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内的实习主要还是积累经验和设法拿到正式Offer,给多少钱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DFJ就明确讲是没有工资的,但毕竟是一线VC,所以拿到的话也是很好的学习。 可能有些同学想问,拿到这些OFFER的同学都是什么背景? 总体来讲,还是和过去的工作背景有很大相关性或者Networking一直比较好。比如一些创业背景的同学,参与过公司组建,即使不是大股东,PE/VC也比较Value他们Start-Up的经验。去PE/VC学习一下,也可能将来再起一家公司,会更了解投资人的想法。 还有位同学去中信总部其实是希望了解IPO和融资并购的操作流程,为将来公司进一步发展做些准备。 再有就是些四大背景“CPA+CFA”,通过学校平台,能够转到一些“Buy-Side”公司的类似analyst的职位。像丁远这样的名师因为平时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人民币的基金,所以他会有针对性的给这些同学推荐合适他们情况的firm,而不是说“拉到篮里都是菜”。 当然也还有一些是创业的同学,带着几个同学一起做一个项目,对参与其中的老外同学来讲,的确比到外面找其他的机会要容易些,而且同学帮同学,既出预算又陪时间。 有些能力很强的老外同学,空着两手来到中国,眼看着中文越来越好,实习也有了,有些还很不错(比如搭上CIC,将来设法帮CIC开拓海外市场)真是佩服!而且09也有个CIC的美国雇员要来学校念书,长期来说对这些老外都是蛮好的选择。 总之在金融危机面前,找实习是要比往年难一些,但大家总体心态都不错,相互推荐各种机会最近也越来越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