会有比较严格或复杂的规定,请定位国家举例那边,答案是两个国家比,注意比较顺序。 问题三:infer题,说那些造成gray economy的公司会有下列哪种情形之类的。我的答案是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员工。V5
有些发达国家GDP中有一部分就是灰色经济带来的 第一段提到是不是illegal,有题 第二段提到有三个国家包括Italy属于灰色经济,跟美国瑞士比较,有题。
V6
第一段说明他发生在noncompliance with government regulations,注意第二句的"并非是illegal的",有考题,相对应答案中的"unlawful"
第二段主要说这个情形的衡量指标在于GDP,其中有提到electric,问他的作用是?之后便述明采用GDP是有其缺陷的,仅能衡量量化的数据. V7
第一段,有种东东叫gray economy,说他的产生虽然都不是unlegal,但是都noncompliance with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有highlight,定位,选项为原词替换unlawful啥啥的
第二段,说如何measure gray economy,说GDP可以测。GDP 是based on总的交易额和electronic啥啥 又有highlight,说作者干吗要提electronic?为了说明GDP如何measure gray economic.
还讲了Italian的gray economic就属于比较致命,对经济影响较大的那种,米国加拿大就无所谓。好像这里没有题目
第三段,说gray economic仅限于个人和小公司,小公司的gray economic 会影响他们吸收新科技。有highlight,
V8
第一段说“gray economy” is nature illegal 的(有题)。
第二段说这种灰色经济和GDP的关系。要使灰色经济在GDP中比重占的小,政府就不要使它过于复杂(complex)。相对于比较富裕的国家灰色经济占GDP的比重较大, 像 Greece, Swiss,但对于其他国家又怎样 etc.
155#
发表于 2011-5-10 20:39:53 | 只看该作者
1.3.3考古
23 广告的最终目标[附考古]
V1 by meimei0222(740)
Advertising中hierarchical model的研究

