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eston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欧MBA2005级就业情况讨论-歡迎大家理性讨论,感谢-(by Morden)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真心询问求教
52#
发表于 2007-4-28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就一些模糊的问题向校友求证,为后来的申请者提供多一些信息,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也是CD求是精神的体现。但是,楼主的表达方式以及前前后后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帖子让人不禁怀疑其真正的用意。

中国大陆成长中的商学院无论中欧还是长江,都有其发展时期需要面对的特殊情况,希望我们多从正面看。申请人也应该多找找身边从两个学校毕业的校友,多参加一下两所学校组织的活动,亲身的感受才能验证你内心向往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商学院氛围。

另外,我想对楼主说,根据我对长江的了解,即使楼主您对长江有强烈的倾向性,单就你的格局而言,是绝对与长江的气度不符的。我的感觉,您也许只是一个对商学院的好事者吧?希望不要在两所学校之间制造不和谐了。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贴子关注的只是中欧MBA2005级的就业情况,和长江扯不上任何关系,gmataker实在是捕风捉影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直接从中欧MBA校友了解到相关情况,询问的是具体而非模糊的问题
55#
发表于 2007-4-28 13:16:00 | 只看该作者
We should allow people to ask questions, even when the questions may not be friendly. It is very common in a society with critical thinking and I hope this forum is open to that. Questions will not destroy the reputation of a school. How a school handles unfriendly questions will show its true mett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13:16:28编辑过]
56#
发表于 2007-4-28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咱们应该向中外优秀的发言人学习. 不要在意提问者的动机,也不要在乎提问者的背景, 只要就事论事,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客观地提供信息就可以了.

要相信大家都是聪明人, 尤其是在这个版活跃的人才, 会有逻辑能力和判断能力的.

57#
发表于 2007-4-28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sfox在2007-4-28 0:06:00的发言:

申请人对中欧的就业情况比较关心,可以理解。现在2005级毕业生大部分都开始新工作了,这段时间比较忙,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我知道的情况,给大家参考。不过最终数据还是以CDC的为准。

1。我们2005级毕业典礼是在2007年4月21日,职业发展统计报告一般以毕业后三个月就业率作比较。估计2005级的报告要到7月之后才会统计结束,目前还有同学在找工作过程中。我觉得找工作不用着急,有同学去年8月就拿了offer,很满意。也有同学3月份才定下来,也很满意。总体看来,对自己正确定位,耐心寻找,基本都能成功。

2。个人感觉2005级总体就业比2004要好些,部分原因可能是总人数有所增加。所以感觉offer象雨点一样落下来。呵呵,开个玩笑。虽然最高没有到2004级的80万,但大部分同学都还比较满意,无论是职位还是薪水。税前30万以上感觉是比较普遍的,(个人不完全统计)

3。今年去金融,咨询公司比较集中,好像比前几届有了提高。大概有4个麦肯锡,4个摩立特,2个罗贝,1个AT,1个LEK,7-8去外资银行了,2-3去了基金,1个hedge fund,3个VC,1个摩根斯坦利,2个去了MNC的M&A,还有3-4个去了专业的financial advisory公司。

需要要指出的是这些同学大部分进中欧前就有很好的积累,不过中欧确实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些当然只是我知道的个案,总体情况要等CDC的报告了。其实不少同学很低调,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的收入要远高于这些金融,咨询的啦。而且也没见他们平时有多累,饭局照吃,吧找泡,卡拉照样OK。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真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金融,咨询。所以多向了解这些行业的同学打听,或者尝试做实习都可以帮助自己定位。这也是MBA学习带来的好处啊。扯远了,言归正传。

4。很多同学并不想去金融或者咨询,选择进入行业也挺好。有几家公司的executive trainee的职位都很吸引人。中欧在这块一直口碑不错。

5。就楼主提到的“中欧MBA2005级100多位学生就求职问题找院长理论”,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觉得在CDC的工作上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所以想给教务长提些建议。负责的同学是老外,很讲究民主,认为提的建议一定要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所以很负责任的征求了100多位同学的意见,最后汇总交给教务长。教务长也表示欢迎。以前我们也对学校的教学方面提出过建议,每次都是力求征求大部分人的意见。很多建议也实行了。

说句题外话,外国同学的民主意识确实非常强,而且非常强调民主的程序。个人可以发表个人意见,但如果要作为学生代表就一定要取得大部分同学的观点,即使和自己的观点向左,也是如此。这也是我认为可以从外国同学身上学到的精神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到的知识可能会淡忘,但在中欧的求学经历,将是我终生的财富。

我觉得这样的帖子就很好! 心平气和, 信息丰富! 值得鼓励!

58#
发表于 2007-4-28 20:0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有一个不太现实的期盼: 希望将来某一天,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MBA项目, 有没有哪一个敢公开那些不太成功的MBA毕业生的案例, 比如, 泛泛而谈, 上学前什么背景, 对MBA之后的职业设计如何, 实际求职状况如何,有什么值得总结的教训等等.

个人认为, 读MBA的效果很显然被媒体和大学过度美化了. 就好象福建浙江一带的老百姓砸锅卖铁也要偷渡出国一样,世人只看见那些衣锦还乡者的风光,却没有人知道那些没有脸面回乡的偷度客的惨状. 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衡报道很重要.

以上言论,是针对所有MBA项目的.

窃以为, 对于MBA申请人来说,应该全面了解目标MBA项目的优缺点,充分把握上学期间的各种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己的未来职业设计,并且,根据自身实力合理地预期毕业后的待遇.

59#
发表于 2007-4-28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bestone,我一个旁观者都觉得你真没意思。

建议版主以后删除这种明显意欲挑起争斗的帖子。

60#
发表于 2007-4-28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bmpcs在2007-4-28 20:56:00的发言:

bestone,我一个旁观者都觉得你真没意思。

建议版主以后删除这种明显意欲挑起争斗的帖子。

If Beston seeks a truth, why should he be stopped? Rumors will die in the sunshine of truth and facts, applying logic in connecting those evidences.

We should learn some democracy, allowing people to say sth they believe to be true, even though some of us are not happy with the way the issues are put forwar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2 20:5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