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iaoyin_tx在2004-7-21 2:06:00的发言:能不能把你对逻辑关系的心得再讲得详细点,多多感谢。
SC的逻辑关系,对我来说,就是WWW问题。所谓3W问题,即who,what,when。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玩过那个“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什么”的游戏,4个人,每人在纸条上写上组成一句话的这4个要素,然后拼在一起,往往会得出使人捧腹的句子,比如“携隐、在夜黑风高的一个晚上、在CD上、游泳”之类。在SC中,其实我们可以继续这个游戏(在哪里不太会考,所以我们把这个要素去掉)。随时随地,我们都要问自己:谁,什么时候,做什么。
第一个W,who,也就是“谁”的问题上,我们要看的是谁是句子的主语。涉及的考点可能会有从句的语法主语与逻辑主语不一致,比如11、21、27、31题等。(在我的考点总结EXCEL表中,我把这个考点归纳为“主从句主语一致性”,而在OG的解释中,ETS会说:从句的逻辑主语是...,而事实上,其语法主语应该为主句的第一个noun,这就使得句子产生逻辑错误。)原文强调重心发生改变,比如27题,句子原来的主语是A,结果答案中主语变成了B,那就一定错了。等等。句子的主语首先一定要符合逻辑(比如物体不可能充满勇气,人不可能被published等等),在符合逻辑的情况下,其次原句的主语一般不可以发生改变,原来强调的是人,答案也必须强调人,原来强调的是人的什么东西,答案也必须强调这样东西。
第二个W,what,也就是“做什么”的问题上,我们要看的是谁是主语对应的谓语。有时候,主语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语,比如A do x,do y and do z等等,又有时候,主语跟谓语相隔的会比较远,在它们中间,ETS会插入一个暴长无比的从句或同位语,来混淆你对主语的动作的认知。这个时候,你看题目一定要抓住结构,一定要随时问自己,谁在做什么,暂时忽略从句或同位语。
第三个W,when,也就是“何时”的问题上,我们要看的是主语发出动作的时态。OG的解释中,对每个时态都有详细的说明,你在一遍总结的时候,应该把所以对时态的说明整理出来。比如,OG说,表达a span of time的动作,要用完成时,表达ongoing action,要用一般现在时,表达a past event,要用过去时(而且过去时暗示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只有过去是这样),等等。这时候你就要注意看,主语的动作到底处在什么状态中,是ongoing呢,还是从过去某个时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是已经发生过了,现在不再如此。
以上WWW,说白了就是“谁在做什么”的问题。首先注意主语到底是哪一个,确定主语后找出它都发出了哪些动作,确定动作后再考虑这些动作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状态如何(一般不常用的时态,原文中都会给出时间提示)。我在一遍总结的时候,经常犯逻辑错误,每次我都反复告诉自己,注意“谁在做什么”! 慢慢错误就少了。
其实逻辑关系,跟其他考点是分不开的,比如平行对称,比如句子结构不完整,比如表达不够精确,全部都会影响逻辑的清晰和合理性。我在总结考点的时候,有一个考点就叫“逻辑关系”,里面包含了很多副考点。不嫌弃的话,可以有选择性的看看我的总结。但是记得只是看看就可以了,能成为自己的知识的东西,都必须是自己总结和体会出来的。
需要声明,以上是我的方法,不一定正确,希望是抛砖引玉,大家多多提出指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