考古
V1
第一段:当时传统的人们为, 广告要起作用的话, 必须要通过不断影响消费者, 促使其购买产品。如何评价advertisement的effectiveness呢?第一句说了one view,是直接评价advertisement的投入和产出(input and marketing/sales),但另外有人提出广告其实可以是建立一个model来分步 (stage) 分析advertisement在每一步的effectiveness, 在真正有demand之前,还有一些步骤如brand awareness之类的东西,所以就有第二种衡量广告的多层model,并建议用hierarchical 模型来对消费者进行渗透影响。传统的广告model只重视广告与销售的关系,也就是广告的费用和带来的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而新的广告model则表明广告不仅仅和销售有关系,而且应该和XX有关系。
第二段:第二个理论有很多的模型,但是大部分模型都有两个缺陷:一个是市场,另一个是广告针对的特定群体。然后某个人提出了一种新模式,和传统的继承理论有些不一样,这种模式说明广告对以下三个阶段的用户都有作用:一是对此广告不了解的客户;一个是想使用该产品的客户;还有一个是以前用过该产品并且对产品满意的客户。而传统模式则认为广告本身让客户在此三种模式中向上移动,这是不对的。
V2
讲advertising的effect,1P给出两个观点,不同学家对 advertising如何产生效果有不同的认识:一个认为advertising will be effective only if 它能对customer的demand stage产生影响;另一个认为对intermediate stage的影响同样会产生正面效果。2P是针对stage的hierarchical的划分进行详细描述。3道题,有主题题,我选了比较中性没有褒贬态度的discuss...的那个选项;剩下的想不起来了.
V3
第一段两个观点,第一个是可以广告要满足消费者需要,第二个观点要用hierarchical模型来对消费者进行渗透影响。
第二段是说有很多这种模型,但有两个不足,然后分别阐述不足在那里。这些都是传统的一些模型,这个模型有一些特点,跟传统的不一样(这里描写了一些)
V4  (710 V37)
P1:先提出了两个观点,1 广告的目的是最终影响了需求,只有达到这个目标的广告才是有效的 2 广告的目标是通过影响中间阶段来影响最终需求,中间阶段也就是那些消费者没有受到广告刺激时到接受广告之后作出消费决策这一阶段。
P2:重点讨论第二种观点,说关于这种观点有很多的广告策略,传统方式是影响通过影响消费者作出决策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来影响最终需求,也就是说还是只有影响了需求才算是有效的广告策略。然后又提出了某人的一个新观点,大概就意思就是,广告的目的是要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某几个特别的因素,只要能对某个因素带来影响就是有效的广告策略,(这里有题,问下面哪个论述时正确的,我选的是广告不一定只有直接影响需求才是有效的)
另外还有一道主旨题和作者写 e的那个模型的作用
V5
有种观点认为衡量广告的效果就直接看demand,但另外有人提出,因为在真正有demand之前,还有一些步骤,比如brand awareness之类的东西(营销学里的知识,我的专业就是营销,所以这篇比较对我胃口),所以就有第二种衡量广告的model,文章里好像是说多层模型吧。然后最后有一段里面又出现了一个traditional 的多层模型,云云。我就不是很理解了。
V6
当时传统观点的人为,广告要起作用的话,必须要通过不断影响消费者,促使其购买产品.但是第二个理论认为, 广告其实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出现 “继承”效应 . 就第二个理论,有很多的模型,但是大部分模型都有两个缺陷.
然后某人提出一个东东,认为如何如何, 和传统的”继承”理论有些不一样,然后BLABLA
问题1: 第二种理论支持什么观点: 我的答案是:他们认为广告的效应可以不是直接影响消费者,反正就是类似的话
问题2 :文章主题    
V7
另一篇讲广告的。第一段提出两个view,第一个view说广告是否有效要看对demand有没有影响,第二个view讲对demand有没有影响 又要看什么什么(不好意思,记不清了),第二段就第二个view提出了两种model做比较,traditional的和一个谁谁谁的。有考到这两种 model的比较,还有第一段中两种view的比较,也有主题题。
V8
第一段首先讲了老观点,说广告的目的是什么sales的,新观点是广告其实是ms是指广告的effect 是hierarchy的(这个词很重要,题目后面都用了这个来代替新观点的说法);
第二段,说明了老观点忽略了什么,然后说了一个什么E的理论还是方法,就是为了说明新观点好的(这是考点,我的第一题就是问这个ms)
156#
发表于 2011-5-10 20:59:51 | 只看该作者
1.3.4 考古  待确认
5 地球轨道变化对气候的影响[附考古+背景资料]
V1 by darkin_elf(700)
还有篇是说关于气候什么的:以前有个研究者发现气候是根据地球orbiting的规律来的,就创立了一个学说,有另外一个研究者通过氧的测量证实了这个观点;第二段是说有第三的研究者跳出来说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他通过一个实验发觉某地和某地的研究数据表明是有variance的,最后一段那个用氧测量的研究者reconcile了这两个观点,说虽然是有orbiting的规律的,但是还是受到不同地质的影响的。
V2 by ilovesuri
开始认为orbit影响到地球的什么东东,第二段出来一个M学者,讲他的研究,第三段有W学者,研究同样的课题,但是见解不一样~
V3by rita324(650)
和og11上,第372页的内容很像的,讲的是ice age circle. 第一段说有一个叫M的人说和光的密度有关,这个后来才被普遍接受因为另 一个叫W的人在贝壳中发现了Oxygen物质。第二段说有一个叫I的人有别的理论,说ice age是ocean,ice sheet, atomsphere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一段说,虽然W证实了M的观点是对的,可是他也说有共同作用的结果。。。汗。。。
V4 by icy421
地球轨道(应该是可是我觉得跟基金里所提的考古好像有点差异因为 没有提到冰川的layer)P1陈述了M的理论然后因为当时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少去 认可这个理论P2 说有一个人提出了去美国一州做了地质研究结果发现他自己的理论不太对P3结论就是M的理论其实是对的然后最后还是被接受

