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白斩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揽瓜阁精读] 59.R Model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2-7-29 11:00:44 发自手机 Web 版 | 只看该作者
1
12#
发表于 2022-7-29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13#
发表于 2022-7-29 11:22:12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14#
发表于 2022-7-29 11:25:45 发自手机 Web 版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15#
发表于 2022-7-29 11:39:55 发自手机 Web 版 | 只看该作者
?
16#
发表于 2022-7-29 11:49:57 | 只看该作者
结构:
1.提出问题:相信什么?相信对你有益的。
2.科学家不重视replicability。
3.解释可能来源于天性和文化。
4.提出当下科学家的引用指数,并指出弱点。
5.提出我们应该建立replicability的指数,并指出优点。
6.总结:replicability告诉我们应该相信什么,首尾呼应。
>>>借用村民和buddha的对话引出话题。我们应该相信什么?信对我们有益的(很empirical 的advice)
>>>“see for yourself” (自己去看看),是科学不成文的信条。只是做出结果然后发表他们是不够的,你的实验必须能够被复现。可以复现的实验叫做replicable。但是科学家不咋看重replicability,甚至不太reward这个特性。
>>>某些程度上来说,忽视replicability其实是天性来的,农耕社会大家种地的时候,一点点变化(天气啥的),都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为啥我们要对着不可能再出现的过去死抓不放呢,所以要fixating on change。但是有时候fixation on changes 会导致很大的问题(在slowly growing problems, ex :锅里的龙虾和温室气体)
>>>文化也是推进fixations on changes 的一点,然后介绍了科学界强调novelty,然后推行h 指数,就是一个人发了h篇引用超过h的文章。但是这样也会导致问题,就是有可能发出影响力很大文章但没法复现。
>>>提出要建立R指数,就是一个人发表了r种effect,然后都被复现过超过r次。这个指数显然会比引用指数低一点,但是可以证明你这个文章的质量然后反驳对于学界的偏见。
>>>并且r指数对于非科学家应该更有用。先说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在做无用功?真正的发现都是来自chance和charitable interpreatation。因此,他们也明白replicability意味着他们真的在做出成果。然后对于公众来说,对于被媒体搅乱的浑水,他们可以发现最新的成果,并且形成一个积累的contribution。并且把replicability标准套用到公共政策也应该能maximize这些政策的效用。
>>>replication应该被重视。就像流水冲走石头上的污泥一样,replicability可以highlight最可靠的发现、研究、期刊甚至研究领域。并且可以提供可靠工具来衡量个人和公共政策。正如K所说,replicability告诉我们去相信谁。
17#
发表于 2022-7-29 11:52:17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18#
发表于 2022-7-29 11:55:17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19#
发表于 2022-7-29 12:10:52 | 只看该作者
p1:当老师们提出了矛盾的哲学观点时,村民们去问佛陀应该相信谁?佛的建议是“当你自己了解了这些事情以后,当它出现的时候就顺其自然”。
——作者评价:这种以观察或实验为依据的建议似乎从宗教领袖口中说出是很令人惊讶的,但是科学家就不会。

p2:“自己观察”是科学的信条。光做实验和报告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人重复的实验必须发现同样的事情。重复实验也叫做"repicable"。
——作者态度:尽管科学家们respect,但是并不会reward。(重视不够)

p3:忽视重复性变得很自然。人类神经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应对快速的变化,从视觉的闪动到巨大的冲击。
——作者评价:关注快速变化使得感官相适应,但在某些变化不明显的问题上,关注变化会导致灾难。(例如热锅里的龙虾或者温室气体里的人们)

p4:解释成因:文化造成了fix on change。
——举例1:在科学领域,一些高质量的期刊甚至整个领域都强调novelty(新颖),视重复实验如垃圾(因为无法发表)。
——举例2:通常科学家也会评判作品更倾向于novelty而不是重复性。
——导致的新现象:"h-index"变得更加流行。
——解释什么是"h-index":一种量化指标,表明了调查者发表了h篇论文而且被引用了超过h次。
——评价:这些影响因子和某些显赫的领域(比如物理)是相关的,但是问题也会产生。举例,Blow发表一些有争议性的但是不可重复的发现,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影响力。

p5:提出作者的设想:为何不构建一个r-指数来完善影响的因素呢?就像是h,r也能够表明科学家进行了r次独立实验且发表了r次的独立成果。
——评价:这种r指数要比引用指数低,因为结果要首先被发表才能被重复,且他们也要提供研究质量的信息。正如引用指数,重复指数也应该应用到领域和期刊中,提供一种衡量的方式。

p6:r指数会在非科学领域更加有用。
——举例:大多数研究者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实验室中,但是新的想法也不会pan out,而有的人则会从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结果。相反的,他们会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方法有效。
——举例:在某些媒体一时聚焦的灾难性研究上,普通公众会偶遇科学进步。结果是,外行和记者反而会发现一些违反直觉的新发现。
——进一步论证:重复实验的方法也能把注意力转向累积的贡献。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应用这种重复的标准,也会十分有趣。个人甚至也能获益,比如优化他们的个人习惯。

p7:总结——进一步强化作者观点:复现性应该被正名,而不是污名化。正如流动的水会冲走岩石泥沙,可复现性也更加能证实大多数可靠的发现、调查、期刊甚至整个领域。
——更广范的应用:个人和公共政策制定上。正如Kalama所说,可复现性也能帮我们决定我们相信谁。

结构:
提出"repicable"-强调其重要性-提出r指数的构想-论证其好处

words:
laypeople 外行
counterintuitive 违反直觉的
ecstasy 入迷,狂喜
20#
发表于 2022-7-29 12:33:01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6 15:0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