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col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习就业] (一)MBA入学半年,谈谈我对北美MBA就业的理解

[精华]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2-12-1 02:44:0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点想分享,关于networking。networking的目的是搞关系,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喝两杯咖啡,拉拉家常,人家就会愿意帮你了吗?No way。你必须显示自己的价值,让别人觉得,你是值得帮的。

networking当然最top的beyond everything,就是“关系”:认识这个人,让别人认识我,知道我somewhat qualified。但除此以外,还有4个层面的benefit:

一,了解岗位。
美国公司的岗位职责和中国不同,美国的这些工作到底做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skillsets,life style是怎样的?

同样的岗位,不同公司,可能这个叫这个名字,那个叫那个名字,你去应聘一定得懂别人的语言,你要知道你想做的事情,在这家公司里是什么role。

包括有的同学可能刚来,连想做什么role都不知道,那更需要去和不同的人聊,了解不同的role做的是什么,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些是networking——还是让我们叫它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一个很主要的目的

二,了解公司
你想去这家公司,一定要了解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市场情况如何,局外人可以看看10k做了解,局内人有局内人的insight。他们的business insight是什么?
同时,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他们的员工怎么看待这家公司?他们为什么加入这家公司?加入后感觉哪里好哪里不好?

这些你光想,光猜,永远没有用。只有找到这家公司里面的人,去问他们,让他们告诉你


三,了解行业
中国过来的,对于美国公司的行业情况,坦率说,恐怕都一无所知。固然也可以自己做research了解一二,但是同样,局内人,尤其是行业经验10年20年的那些人的经验经历,是什么research都比不过的。所以我会去很多的industry events,听那些panel,了解究竟what's going on,目前最cutting edge的技术是什么、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不同的stakeholder怎么看。

一个人对于行业的浸淫,会很大程度上让你diffirentiate出来。像我,对美国healthcare一窍不通一无所知,要在短期速成到不至于太差,是非常痛苦的学习过程。唯有通过不断的行业seminar,不断像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请进,学习各种不同的perspective,可以大致培养起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感觉

这一块属于比较高阶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what's in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for me


四,career advice
每次informational interview,都会上手就先去了解,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career experience? 看看人家career是怎么走的,怎么规划的,一步一步怎么上来的,对自己是种启发。然后,介绍了自己的背景,会问别人,他怎么看?他觉得我应该下一步怎么走?他觉得什么岗位比较适合我?这些事针对mid level manager的。
如果是VP及以上级别,那就要说long term goal了。比如我会说我long term是想回中国take senior leadership,他们会给我怎么样的建议。

一般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很好的内容和建议,对自己是非常大的启发和帮助。尤其对于刚来美国,对于自己post MBA到底想做什么还不清楚的同学,自己想是想不明白的,要去问人,听别人的意见,受别人的启发,充实自己的思路。



综上。虽然大家用networking这个词一言以蔽之,其实它包括很多东西。出去social只是给你认识人创造机会,social场合认识的人,是绝对不够你真正走下去用的。我是通过social或者LinkedIn打开第一扇门,然后通过informational interview,真正深入的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了解自己想了解行业的讯息、公司的insights、岗位的内容,同时得到别人对我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建议。

希望大家对于networking能有些不一样的认识
152#
发表于 2012-12-1 03:13:1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很多人还是很天真,认为自己某次达到了目标就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或者‘努力’之类的。。。。

-- by 会员 Stefaniezhu (2012/12/1 1:23:12)






你说的对。看起来好像这样努力是很容易成功的,其实不然。正因为efforts多,一路上会遇到的setback、frustration也是加倍的

比如我记得当时我非常想拿Eli Lilly的intern。大家都知道他家MBA program很有名,所以一开始就是我的target company之一。但他家从来从来从来不在BU招聘。我问了之前BU的学长,有人貌似network过,拿到了HR邮箱,但是他告诉我说,就算你投了简历,也没有用,因为你不是target school。当然,最关键的evidence是,因为他这么做了,但是没有work out。