考古
V1
先是陈述了 这个理论 然后说当时人们只能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 大体的承认这个理论。但是1950年出了个A.B 研究了一些东西 carbon rating之类的,说是理论错误了。(我觉得这段时间内人们都不再接受M的理论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应该是旧的改良结合很多其它新的technology出现了,证明了AB的 证据索取是比较片面的  M再次被人们接受。
问题:
1.  A..B. 对MilankovitchCycles Theory的看法导致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不再接受M的理论了
2. 主题题:选的不同的方法对某一科学推断的研究和看法(没有一个选项提到了Milankovitch CyclesTheory,所以猜测某一科学推断指代Milankovitch CyclesTheory)。
3.Infer: 说如果第一段那些“当时人们”有accurate carbondating technologies 的时候,他们会怎样?
4. 新的学者(高亮了)对MilankovitchCycles Theory的看法
V2
某教授在1920S研究发现冰河期和地球轨道有关,然后是通过化石做了张表来说明。第二段突然说1950S科技进不了,发觉他理论不对了。然后1980S,科技有进步了,说其实1950S是不对的,以前那个教授其实是对的。
V3
P1:该理论的贡献P2:该理论受到新的基于quantative和radiocarbon方法的挑战,被数据证实有误,但后来的研究证明上述方法有问题,新的更精确的方法验证了M理论的正确性,因而M理论重新得到认可问题:1。 如果基于quantative和radiocarbon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会有什么结果。(答案都忘了,但此题不易解,干扰项严重)
V4
是change in earth orbit. 第一段讲M的理论多牛B,第二段讲50年代的什么试验证明M是错的,然后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又说原来50年代的试验方法(还是数据?)是错误的,这样的话M的理论又被证明是对的了。
V5
然后还有一篇很长很长的是讲冰川的.第一段基本不考(大家大概扫扫好了,这文章有一屏半), 全是highlight的第二段.大意就是有一个专家提出了一个理论研究冰川的layer可以计算出时间还是什么的.第二段有人提出质疑,通过什么新的技术证明专家说的不对(有一个题目提到highlight的theorist起什么作用),但是1970年又有人重新做了research,发现其实质疑是错误的,于是还专家一个清白(有一道题目就是问1970年的研究做什么了,我觉得貌似应该是revise专家的提议).还有主旨题目.
V6
第一段:1920年,一个科学家M.M.(首字母)提出一个Claim/Theory说貌似地球的Orbit和Ice Age有关系。他的证据是在一些(可能是南北极的)冰川Layer里面发现了一些植物的标本。。
第二段:但是到了1950年,有一个根据CO2的研究指出M.M.的理论有问题,貌似指出问题的关键也是植物的标本问题。后来1970年研究技术更新之后,通过新技术表明,M.M.的理论还是可以被接受的~
V7
说M发现通过什么东西可以考证冰川的年代  而且这个东西受地球自转的影响。而且冰川会在世界各地周期性出现(澳大利亚除外,这里看似重要,但是没考)  后来第二段有科学家用新的 carbon dating技术推翻了他的结论,很多细节,完全没看懂,最后1970年以后一个什么技术的出现又还了M一个清白
V8
有一篇讲一个地质学家发现地球轨道会影响地球的气候,会使气候变冷,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历史现象。但是1950年代的地质学家们发现用C测量一些化石的年龄,发现和上述理论相矛盾,说明上述理论错了,但1970年的地质学家们又发现1950年的测量不准确,那个理论是对的

注:在OG11和OG12中都有一篇阅读是关于Milankovitch理论的,但是并非此月的阅读原文,大家可以当背景资料阅读,我提供文章的开头关键句供大家查找:Milankovitch proposed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at the ice ages were caused by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around the Sun.   另外,看看下面的背景资料会对阅读有所帮助。

背景资料1
地球轨道根数变化与第四纪冰期 Changes of the Earth's Orbital Elements and the Quaternary Glacial Epoch
米兰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理论和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冰期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的冰体积具有近10万yr的变化周期,并伴有近4万yr和2万yr的变化周期,它们是由于地球的轨道根数变化导致的气候变迁所致;不同的地球物理资料中均存在上述类似的变化周期,表明气候变迁所导致的变化是全球性效应,证实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是基本正确的。他认为,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单一敏感区的触发驱动机制,即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信号被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全球。最近,由于大量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气候变化记录的获得,从以下4个方面构成了对米氏理论的挑战:1)一些低纬地区并没有明显的10万年冰量周 期,而是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表明北半球冰盖的扩张、收缩变化并没有完全控制低纬区的气候变化;2)在最近几次冰消期时,南半球和低纬区的温度增高,要 早于北半球冰盖的融化,表明冰消期的触发机制并非是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3)大气CO2浓度在第2冰消期的增加同南极升温相一致,表明该时大气CO2 浓度增加亦有可能早于北半球冰盖消融;4)南半球的末次冰盛期有可能早于北半球。这就说明单一敏感区触发驱动机制已难以圆满解释所有观察事实,天文因素控 制下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正面临理论突破的新需求和新机遇

背景资料2
At the recent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meeting in San Francisco,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one of the great papers in paleoclimatology was celebrated. The paper, entitled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Pacemaker of the Ice Ages,” presented important new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orbital theory of glaciation. Orbital theory goes back over a century but is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ilankovitch, who calculated the effects of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s on the seasonal cycle of Earth’s insolation (the radiation incident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Insolation varies on several time scales, including ~20,000 years (termed precession), ~40,000.
157#
发表于 2011-5-10 21:04:22 | 只看该作者
LZ,有的答案是黄色和红色的,里面解释说,黄色是答案红色也是答案,疑惑!
158#
发表于 2011-5-10 21:04:47 | 只看该作者
好敬业的说 谢谢啊
159#
发表于 2011-5-10 21:05:40 | 只看该作者
WuApril :
155楼ice age那篇是不是LZ在WORD中已经把大全里的类似篇幅和问题列出来了?
160#
发表于 2011-5-10 21:07:38 | 只看该作者
1.3.7 和之前的重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8 12:5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