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9153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5-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我是一名本科金融的应届生,希望研究生继续申请MSF。水过很久论坛,但之前从没发帖。这次也是因为中介受到很多磨难,希望后人不要经历和我一样的坑爹的事情,希望后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看到底要不要中介。但我感觉的是,如果想申前50,真心不建议找中介。
我父母比较迷信中介,觉得中介“是专业的,靠这个吃饭”。正是这种极端错误的逻辑让我在申请季中备受折磨。我一开始也是相信中介是“专业的”,而且我签的是一家大中介。但在申请的时候我就感觉到,其实我是将自己的未来交到了既不懂学校,也不懂申请者的一群人手里。其实也是因为我自己当时没有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相信其实自己的未来其实只有自己才能完全负责。
还有一种想法是图省事,怕麻烦。但是天天和中介斗智斗勇才是最累的,因为那是和你未来无关的东西,你需要浪费这一部分精力去解决中介给你惹的各种麻烦。比如邮箱的账号密码、网申的账号密码。这些东西是保护他们中介利益,但同时,也伤害了我们申请者的利益。还有其他很多利益冲突,解决起来耗费精神,简直是太痛苦了。
一、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
中介的所谓深度挖掘,其实只是根据自己写下的中文经历进行翻译而已。然后最重要的职业规划、Why school Why finance 他们只会套模板,我敢说很多中介都会写”优质的师资和教育体系“之类的泛泛的话。但这些套话往往没啥意义。如何Be Specific?这个只能靠自己,因为这些是你经历的,你的理想,你的未来规划,中介不可能。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可能特别认真负责的,这个楼主不是完全了解。但是大中介可能一个文书老师对着几个学生,没有人经历过你经历的事情,甚至有些和商科专业的事情他们自己都不懂,写出来的怎么可能有逻辑?而且,中介真的懂学校么?他们懂的甚至不如我这个不常水论坛的人。偏信他们只会耽误事。所以就算找了中介,自己也是一定要全程,每一个环节根进的。一开始楼主天真的觉得只要自己把关文书就好。把关文书我也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中介发过来的文书基本是将你的故事经历翻译并套到模板上整合的过程。我看过之后基本上是要全部大改。文书是申请的核心,如果文书都需要我自己亲力亲为我觉得找中介也没有必要了。第一次发给我的那稿第一句话就有语法错误我也是醉了。
如果有人觉得找个中介掌控时间也是好的。但事实是,一般在deadline前一个多星期他们把文书发过来,一个多星期出来的文书已想要大改已经非常难了。而且大家都知道美国的essay各种要求各种题目,中介会把题目给你看,但文书几乎全部都没什么修改,一篇到处用,最多删改一下篇幅。除非题目非常不同,其他的细微不同他们根本不会在乎。毕竟不是他们的未来,WHO cares。最终还是我一个人通宵改。本来楼主Gmat成绩5月左右都搞定了,虽然不算非常高但也绝对够用了。按理说本来应该半年时间都在磨文书的。但是楼主中介签得早,本来以为靠着中介我清闲啊。但是这样的逃避真的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该有的问题最终你还是会面对,与其让中介在deadline之前一个多星期临忙临时给你一个东西,不如自己早早地定好时间,安排好计划,勇敢的面对申请季的各种繁琐。
二、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当然考试是敲门砖,但是最终的申请还是要自己走心,尤其是文书和网申。
我当初就是把考试看得太重,想着”术业有专攻“,我主攻考试,中介主攻文书。但事实是,中介多数主攻盈利。其他的签了约之后应该都是WHO care的态度。我本来以为网申是不用动脑的体力活,但事实绝不是。中介在我申WUSTL的时候并没有将我网申账号密码给我,WUSTL有一个地方需要录likelive video,结果中介竟然没看到。提交了一个多月都没发现。最后竟然是我无意间水论坛发现竟然要录video!我打电话给中介问情况,她竟然也不知道!后来她说去确认一下,没多久竟然确认说确实要。我就已经无语了。都过了一个多月!而且竟然是我发现的!等于说我的material都没交全。我也是醉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最离谱的是香港那边的申请,竟然连港科大的deadline都搞错了!直接害得楼主从第一轮变到第二轮!(当初他们保证过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的,但还是呵呵了。)楼主因为想专心申美国,香港那边就没有费那么多心,结果就出了这样的错误!的悲惨经历就不过多提及了,但是依然希望提醒一下,除了网申细节之外,deadline也要认真看准。我觉得如果DIY的话不妨将各个目标学校的deadline汇总,作一个大的时间规划,这样就能提早准备,不至于太过忙乱。到deadline时不至于太过忙乱。
三、自己深入挖掘素材
其实一开始面对申请季大家都很迷茫,所以很多人会把中介当作是依靠或者安慰。其实真心很感谢CD,我自己在CD上找了很多有用的素材,关于文书写作的范文和一些dos and don'ts,资源其实一直都在,只要提前准备,都可以挖掘到自己的亮点。其实大学里面有代表性的经历也不会太多。与其让中介浅显地翻译,不如认真想一想,找到自己过去经历对未来职业发展道路有怎样的帮助?使自己获得了怎样的技能?详细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等等问题。只有自己真正想透彻了,而不是靠中介堆砌素材,才有可能写得有逻辑、出彩。
最后希望大家在申请季咬咬牙坚持再坚持,想想之前考试付出了那么多,在申请季一时偷懒可能就毁了过去一年甚至几年的努力成果,或者让自己过去的成果没有在文书中表现出来,着都是很遗憾的事情。
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共勉!
楼主BG211 金融 GPA 4.1 (91)
GMAT 720 TOEFL 106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
UBC 暑期商科课程
国奖等奖学金
一个项目,各种比赛
四大行、外资行水实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