当然同一件事并不是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做到的。就好像我花5种方法approach美敦力。所以我记得寒假大部分时间都扑在Lilly身上。LinkedIn上加了非常多的Lilly的人,最终聊到一个VP of Marketing - Emerging Market。他对我简历背景欣赏,所以帮我转了简历给HR,说希望有flexibility进到面试。我很幸运的拿到这个flexibility,得到了和中国HR一面的机会。同样,过程中,我继续找了好几个Lilly的人聊。我记得我聊了2个intern,一个美国人,一个中国项目的中国人;我聊了3个mkt的人,还见了一个HBS的。聊完知道我有机会面试,非常花时间精力的准备了,再找了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帮我mock interview,他们都说我讲的非常好,没有问题。

和HR开始电面,别人一上来就跟我说,觉得我很厉害,最近身边的人都提起我,问她有没有跟我聊过,VP还帮我转的简历,她对我的efforts很感动。45分钟电话聊完,其实自我感觉非常好,扑通扑通等待结果。很快,第二天,邮件来了:一封拒信。没有任何继续的机会。


别人应该无法想象我当时有多伤心。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费尽心血争取来的机会,大家之前都说我很有机会,同时又是我真心非常想去的公司,但最终,被自己搞砸了。HR给的拒我的理由很到位,没法进一步争取。这是非常非常惨痛的一个教训。


另外一个公司,我特意自己联系公司HR,组织去这家公司的trek。我收集同学简历、报名,联络一切事情,跟HR关系很好,最后终于拿到了面试机会。可是,面完就直接没有下文了。周围美国同学二面、offer,不得不感叹自己可能确实背景不如别人(做药的,还是需要医药临床背景)、文化不如别人

还有一家公司,找里面几个mkt的人都聊了,大家都说觉得我背景不错,适合他们公司,鼓励我去投简历,结果我直接被HR拒了,连面试机会也没有。不甘心,找mkt的人帮我去想想办法,人家也帮我了,说,没办法,HR做决定


Anyway。有太多的挫折在里面,太多的无法走通的例子。比如美敦力,因为我聊的panelist最后happen to be the president of the division,她让我找VP Marketing,人家给了我机会;但同时,在Covidien,我当时也通过LinkedIn加人,聊到了Covidien的一个division general manager。他人很好对我也比较欣赏,喝了2次咖啡(在美国约到人面聊是很少的,大多数人不愿意花时间见你,只想打个电话了事),让我去找他手下的VP marketing。结果那VP marketing就是不甩我,followup 3次,还是不甩我。直到我终于忍不住试探了下general manager,VP立马给了我一封邮件,说,这个summer不打算招intern。

还有太多的例子。今天这个人说,哦,你背景不错,我帮你转简历,然后就不会再有消息;那个人说,恩,你可以和我们公司的这个谁谁谁聊,听起来很promising,最后聊了,却也发觉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还有太多的人,说,好,我跟你聊聊,然后当你欣喜的回邮件约时间,就会发现人家再也没理过你。LinkedIn上发的200+邮件,能有10-20个人接受你的invitation就是很好是转化率。这10-20个接受invitation的人里面,能最终约到5-6人聊就是成功。所以要碰上一个真正愿意帮你的,真的属于运气。

我同意Stefanie,成功并不只是靠能力、靠努力,很大程度上也是看运气。不过,同样的,努力能让你比别人有更大的几率去撞到那个运气,而能力就是在你撞到那个运气的时候,决定是不是能够把握住。一句话,还是看你是不是愿意去试、是不是够坚持、够执着,坚信一定有一天会work out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1 2:07:52)



会不会是BU这个brand本身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153#
发表于 2012-12-1 03:32: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几个例子确实给力啊。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3:45: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我真想去做off-campus的network,但是完全没有时间,都是公司来学校跟你们network,结果很多被邀请的同学还不去。。。

还有一点想分享,关于networking。networking的目的是搞关系,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喝两杯咖啡,拉拉家常,人家就会愿意帮你了吗?No way。你必须显示自己的价值,让别人觉得,你是值得帮的。

networking当然最top的beyond everything,就是“关系”:认识这个人,让别人认识我,知道我somewhat qualified。但除此以外,还有4个层面的benefit:

一,了解岗位。
美国公司的岗位职责和中国不同,美国的这些工作到底做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skillsets,life style是怎样的?

同样的岗位,不同公司,可能这个叫这个名字,那个叫那个名字,你去应聘一定得懂别人的语言,你要知道你想做的事情,在这家公司里是什么role。

包括有的同学可能刚来,连想做什么role都不知道,那更需要去和不同的人聊,了解不同的role做的是什么,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些是networking——还是让我们叫它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一个很主要的目的

二,了解公司
你想去这家公司,一定要了解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市场情况如何,局外人可以看看10k做了解,局内人有局内人的insight。他们的business insight是什么?
同时,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他们的员工怎么看待这家公司?他们为什么加入这家公司?加入后感觉哪里好哪里不好?

