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75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书节选连载系列(持续更新中)---芝加哥商学院之旅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3:3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幸得到CD网和复旦出版社的支持,在这里发一个书摘节选系列,希望对后来去攻读海外MBA的同学有所帮助。内容选自去年发布的《我就这样绽放自己(一个勇闯世界顶尖商学院女孩的精彩人生)》一书,详细记述了作者在美 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两年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包括对美国式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包括美国就业培训、面试技巧以及求职经验。

内容简介:

从1999年读大学到现在,一晃已是十多年,看起来和同辈人一样都经历了读书、工作、结婚等相似的过程。但作者小荷深深觉得每个人生活质地的构成与独特经验的积累,其实都来自那些你“计划外的事”以及“你与世界互动”中每一步的主动选择:比如去哪里读书,干什么工作,与谁结婚等等。
改变作者小荷生活轨迹的正是这样几件事:一次发生在晚自习里的讲座,使她第一次我知道了一种由商学院、咨询业、及融资创业组成的人生,心里的种子就在那时候发芽,向往起多元化的人生,有了最初的规划。再就是大学来美国作交流学生。学业与生活上受到的挑战其实都没有理念上的冲击大,最大的触动在于“提胆”。第三件事是与几位好友曾在业余时间一起创办过一个杂志网站,那段小小的插曲经历时常提醒她工作的本质。作者后来只身勇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伦敦商学院,求学及生活、旅行的过程什么精彩,也让人回味无穷。作者自己也由最初一个文学青年变成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简介
作者小荷,八零后,科尔尼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经理。
复旦大学文学士,曾获学校选派赴美进行一年的交流学习。秉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曾作为中国代表赴韩国、日本、瑞士等多国参与哈佛亚太商业年会、模拟世贸组织等世界学生组织活动。后获罗斯基金会奖学金,赴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攻读MBA,任中国学生俱乐部联席主席,暑期进入瑞士信贷投行香港分部实习,后赴伦敦商学院交流。期间亲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欧美两地商学院的巨大影响,体验逆境中也要将人生活得充分与浪漫的要义。工作之余,担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校友面试官,《新理财》杂志财经专栏记者,绿色和平国际组织特约咨询师,及中国三明治公益媒体网站个人规划专栏编辑。

编辑推荐
一个人如果能在年富力强时就知晓自己一生的使命,那是最幸福的。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追梦女孩的人生感悟。作者在书中也引用了作家亦舒的话:一切的一切皆只因世面见得少。在勇闯世界顶尖商学院之后,见了“世面”的作者小荷,更加坚定地认为,这世界辽阔,总有一个梦可以实现。她无疑是是幸福的女孩,她的生活里有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她在追梦中,她想把这份幸福与梦想也传递给不甘平庸的你,你做好准备了吗?

————————————————————————————————————————————————————————————————————————————————————————————


选自第一章 迷失异乡,不破不立

请和陌生人说话---商学院的开场白

西方商学院正式读书前的前戏很多,比如许多商学院在正式开学以前都有一个类似夏令营的活动: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录取学生们自由报名组队,进行为期一至两周的旅行,目的地从爱尔兰到越南,从斐济到贝丽兹,不一而足。基本上老外们都非常钟爱险峻地带,特别是中美洲与南美洲。学校的目的无非是让大家在进入商学院前就能尽早地认识一些同学,或者说以一个轻松的心态进入学习。这种夏令营活动应该只专属于商学院,受其较大的招生规模和团队学习方式决定。毕竟,几百人的一届学生要真的全都靠进校学习而认识非常费事,组队旅行应该是最容易的一种交友方式。当然这是一个自愿项目,每年芝大商学院的Random Walk夏令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新生会参与,年年都几乎爆满。


当年我报名参加的是地处北非的摩洛哥。至于理由,现在想来主要是好奇,从未去过非洲,又是那么一个令人立即联想到卡萨布兰卡的地方。虽然之前已去过不少地方,但摩洛哥之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形成了体现商学院教育精神的重要开篇。


