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viva_h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书节选连载系列(持续更新中)---芝加哥商学院之旅

[精华]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27:59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9

第二年是传说中的天堂吗?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三章  破茧而出, 自由无边

以前《北京人在纽约》里有句话说“如果你爱他,就让他来纽约,因为这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也让他来纽约,因为这里是地狱。”换成商学院,也差不多可以套用同一个句式。只是一般来说,第一年是地狱,第二年是天堂。当然我们这届历经全球金融危机,第二年的遭遇算个特例,后文再表。

说第二年是天堂主要是针对哪些在暑假实习中把全职工作搞定并签约的同学,对他们来说,第二年再无求职这座大山在肩,生活面目一下子从狰狞换成了可亲。甚至他们都过上了几乎放纵的生活,比如四处逃课去各地打高尔夫、看戏、旅游等。特别是其中一部分同学还拿到了高额的签约金,便立即展现出一掷千金的豪情。比如我们当中有位中国男生,拿到钱的第二天就径直去买了块罗力士表和一个高级单反相机,谁说血拼里男子不如女?我当时在香港工作的最后一天也亲眼目睹了一群本科实习生当日中饭回来,几乎每个女生都拎着个LV,GUCCI, 或Tiffany的袋子,那种恶狠狠的势头像是说,不论公司待我如何,犒劳自己决不含糊,真是祖国活在当下的新一代啊。

在一般年景下,即使暑假实习由于主动或被动原因没有签约的同学,在第二年也通常都比较神清气爽,轻装上阵。一来找工作这件事都摸爬滚打地学习了一年,怎么样也都会了些门道,通过实习也更知道自己与行业间的合适性,心中有数;  二来不像暑假实习这件事有个时间死线放在那里,全职工作也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毕业后马上开始。许多人可以回国慢慢找,或者利用国际学生在美国享有的一年法定实习期再继续找,总之心态缓和了许多,心头那根弦终于不再那么紧绷了;  三来见识了众多美国同学的潇洒,觉得之前负担的高额学债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利息不低,那就放个二十年还呗,每个月的现金流压力算下来也不至于把人压死。尤其许多男生借着美帝国主义的银行债觉得美滋滋的,经常教育我们这些风险承担意愿较低的女生说,好容易出来给你一个杠杆化的机会,不用白不用,财务课告诉我们人需要有良好的负债水平。于是,在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气氛下,大家仿佛也都豁出去了,该玩的玩,该疯的疯。把之前没时间去的酒吧、饭店、戏院等都在二年级逐一补偿回来,尽量摊薄我们的沉没成本。何况第二年本身工作机会的供给就更多,许多公司不设立实习项目,只有年度的全职工作机会,所以这时候相对选择面又大些。

虽然,我们当年外界的金融危机惊涛骇浪,大家过了最初一阵惊恐后,也发现这属于系统性风险,我们除了继续闲庭信步、兵来将挡外并没有什么良招,活在当下确实是唯一靠谱的事。于是,大家开始好好生活:当交流生、谈场恋爱、出门旅游、去维加斯周末赌点钱、去近郊国家公国野个营、去同学家里晚上开个派对喝点酒、或者开始在家里作点甜品烤点饼干什么的都有。就连学习本身也渐渐上了正轨,不再是第一年那种囫囵吞枣式的不求甚解,以求挤出时间来准备面试了,而是终于可以好好看看教授推荐的书,到处旁听一些有意思的课,参与一些自己真正有兴趣的项目了。难怪好多教授都只对二年级学生授课,一年级学生常见的三心二意和混水摸鱼只能让教授们哀其不济,怒其不学的份儿。

与第一年相比,第二年的盲目性大大减低,大家都更明白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就连谈恋爱的成功性也是。通常第一年好多约会的情侣都因不同工作诉求或各种别的压力下以分手收场,第二年开始并坚持到毕业的大多修成了正果。另外,第二年也没了那么多初来乍到的畏惧感,随着对美国文化的日益了解,上课也可以时不时反驳美国同学一下,还可以就中国问题侃侃而谈一番,求职路上也不会轻易被公司唬到或匆忙卖了身。这时候,顿觉亦舒师太总结的真是到位:“一切的一切,皆只因世面见的少。”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29:05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10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三章 破茧而出  自由无边

To go or not to go---当国际交流生的另一场折腾

西方商学院绝大多数都有国际交换项目,即互派学生来往学习,从一学期至一学年不等。多元化始终是商学院教育的一大主旨,不仅体现在客观知识上,而跨地域及跨文化的学习也常常被鼓励。进商学院前,我就盘算好要趁着两年去欧洲看一眼,当时有许多同学与我想法一致。然而真的到交流生申请的季节,大多数人便开始打退堂鼓了,不外乎一个字“烦”。是啊,通常交流都设在第二学年,而且每所学校的名额有限。所以在繁忙的第一年中又要开写若干申请作文,阐述动机。这倒罢了,但即使被选中,又面临一轮新的折腾:为了一学期几个月的交流又需要为了去新的国家而重新办入学手续、找房子、办手机、办银行卡、换汇等一系列学习外的生活锁事,势必还得再开销一笔额外花费。第二年许多同学也希望留在美国继续找工作,怕出境作交换生会影响部分面试进行。所以种种利弊分析后,真正踏上跨国交流的学生数目也不及五分之一。最终,我居然是我们那届中国人中唯一一个参与国际交流的。回想起来,那年遭遇金融危机,同学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概觉得我实在猎奇心过剩了。

但就像兰迪教授最后一课中说的那样,“阻挡你的障碍必有其原因!这道墙并不是为了阻止我们,这道墙是让我们有机会展现自己有多想达到这个目标。这道墙是为了阻止那些不够渴望的人,它们是为了阻挡那些不够热爱的人而存在的。”当时学院好心给有志于参与国际交流的学生填写三个志愿学校,以求最大化的匹配成功。对我来说,去莎翁故居学一口英国腔是本科学习英美文学时候的浪漫念想,而如今最好的英国商学院当属伦敦商学院(LBS),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就是它了!记得写完申请文书一个月后,学院负责人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为什么另外两个学校志愿都空着没有填,我说我的唯一选择就是LBS,没被选上的话也不愿被调配。这个世界确实是“只怕有心人”的,估计学校慑于我的决心,就成全了我,挤入了前往的七个名额。

为了三个月的交换,确实我又花了许多额外精力办各种手续。比如光是事先找个短期出租、靠近学校、又不能太贵的房子就很费了一番脑筋,伦敦的物价也比美国贵出一截。后来在办各种签证以及在欧洲各地旅行时,对着不同的语言、货币、电压插座、手机SIM卡等,我不禁感叹,虽说世界是平的,文化正在融合,然而实际地域的差异性还是显著存在且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然而正因为世界如此之大,如此各异,才值得我们云游四方,培育起一种世界主义的情怀。

