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G的兄弟姐妹,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感谢随笔。若是大家时间宝贵,不想浪费时间的话,还是去看NN们的复习经验和成功分享。
昨天二战再败,奇怪的是没有象第一次那样沮丧的一蹶不振,那次用了若干时间才恢复心态。输总要输个明白,这是我的人生准则。第一次考太轻敌。那时刚刚拿到MA的学位,又拒绝了澳洲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博士的Offer。 踌躇满志的想自己50页长的research proposal都能拿到PhD的offer,对付一个GMAT应该没有问题罢。 那一段的复习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白天睡觉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都长。结果一考,大败而归, 540大分。 忽然想起那句有名的训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劳而获的事情不会考G上发生。痛定思痛,报名参加了Princetonreview的in-class course,学费贵得就别提了,有没有收获呢?静下心来细思量,收获还是不少。至少在解题思路上有不小的帮助,这毕竟是美国人的考试,听他们讲讲他们是怎么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上课真的让我改变了我的偏见,美国人里真的有聪明绝顶,特别是数学好的顶瓜瓜的。(我也是有偏见的人,呵呵)。7个星期的课下来,决定再战一次。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昨天的JJ里我也略谈了一二。
我给自己找了很多主观原因,太浮躁-不能踏踏实实地按步就班的来,太在意得失-总想着考砸了怎么样。 前天在听净空法师讲经, 师父上人提到“一切法由心想成”,忽然有所感悟。也许我最大的原因是在对GMAT的态度上。我们一生所经历的事情无论是时间长或是短,都是生活的一部份。那我把考GMAT当成了什么呢?我承认考G的过程是艰苦的,枯燥的,甚至是痛苦的。诚实的讲, 我看待它是消极的。可我又以一种复杂的心态对待它,憎恨它却又不得不认可它为实现目标而必要的一个手段, 真的想快点摆脱它,那种心态就象一个人想急于摆脱掉不喜欢的生活或是工作环境一样。可是对后者来讲,但当我还不能回避它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能对不喜欢的同事或上司挤出笑脸,却把自己置放在GAMT的阴影下呢?也许我是该调整一下我的心态了,一个怀着对它厌恶的急于摆脱的心态上考场又怎能考好?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自己认真做了题,认真看了总结,作起题来却时好时坏,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有时不禁也要怀疑“认真”这两字,那该是以种什么心态去认真呢?
记得一位NN说过,GMAT是生活的一部份。是啊, 无论喜欢它也好,憎恨它也好,你是无法忘记的,无法忘记这段与它相伴的日子。无论你多想把它忘掉,它都已经象个种子种在记忆里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用另一种心情去对待它罢。积极的,或是乐观的。也许有天再回忆起这段时光,会发现全变成了快乐的回忆, 谁又能否认付出的汗水和辛劳不是美好的记忆呢?也许到那时,无论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对曾经所受的折磨,会变成淡淡的一句,“噢,那个时候,是挺不容易的。。。”
希望我明天一早醒来拿起GMAT时,会安然地对它讲,“嗨,夥计,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地渡过这一天罢。”
与大家共勉!
附记一:还有一段重要的话要讲,所以把它放在附记。记得Pumpkin JJ 写过一篇文章<我的CD, 我的家>。这句话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我是同时知道有CD, 和passion这三个网站的。可是我却把CD当成了自己的家。 不管多久,我都会是这个温暖大家庭中的一员,因为这里有太多美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希望兄弟姐妹在这里追逐梦想,美梦成真。
附记二:我准备加入8月梦之队。好好定一个计划,快快乐乐地去准备。也请NN们和XDJM们多提宝贵意见。
附记: 三 读MUMUWA心得而感
看到Mumu的文章,触动很大。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这么执著的要考G,这么漫长而辛苦的路, 也许其中的含义远远超过了最初仅仅是为了读MBA而生出的想法。 我愿意把这个艰辛的过程看作是对自我的挑战--对意志,对耐力,对信心。 那我实在是应该感谢ETS,他们激发了那么多有志之人敢于挑战的潜能,放弃了舒适的工作,放弃了闲逸的生活,而去选择一条艰辛的求学之路。虽然读MBA不是人生唯一的路,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勇敢地走下去。象MUMU 讲的那样,成败都在一念间。告诉自己,我绝不认输。人生的甘饴就在永不放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31 8:15: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