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aby_vivi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友答疑] 2010 CKGSB (长江商学院) MBA申请咨询- 在校生答疑

[精华]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0-31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楼上,

长江MBA每年招生人数一般控制在60人以内。目前没有听说扩招的消息。

录取比例的问题,目前我也不是很清楚,周一上课后我去问问看.

22#
发表于 2009-11-3 16:12:01 | 只看该作者
2009级学生构成
日期:2009-10-28

2009级学生概况:                      

学生人数: 56
女生比例: 32%
国际学生比例: 28% (加拿大、德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
平均年龄: 29
平均工作年限: 6年
GMAT平均分: 700



年龄:

≤27
42.8%

28 -33
48.2%

≥34
9%



教育背景:

工程学科
29%

商科、管理
11%

文科  
20%

信息技术
12%

经济、金融
28%




工作经验:

<3  年
11%

3 - 5 年
36%

6 - 8 年
31%

> 8 年
22%




行业背景:

电信、科技、新媒体
20%

消费品
16%

金融、投资
16%

工业品
15%

咨询
9%

传统媒体
7%

医疗
5%

能源、化工
5%

政府、非营利性机构
3%

其他
4%
23#
发表于 2009-11-4 00:32:46 | 只看该作者

问一下,第一次申请金融MBA失败,第二次申请的录取可能性会不会变得很小

问一下,第一次申请金融MBA失败,第二次申请的录取可能性会不会变得很小
24#
发表于 2009-11-4 08:57: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在职业或其他方面有重大变化会比较好,看去年学生素质还不错,今年有可能更强。
25#
发表于 2009-11-4 13:01:35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ckgsb.edu.cn/MBA/admissions/student_ambassador.aspx

MBA学生大使
日期:2009-11-03

长江MBA 在校学生自愿组成学生亲善大使团,为长江MBA 的申请者提供一个非官方的信息渠道。

申请者可以与学生大使通过电子邮件建立联系,了解他们在长江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中国学生大使

Name: Patrick Ma
MBA Intake: 2009
Nationality: Chin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Industry: FMCG
Email: patrick_ma09@mail.ckgsb.edu.cn

 
Name: Herbert Zheng
MBA Intake: 2009
Nationality: Chin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Law
Industry: Advisory
Email: herbert_zheng09@mail.ckgsb.edu.cn  

 
Name: zixuan wang
MBA Intake: 2009
Nationality: Chin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Accounting
Industry: Securities
Email: zixuan_wang09@mail.ckgsb.edu.cn  

 
Name: Richard Li
MBA Intake:2009
Nationality:Chin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Economics
Industry: Overseas sales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Email: Richard_li09@mail.ckgsb.edu.cn  

 
Name: Yolanda Ji
MBA Intake: 2009
Nationality: Chin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Finance
Industry: Finance
Email: yolanda_ji09@mail.ckgsb.edu.cn  

 
Name: Jamie Qiao
MBA Intake:2009
Nationality: Chin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Nuclear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ndustry: Nuclear Technology
Email:  jamie_qiao09@mail.ckgsb.edu.cn

 
Name: Aaron Zhang
MBA Intake: 2009
Nationality:Chin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Telecom
Email: aaron_zhang@mail.ckgsb.edu.cn  
国际学生大使
Name: Sankar Mohan
MBA Intake:2009
Nationality: India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mail: sankar_mohan09@mail.ckgsb.edu.cn

 
Name: Hideo Mukai
MBA Intake:2009
Nationality: Japan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Education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Email: hideo_mukai09@mail.ckgsb.edu.cn  

 
Name: Sang-In Kim
MBA Intake:2009
Nationality:German
Degree: Bachelor Degree in Chinese and Management
Industry: Education
Email: sangin_kim09@mail.ckgsb.edu.cn
26#
发表于 2009-11-4 17:13:26 | 只看该作者
建议版主把这个专题的标题色彩改成蓝色,与其他商学院的咨询贴保持一致。
27#
发表于 2009-11-4 18:02:02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大使中居然木有我......
太伤心了.........
28#
发表于 2009-11-5 09:51:53 | 只看该作者
8用太伤心,兄弟我这么多年也不是大使,呵呵。
29#
发表于 2009-11-9 12:16:30 | 只看该作者

老外在北京读MBA
日期:2009-11-05

       

       长江商学院09级MBA新生中国际学生占到了28%。多元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学生们组成了长江MBA独具活力的学习环境。《北京晚报》教育周刊专访长江09级国际学生Charles 和Karim,讲述他们选择中国、选择长江的有趣故事。

原文发表于《北京晚报》2009年11月3日38版教育周刊
   
                                                                              老外在北京读MBA

       十六年前,一部讲述赴美留学热潮中北京人故事的《北京人在纽约》红遍了大江南北。剧中主人公怀着对美国的无限向往踏上了纽约的土地,成为那个年代留学生争先恐后地移民、奋斗和挣扎的真实写照。

       变化总在无声无息之间。十六年后,为了实现心中的“中国梦”,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到中国留学、淘金。眼下,当很多中国学生都盼着拿一个“洋MBA”的头衔时,国内本土化的MBA课堂上却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洋面孔。

 好奇与机遇

 让老外“乐不思蜀”

 一个月前,美国人查尔斯来到长江商学院攻读MBA。在此之前,他在美国拥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经历和工作: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从事了十年的技术工作, 而他的职位是优化搜寻战略专家。