第一年的最后一天,历经二十七个小时长达四程的飞机后,终于从南美辗转回到芝加哥家中。在家的五个小时中重新打包,洗衣,清扫房间后,下午又提上两个箱子重新坐上前往机场的巴士飞赴英伦。坐进了芝加哥机场维珍的候机室后,当欧洲区柜台服务台小姐用一口标准的伦敦腔问我:Miss, are youtravelling to London alone? 我顿时心头涌上一股难言之情:兴奋,孤单,还有一点迷茫。


八小时后随着一声巨响,班机终于着陆希斯罗机杨,我还是突然感到一种振奋。走出Piccadilly line来到市中心,体力大耗的我拖着两只箱子,一路沿街问询,终于在这个雪茫茫的新年早上来到了我处于Bloomsbury的临时居所。这是Bloomsbury Group的发源地。是的,我还没有忘记大学时代读英国文学的旧梦。Virginia Woolf,E.M.Forster, T.S.Elloit….我来拉!


不同的地域,转换的时区,振奋的心境,虚脱的身体,就这样迎来了我新年的第一天。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01:30:01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11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五章 等待戈多,愈战愈勇

改无止境的简历

商学院重头戏毫无疑问是找工作,两年中大家学习与讨论的中心都或多或少与求职有关。只是大家都没料到这场游戏从入学第一天就拉开了序幕。学院职业中心办公室在还没正式上课前就发出了邮件,要求新生开始写简历,一个月内上交,打算来学校暂时休个好假的春秋大梦瞬间就破灭了。在接下去的这一个月中我的日历上充满了关于如何写简历的多个讲座,以及多轮一对一的修改预约。


起初我不以为意,修改无非是些皮毛修饰工夫,一个人原来怎么样还应是怎么样。还记得某天早上八点,我极不情愿的早起到学院听第一次简历撰写的强制性讲座,然后我不得不说西方的职业管理教育确实无比细致和实用。职业办主任上来第一句话就是,“简历是一页纸是你这一生最重要的个人广告,请你好好想想你将要如何推销自己。” 事后,我们每个人简历改了都不下十余遍,千锤百炼后,不说丑小鸭变天鹅,也确实有脱胎换骨的攻效,令我一改之前的陈见。我在这里学到的技巧不仅帮了自己改写,而且对我以后成为面试官看待别人也颇有用。写简历确实是一门学问,具体战术上的秘招很多,但战略上有几点特别关键:


•        必须要生龙活虎:西方面试官大都只看纸的左边一半,即每一个短句的开首语特别重要,一开如没抓住读者,后半句可能就没用了。因此,商学院会特别教我们一串简历专用动词,这里忌讳用名词起句,总期待你的形象主动而热情。我记得每次上讲座,都会发三张动词使用讲义给我们参考,这些词都是“大词”。诸如“整合”“谈判”“构建”“带领”等等,基本上即要显出领导力,又要显出专业技能,且彼此间都不重复。经过这些“大词”的提升和精心布局,一下子每个人的经历都上了一个台阶。

•        必须要引人入胜:资深的面试官还喜欢由下往上看,即从最后一栏“个人喜好”或“其他”开始提问或闲聊,拉近大家的距离,而对前面官冕堂皇的教育与工作经历先置之一旁。往往这个结尾部分会成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所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我在美国面试的时候确实如此,许多高管专门和我扯爱好,比如旅游、书籍等等,有的几乎没问任何专业问题。如果你有独门必杀绝招,必须写上!许多美国同学的简历搞怪程度常常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在最后写道“爱美食,曾吃下过活蚯蚓”,“爱旅游,曾在中美洲岩洞里彻夜探险”。我也受到影响,把什么夜游撒哈拉都写上了,好让自己的简历多一点“爱恨情仇”的个人色彩。

•        必须要言之有物:简历虽然要润色,但只要落了笔,一点是一点,每一点都必须要言之有物,干了什么事,在什么背景下,达成了什么效果,用了什么方法等等。如果简历上的内容被问倒只能自己认栽。按职业办的话说,每一句话展开都是一个丰满的故事,请大家好好回家演习,最好能倒背如流 (know your stuff inside out)。人人都不敢怠慢,回家盯着那一页纸反来复去的说自己的故事,来龙去脉 ,起承转合,前因后果,一样都不敢落下。二十来年的生命线索就这样被反复提炼和折腾着。

•        必须要有的放矢:西方在任何写作上都讲究audience awareness,即观众意识。根据不同受众,写的信息都需要调整。因此,对简历来说,你申请的工作方向决定了整体的语调、用词、和选材。比如选择管理咨询工作的同学,一切都要往团队合作、分析及演示能力上靠,而倾心资产管理的同学,都往个人投资、数学建模、宏观经济分析上看齐。有多手准备的同学都会写出几个版本的简历,供不同行业所需,见招拆招,有备无患。

•        必须要有所取舍:忍痛割爱也是必经的心路。无论你年纪多大,经历如何丰富,只有一张A4纸的空间,人人平等。所以写什么,不写什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命题。尤其那些工作时间与学历较长的同学,都恨不得把多个成就揉进一句话里,纸的边距也往往设到窄得不能再窄。空有满腹辉煌却写不下,这简直就是不可容忍的抢劫。


回相当年,对照着历年校友数据库,字斟句酌一番,作到各方面都浓纤有度后,自我感觉不错,感到终于鸟枪换炮了。谁知道第一轮就被职业办的助教改得鲜血淋淋,老美修改都用红笔,所以显得分外触目惊心。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拜读,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细心程度,大到中心思想、遣词造句,小到从字体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都给我一一改了出来。在这里,最平常的简历也都势必经过三轮修改:学院职业办一轮,配给你的学生导师一轮,参加的各种职业俱乐部每个都有至少一轮。大多数人会再找二年级的师兄师姐再接再励的改,给至少十个人修改过决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且似乎有永无止境的趋势,开学那会儿,见到个二年级的同学口头禅都是“什么时候有空帮我看看简历吧”。因为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同,每个人都有新的反馈,因此总是改改不惜。到了后来,其实也没什么可大改了,都在研究页面和字体的美感问题,大家都变成有点神经质了。


对于这块敲门砖,商学院让我们见识了如何精雕细琢都不为过,因为谁都不想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01:28:23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12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五章 等待戈多,愈战愈勇

