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eston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商学院2005级MBA学生就业报告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6-27 09: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fullsome在2007-6-27 2:56:00的发言:

google 2008,你还没闹够吗,你倾向于北大光华,这是你的选择自由,没有人干涉你,但是你却恶毒的攻击同出北大的BIMBA。仅仅用就业数据,就同样恶毒地攻击中欧和长江。科大才有几个大陆学生,中欧有多少个,长江才成立几年?从你的发言里只能说你无知,浅薄,too naive, too simple, 没有礼貌和修养。
你根本不理解长江、中欧、BIMBA对中国的意义,中国已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迫切需要精通商业和法律的双语人才,这就是长江、中欧、BIMBA对中国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很快就要成立中欧法学院。你以为读个MBA就为进高盛拿10万美元啊。你以为中国对MBA的需求就凭美国每年收的不到两百人来解决啊,你看看美国人口多少,每年毕业的MBA多少?但很可惜的是,因为现行体制的原因,北大,清华之类的学校无法有效承担这个使命,这实在是有愧当年这些学校的创校先人。所以说,长江、中欧、BIMBA的创办者,特别是李嘉诚作为个人,都是很有眼光的人。

关于国外咨询公司和投行,目前他们招人少主要是需求,尤其对中国人的需求少,大家根本不用很在意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要依赖于出现中国本土的世界级别的MCK,高盛,而要出现中国本土的世界级别的MCK,高盛,首先需要有中国本土的世界级别的企业来先创造财富。实际上美国也是这么起来的。中欧长江,BIMBA的人都应该把眼光放远,志向放大,中国今年如无意外,将会出先第一家民营的全球500强,随着这一趋势,中欧,长江,BIMBA这样的学校不是太多,而是实在太少了。

我这里想说一下长江的人。中欧,长江,BIMBA人中,长江的人攻击性太强了,攻击中欧,北大的次数最多,BIMBA人最和气。攻击别人起的往往是反效果。就像上次我说你们项院长的言论,这实际上是对事的(项兵的新洋务确实就是扯淡吗,管理咨询业内公认的,说得难听点,新洋务只能有利于项兵这类人来赚钱,谁是新洋务,不就是他吗),不是对人和学校的,你们确群起而往长江扯过去。其实你们跟中欧,BIMBA绝对一根线上的蚂蚱,如果那一天中欧毕业生的平均数只有10万,那你们绝对不会超过这个数,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取得进步。你们这次的就业报告确是没有亮点,但这没什么,下次继续努力。其实我到是为中欧担心的,中欧就业是会比长江好一点,但也就一点而已,那就说明今年整体形式并不是很好。

至于google 2008,纯粹一SB,根本不用理。

呵呵,谁说长江跟BIMBA是同一根线,不是说BIMBA就快没学位了吗,什么福坦莫学院也要断了合作吧。长江的就业报告虽然部怎么样,但是比较敢拿出来见人,有底气,长江毕竟有人去美林了,BIMBA呢。BIMBA什么时候贴过就业报告,拿得出手吗?不就是一般大龄青年用蹩脚的英语在CCER互相FOOL而已嘛。

62#
发表于 2007-6-27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estone在2007-6-27 9:22:00的发言:
和大家交流长江MBA的职业发展情况是为了互通有无,共同进步,请诸位在CD上少些恶意攻击和猜测,多些理性探讨。

"中欧的MBA职业发展报告内容极其简单,所谓的“平均30万”包括了国际学生和海外就业的统计,和长江的调查结果完全没有可比性" --- 摘自bestone帖子

bestone, 你上面的言论就是你所谓的“互通有无,共同进步”?“理性探讨”?

Bestone,还有其它一些CKers, 再次提醒你们,请你们回答关于长江商学院的问题时,正面回答问题,不要把别人扯进来转移话题。

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9:42:46编辑过]
63#
发表于 2007-6-27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uidenglang在2007-6-27 9:39:00的发言:

呵呵,谁说长江跟BIMBA是同一根线,不是说BIMBA就快没学位了吗,什么福坦莫学院也要断了合作吧。长江的就业报告虽然部怎么样,但是比较敢拿出来见人,有底气,长江毕竟有人去美林了,BIMBA呢。BIMBA什么时候贴过就业报告,拿得出手吗?不就是一般大龄青年用蹩脚的英语在CCER互相FOOL而已嘛。

这,这,这

这不是长江人该有的水平吧,真这样,不敢去CK了,唉...

