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4498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另外根据部分回帖谈下个人看法,据我所知很多本科生向往的所谓五百强企业都有压力面环节,其中不乏这类非常challenge问题的,语气于此并无高下之别,莫非碰到这种各位都没有准备然后跑回论坛诉苦么?之前和一个美国同学谈中美文化差异,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敢于说自己的想法,并有勇气去challenge别人的观点,而似乎国内现行教育培养出来的是闷声做作业,小组工作不表态,考试厉害合作无能的考试机器。我相信很多人选择美国,选择香港是为了改变点什么,如果连这点challenge都觉得是被insult的话,那还是乖乖放弃MBA在国内念个master比较好。另外有人说的对,他之前不认识你,之后如果你没录取也就没交集了,录取了以后总要见面,他会故意去刁难你么?如果连面试官的目的都没搞清楚,那准备似乎不够充分啊。至于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中港问题上的,只能说其心可诛,在香港随便问哪个学校的人应该都会说中大是最亲大陆的学校了(不信可以来城大UST看看)
两年是达标了,我认识的读中大MBA的有2年的也有40多岁的,但为何别人两年的没有被challenge最后拿到offer,希望楼主再想一下差别(我相信不会因为相貌吧),另外MBA中之前做医药做NGO的都有,虽然香港是金融为主,但招生并不特别看重你是否金融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