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郑先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答疑] 全盲新手,国内硕士预申请美国会计学Ph.D,请各位大牛帮忙评价我的竞争力!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0:28:12 | 只看该作者
lz有几个误区
1,你觉得在国内读博就要考博,但是不是的。国内也有顶尖商学院接受申请入学,不需要考试。
2,你认为在英国做学术就要在英国读博,但是不是的,每年都有不少意大利,荷兰,法国。。。的phd在英国找到研究或教学的职位。
3,你认为要留在美国就要在美国读博,其实也不一定。往年还有北大Phd留在美国了。
4,你因为喜欢在香港科大感觉到的环境,所以认为西方的环境是你喜欢的。但是科大的氛围真不能代表其他高校。而且去交流的硕士生和面对巨大压力的博士生,两者的生活差异很大。
5,你发表过EI,说明你是做工科的?那么你真的知道商学院的研究是怎么做的么?喜欢一个东西并能投入是好事,事先去想想是不是真的喜欢更重要。
-- by 会员 angell234 (2013/3/12 20:22:37)



高人站出来了。
1、我是知道的,我现在知道接受申请的就是北大了。其余的低于人大档次的学校我不想去考虑。我不只是为了考博而考博,我考的是学校。
2、这个情况我真不知道。
3、现在纠结的就是这个,我的背景。可以想见北大的Ph.D 留在美国他能优秀成什么样子了~我过去劣迹斑斑,真心超越不了。
4、读博这条路到底多难走我已经想象过了。但是我觉得人生在于经历,我可以利用这些年去考虑清楚我要不要留在这里,要不要继续我的学术。而且我不认为我拿不下,别的没有我有很强悍的意志力~
5、EI收录与工程信息等相关的经济类文章。我是财务管理专业的。。。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0:29:03 | 只看该作者
我本科是会计的,硕士转到了经济,现在又要回归会计,其实我也更喜欢财务会计。
-- by 会员 slbj (2013/3/12 20:23:19)



大牛本科在哪儿读的?博士毕业之后要留在英国吗?
63#
发表于 2013-3-12 20:30:08 | 只看该作者
说几点比较矛盾的:
1. 作为今年申请侥幸存活下来的幸运儿,表示申请商学院的博士(尤其是finance和accounting)真的是太难了,虽然拿到offer了但是现在想想还是后怕,top 10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没法用语言形容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2. 不试试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申请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top5没戏,包括我们学校的金融系的主任(他人很nice,但是说话很直),弄我一度都不想申phd了。但是奇迹接二连三的发生在我身上!而我唯一申请的master保底学校(toronto econ master doctoral stream,这个master有全奖,可以试试)却把我给waitlist了,所以申请过程非常random,广撒网吧,申请20所也就3000刀吧,将来phd读书第一个月的生活补助就回来了。

3.你真的喜欢外国么?如果出来时间不长很容易对国外的生活产生错觉,其实国外很多地方比不了中国,我出来快4年了,真心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好。想想还要至少在这里呆5年,而那时父母年龄都大了却不能在他们身旁照顾她们,想想都很无奈。
-- by 会员 小笨小笨 (2013/3/12 20:27:32)

这才是大牛呀 。大牛抱抱背景吧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0:34:47 | 只看该作者
说几点比较矛盾的:
1. 作为今年申请侥幸存活下来的幸运儿,表示申请商学院的博士(尤其是finance和accounting)真的是太难了,虽然拿到offer了但是现在想想还是后怕,top 10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没法用语言形容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2. 不试试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申请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top5没戏,包括我们学校的金融系的主任(他人很nice,但是说话很直),弄我一度都不想申phd了。但是奇迹接二连三的发生在我身上!而我唯一申请的master保底学校(toronto econ master doctoral stream,这个master有全奖,可以试试)却把我给waitlist了,所以申请过程非常random,广撒网吧,申请20所也就3000刀吧,将来phd读书第一个月的生活补助就回来了。

3.你真的喜欢外国么?如果出来时间不长很容易对国外的生活产生错觉,其实国外很多地方比不了中国,我出来快4年了,真心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好。想想还要至少在这里呆5年,而那时父母年龄都大了却不能在他们身旁照顾她们,想想都很无奈。
-- by 会员 小笨小笨 (2013/3/12 20:27:32)



谢谢您。也许您要关心的是我的背景。我没法跟您比,我自身的背景太弱了,不用说top10,top50我能上我真的就谢天谢地了。

您说的那个master保底学校是您准备再读一个master过度吗?