武装到牙齿

西谚有句话叫作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eeth),意思是准备的很充分。拿它来形容商学院教我们的求职准备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即使一个 以前没什么求职经验的人来了西方商学院后,经过系统化的强制性加工工序,也很难不成为一个求职达人。在美国,面试是一项基本技能。不仅是正经的全职工作,他们平时申请学校、作义工、参选学生会等工作,哪一项都需要面试。这些美国学生从小到大简直是一路面霸过来的,和我们久经笔试考场不同,他们能说能侃能包装。入乡随俗,我们只好老老实实地从学写简历开始学习。


简历关过后,就是求职信(cover letter),在中国这玩意儿好像没啥用,但在美国这封信也是敲门砖,写不好简历也就石沉大海了。求职信里关于自己的介绍都好写,最难的莫过于“套瓷”部分要如何显示自己与这家公司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求职前,公司会来学校办这么多场宣讲会或者派许多大使来进行一对多或一对一聊天。前面这些功课都作足的同学,这时候手里就已拿了一叠名片,再不济也可以在信里把见过的公司职员的名字一一写上,以套近乎。


在写简历和求职信的时节,学院的图书馆里总是人挤人,大家都在狂借各种Vault Guide (美国职业行业指南系列从书),希望短时间内能了解更多行业,搞清楚自己的方向。见面了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找什么方向啊,于是人以类聚,新生就迅速分成了好多群体。学院求职办人手不够,发动了广大落实完工作的二年级“元老”们坐镇,给新人们讲解各种行业心得,新生们可以进行一对一预约。


求职信和简历一起发出去后,就静候各类面试邀请了。这期间,学 院和社团又会给你安排各种练兵。其中,芝大最有特色当属Winterview和Mocktail了。


Winterview与平时个人练习的面试不同,是商学院在冬季学期组织的一次集体周末活动,所有新生都要参加。大家根据自己求职的Plan A主方向选择分会场。上午职业办的不同老师会来讲针对所选定该职业的就业大势,面试的基本流程。二年级学生还会当场演示摸拟成功与失败面试的例子。下午开始,职业办就替你配对,一对一进行两次个人模拟面试(由二年级同学担任模拟考官),还会当场拍下录像带和写下评分表,送给你回去看。最后就是秘笈大派送,把多年来各种行业面试常见的各种问题都分门别类的打印出来,供你采集。


其中最管用的就是那盘录像带了,平时从来没作过这样的练习。回家忍不住打开看看,自己的表现真是不忍卒视。就像求职办老师说的,请一定回家看,自己看自己最有用,能发现许多以前被忽视的行为表现。果然,你的姿态、语速、音调、面部表情等等都在录像带被放大的一览无遗,令自己心惊胆战,大家那天回去看了基本都崩溃了。直面缺点虽然痛苦,但总是好事,还有时间改正。有一些异常勇猛的同学还上了瘾,继而又去职业办再约职业指导师,一次次录像,一次次自我修正。商学院这时就差没有在大堂里贴上广告词:  今天你Mock了没?


另外,还有一场Mocktail也令人焦灼不安。所谓Mocktail,就是仿真酒会。美国许多行业的大公司在面试前后都会安排一个城市或学校内的酒会,邀请入选短名单的同学赴宴,说是鸿门宴也不夸张。当天学院里的一楼大厅改造了酒会式,周围放满了小食和美酒。你不仅要穿戴正式,手握香槟,而且要能自如的游走在场中与不同的人攀谈。严格的说,这是另一场行为面试,公司在观察 你为人的社交处世能力。这场酒会大多数中国同学回想起来都觉得遭罪,你全程得风度翩翩地站着,不能坐,不敢吃,发给你的酒也只能在聊天时象征性地泯泯嘴。可是你也不能就那么杵着,得察颜观色地伺机找圈子聊天。说话也不能太多,忌讳言多必失,喧宾夺主。总之,一年级新生们那天都如站针毡,而来帮忙当模拟面试官的二年级同学那天肯定是心情最爽的人,一下子摆出虚拟的银行家或老大板的派头,等待着一年级新生期期艾艾地向前来讨好自己。你说虚伪也好,矫情也罢,即然来了这场游戏,就尽量不要扫兴。事实上,我在后来面试中确实应邀过几次晚宴,不知道是心理成熟了一些,还是那些晚宴设置没有学校仿真的那么有气氛,我还是把学校的建议搁在一边,放开肚子吃了东家宴请的牛排生蚝等贵重食物,不管有没有offer,真正的美食怎可辜负,也算对之前那场肌肠漉漉的Mocktail的一点自我补偿。


等到面试季开始后,求职办又紧追不舍发来邮件跟进大家,比如善意提醒大家要记得发感谢信,而且细致到连感谢信的多种模板也帮你写好了。我真是哭笑不得,好吧,写感谢信虽然我一直不知道有多大用或者会不会反而招来反感,但这里作为一种礼节别人都写我不写那也是亏了。话说感谢信还真是不好写,即然要写,就不好只写一句干巴巴的“谢谢”,多数还得回忆出一些见面聊天的细节,跟进某个谈到的话题等等,为了区区一段话,仍不免仍要搜肠刮肚一番。怎一个累字了得!


工作细到这般田地,求职办不可谓不尽心,也不敢不用心。好歹我们也是学校的“产品”,不给这些产品加加工,找到好买家,对商学院排名和声誉也会受损,尤其滞销会让求职办抓狂。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生的录取人数有所上涨,窃以为也是这批产品好销的缘故吧。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3:33:24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13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五章 等待戈多,愈战愈勇

背水一战---纽约Super Day!

第一学季时我还没有决定最终求职方向,所以打算在暑假实习中先试一下以前没有经历过的金融工作。和许多同学一样,我也投入到投资银行实习生这支求职大军中去了。一开始,我还朝三暮四的挂念着别的工作,对投行始终抱着不冷不热、姑且一试的态度,所以虽然寄出去很多简历,但心思并未完全集中在对投行实习的准备上。室友觉得我这般三心二意很不靠谱,无奈我当时也无限迷茫,想去的几家国际机构都没有搭理我,反而无心插柳的投行纷纷给我打来了许多面试邀请电话。终于有家著名投行飞到芝加哥来进行最后一轮选拔,上场以后,才发现和别的用心准备的同学相比,实在相差悬殊,好多技术问题都答不上来,羞愧得无地自容。见到别的同学纷纷有了offer后,我渐渐开始心慌,时间一天天流逝,被我先前不负责随意葬送掉的公司越来越多,真是追悔莫及。最后,我的可预期组合里只剩下两家最终面试日定得较晚的投行。还余下一周不到的准备时间,要不要去呢?我当时还是一心的理想主义,想等着后面出现更感兴趣的机会再好好准备。之前已被好几家投行羞辱的遭遇让我一时对投行心灰意冷,不想再折腾得飞去纽约自取其辱了。


