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00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g11 第23篇(129-134题)看不懂文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og11 第23篇(129-134题)看不懂文章

og11 第23篇(129-134题)完全没看懂文章

又找不到相关讨论贴。

注:此篇在“题号对应贴”中刚好没对应的

急求好人帮忙解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20:18:00 | 只看该作者

牛牛们都跑哪儿去了?

为什么所有讨论帖一碰到此题就没人回帖?

板凳
发表于 2007-8-31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没有看明白,正在仔细查字典中。发现涉及人文,政治的文章都比较难懂。

地板
发表于 2007-9-1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把文章還有相關題目po 上來吧~  這樣會比較吸引人注意

5#
发表于 2007-9-6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6#
发表于 2007-9-6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d264在2007-7-11 22:27:00的发言: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困惑OG P.390 Jim Crow Law
今天我终于搞懂了,分享一下我找到的背景资料


 

C. Vann Woodword:伍德沃德,研究南方历史的著名学者,他的书已经出到第三版(有兴趣者可以可在Amazon找一下),他的这本书”The
Strange Career of Jim Crow”
被评为百大非小说之一。

    


 

那究竟什么是Jim Crow Law? 附上中英文说明
  
"Jim
Crow" laws barred African Americans from access to employment and to public
places such as restaurants, hotels, and other facilities. In the South especially,
Blacks lived in fear of racially motivated violence.
出发点要解决种族问题,想达到
separated
but equal
的境界,但是其实资源的分配也跟着不公平,白人的隔离世界享受是比较好的。

    


 

Thomas Paine是十八世纪美国革命期间的一位革命家和思想宣传家。他于1775年底写的《常识》(Common
Sense)
文章具有很大的说服影响力,《常识》把英国君主制度和政策批评得体无完肤,它改变了殖民地人民的对前途的看法,可以说《常识》使美洲殖民地与英国发生的军事冲突迈向不归之路。

    


 

基本上,美国人对于这两个人的评价其实是很高的。
    


 

以上的背景资料是为了批注我今天理解的两个句意


 

He argued that the Jim Crow Law of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not only codified traditional practice but also were
a determined effort to erase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made by Black people during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
    


 

(C. Vann Woodword)认为Jim Crow Law不仅将traditional
practice (racial segregation)
编进法律,合理化歧视;还是一股抹杀黑人在美国重建期间
(Reconstruction,
1865-1877)
对平等所努力的成果的恶势力。

    


 

Woodward confessed with ironic modesty that the first
edition
had begun to suffer under some of the handicaps that
might be expected i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published in 1776.


 

我猜Woodward的第一版书面市时,应该就引起一些效应,也应该有保守人士杯葛之,所以10年后,出第二版Woodward很讽刺的说「我的这本书就像1776那本书一样,会遇到一些预期中的阻碍。」
 


 

然后后面的句子就开始扯Thomas Paine不是历史学家,开始混淆人。


 

本文所提到的两个人C. Vann WoodwordThomas Paine共同特色是用新诠释推翻既有的老传统,然后开创新格局。
    


 

FYI

7#
发表于 2007-9-6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8#
发表于 2007-9-6 19:52:00 | 只看该作者
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3)

二、《常识》
[作者]托马斯.潘恩

当托马斯.潘恩从英国移居到美国时,没有人会料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三十七岁的中年
人后来竟成为在北美和西欧政治舞台上叱吒风云的人物。

潘恩1737年1月29日出生在英国东部诺福克的一个平民家庭里。早年家境贫穷,个
人生活屡遭不幸。…一个偶尔的机会,潘恩在伦敦见到了代表北美13个殖民地与英
国政府谈判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发现潘恩是个很有才华和抱负的人,就劝
他去美国。…这样,1774年12月初,潘恩带着富兰克林的亲笔信到了美国。

是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反英斗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从一开始,潘恩就认
为挣脱英国统治是大势所趋,他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1775年的整个秋天,他都在
伏案疾书。1776年1月16日,《常识》正式出版。……据说,当时每个识字的美国
人都读过潘恩的这本小册子。…
《常识》深刻揭露了英国君主政体和殖民统治的本质。…《常识》早于《独立宣
言》半年发表,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起着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它吹响了反对英国
殖民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战斗号角。
《常识》所引起的强烈反响是不寻常的。富兰克林读后非常激动,称之为“天才之
作”,他立即叫人买了100本寄送给他的朋友们。杰弗逊急忙派出特快信使把《常
识》送给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华盛顿,华盛顿阅后给予高度评价,说“《常识》将
会使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的心理产生深刻变化。……自由的精神在我们的心里沸腾
起来,我们不能屈服作奴隶,……我们决心和这样一个不公正和不道德的国家断绝
一切关系。”
《常识》发表六个月后,即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弗逊起草的
《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正式诞生,自由钟声在费城上空自豪地久久地回
荡。
…几个月后,潘恩被大陆会议任命为外交委员会主任,实际上就是美国历史上的第
一个“国务卿”。

潘恩曾经说过:“世界就是我的祖国”,“没有赢得自由的土地,到处都是我的家
乡”。
为了实现他的理想,1787年潘恩离开美国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欧洲,来往于英法之
间,以笔为武器继续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
1802年,潘恩有横渡大西洋返回已经离开15年的美国。…
潘恩在贫困、屈辱、忿懑中度过了它一生的最后七年,于1809年猝死,享年七十二
岁。

人们怀念潘恩,视他为“美国独立之父”,人们纪念潘恩,是他首先提出“美利坚
共和国”的国名。是他第一个宣称“美国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类的事业”。
9#
发表于 2007-9-6 22:4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10#
发表于 2008-7-12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go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30 01:5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