您是准备要回国的吗?
65#
发表于 2013-3-12 21:19:1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目的是见识一下西方的学校,是否一定是美国这个不是必须的条件

如果只是为了见识一下西方的学校。。方法很多。。对LZ来说可能申请一个博士交换是更现实的选择
-- by 会员 2013alberta (2013/3/12 18:33:24)




昨天晚上发帖的时候我没想到这么多,半天之内接触到的这些信息瞬间让我对人生的看法起了底。我在研究生期间有幸去香港做学术交流,我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图书馆里,没人理我却让我感觉到了长这么大没接触过的学习氛围,是生活,是习惯,单就不是应付。也许我这种感觉的成分过分夸大,但是我接触到的给了我很明确的信号,真的,我很渴望那样的生活。在香港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学术方面,从人文环境上来看,我觉得可能西方的生活方式真的让我很舒服。如果我走联合培养的话,我必须回来,可如果我真的爱上那里不想回来了呢?再回来还想出去,基本就只能是梦了。可是如果我现在放手一搏,能够出去的话,我能不能留下就是我今后努力的事了。如果我现在就放弃了,我感觉自己今后的路不知道怎么走了,我好像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激情与斗志。
-- by 会员 郑先僧 (2013/3/12 18:55:44)

科大图书馆我去过  确实让人心头一震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1:28:4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目的是见识一下西方的学校,是否一定是美国这个不是必须的条件

如果只是为了见识一下西方的学校。。方法很多。。对LZ来说可能申请一个博士交换是更现实的选择
-- by 会员 2013alberta (2013/3/12 18:33:24)





昨天晚上发帖的时候我没想到这么多,半天之内接触到的这些信息瞬间让我对人生的看法起了底。我在研究生期间有幸去香港做学术交流,我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图书馆里,没人理我却让我感觉到了长这么大没接触过的学习氛围,是生活,是习惯,单就不是应付。也许我这种感觉的成分过分夸大,但是我接触到的给了我很明确的信号,真的,我很渴望那样的生活。在香港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学术方面,从人文环境上来看,我觉得可能西方的生活方式真的让我很舒服。如果我走联合培养的话,我必须回来,可如果我真的爱上那里不想回来了呢?再回来还想出去,基本就只能是梦了。可是如果我现在放手一搏,能够出去的话,我能不能留下就是我今后努力的事了。如果我现在就放弃了,我感觉自己今后的路不知道怎么走了,我好像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激情与斗志。
-- by 会员 郑先僧 (2013/3/12 18:55:44)


科大图书馆我去过  确实让人心头一震
-- by 会员 WillCD (2013/3/12 21:19:15)



美得不仅仅是风景啊…

那种感觉太奇妙了,大家相互探讨着学习着,真得非常非常友好的氛围…在国内上了这么多年学,从来没体会到。究竟是国人冷淡还是外国人疏于情意?国内越顶尖的学生越不愿意分享,甚至还想尽办法控制资源,埋头自学。但是国外的学生不管你几斤几两,大家都站出来交流一下,感觉特别大度……
67#
发表于 2013-3-13 00:25:20 | 只看该作者
别做白日梦了。讨论也是在个体努力工作的基础上,可能前天晚上忙到2点第二天才能讨论半个小时。
你说来说去,不过一空洞肤浅的什么“氛围”之类的话。
新加坡香港的你试试。加拿大,美国你都没戏的。就算你GMAT高也没戏。何况你还根本没考!
加拿大的情况跟美国一样。小留,烂校全奖学经济想转ACCT的,。。。名单长着呢,你根本排不上号。


我的目的是见识一下西方的学校,是否一定是美国这个不是必须的条件

如果只是为了见识一下西方的学校。。方法很多。。对LZ来说可能申请一个博士交换是更现实的选择
-- by 会员 2013alberta (2013/3/12 18:33:24)






昨天晚上发帖的时候我没想到这么多,半天之内接触到的这些信息瞬间让我对人生的看法起了底。我在研究生期间有幸去香港做学术交流,我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图书馆里,没人理我却让我感觉到了长这么大没接触过的学习氛围,是生活,是习惯,单就不是应付。也许我这种感觉的成分过分夸大,但是我接触到的给了我很明确的信号,真的,我很渴望那样的生活。在香港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学术方面,从人文环境上来看,我觉得可能西方的生活方式真的让我很舒服。如果我走联合培养的话,我必须回来,可如果我真的爱上那里不想回来了呢?再回来还想出去,基本就只能是梦了。可是如果我现在放手一搏,能够出去的话,我能不能留下就是我今后努力的事了。如果我现在就放弃了,我感觉自己今后的路不知道怎么走了,我好像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激情与斗志。
-- by 会员 郑先僧 (2013/3/12 18:55:44)



科大图书馆我去过  确实让人心头一震
-- by 会员 WillCD (2013/3/12 21:19:15)




美得不仅仅是风景啊…

那种感觉太奇妙了,大家相互探讨着学习着,真得非常非常友好的氛围…在国内上了这么多年学,从来没体会到。究竟是国人冷淡还是外国人疏于情意?国内越顶尖的学生越不愿意分享,甚至还想尽办法控制资源,埋头自学。但是国外的学生不管你几斤几两,大家都站出来交流一下,感觉特别大度……
-- by 会员 郑先僧 (2013/3/12 21:28:40)

68#
发表于 2013-3-13 01:58:30 | 只看该作者
一年硕士不行,LZ就再读个一年半或者两年的呗, economics,finance和accouting的master都可以,搞个好点的推荐信,至少读上个acc phd没问题.
-- by 会员 老法西 (2013/3/12 12:23:34)