这时候我的几位商学院好姐妺对我进行了轮番至关重要的洗脑活动和思想工作,大意是作人要接地气,后面的机会不确定性高,无论如何有机会先拿下个备选方案才是王道,几天内好好准备一切还来得及,去了就一定要有必胜的信念云云。我痛定思痛后,终于下决心好好准备,几个好友和师兄们都慷慨地帮我模拟面试,授我心得,能拿下offer有一大半的功劳都是他们的。其中一位师兄对我说的话最有触动,他说除了把那些什么技术性的投行200问背个滚瓜烂熟外,你关键要会演戏,演好第一问why banking (为什么要作这份工作?)。你就天天对着镜子说,演到你自己都相信了就离offer不远了。我呐呐地说,那岂不是很假,他们应该都知道谁还不是都为了高薪和那份光鲜的虚荣么?师兄回答我说,是,也不是,投行需要会演戏的高手。正反两面的话,你都得会说,要还说的像那么回事。那样你以后作交易也可以在投资者面前吹得和真的一样,这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我好像终于有点开窍了。


大多数投行为了效率,都会在纽约总部设一天面试日,叫Super Day,就是花一天时间让全美进入终轮的学生飞过来一次性见多个面试官,然后晚上就出结果,这个超级日果然很刺激。我参加了两次这样的车轮大战,事后想想绝对是意志力战胜一切,一定要有口真气在,随他怎么问都不能输势。Super Day的面试官一般都是副总裁级以上的高管,所以反而相对的技术性问题不如第一轮多,而行为式的问题更多,问题更不好回答。我就遇上了好多不按常理出牌的问题,比如某位高级合伙人笑眯眯的用很和蔼的口吻不断暗算我“你上学期学了些什么课啊?”我说“经济学。。。”,还没说完,他立即问“学了些什么呢?”,我说“市场供需关系,定价原理。。。”还没说完,又被断开“那你给我总结一下经济学最精华的三条原理吧。”顿时出了一背冷汗,肾上腺素高度分泌。这厢面完,马上进入下一个房间,又是一位高级合伙人,看上去也是笑眯眯地,我知道绝对也是只笑面虎。果然他先上来给我算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加一道数列问题当作下马威。看我答得飞快,他露出满意的笑容,然后开始和我聊一些常规的职业愿景和经济大势,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我努力保持着一脸微笑,心想该差不多了吧。最后起身要走的时候,他突然阴阴的说,你简历上最后说你的爱好是读小说啊,我心想多半要问我读什么书之类的,正准备回答,他却话峰一转,“你觉得文学这东西对作投行有什么用呢”,我一楞,还好反应快,吐了一句“文学可以使人平静,带来和平的心态,我想对作交易也是有帮助的。”他看着我,终于点了点头,目送我离开。我已开始头皮发麻,觉得超级日果然不太过好,咬咬牙再去见第三个面试官,这位面试官最年轻,是位副总裁,却架子最大,也不起身和我握手,也没有问好。上来单刀直入说“你就告诉我个理由为什么这么多候选人里面我得选你吧。”说罢二郎腿一翘,不怀好意的看着我。这就是所谓的压力面试吧,我只好清清喉咙,开始一套说词。他听着面部没有任何表情,继续发问,“你的简历和上一个面试者我看没什么差别,一样的本科学校,一样性质的工作,又是一个商学院,你说你们两个人我挑谁呢?”我心里嘀咕这问题分明就是个恶心的圈套,又不能说别人不好,也不能说自己不行,千万不能中招!只好打哈哈地说,还是各有长处,大家都很优秀。从头到尾,我都强作欢颜,他却从来没露出过一丝好感地把我打发了。


而在前一天的晚上,另一家投行超级日的面试结束后,宴请我们在五星级酒店吃大餐。席间高管们都轮流和我们分桌坐在一边互相聊天,一顿饭吃得要有多不安就有多不安。除了银行家,来得都是作为对手的别的商学院同学,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见面时都是一种过来人的惺惺相惜。席间只有这些银行家们谈笑风生,显出作为买方的无限优越感。我们就私下里一边聊各自学校的八卦,一边尽情的大快朵颐,好歹把面试过程中所受的精神折磨都补回来,哪里还顾不上学校传授的种种礼仪。


就这样,我结束了两天的超级日。一边惴惴不安,一边患得患失地在纽约机场等着回芝加哥的班机,心头还回放着过去两天的场景,盘算着未来还有多长时间要与西装、咖啡与飞机为伍。在六点钟登机的那一刻,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某位面试过的合伙人打来的,祝贺我得到offer,并希望我可以马上答应。第一个offer终于来了!顿时无比激动,连声说一定会好好考虑。回到芝加哥家里已是深夜,打开信箱又接到了另一位合伙人热情洋溢的回信,希望在暑假一起工作云云。虽说肯定是一套银行家惯常收买人心的说词,但在发出无数封感谢信都没有回音的时候,守得云开见月明总是欢喜。忍不住在房间里大放张惠妹的《解脱》“这世界巡阔,我总会实现一个梦。。。。”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22:12:33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14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六章:三省吾身,问心所向

实习这场狩猎

由于实习这场硬仗就快打响,新年前后大家思索的问题也不得不和知道自己是谁,要追寻什么有关。事实上,对于商学院求职这件事,从一入学开始,你要面对的战略问题就是去哪里(在中国还是西方求职)和作什么工作这两个。这两个问题的交集直接决定了你接下去的战术,因为每个市场的游戏规则都大相径庭。


如果这个重要的”follow your heart”问题一时想不清楚,你就需要先放在一边,先解决眼前紧急的实习任务。许多同学都同意商学院最关键或说最痛苦的就是前半年的狩猎,一但搞定暑假实习就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确实不假,倒不是因为实习本身如何重要,事实上第二年换工作方向的同学不计其数。主要原因是暑假实习的空档期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就放在那里,每年的六月到八月,大多数正常情况下你必须要找一个或以上的实习工作以充实这段时间。去商业机构也好,去公益组织也行,总之你不能将它荒废,否则即对不住自己的时间,也对第二年再找工作不好交代。因为档期是死的,所以就要求新生们必需在六月前找到下一站落脚的地方。压力和痛苦都来自于这条恼人的时间死线(deadline),反而二年级的全职工作,你 可以毕业后慢慢找,也没有那么大的紧迫感。


