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的确有自己的特点,创办之初也很轰轰列列,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最大的隐患来自于它的不确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如:
1)创办四年了,连最基本的校园都迟迟没见踪影,院方从未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对此总是闪烁其词,不知后面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没有固定校园意味着没有长期承诺,理论上随时可以撤,令人难免联想到社会上众多的"打一枪换一地"的众多培训机构.
2)说得太多,做得太少.而且常常有浮夸之嫌.如最近长江在媒体上得广告:"长江实现西方先进管理和中国的无缝对接...?"真令人汗颜,只要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全世界哪有什么商学院做得到这一点?美国和欧洲的最顶尖商学院也从不敢说自己对美国或欧洲的研究已经"无缝",更何况现在的中国正在摸着石子过河,新事务新问题层出不穷,哪怕全世界的所有商学院联合起来研究中国的商业管理也赶不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也只能取得局部突破,长江商学院就凭一二十教授(有些还只是访问教授)就能完成此项壮举了?这不是大跃进是什么?教育是一项百年大计,尤其是研究,需要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浮夸.
3)长江最引以为豪的教授其实也是制约它的可持续发展性.遗憾的是不少长江教授都是访问教授,他们大多已经取得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是他们的学术成就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坏的是他们通常只是在学术假期内到长江来上上课,根本无法真正扎根于长江,更没足够的精力在长江期间去研究中国的企业管理,他们的研究也不可能已经和中国无逢对接了.
有感而发,先写这些,今后再做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