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妨来建模,抛砖引玉。根据上面各位说的理论,V部分的评分可以如下表达: 变量: Score:故名思议,分数。 Total accuracy:总共作对的正确率(即:作对的题目/总题目数) 设每10道题(不一定是严格的10题,但是根据有人提出的分法,姑且已10题算)为一个section,则V部分考斯一共有4个section(最后一个section有11题),分别设每个section的正确率为S1-S4。 CE(continuous errors):有人提出连错会影响评分,故设有此变量,其值为0.1^N(N为对应section的连错题数,即连错越多,分数也会越小,至于为什么是0.1,我只是随便设的。。。),CE1为section1的CE值。 T(total score),T= ∑(DI(每题的难度系数)* CONSTANT(就是一个分值,可以理解为平均每题的分数)) 常量: A,B,C,D:均为加权数,关系为A>B>C>D. 方程: Score=( Total accuracy*A+ S1*B*CE1 +S2*C*CE2 +S3*C*CE3 +S4*D*CE4)*T 说明:我是假设了总体正确率是最高权重的,然后是前10题,11-30题次之,最后11题最低。粗略列出上面的假设,暂时觉得可以解释我们遇到的情况,希望牛人出来完善(如果能接近GMAC的算分公式,那就无敌了,呵呵,长期被GMAC压迫,导致狂想症,见谅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