即然是一场狩猎,就越早知道自己的猎场和猎物越好。基本上从战术上说有两种作法:第一种就是全线作战法,即不管什么行业,什么地域,都去一试。好处毫无疑问可以最大化体验去试错,但致命伤就是战线会拖得很长,而且毕竟每个行业壁垒不同,人会疲于应付,最后自顾不暇。一般来说,这种战术只适合于顶级大牛,或者已有回程全职工作在手的同学。如果不是,最好不要轻易试法,很容易颗粒无收。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都采用第二种战术,即一主一辅的打法。用职业办的口径说,就是有一个plan A为主攻方向,比如找美国的投行工作,再有一个plan B,比如是美国公司的财务工作。两个方案应该属同一地域市场,且两个行业间应有技能相通性。这样从个人准备的时间效率上说也最为合理,面试起来说故事也容易一脉相承。当然,你可准备多个plan B,特别年景差的时候。通常,美国的暑实实习工作分为几波,第一波就是投行和咨询的主流行业,这些公司在第一学季结束就开始了各种非正式面试,到了次年一月中就会陆续发放实习邀请,从节奏上最为短频快。第二波是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波是各类企业,最后一波多是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行业。所招人数也一般随波次而下降。最后一波可以持续到五月份才水落石出,战线拖得最长。前面还没有收获,或以最后一波为主要方案的同学是最受煎熬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心理战会把人拖垮。


所以大多数同学对第一波的投行与咨询蜂拥而至也情由可缘,这种战术多半可以快点解脱,到了一月,一旦有了offer ,许多同学原先苦苦撑着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泄了,开始心花怒放,享受生活,好好读书了。本来想好的plan B这时也大多就算了,一来给offer的公司会催着你两三周内签约,二来人有惰性,总会给自己开脱和找理由,对自己说其实什么公司都差不多,不要折腾了,于是也就速速从了。平常年景里,真的坚持到最后的勇士寥寥无几。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至少在我那一届是如此:但凡暑假实习落实较为顺利的同学,包括我在内,在第二年都经历了更为痛苦的全职工作寻找;  而那些实习工作 最后几个落实的同学,在全职工作寻找中都出奇的有更好的运气。所谓功不唐捐,我认为他们在第一年所受的煎熬让他们更明白自己适合哪种职业,该向哪里发展。而早早随波逐流,歌舞升平的同学却未见得能一帆风顺。


到了第二年,常有同学带着嘲讽的口气评价商学院无非是一场我们花了巨额入场费的招聘大会而已。诚然,入世的我们不是进来写诗的,如有一个华丽转身的成功就是商学院投资最大的回报。也有同学以过来人的口气教导下一届新生说,“MBA吧,就是一场短跑,半年之内赶紧拿下!”这也没有错,前半年不一鼓作气,后面有斩获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而每年层出不穷的经典例子莫过于新生们一开学大规模涌向投行实习,到决出实习名额,以及实习完毕后,在一张写满诱人数字的全职工作邀请面前,大多数同学都把心一横,当场卖身。第二年也不再折腾,从此尘埃落定。亲身经历后,发觉真的如此,人在极度疲倦(投行实习一般很苦),呈奉上高额奖金 (一般当场签约的奖金最高)和想到可以免除第二年再不用折腾求职的时刻下,这种当场签约行为都堪称理性。就像好几位师兄和我说的那样,“其实当时就想找个投行实习作下玩玩的,不过真的给你了,你也拒绝不了。”就这样,顺理成章地一步步陷了下去。其实,我们自主性的能力比自己想象的少很多呢!


我一直更信奉另一句西谚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最后结局好就好)。实习只是一个过程,它的时间紧迫性虽高,但它真正对你一生的职业重要性不过而而。两三年后,你已经不会在简历上有空间放下这个几个月的实习。战术至上的观念会使我们不自觉得作茧自缚。毛主席说从战略上邈视,战术上重视是没错的。而最需要引以为诫或值得深思的则是一时之快,或步步都好,是否就一定能引领去到个人的春天?


我上哪座山?上错了山怎么出去?下一座山又在哪里?这些是在实习期后需要一直考虑的事。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22:57:29 | 只看该作者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七章:亲历危机,福兮祸兮

国际学生在危机中求职 ---- 选择的假象

进商学院的理由无论你在申请文书上写得如何天花乱坠,其实大不过三:1. 学知识 2. 找工作 3扩大社交圈。对于关键的找工作这一项,许多细心的申请者在申请前都会下载各个商学院的就业报告,学校也会不遗余力地刊登出所有与学校有招聘业务来往的大小公司。一时间,让申请者看得眼花缭乱,心花狂放。有这么多的选择!人都喜欢有多一点选择的权利。然而就自身以及与众多西方商学院在读学生和毕业生访谈下来的感觉就如同某位同学大叫的一声 Choice is an illusion! 选择是假象,某种意义上确实不假。


首先,来谈谈商学院在太平盛世时提供了哪些选择。以北美排名靠前的商学院为例,基本上70%的工作去向是金融与咨询(金融以投行为主,与咨询半分天下),这两类行业是商学院的最大雇主。余下30%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政府、NGO以及各种相对小众市场的工作去向,如市场营销,房地产、供应链管理等等。从找工作现实操作的角度以及准备工作的规模经济性而言,一个人很难真正四处出击,而四处出击的人也往往较少收获好的工作(大牛除外)。用商学院职业规划处的语言说,就是你需要一个Plan A,以及至少一个Plan B的组合,而且两者最好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主找咨询,辅以公司;主找机构投资,辅以私人投资等等。对于一个不想作这些主流行业的人来说,面对那剩下30%的零散的机会和相对独自奋斗的状态,也许是会非常沮丧的。


其次,来看看机会成本带来的现实两难处境。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方,毕业生大多背了十多万美金的债务与两年的大好光阴,对于中国人一向不愿负债的文化心理作崇下,一毕业从事较低收入或创业的可能性从主观意愿上说较低。另一方面,作为买方的雇主,见你一个名校的MBA,也不好意思付得太少,从成本考虑开出的工作名额总不如初级分析师那么多。尤其对中国雇主而言,对MBA毕业生作到全球统一薪资水平(global pay)的还并不多,是相对的稀缺品,许多雇主也不知道该怎么用这些毕业生。而美国MBA教育已盛行多年,其学位普及商业基础知识的价值和份量为各大公司熟识,并且只是许多公司的一个进入门槛,是相对的大宗商品。基于这种市场情况,在海外的中国毕业生缩小自己的工种选择也不难理解。


