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白斩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揽瓜阁精读] 10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2-9-21 17:14:10 | 只看该作者

10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P1: 传统观点及传统做法
企业国际化,一般认为先先从“心理距离”接近的国家开始,凭此理论,加拿大应该在美国开展国际化的第一步,而现实中加拿大很多企业也的确这么做。

P2:详细阐明传统观点
心理距离接近,意味着降低了新市场的不确定性,更低的学习成本,从而可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这一观点也假设了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市场也与本国市场更相近,而这种相似性,助力了企业成功。

P3:作者观点
传统观点忽视了心理距离对决策者的影响——陌生的市场决策者步步为营,相似的市场就,大意了啊。另外怎么可能有完全相似的市场,其中肯定有些不同点。

P4:研究过程及结果
我们研究了加拿大的公司,发现大多数都失败了。

P5:本文的目的
微观探究传统观点,以及在可能的限定条件下传统方法的适用性。
介绍了文章结构:1.总结传统观点,加美文化的相似性;2.呈现两国差异性的数据;3.探索心理距离悖论(越相似,越容易失败);4.更深入地探索限定条件。

研究结果显示,远比文中写得复杂,以后慢慢研究。

prescriptive adj. 规定的,指定的;(语言)规范的
92#
发表于 2022-9-21 19:06:55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93#
发表于 2022-9-22 11:32:59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94#
发表于 2022-9-23 18:19:59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95#
发表于 2022-9-27 09:29:26 | 只看该作者
paradox悖论;inherent内在的
引入概念——为什么选择这种经营模式——很多限制——实例证明失败居多——改进方案
第一段:一般企业是在与本土文化的精神层面比较相近的国家打开全球化的进程。如果这种描述是对的,那么C和US不仅仅是相近而且相像,同样零售行业也有如此的现象。
第二段:其实就是企业的全球化版图的先后顺序,原因并没有很明确。但学者们给出了几个解释:减少需要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学习。同时蕴含一个潜在的假设,相似性就是会比不相似性靠谱
第三段:一个限制,并不能知道这distance会给他们的决策带来什么影响,可能会表现的不好,“PDP”。不会去准备两个市场的不同,而且也可能两个市场之间只是表面相同实际上一点都不像
第四段:C的零售公司进驻US,非常高的失败率说明存在上述约束。
第五段:利用上述例子更加详细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法,其一需要有总结和证明市场相似,其二数据证明文化和商业差异,其三没有去了解这个国家,最后继续挖掘这个概念,给出限定条件
96#
发表于 2022-10-4 16:05:50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的大概意思都在最后一段总结了。本文目的是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这件事去详细分析这个“心灵的距离观念”然后去提议一些可能的资质可以去提高这个concept在调查和实际里的使用。
1、提出公司一般都从心灵距离比较近的国家开始internationalization。
2、为什么公司要遵循这个模式呢?首先这使公司更容易了解这些国家,然后他们觉得这会毫无疑问地提高公司国际化的成功率。
3、尽管一系列的entry是个很重要的考虑,我们认为有一个限制,就是这个文献不能解决这些心灵距离是怎样影响决策者的选择和组织在新市场的最终表现的?然后这个研究证明,这种去心理距离近的国家这件事可能会使公司后面表现的很糟糕甚至失败。这就叫“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就是这个虽然容易进去,但是会导致决策者太松弛了,没有应对不同啥的,他们没有pay attention to。而且就算是psychically close的国家,背后的不同点可能特别多。
4、这个研究的本质是探究并集中于加拿大零售商公司。然后就说虽然确实加拿大公司挑和他们最像的国家进去国际化,但是失败率很高。就证明上文说的那个心理距离悖论是存在的。所以说这个executives在做决定之前不要只靠那个psychic distance concept
5、总结了,总结的挺全的,就说这个concept其实还需要好好探索。

implicitly:含蓄的、暗示的、无疑问的、无保留的、绝对的
prescriptive adj. 规定的, 指定的, 制定(规则)的,约定俗成的, 惯例的
97#
发表于 2022-10-4 16:14:08 | 只看该作者
iii886 发表于 2022-10-4 16:05
本文的大概意思都在最后一段总结了。本文目的是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这件事去详细分析这个“心灵的距离观 ...

更正,是限制使用
98#
发表于 2022-10-5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C 文章主要内容
主要问题:企业国际化的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段落大意:
第一段:提出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企业采取国际化的第一步是进入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如果这是对的,那么加拿大的企业进入美国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意识形态相近)——为后面详细介绍加拿大企业的例子作铺垫
第二段:详细介绍上述观点:因为意识形态相近,所以企业进入的时候可以更好的适应,减少不确定性以及再次学习的成本。这个观点虽然并不完备,但是有其合理性。其内含的意思就是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能让企业更容易管理,因此更容易成功。
第三段:虽然开始国际化的顺序这个假说非常重要,但是它缺乏了关于企业进入市场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以及会达成什么样的结果的预测。有研究表明,有的企业进入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管理者过于依赖相似性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不同。加拿大和美国虽然很相似,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同。
第四段:详细介绍了加拿大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现实状况。虽然原本在加拿大驻扎的企业拥有很好的美国市场,但是当他们进入美国时,大量企业都失败了。这个失败的案例暗示着还有一些矛盾或者暗藏的不同会导致上述这个策略失败。
第五段:对前文的总结。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用加拿大与美国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意识形态相近的理论并暗示需要更多的研究。讲述了全文的结果:1、对上述理论的概述;2、列出相关研究的结果来进一步说明;3、指出理论存在的矛盾,这个矛盾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失败的案例。4、探进一步探索这个理论。最后得出结论:意识形态相近的理论比我们以往认识的要更复杂,因此要更深入地研究。

S 文章结构和手法
提出观点——详细解释观点——观点被反驳——进一步解释——举一个例子反驳——提出解决办法——对全文的内容做总结
A 作者意图及态度
中立,客观评论观点并指出缺陷,给出解决办法
99#
发表于 2022-11-9 08:54:56 | 只看该作者
今日第二篇!
100#
发表于 2022-11-9 09:59:44 | 只看该作者
104.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Psychic灵魂的;心灵的
Explicit明确的,直言不讳的
Implicitly暗示的;盲从的
Prescriptive规定的;指定的;约定俗成的
Internalization内在化
Exploratory探索的;考察的
Inherent固有的;内在的
Manifest显示;证明
Clinical冷静的;客观的;临床的;诊所的
P1:【提出观点,用一个例子辅助】
核心论点是公司会更倾向于在一个距离近的、精神接近的国家进行internalization,用加拿大的例子来辅助说明
P2:【解释这种做法可能的原因】
这篇文献没有明确指出这种模式的原因。研究者提出可能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更容易了解。从而能够提高成功率。这样的说法有两个假设,首先是近距离的国家会更熟悉,这种熟悉感会让公司更能应对不熟悉的地方。
P3:【进一步补充,提出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并且解释出现的原因】
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强调这种精神上的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的决定和最终的市场表现。研究表明进入一个精神相似的国家反而会导致表现好或者失败,这个就叫做psychic distance paradox。出现原因:没有足够关注,即使是相似的国家也是会有不同之处的。
P4:【举例子】
加拿大的零售公司进入美国,有32家,但是只有7家成功运作了。说明paradox存在,或者是内在的矛盾。决策者不能依赖精神来做出决定。
P5:【总结】
这篇文章的目的,先提出总结,摆出证据,接着探讨了paradox,解释精神上段距离的情况怎么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假设。最后从更深层次探讨了paradox,结果显示psychic distance concept是比想象中更加复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28 23:5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