谢谢您。我的家庭条件非常一般,这样一年两年的砸钱我估计我们家真的吃不消。我的个人硬件条件这么差,申请好的Master都难。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 by 会员 郑先僧 (2013/3/12 15:59:42)









那就现实点,别趟商学院博士的水了
申个计算机硕士,念完直接留美
-- by 会员 Hayao (2013/3/12 16:57:58)








这应该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坚持无非就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我想起李安妻子给李安说的,学计算机的那么多,不差你李安一个,别忘了你的梦。我想我真的不想再像现实低头了。
-- by 会员 郑先僧 (2013/3/12 17:25:53)






李安出身名门,本硕都是美国名校,没成果的时候又有老婆养着,当然更重要他本就有才华天赋,最后总算熬出头来
成功人士侃侃而谈,可观众们看得见他们同路上又有多少累累白骨吗
眼高手低,然后花几年几十年撞得头破血流的人有的是
anyway,有梦想也好,也真心祝你能创造奇迹,到时候回来写个总结让俺们膜拜。但现在还是建议起码边申请边想好退路、
69#
发表于 2013-3-13 02:53:3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好harsh啊...说点我的理解吧,希望能帮到lz

1 你首先得确定自己真的喜欢做这一行,所谓氛围云云都是虚的,实打实的就是以后得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读paper,如果你只是喜欢“西方的学术氛围”,那后面的都是免谈。

2 确认自己有这个本领survive北美PhD期间的training和今后的career。不得不说,硕士和PhD区别还是挺大的,你现在发现做研究挺有意思,等以后没有导师给你idea就会发现抓破脑袋了依旧是一堆crap,自己给自己一个evaluation。

3 你导师那一套在北美不适用。如果没理解错,你现在的导师做的behavioral study或是no-data study,在这边不仅没什么人做,更没什么人appreciate。看看那些top journal,95%的人在做empirical,即使是managerial,剩下的基本都是analytical,尽管AR开始收behavioral了。那你怎么写research interest,research proposal?

4 lz自称英语不怎么样,这对于acct而言是致命伤,以后再怎么说也是要去教书的,本科,PhD,MBA,还有job market talk,各种会议的presentation,如果你“完整的句子都很难说出来”,那要补的太多太多了。

总之,少在这里问一些虚的问题,比如什么“如果我xxxx,那能不能申到PhD?” 申请和以后的success都是individualized,没人可以帮你解答。如果你真的那么热爱学术,那么决绝地想到北美来,就从现在开始努力,不要又是担心考博,又是担心能否一次中标,这只说明你没那么热爱“北美的学术氛围”。

最后,给lz一点希望,据我所知,其实有人和你类似的情况,申请到过美国的项目。是北美传统的好项目,empirical和theoretical都很牛。相信你都硕士了information searching没问题了,自己花时间去了解吧。

Good luck
70#
发表于 2013-3-13 03:03:0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大家一点都不harsh亚。。。看到一个伸手党花痴问那么有水平的问题。。。。大家还这么友好的给建议。。。大家真是太善良了。。。要我理都不理。。。楼主不会做点调研嘛。。。。真是屎花痴。。。“氛围”。。。“优秀”。。。“西方的学习”。。。。“留在美国”。。。什么。。玩意啊。。。

大家都好harsh啊...说点我的理解吧,希望能帮到lz

1 你首先得确定自己真的喜欢做这一行,所谓氛围云云都是虚的,实打实的就是以后得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读paper,如果你只是喜欢“西方的学术氛围”,那后面的都是免谈。

2 确认自己有这个本领survive北美PhD期间的training和今后的career。不得不说,硕士和PhD区别还是挺大的,你现在发现做研究挺有意思,等以后没有导师给你idea就会发现抓破脑袋了依旧是一堆crap,自己给自己一个evaluation。

3 你导师那一套在北美不适用。如果没理解错,你现在的导师做的behavioral study或是no-data study,在这边不仅没什么人做,更没什么人appreciate。看看那些top journal,95%的人在做empirical,即使是managerial,剩下的基本都是analytical,尽管AR开始收behavioral了。那你怎么写research interest,research proposal?

4 lz自称英语不怎么样,这对于acct而言是致命伤,以后再怎么说也是要去教书的,本科,PhD,MBA,还有job market talk,各种会议的presentation,如果你“完整的句子都很难说出来”,那要补的太多太多了。

总之,少在这里问一些虚的问题,比如什么“如果我xxxx,那能不能申到PhD?” 申请和以后的success都是individualized,没人可以帮你解答。如果你真的那么热爱学术,那么决绝地想到北美来,就从现在开始努力,不要又是担心考博,又是担心能否一次中标,这只说明你没那么热爱“北美的学术氛围”。

最后,给lz一点希望,据我所知,其实有人和你类似的情况,申请到过美国的项目。是北美传统的好项目,empirical和theoretical都很牛。相信你都硕士了information searching没问题了,自己花时间去了解吧。

Good luck
-- by 会员 只是无聊来灌水 (2013/3/13 2:53: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31 04:5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