第三,来说一下转行的可行性。大部分人来读商学院是希望有一个华丽转身,告别过去的自己,就此进入一家声誉卓著的公司开始正而巴经的职业生涯。投行与咨询之所以成为大户也是因为这两大行业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和工作的可培训性使这些公司不会过多介意你的过去。(当然,我这里是特指投行部,大投行的其他部门如研究、直投、量化等还是以招收有过去相关背景的人员为优先。)然而余下的工作却没有这么特殊,大公司仍然希望你有相关行业背景,资产管理集团及各类基金公司也指望你以前就有投资经验,近几年火的私募与风投基金更希望直接招收以前有买方投资经验的人。尤其在经济大势不佳的年景中,用句势利的话描述,就是很看出身。但我们已不能改变过去什么。当然你还是可以什么都试,真正的金子总会发光。只是你会面临一个概率问题:余下的公司本来全球员工数不大,也没有那么高流动性,危机时刻每年招收的名额更只是个位数。(既便如Fidelity, PIMCO, Cargill这样的大公司也在全美每年招的人不会超过10个)所以,当你看到这么多中国同胞,在痛定思痛后,还是义无返顾地加入投行与咨询大军,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最后,不得不谈到作为国际学生的局限性。对于想毕业留美的中国同学,无疑只能申请资助移民签证的公司,这本身就给与外国人竞争不利的大前提下又设了一道严格的关卡。以美国为例,近几年H1B签证数发放的名额还是在不断下降,每年也只有几万个,总被早早就一抢而空。我们那一届遭遇危机,还启动了抽签制发放H1B,更令已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下公司赞助签证的首肯,决意留下的同学胆战心惊、魂飞魄散,一个没抽中一切努力便又付之流水。所以一旦作了留美的决定,其实摆在眼前的工作出路并不太多。即使是投行前台与咨询类的主流工作,被美国公司录用也是少数。相对中国人不占优势,因为不是自小在美国长大,较难对当地市场、文化与社交有深刻了解,一定程度上还是会阻碍在这些竞争激烈的行业进一步升迁。较多中国人会选择从事金融或加入高科技公司也是因为相对而言,技术性的工作易于发挥。华人聚集在纽约与加州也是因为这两处的文化对亚洲比较开放,心理感觉会好一些。有个朋友面试时力克群雄,毕业后与美国同学一起进入中西部一家大公司作产品经理,工作稳定,朝九晚五,各项福利都很好,只是上班时间与白人竞争心理压力很大,下班了在乡间看月亮也不勉无聊。要不要回国呢?不仅对于他,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这样一道充满trade-off的难题。另外,一般来说,也只有相对大型的公司才会资助移民签证以及有心胸接受各种国际学生。所以,放眼看去,美国虽然有那么多林林总总、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面对中国人开放的其实比想像中少许多。


无论盛世还是危机,无论留下还是回国,找工作对于读商学院来说是个不可避免、伴有痛苦、但而又充满收获的过程。一次次面试后,你总会被质疑,总会被挑战。当你对待各类面试官的表演技巧愈发炉火纯青时,希望你离自己也更近了一些。
18#
发表于 2014-3-18 19:52:10 | 只看该作者
MArk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23:35:14 | 只看该作者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八章:云游四海,寰宇一家

伦敦商学院 ---优雅的孤独星球


南美归来,第二天就飞去了伦敦。抵达的当天下午,我放下箱子顾不得休息,就重新坐地铁前去商学院报到了。伦敦商学院座落于市中心的贝克街上,我看了看地图心想比邻着福尔摩斯的故居,应该不难找,一路上还思忖着办完入学手续到附近哪里去填填肚子。不想刚出门就开始下起小雨,好一个英伦天气啊,我心里叹了口气。从学校附近的地铁站出来,居然遇上个不认路的好心人给我指路,害得我完全走错了方向,结果我绕了Regent’s Park一圈,蓦然回首,才发现安静而孤傲地守在一隅的LBS(伦敦商学院)。LBS那块蓝红相间的学校招牌挂在贝克街上,丝毫不起眼,以至于我第一次走过时以为是某个咖啡甜品店,哪里想得到这竞是商学院的偏门。不过没有大门这一点欧美商学院倒是意气相投,西方教育机构那些示意牌总是小小的嵌在建筑物某个不起眼的地方,加上多数没有围栏,整个校区都是对外开放的,游人一不留神就走进了某个学院而不自知。相行之下,国内读书仍是一块圣地,有着宏伟的大门、门卫和围墙,不知几时会与社区打成一片。


找到组织后,我很快办好了手续。领了新出炉的学生卡,来到门口小店买了一杯咖啡提下神。果然,欧洲是Costa红色的天下,奶香味特别浓郁,而熟悉的星巴克墨绿的踪迹竞整条街上遍寻不着。


是的,欧洲还是很不一样。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三个月不一样的生活。第一天上课时我就吃了一惊,确切的说,是有点窘迫。那一天是堂小班课,我应该是课上唯一的亚洲人,也是唯一一个从美国过来交换的学生,在场的三十来个人听口音都来自欧洲。我惊讶的却是他们的穿着。在美国闲散多时,除了求职的那一段天天穿西装外,别的时间基本上就是素颜朝天,汗衫加牛仔裤即可。这次到伦敦我也只带了非常简便的日常服装。这一天还是正月里,天气十分阴冷。进来的男士基本都穿着西装,束着领带,非常有型;  而女士们最让我汗颜,几乎所有女生都化着妆,穿着裙子和长靴风情万种地摇曳着进来,偶有着长裤的那一两个女生也穿着那种黑色紧身的塑形裤,外披着风衣施施然地进屋来,我下意识的往里坐了一下,把穿着牛仔裤的身子再埋下去一些。另外,她们中的一大半还都戴着各式漂亮的帽子,拎着精致的挎包,刹那间我有种回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幻觉。说实话,那堂课的内容我都没有什么印象了,我的双眼基本都贪婪地盯着这些女生。真是太考究和优雅了!又过了三四天,我的初印象得到了全面印证。不仅是学生,这里的教授也比美国的教授在外表打扮上胜出一筹,特别是几位女教授从上到下穿戴着像个明星,连围巾和配饰都分外考究。同是女儿身,相煎何太急!顿时觉得自渐形秽,为了应急改善一下粗鄙的乡土气质,立马就冲去ZARA现购了裙子和围巾,免得给人丢份。


