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0119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1-9-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揽瓜阁精读] 10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心灵距离悖论
国际商业文献中有人认为,公司在冒险前往更远的国家之前,在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进程[Johanson和Vahlne 1992]。如果这种描述是准确的,那么加拿大公司将有望从美国开始,美国不仅是最接近加拿大的国家,而且在很多方面也是与加拿大最相似的国家。事实上,来自零售业的证据表明,企业一直遵循这种模式。
关于国际化过程的文献描述了企业在国际化时遵循的市场进入顺序。这个顺序反映了一个循序渐进的、通过经验学习的过程。文献中没有明确的是,为什么公司遵循这种模式。研究人员认为,进入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可以降低公司在新市场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水平[约翰逊和Vahlne 1992];而且心理上接近的国家更容易让公司了解[Kogut和Singh 1988]。这些解释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并且隐含地支持这样的结论,即从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开始应该可以提高公司在这些市场中成功的机会,尽管文献不是规定性的,但可以从中得出一个未说明的结论,将进入顺序与业绩联系起来。有一种隐含的假设是,心理上接近的国家更相似,并且相似性比差异更容易管理,从而使它们更有可能在相似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虽然进入顺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我们认为,该文献的一个局限性是,它没有涉及国家之间感知到的心理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对进入的选择或组织在新市场的最终表现。这项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通过进入一个心理上靠近家乡的国家来开始国际化进程可能会导致表现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失败。我们称之为心灵距离悖论。我们认为,与心理上接近的国家不容易进入和做生意不同,感知到的相似性会导致决策者失败,因为他们没有为差异做好准备。失败在于国际化过程的管理决策方面,国际商业研究人员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Johanson和Vahlne 1992]。此外,即使在加拿大和美国等精神上接近的国家,也可能存在显着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管理人员开展业务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接近心灵的东西,实际上可能比预期的要遥远得多。
这项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性的,重点是进入美国的加拿大零售公司的表现。由于美国零售市场价值超过1.5万亿美元,加拿大零售商有非常强大的动力来了解如何在这个市场上竞争。与国际化理论一致,国内成功的公司进入了一个不仅在物理上最接近,而且可能是与加拿大最相似的国家。然而,在进入美国市场的三十二家加拿大零售公司中,几乎80%倒闭,只有七家(22%)继续成功运作[Evans,Lane和O'Grady 1992]。高失败率表明,在国际化理论和心灵距离概念中可能存在悖论或内在矛盾,高管们在做出国际化决策时不能总是依靠心灵距离的度量。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的经验,更详细地分析精神距离概念,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资格,以改善其在研究和实践中的使用。首先,对心灵距离概念进行了总结,以及文献中将加拿大和美国定位为文化上接近的证据。接下来,临床和问卷数据的结果显示了文化和商业差异表现的领域,以及这些文化差异的经验证据。然后,探讨了心灵距离概念中固有的悖论,这解释了如何将一个国家视为与自己的心灵距离很小,从而导致决策者做出一些错误的假设,从而无法了解该国。提供了一些建议来帮助公司在这些情况下学习。最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了心灵距离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些限定。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心灵距离的概念比文献中普遍认为的要复杂得多,应该更充分地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