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urefrank在2008-1-6 22:02:00的发言:我是长江代表队的成员。比赛结束后几点心得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澄清一点,无论是学校赛还是个人赛,比赛规则一开始就将8支队伍分到了2个小组而最后每个小组只会有一支队伍胜出进入最后决赛,所以决定了只有第一和第二是看得到的名次,其余的队伍在第一轮就被淘汰。长江代表队本次和Ohio, Chicago, Darden分在了一个小组并遗憾的在第一轮被淘汰(注:Ohio是我们小组的胜出队)。 第二,比赛的形式尤其是mix team的方式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事实上我们每个参赛队员都觉得在mix team的竞赛过程中收获很大。来自东西方不同背景的MBA同学一起讨论案例出方案的过程是充满思维方式的碰撞的。 第三,本次的case是一个marketing case-青岛啤酒的美国市场扩张战略。做这个case现在看起来两点至关重要:第一,对美国本地消费者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准确把握,第二,在数据不充分资源有限情况下come up with solution的能力,或者说信息相对缺失情况下做出可执行方案的能力。通过比赛,我们认为我们既有先天的劣势(对消费者的理解),也有思维方式上的差距(商业环境下快速决断能力)。这些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回味。 第四,个人观点这只是个商学院案例辩论赛,大家何必上升到对一个学校评价这样的高度呢?事实上比赛中我们结识了清华和美国的学友们,大家都非常愉快。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我们投入了,我们have fun了,并且我们有所收获了。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