这关于“形式”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欧洲是分外注重礼仪和外表的,商学院自然尤甚。成为一名绅士或淑女可能是这里行商的必要条件,无怪乎英伦是所谓大学的博雅教育与绅士培育理念的发源地。我的性别意识竞在这里得到最大的启蒙。后来认识一位从法国来芝大交流的女生,进一步印证欧美之间的差距。她每天都打扮得分外精致,告诉我在法国商学院里人人都是这样,以美为先。到底是以香奈儿和波伏娃为女性代表的国度,我不由啧啧赞叹,同时扫视了一下环绕在身边美国同学,穿着宽松套头衫、喝着超大杯可乐、用手卷着每天供应的披萨。。。回忆起伦敦,像是惊鸿一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觉得是女生有机会一定要去欧洲呆上一段,顺便附庸风雅一下也是好的。


言归正传,从商学院的教学上说,有三点与美国不尽相同。


第一,各国都是喜欢用各国的案例,比如我在LBS学得全是泛欧案例,如Burberry, Pret a Manger, EasyJet, Zara等,而美国的教学则被可口可乐、英特尔、谷歌所充斥。虽然这些商学院都号称国际化,但从案例选择上看,地域主义仍旧十分明显,亚洲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己主动带着全球观去理解商业是十分有必要的。人难免有自我骄傲与派系之争的倾向,这一点我从欧洲教授对美国文化底蕴浅薄不经意间的轻蔑,以及美国教授对欧洲懒散经营政策的不屑中都可看出一二来。所谓兼听则明,各采所长,万一被所谓国际化的光环照耀成了另一种陕隘就失去了教育最初的本意。人总固守一隅,又岂知他方风景?


第二,商学院教育在欧洲兴起相对较晚,而且这些商学院招收的学生年龄也普遍比美国为大。以LBS为例,学生大多近30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另外,与美国将EMBA自成一体分外教学的制度不一样,欧洲往往将这两种学生混在一起授课。我就有幸两次和EMBA班的同学一起上课,受益匪浅。之前说过,商学院的个人所得一半取决于你的同学。LBS的EMBA是一群企业高管,年龄都在40岁以上,行业经验也都超过十年,这就为高质量的课堂辩论创造了条件。我第一天走进某堂战略课,当时是我第一天上课并不知情,还奇怪这LBS的学生为啥一半都老得谢顶了呢。在聆听这些高管同学发言时顿时感到这简直和美国不在一个水平级上。在美国,我们都是工作3-5年刚出道的年轻职场人士,对商业有些直觉,但经验和洞察力都没那么深,只是互相五十步笑百步的也不觉得彼此水平有什么玄殊。来到这个课堂,我对同学的发言不禁全神贯注,加上欧洲人本来说话逻辑性就强,废话极少,听得不仔细就跟不上了。我记得当时讨论一个产品开发战略的议题,我身边一位联合利华的高管就谈了她主导开发产品组合的经验,另一个通用电气的高管分享了管理产品小组的最佳实践,赛过给大家又上了两堂小课。在竞争战略中,何时出手(when to compete)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在读商学院这个决定上也一样,并不是越早越成功,有时来得太早可能也无从消化。


第三,欧洲的学制比美国更灵活一些,或者说美国其实更严格一些。美国排名靠前的商学院虽然大都不给学生成绩的压力,但工作量是逃不掉的,每门课大大小小的个人作业、团队作业、期末考试或最终项目都早已排好。像芝大这样学季制的学校学习任务的频次显得更高,压力更重。而在这里我发现了欧洲多见的Block Week学制,即一周时间,从周一到周五将一门课完全讲完,周末考试。虽然五天里从早到晚累得半死,天天近中午就昏昏思睡。但好处是短频快,为学生的时间安排提供了大量的灵活性。比如我就靠着一次Block Week省出来的时间抓紧了后期的旅游建设,两手都过硬。好在LBS的图书馆并不是很“商业化”,还供有大量的孤独星南(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为虎作伥 (此系列指南的创始人是伦敦商学院毕业生),我便偷得浮生半日闲,每周在那里策划旅行,“天天向外”。


相比中国同学对美国学校的高涨热情,欧洲学校显得有些受冷遇。其实有这么多好处可能是大家申请前没想过的,后来人不妨差异化竞争,多光顾一下大西洋这一头的孤独星球。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0:11:28 | 只看该作者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九章:兼容并蓄,上下求索

职业爬坡


本科毕业时,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一片懵懂,但我明确知道不想连着读硕士,也知道我不想如众多师兄师姐们那样进入媒体和翻译行业。后来我渐渐明白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过早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只是大约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能很早知晓自己此生使命的人自然如有神助,能够集中精力向远大的目标奋进。而我觉得大多数人的另一种走法便是将自己知道不喜欢的事一件一件的剥离,慢慢走向内心深处。

于是乎,在选择职业时和选择专业一样,我采用了宽口径策略,我怕自己是一个那么喜新厌旧的人,如果对新工作只有三分钟热度怎么办?我希望有一个平台,有尽量宽的跨度。最重要的是职业选择之间的不可逆性。比如我先作咨询,后作企业可以,反过来也许难度会很大。抱着一个选择不可逆平台的思路,我决定去管理咨询业试一试,不想一试就是七年。辗转过不同公司,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项目。虽然蜜月期的兴奋早就过了,但对于下一份工作还保持谨慎,正处于七年之痒的阶段。

在工作的多年间,个人体会是确实没有一份完美的工作,让你钱多事少离家近。许多时间我们找寻的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幸福。在过去的间隙中曾给投资银行和公益组织打工,那时会觉得原来相对而言,咨询还是一份靠谱而有意思的工作。而一旦长时间回归,又马上滋生出为啥姐还在这里混的种种怨念。

到最后,人骗不了自己。唯一重要的是喜不喜欢,有没有热情。每个人的先天能量与耐性差异甚远,且不说意义,只要这事你还觉得有点意思,生活就会挺有滋味。问过原先一位老板为什么还呆在咨询这一行,她的回答很实在,令我印象深刻。也许对作职业规划的同龄人有所借鉴。她说我考量一个工作总是想着三个因素:

1.        Am I learning something?  (我是否学到了东西)
2.        Are the people I work with interesting? (共事的人是否有趣)
3.        Am I fairly compensated? (薪酬是否合理)

进入海外商学院后仿佛就是事业大转型的不二契机,大家都会面临一次职业的重新选择或洗牌的过程。因为MBA的万金油属性,使得什么工作好像都可以去试一下。商业院毕业三年后更坚定了许多以前的看法,虽然不一定能很快找到所谓的dream job,但职业选择有几个大方向最好还是能一开始想清楚,对个人未来发展有着战略意义。


