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unichoujie在2009-6-29 8:25:00的发言: 大热天的,大哥不必大段红字,有话可以好好说嘛:) 不知为何,系统不让我引用,还请您见谅! 有些数据不知您从何引来比如毕业时就业率40%等等,不知是说2月底的情况?还是现在的情况?出入恐怕不小。 至于说到就业去向,国外M7 及Insead 中国学生人人都能拿到数个consulting 及大公司offer等等,个人并未求证,不过想来一定不假。 “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最近已经讨论无数遍了,看客一定都已经审美疲劳。 中欧去BT的同学是运营商背景,Insead去的是华为背景,可能中欧学生背景更相关一点,但面试表现还有差异,实在很难将“学校”这个权重再加入分析。中欧也有华为背景后来去了小公司参与创业,现在进了一家海外PE实习,算转行的尝试。不知是否需要要再将08级所有华为背景的同学,人肉出来一位位与进BT实习来比较? 和每个地方一样,中欧180人,背景不同、期望不同,金融危机来临找工作的难易程度的确也不一样。国内与海外对于MBA的value也不一样,这条也是事实,无需否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国内所有商学院截止今日都只是初创阶段,需要有更多年的人才沉淀,才会跑出后劲。 但国内的经济成长的速度确是摆在那里,好些地区的思维也的确很新: 北京、上海的优秀毕业生在想如何进MCK、BCG、金融机构或者大公司做培训生。 浙江台州、温州、宁波等地的年轻人在想着如何创业,哪个行业现在马上值得去做? 条条道路通罗马,欧美名校毕业拿到大公司Offer固然值得恭喜,历经中欧“洗脑”而下定决心在“金融危机的冷潮前”下海一试身手创业的同学更值得祝福! 个人相信:这20几个师兄、师姐绝对不只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创业,将来总会有人坚持下去,闯出一片天地。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9 22:01: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