64#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每次长江的贴子中总少不了QHDMBA这个好事者的参与,我对于中欧MBA职业发展报告的说法是客观陈述,“平均30万”的确包括了国际学生和海外就业的统计,和长江MBA的就业报告的统计口径不同,当然没什么可比性。
65#
发表于 2007-6-27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经常在这个版看到为一个就业报告吵得不可开交。想不清楚大家为什么就对这个那么执著呢?其实我想一个人能否通过MBA得到提高,学校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看你自己的努力,学识,能力,眼界等等。我们学院有本科毕业就去mck的,也有毕业没找到工作的。工作若干年后,我们专业有去CICC的,也有刚解决温饱的。WHY MBA?就靠学校给你镀镀金?各位,是不是更应该想想自己毕业以后能给学校带去什么呢?

  马云在一次节目中说,当年他毕业去当老师,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因为对校长的承诺和其他的原因,他拒绝了很多高薪的机会。人可以穷,但不可以狭隘或者没志气。难道商学院比的就是就业率?

  我今年会申请长江。长江,汇聚了多少支流,才成就奔腾到海的气势?读书,不止是为了学知识,也是为了开阔视野,放宽气度。境由心生,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不要再为了一个就业数据,而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了!

66#
发表于 2007-6-27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长江什么好,就是就业不太好,中欧什么都不好,就是就业比较好!!!
67#
发表于 2007-6-27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长江今年的就业数据不是很好,比前两届基本没有什么进步. 但就向楼上所说的,我们太在意就业数据了,也许就忽视了一些作为商业精英应该慢慢培养的基本素质,视野,心境,态度,见识等等,而这些是很难从一张就业数据里能看的全的,在这个争论不休的论坛里,我能感觉到一些经过商学院培养出来的人的良好素质和见解.当然也有个人觉得需要提高的朋友,希望我们能从点点滴滴做起,希望商学院的staff们也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各自商学院的进步确实的努力和付出,借助中国经济的东风,一定能成就一批一流商学院.
68#
发表于 2007-6-27 10:28: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希望看到(事实上在前面也看到很多)相互真诚而又中肯的建议和忠告,其实中欧和长江真的应该比翼双飞,在中国经济行进的大潮中共同博取机遇。

兄弟院校的人对长江的种种看法——勉励也好,批评也罢,长江人都应该虚心的看待。因为这正说明长江在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收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为即将的长江人,真心希望长江人更多点气度,就像滚滚长江一样,能纳百川,也能用自己的滔滔江水赢得尊重。

69#
发表于 2007-6-27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estone在2007-6-27 10:05:00的发言:
每次长江的贴子中总少不了QHDMBA这个好事者的参与,我对于中欧MBA职业发展报告的说法是客观陈述,“平均30万”的确包括了国际学生和海外就业的统计,和长江MBA的就业报告的统计口径不同,当然没什么可比性。

1。我一般不参与关于长江的帖子,更不是什么好事者。

2。你将中欧职业报告使用了“所谓”,分明是在挑衅(你却不敢承认)。

3。国际学生也使中欧的学生,为什么要把他们排除到统计数据之外呢?中欧的统计报告除了均值,还有中值等数据,供大家参考分析。

70#
发表于 2007-6-27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azyratcn在2007-6-27 10:02:00的发言:

这,这,这

这不是长江人该有的水平吧,真这样,不敢去CK了,唉...

lazyratcn同志,不要上当,这是cuidenglang在中欧答问区的帖子

以下是引用喜之狼在2007-6-13 19:27:00的发言:

猜你是应该是交行或浦发的,职业背景不错,而且有专业资质。对你而言,重要得是想清楚将来的发展方向。不甘平淡生活的确是就读的动因之一,但并非主要的。如果你想在专业方面发展,个人认为CFA和MPACC已经足以应付;如果你希望拓展专业面,将来往金融企业管理或行业咨询方面发展,或是对所效力企业的背景有非常高的期待,比如著名投行或外资银行,建议考虑中欧。中欧有与你类似背景的同学,或者你可以与他们联系一下。

不是想打击你,但是这样的背景加上中欧,离去投行还差远了,不信你把中欧的历年去投行的屈指可数的人列名单出来,看看他们的背景。中欧培养的,大部分还是制造业,工业的管理人员。跟专业服务,那还是差很远很远,虽然每年也有那么一小撮人能混到投行咨询。当然国内MBA的大部分还是这样,长江,BIMBA不外如是。这个香港的MBA比起来就差的多了,虽然学费在靠近。

不要理cuidenglang这个弱智,此人跟google2008很可能是同一个人,曾经在中欧的答问区捣乱,我相信长江的人还不会跟cuidenglang一样是个老鼠屎。我昨天为什么要回google2008帖子,就是因为google2008说话的风格跟上次cuidenglang在中欧区里的几乎一样,我上次已经把cuidenglang蹂躏了一把,Ck和CEIBS的同学可不要受别有用心的人挑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7 13: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