这些你光想,光猜,永远没有用。只有找到这家公司里面的人,去问他们,让他们告诉你


三,了解行业
中国过来的,对于美国公司的行业情况,坦率说,恐怕都一无所知。固然也可以自己做research了解一二,但是同样,局内人,尤其是行业经验10年20年的那些人的经验经历,是什么research都比不过的。所以我会去很多的industry events,听那些panel,了解究竟what's going on,目前最cutting edge的技术是什么、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不同的stakeholder怎么看。

一个人对于行业的浸淫,会很大程度上让你diffirentiate出来。像我,对美国healthcare一窍不通一无所知,要在短期速成到不至于太差,是非常痛苦的学习过程。唯有通过不断的行业seminar,不断像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请进,学习各种不同的perspective,可以大致培养起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感觉

这一块属于比较高阶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what's in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for me


四,career advice
每次informational interview,都会上手就先去了解,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career experience? 看看人家career是怎么走的,怎么规划的,一步一步怎么上来的,对自己是种启发。然后,介绍了自己的背景,会问别人,他怎么看?他觉得我应该下一步怎么走?他觉得什么岗位比较适合我?这些事针对mid level manager的。
如果是VP及以上级别,那就要说long term goal了。比如我会说我long term是想回中国take senior leadership,他们会给我怎么样的建议。

一般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很好的内容和建议,对自己是非常大的启发和帮助。尤其对于刚来美国,对于自己post MBA到底想做什么还不清楚的同学,自己想是想不明白的,要去问人,听别人的意见,受别人的启发,充实自己的思路。



综上。虽然大家用networking这个词一言以蔽之,其实它包括很多东西。出去social只是给你认识人创造机会,social场合认识的人,是绝对不够你真正走下去用的。我是通过social或者LinkedIn打开第一扇门,然后通过informational interview,真正深入的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了解自己想了解行业的讯息、公司的insights、岗位的内容,同时得到别人对我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建议。

希望大家对于networking能有些不一样的认识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1 2:44:07)

155#
发表于 2012-12-1 04:04:35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同等努力程度,北美白人一定是偏好中国大陆女孩,如果机会有但只有一个,中国男生和女生pk,80-90%会给大陆女生,而不是男生。

如果说MBA 申请上学校考虑 gender&nationality diversification,那入学后,我在学校看到的是大陆女孩像被众星捧月一般,一入学还没怎么认识,老外们办舞会,他们不找中国男生,只找中国女生。平时老外们请同学出去玩,他们一上来只请中国女生,都不告诉我们这些男生。

-- by 会员 sindollar (2012/11/30 14:13:22)




我觉得这个结论下得稍微有点片面。坦白说职场中女人一定是占劣势的,性别所致,不然也不会众多高管10个里面8个都是男人。说到entry level hire或mid level hire,凭良心说,我真不觉得看得是性别。看得更多的是你究竟是不是qualified,是不是够passionate,是不是够commitment

一中国男生和一中国女生同时坐你面前面试,两种情形:
一,那男生充满自信,energetic,说话logical,句句击中重点,面带微笑,excellent eye contact;中国女生表情紧张,说话相对小声,回答问题举得例子细节太多不清楚重点,思考问题时时常瞄向桌子别处或天花板。
二,那中国男生唯唯诺诺,一段话要停几次思考,例子不够impressive,表情僵硬、紧张;中国女生充满自信,outgoing,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掷地有声,例子可能一般但清晰有point,微笑,很好的body language,很好的eye contact。

请问,你是面试官你招谁?