比如首先要想一想是进入实业运营还是资本市场运作,这是两个战场。前者身体力行的围绕着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为主体所衍生出的研发、制造、市场、供应链等方面工作,后者是以市场交易为主的业务,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主体始终是相关公司间的一次次买卖。前者所关心的市场可能就是所在产品的一个细分市场,后者更需要关注全球宏观经济变化,利率、汇率和股指波动等都是相关的市场信息。在实业运营这个战场上,你还可以选择是进入所谓职业化服务公司(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还是真正与终端消费者产品与服务提供有关的企业。这些服务公司说白了就是企业日常各项职能的专业外包,如战略规划与咨询、律师法务、审计、广告、公关等等。去了相应的服务公司,你就通常会被高强度地训练成一名专业人才。许多精英也热衷于去这些公司发展一技之长,相应的报酬也更高,工作时间也更长。选择去企业内部工作的同学常被视为追求稳定生活方式的那批人,相对竞争心没那强。也有些同学特别爱好研发与产品管理,这些关键职能相对很少外包,只能去特定的企业工作才能学习到。


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战场是第一步,接下去还要知道每个战场的退出选项有哪些(exit options)。否则一步踏错,离长期目标就更远了。对于选择资本市场的人来说,通常的路径是从卖方到买方,即从为别人作嫁衣卖出资产,到自主掌握资金去进行交易,买入资产管理。常见的职业展路径有从投资银行家到企业的首席财务官或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从投行的行业研究员到共同基金旗下的组合管理经理,从交易员到对冲基金创业者等。对于各类专业性的服务公司来说,通常由于严格的升迁制度和个人生活阶段的变化,两至三年可升一级,一直能坚持撑完五六级作到合伙人的比例并不高,大多数人在中间会选择离开,进入企业的对口部门发展,或者进一步跳跃转型。


西方教育把职业规划当成一件重要的功课在本科时就让学生们积极构想自己的未来。相对来说,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职能起步晚,可能效用还是近乎于零,学生都得自己去收集各种信息,了解行业,学习面试等。早一些明白工作与职业的区别还是很有益处,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或就冲着薪资水平去工作的人从长远看将远远不及那些以职业规划着眼寻找工作的同辈。我们生活的时代,与父辈们大不同,一个人在一生中有三四个职业都应该是平常的事。但第一份职业相对是最重要的奠基,其中积累的专业技能和人脉直接影响你接下去的道路,所以需要打造的时间也许也是最长的。


我就是属于当年没太想清楚心之所向的那批人,于是就毕业后加入了海纳百川的咨询业。亚洲区的咨询普遍比欧美要更辛苦一些,主要也是因为客户相对不太成熟,项目中往往有很多额外教育客户的任务。商学院毕业后,我又连干了两年不停歇的项目后,觉得特别累,那时有个非赢利组织正好在找寻求外部咨询员的帮助,我便和公司请了两个月的无薪假,前去帮忙,顺便也调节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提交申请后,中国区的总裁便来找我谈话。我当时心里一惊,觉得公司肯定是以为我要离职了。事实上,我也确实起了要离开的念头。但这位外国老板的一番话让我很是受用。他没有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或是两个月的计划,像是看穿我的动机一样,他说你要想明白你的职业观,你是把这份咨询工作看成一次短跑还是马拉松。如果你觉得它只是一次短跑,我劝你全力以赴,直到达到某个里程碑为止,然后就可以潇洒地离开去追求人生的新篇章。如果你准备跑马拉松,那么你一定得在这份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自己找到一种适合平衡生活的机制,让自己工作之余有生活,而且对工作始终有热情。他告诉我他自己每天六点回家陪太太小孩吃饭,多年雷打不动,晚上九点后再开始工作。周末的一天也谢绝所有的工作会议,只留给自己看看书打打球,多年来他已习惯了一种特定的生活节奏,也对外界坚强的悍卫着这种习惯 。最后,他笑着对我说,还要勇于对老板说不,你得教会别人怎么对待你。这短短十五分钟谈话是我到现在为止收到过的最佳职业建议,如果早一些知道就更好。许多外企都会给新人分配一个内部导师 (mentor),且不说具体效果,这种制度发起的本身就特别有意义。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父辈已完全提不出适合的职业建议,而忘年交毕竟也不易结识,如能在工作上遇到一位长你十岁以上的好导师实在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说起职业爬坡,我想到了一个英文词self-selection(自我归类)。其实,所有的行业作到高层都是一种相似群体自动归类的行为。比如我认为在投行里生存久的工作者必然是对金钱存有较大渴望,必然对大场面或高层次的商战较为热衷,必然带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这是一个行业的法则,也是久久浸淫后不可避免在个人身上打下的烙印。不习惯这些法则的人早就混到半路不是主动离开就是被动淘汰。咨询业也是如此,渐渐你变得只说不练,过于理性,过多考虑风险,没了PPT就不知道怎么说话。

现在国际上提倡的T型人才观特别中肯:所有的领导型人才一般都有着专业领域的纵向深度和跨领域的横向知识面及统筹与社交的能力。除了鲜明的行业印记外,商业高管之间的核心能力都很近似,比如都有一流的演讲能力,销售能力和决断力等。这些少数的高管似乎跨界都不是个问题,跨行与转型对于他们反而这时容易许多。管理的本质相通,爬坡到了中腰以上,便不再强调作事,更多地开始管人。商学院所学的那些看似没用的关于领导力与组织行为的软课程这时才显出其作用。其作用便是能给你提个醒,让你各种决适策管理的潜意识得以浮现。管理本身是个需要实践的行为艺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招,大多都只能在游泳中学游泳。

无论在哪个行业,重要的是处在其中的我们能不断自省地分辩自己的成长,主动判断并选择发展的下一步轨迹。了解自己和了解世界一样,需要时间。

所以,不能急。曾经我是个极度心急的人,总想以最快的行动力把事情作完。后来发现,事情永远作不完,而且一件事总有些推动因素不完全受个人掌握,所以我开始被动的不急起来。到了近几年,我发现还需要主动的不急。比如以前,总觉得快速升迁是一件人见人爱的事,然而现在觉得如果在某一个职级上你没有准备好,或还没有相应足够的经验,即便给了你那个职位,你还是很难胜任,对你从长远发展看也未必是件好事。(少壮派请忽略这节。)只是我更欣赏慢热的人,更相信水到渠成一些。作了顾问这么久,我方才有些明了为什么好多事的推动最好能“顺势而为”。


对于大多数非X二代的人来说,职业爬坡有方法,但没有捷径。运气也只会惠顾早有准备和开放性思维的人。登不登顶也不紧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旅途更值得回忆。未来还有很多未知性,生活总是那些计划外的事。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继续探索,拒绝轻易定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B-School生涯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4-24 00:1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