 查尔斯说,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04年,当时他是来中国旅行,去了北京、上海还有香港。“我发现这里的一些东西很不一样,很多事情对我来说非常不同,是我在原来的生活中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这些新鲜的东西令我觉得非常神奇。从那时开始,我就产生了来中国发展的想法。”说起第一次来中国的印象,查尔斯表示,“这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国家,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中国人总是能很快地适应这些变化。”

 查尔斯现在的同学卡里姆是个有着埃及血统的英国人。9年前,刚刚19岁的他初次来到中国的珠海,“我在珠海呆了6个月的时间,之后我便决定继续留在这个地方。”那时,卡里姆刚刚收到英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暑假里的这次异国之旅彻底改变了他命运轨迹。“我打电话给学校,希望将我的入学时间拖延一年,但一年后,我还是离不开这里,最终只能放弃那边的学业了。”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友好和随处可见的机遇让卡里姆整日乐不思蜀。“我到中国后有很多朋友都主动帮我,和我交流,而在英国,没有谁愿意跟陌生人说话。”

 “中国学生

 没必要到美国上MBA”

 在很多人眼里,海外的MBA含金量要远远高于国产的MBA。但查尔斯却认为,在美国,有太多人在读MBA,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BA的价值已经降低了。“我认为美国的MBA教育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时期。”

 查尔斯说,中国比起美国有很多的不同。美国的教育是“道路化”的。在美国,每个年轻人都在挖空心思想怎样过SAT(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想着如何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让自己一辈子都有保障。无可厚非,大学是通向事业成功的一条路。从你选专业的那一刻开始,你的事业甚至人生就已经被确定了下来,之后只要把学业完成,找个好工作,一辈子就是这样了。

 但查尔斯一直不相信生活就是这样,所以他一开始其实很抗拒读MBA,他担心自己会变成一个职业经理人,像其他所有人那样沿着设计好的路一直走下去。然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源于他的中国之行。当查尔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便感受到中国的不同,他觉得如果来中国读书,便不会走上程式化的道路,他说:“中国的教育与美国很不同,这种教育方式很独特,对我来说,这是全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而这种模式更符合我的性格,能够极大地满足我探索的欲望。”

 而在上海餐饮业打拼了8年的卡里姆有了想离开这个行业的念头。“经过这几年在商业领域的摸索,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遇到了问题,比如当企业变大时,怎样去管理?从长远打算来说,我需要理论上面的支持。”当谈到为何选择中国的商学院时,卡里姆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我的生活在这里。”卡里姆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到美国上MBA,因为中国的商学院更了解中国的商业,也能提供学生在商业圈内的各种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跨越文化差异的“暗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向来是留学生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到中国一个月,查尔斯坦言,他还没有完全适应中国的生活。究其原因,他用了一句相当地道的普通话回答:“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语言方面的障碍时常令查尔斯感到困扰,有时他想表达赞美、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或者是想婉转表达自己的意思,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合适。卡里姆初到中国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认为沟通始终是横亘在他与中国人之间的一条鸿沟。但是经过两年的努力学习,卡里姆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没有选择,想要在这里发展,必须会说这里的语言。”

 除了语言障碍,查尔斯还对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感到不太习惯。“我刚来的时候和中国人交流起来会有误解,有时候别人想帮我的忙,这在中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在对我表达诚意和热情。但是在美国人看来,我们会认为不让别人插手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礼貌。我经常会遇到有很热心的人对我说‘我来帮你做这个,来帮你做那个’,我却只能统统都说‘不用,谢谢’,久而久之,我开始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不太礼貌。”

 对此,卡里姆也感同身受,尽管他在中国呆了9年,但他还是没有完全融入中国的社会。西方文化的意识和理念似乎都已经根深蒂固在他的心里。他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家长的教育理念上。在中国,家长给孩子设计未来的道路,因为他们想控制孩子的生活甚至是未来的命运,在中国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家长还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但是在西方,家长更希望孩子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生,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到18岁时,孩子就已经长大成人,这个时候必须要自食其力,不能再依赖父母。

 希望毕业后能留在中国

 曾有一句流传甚远的民间谚语,“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恰恰相反,在查尔斯的眼里,这句话却可以翻译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多。”在北京的学习和生活才刚刚开始,查尔斯现在已经做出了留在中国发展的计划。他打算继续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他说:“毕业后我可能会加入一个中国公司,我想帮助公司获得更广阔的世界眼光,帮助公司更加国际化。”

 查尔斯说:“我正在学中文,中文的确很难,但我并不害怕。我觉得我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发音,我需要慢慢适应中文的发音。”对于中国文化,他表示,自己目前接触的还十分有限,不过随着中文的逐渐进步,他正在逐步了解中国的艺术。而在此之前,查尔斯还特意了解了佛教文化,还学习了冥想和禅坐。可在所有的中国文化当中,最为吸引他的还是饮食文化。卡里姆则计划投身绿色能源的领域,他认为,中国人正接受着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外国人也在慢慢了解中国。“金融危机让西方的经济不堪一击,而中国商业的尝试和实践显然更加健康。”这位19岁就来到中国,21岁就当上了上海最流行餐厅经理的英国小伙,用中文告诉记者,“我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也绝不会回头看。我知道中国的发展是无限的,因为今天的时代已经变了。”

记者/党晓晖
30#
发表于 2009-11-9 13:45:01 | 只看该作者
“我到中国后有很多朋友都主动帮我,和我交流,而在英国,没有谁愿意跟陌生人说话。”

为了赞扬中国好也完全没必要把英国形容成那样,这MBA太肤浅了只会简单的2元论(非此即彼),倒像一个标准的60年代党报记者,很明显,素质比TOP MBA还差挺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29 00: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