舞会的例子是social life,坦白说和professional career无关。social life上表现好,并不代表professional network别人就会叫你。同样,professional network做的出色,并不代表处处都是social butterfly。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有的男同胞可能觉得中国姑娘在北美都很受欢迎,我可以告诉你,错了,至少it's not the case for me。我们学校的白人男同学,没有任何人对我感兴趣。相反有的还不怎么喜欢我。一个关系好的阿三告诉我,他们觉得我太aggressive。就好像女人看到男人,长再帅,但arrogant,也没人喜欢。坦白说我不知道是怎么给他们留下这样的印象的,文化语言的差异估计更拉远了距离。这一点上我也赞同楼上另外一个同学所说,日韩姑娘更easy going,更好交往。但是,关键看你要的是什么。我也会遗憾融不进白人的圈子(因为文化,因为个性,因为没有花时间),但会让我更加遗憾后悔的是,我没有尽自己的努力找到我想要的工作,就放弃了,因为觉得我不可能找得到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1 1:44:00)



我们是讲当男女在相似背景,和相同的面试发挥的情况下,这个offer有很大可能是倾向于中国女生,我见过太多背景很一般的女生拿过比他背景强很多的男生更好的offer. 白人fancy中国女孩就是觉得她们有东方人的温婉,和柔和的线条。你那么aggressive当然会让他们没有好感.,估计大家伙都把你当半个男人看了。
156#
发表于 2012-12-1 04:59: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各种例子就是赤裸裸的在黑bu啊,按照楼主所说,bu真太差了
校友差,brand 差,所谓的Healthcare强项更是差差差

给多少钱大家也甭去,几个医药公司的项目都是海招人的,bu想进去费劲成这样

何必?
157#
发表于 2012-12-1 05:06:34 | 只看该作者
以楼主的医药背景,如果随便去个top20学校,比如emory, unc,想去这几个医疗项目基本不用费什么劲
1.是回国的,竞争小
2.你本身就是医疗背景
3.几个项目重叠招人,这个招不上,那个上,4,5家不可能家家都挂
4.这几家医药基本就是m7之后的学校的中国人会考虑

结果lz去了bu,费劲


还有一点想分享,关于networking。networking的目的是搞关系,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喝两杯咖啡,拉拉家常,人家就会愿意帮你了吗?No way。你必须显示自己的价值,让别人觉得,你是值得帮的。

networking当然最top的beyond everything,就是“关系”:认识这个人,让别人认识我,知道我somewhat qualified。但除此以外,还有4个层面的benefit:

一,了解岗位。
美国公司的岗位职责和中国不同,美国的这些工作到底做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skillsets,life style是怎样的?

同样的岗位,不同公司,可能这个叫这个名字,那个叫那个名字,你去应聘一定得懂别人的语言,你要知道你想做的事情,在这家公司里是什么role。

包括有的同学可能刚来,连想做什么role都不知道,那更需要去和不同的人聊,了解不同的role做的是什么,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些是networking——还是让我们叫它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一个很主要的目的

二,了解公司
你想去这家公司,一定要了解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市场情况如何,局外人可以看看10k做了解,局内人有局内人的insight。他们的business insight是什么?
同时,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他们的员工怎么看待这家公司?他们为什么加入这家公司?加入后感觉哪里好哪里不好?

这些你光想,光猜,永远没有用。只有找到这家公司里面的人,去问他们,让他们告诉你


三,了解行业
中国过来的,对于美国公司的行业情况,坦率说,恐怕都一无所知。固然也可以自己做research了解一二,但是同样,局内人,尤其是行业经验10年20年的那些人的经验经历,是什么research都比不过的。所以我会去很多的industry events,听那些panel,了解究竟what's going on,目前最cutting edge的技术是什么、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不同的stakeholder怎么看。

一个人对于行业的浸淫,会很大程度上让你diffirentiate出来。像我,对美国healthcare一窍不通一无所知,要在短期速成到不至于太差,是非常痛苦的学习过程。唯有通过不断的行业seminar,不断像各种各样不同的人请进,学习各种不同的perspective,可以大致培养起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感觉

这一块属于比较高阶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what's in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for me


四,career advice
每次informational interview,都会上手就先去了解,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career experience? 看看人家career是怎么走的,怎么规划的,一步一步怎么上来的,对自己是种启发。然后,介绍了自己的背景,会问别人,他怎么看?他觉得我应该下一步怎么走?他觉得什么岗位比较适合我?这些事针对mid level manager的。
如果是VP及以上级别,那就要说long term goal了。比如我会说我long term是想回中国take senior leadership,他们会给我怎么样的建议。

一般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很好的内容和建议,对自己是非常大的启发和帮助。尤其对于刚来美国,对于自己post MBA到底想做什么还不清楚的同学,自己想是想不明白的,要去问人,听别人的意见,受别人的启发,充实自己的思路。



综上。虽然大家用networking这个词一言以蔽之,其实它包括很多东西。出去social只是给你认识人创造机会,social场合认识的人,是绝对不够你真正走下去用的。我是通过social或者LinkedIn打开第一扇门,然后通过informational interview,真正深入的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了解自己想了解行业的讯息、公司的insights、岗位的内容,同时得到别人对我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建议。

希望大家对于networking能有些不一样的认识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2/1 2:44:07)

158#
发表于 2012-12-1 08:02:2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做女人要分的清楚professional和personal的界限在哪里。在专业领域,无论是什么性别,具有专业态度敬业精神和职业意识的人,都会生存的更好一些。当然,如果你是漂亮的女人,就更容易生存的好一些,赏心悦目的人谁都喜欢,不只是男人。而很多时候,女性在职场中的性别优势,几乎和她们的性别劣势一样不争的存在着。适度表现女性化的一面,在很多复杂的职场问题中,都是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利器。(别误解我说的话,我说的是“适度”,而不是卖弄风情。)而在这一点上,的确男性的做法可能更加偏硬朗一些而失之柔和。

但在私人生活领域,面对家庭老公孩子,面对公婆父母朋友,还是要有女人的温柔感和亲切感,其实哪怕在职场中,作为女性,亲和力和善解人意也是很大的优势。别因为专业工作中的积极进取,而让自己独特的女人味道打了折扣。我个人认为,为了一份工作机会而让自己变得在生活中不那么可爱,挺得不偿失的。

人活着和活的好本来就不容易,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以白人为主导的多元社会中。不过,性别本身的影响,还是远远小于具体的个人气质的影响;也许你的工作机会并不是一杯一杯咖啡喝来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深深打动了别人,让人愿意提携你,愿意成为你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就像上文分享自己经验的妹妹一样,这里很多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她的具体情况和背景,但都说出了佩服甚至如果是高层愿意给她一份工作这样的话,那么真的是这个姑娘的性别、美丽、和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吗?恐怕还是这个过程中的执著和意志力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无论做男人还是女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着眼劣势,不如尽己所能。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现实困境,但是我还是觉得,办法总比问题多。

和大家共勉。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1 2:13:55)



re...
159#
发表于 2012-12-1 08:30:46 | 只看该作者
女士们也不要都怪中国男性。中国是专_制社会,又有忠孝之类的历史专制传统及思想,因此必然被驯服的缺乏自信(中国男性对西方男性的普遍自卑,绝对不是个体原因。众所周知,美英校园中,日本人比中国人少,但公共活动时日本人排节目往往最好,人也自信;而韩国人次之,因为韩国毕竟脱离专制社会的时间才十多年,而且民族自大的劣根性又很顽固。其实,中日韩三国,中国男生往往长得最高最帅—虽然不能和白人比,英语最好,但却最缺自信)。相信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逐渐向民主社会过渡,中国男生也会越来越自信。日本人真正收获自信,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要知道人家的思想启蒙从1868年就已经开始了,经济重建从二战后就开始了。

至于中国女性受偏爱,那是女性天生的优势(尤其是美女),不过坦率的说,也只能相对中国男生而言(在校园中国女生受欢迎程度还是不能和白人女性相比)。至于中国女性天生的自强自信,敢作敢为是天然的,所有人都应该承认,而不能归结为潜规则或者性诱惑。

而且,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能从客观角度看待问题,动不动就给中国女生扣帽子的中国男性,在海外留学生中,也是极少数(要知道任何地方,极少数分子总是存在,也必须尊重多元的观点吧)。
-- by 会员 leonchew (2012/11/30 11:17:50)



哥们你自己不自信YW就算了,不要扣帽子给全体中国男性好么。。。谢谢了。
160#
发表于 2012-12-1 10:07:11 | 只看该作者
这楼是越来越歪了,估计章子仪和范爷看了就笑了,鸟叔和孙正义看了就哭了.
我觉得要看申请的职位,就金融的职位而言女生是比男生有优势.原因是华街要平衡性别比,要招minority;还有就是招外国人的职位一般都是中下级别的,他们不期望也不希望把放在这位子的人升职,只要老实听话,细心能干活且不抱怨升职就好.所以女生最适合这种位子.
其实国内也差不多,很多商业银行里面不也是MM多么.但看PEVC行业的话,无论国内国外都是男生多,因为这些职位要较高的执行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10 07:0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