首先,参加这活动需要一点冒险精神,毕竞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和十余个不认识的外国人玩一两周是一件那么有趣的事。以我参加的队举例,全队一年级的人数是在14人左右,外加四个二年级学生从暑假实习回来作我们的导游和组织者。(许多像这样虽是学校名义的活动,但校方几乎没沾一点手,从联系目的地到组织安排均由学生自行协调。美国学生参与度和体现领导力的机会比比皆是。)报名分组的决定出来后,队长便发出邮件说好在芝加哥机场几号几点集合同赴目的地马拉喀什。我这一队中大概美国人占十个左右,余下的有来自中国、香港、印度、秘鲁、法国等国际学生,男女大致对半。除了那四个二年级带队的学生认识彼此外,余下的一年级新生几乎谁也不认得谁。飞机场的候机室成为我们第一次在异乡见面寒暄的场所,也是第一次得见同行的诸位旅伴。大家迅速地希望建立起一种友好气氛来,不管是不是真的看对方顺眼,但都要强迫自己能够和这些人在以下的十天内合得来,毕竞旅行是非常考验同伴的默契度和忍受力的,大家也都想给彼此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这一两周是一次关于西方社交技能的初洗礼,作为来自中国的女生,我便受到了喝酒游戏的冲击。并不是我特别害羞或酒量太低,但老实说,这一点我到现在也不十分理解,为什么西方人那么爱以酒精消磨夜生活。亚洲人的夜生活更多仿佛是唱唱卡拉OK或者吃吃消夜,而美国人无疑热爱酒吧。如果说我们的友情是靠打牌、卧谈、饭局等形式培养的,那么西方年青人的友情绝对是靠在无穷多派对里一杯一杯喝出来的。我在第一晚就受到了挑战,外国青年体力普遍都好的惊人,白天已经马不停蹄的走了许多景点,我以为大伙晚上到了旅店就该洗洗睡了,不想二年级学生建议九点后在酒店花园里继续“活动”。所谓“活动”,一会儿出去就明白了便是喝酒。二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买了许多啤酒,还准备了很多杯子。我在摩洛哥的夜色下第一次玩起了CupFlip(翻杯)游戏。美国人的游戏大多很简单,此游戏即按序盛酒,每个人将倒满酒的杯子放在掌心上,然后迅速翻掌接住,酒要是洒了就要罚。罚酒量会由少到多,杯子也会层层叠加,比赛方式也从一开始的个人到后来组成两队。一开始我觉得甚为无聊,好像只是为了喝酒而喝酒,后来慢慢发觉这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拿着酒杯攀谈是一种放松聊天的形式,实在无话可说也可以时不时就碰下杯、喝上一口,或索性就进入了比喝的状态,不会很尴尬或冷场。当然我不觉得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女生,但经历过几个晚上的赛酒后,我觉得作为当代女性,会喝一点酒简直是非常必要的。讨巧而不伤身,男生一般也不会强迫女生喝太多,大多象征性的,但如果一点也不能喝未免在大家看来过于矫情和扫兴。


经过头几晚的各种酒令游戏后,大家的友情果然突飞猛进,瞬时对对方的来历与八卦也都略有所知,白天一起旅游也配合更好,夜间起了巨大的辅助作用。在这些酒令游戏上令我最有感触的就是在这里“混得好”就需要心理上“放得开”以及自己“有料”。老外在追打八卦来了解一个人这一点上有时和各地的娱记狗仔没什么差别,而且他们在这些游戏阶段不会因为和你生分就不好意思追问,比如你输了就要问答诸如“你作过最冒险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惨的时候是什么?”“你为一个爱的人作过最夸张的事是什么?”“你觉得这程旅行到现在为止什么部分你觉得最好?”等。他们并不想真的为难对方,只是想了解你是怎么样一个人,而我们的文化里很少在和对方不熟的时候以这些私人问题来问询。我反而觉得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虽然隐私,但确真的反映内核,而且需要平素很多对自己的思考才能回答得出。所以如果一时回答不上,就请喝酒吧!


其中有一个夜晚我们完全处于露天社交模式。那一天下午我们要骑着骆驼穿越撒哈拉沙漠,但可能方向把握上出了点问题,到了晚上未能走出沙漠。大家骑了长时间骆驼后大腿都非常疼痛,此时还必需要在沙漠里搭蓬过夜。没有什么干粮,炎炎夏日里也不能洗澡,男生们都非常绅士的把有限的水尽量多给了女生。草草用膳后,大家就席地躺下,对着星空开始海阔山空的神聊,从电影明星聊到外交政策,撒哈拉的星空离我的距离仿佛真的伸手可及。就那样,我们十几个人围坐着一圈,谈着谈着,迷迷糊糊地在沙漠上过了一宿,头一次发觉用英文和陌生人可以说上那么多话。


如今摩洛哥的风景和美食我只能回忆起一二,但那次旅行最终让我与几位外国同学结下深厚的情谊,友情远远超过了我日后在正式商学院学习时结交的外国朋友,正如某一位老外好友说的,“那怎么能一样,我们是一起过过夜的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它逼着我走出自己的条条框框,主动而勇敢地溶进一个新秩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3 收藏收藏3
沙发
发表于 2014-2-20 10:32:5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支持LZ,排队等下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23:53:29 | 只看该作者
ChangleLiu 发表于 2014-2-20 10:32
沙发! 支持LZ,排队等下文。

发下文拉 :)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17:46 | 只看该作者
新书连载2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一章 迷失异乡 不破不立

市场化的竞标选课制度---百分百自我设计

我在来读书之前,一直认为排名靠前商学院的所谓不同只是对外市场营销手段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学校强于技术管理,有的学校强于金融等。其实综合实力好的学校各科都应该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不一样。


然而,我不得不说芝大商学院在选课制度上真的很独树一帜,以至于这是对新生来说需要花最多时间研习的第一要事!与别的商学院第一年固定课程与固定班级制不同,芝大从一开始的学风就是完全放任自由。秉承了全校一直以来相信人之自由选择的理念,教务处认为新生也应该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学校无权强制规定,你的青春你作主。各学院和高年级学生最多是给新生一点辅助意见,但你两年要上哪些课,以什么顺序全都自己决定。这对于向来按步就班,由易到难,被动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确实很不习惯,一下子失了方向。学校把一开学的两周称为Disorientation (迷失方向),真是恰如其分。


具体来说,选课这一招真正深度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精要:每个新生帐号内均发放初始8000点虚拟bidding points,即竞分点数,用完为止,不得转让,无法出售。每学完并通过一门课程,便再累积2000分。总点数于你毕业的学期自动清零。每门课程都需要竞标获得,由“市场”决定所扣分值(即某位教授的课程有50个席位,那么所有学生竞标的第50名分值便为此课最后市场定价,若选择人数不足50,则该课称为open class,零分即可)。没有选上的同学,即竞标分值过低的那些人,则进入下一轮,每学期大致在三周内设有五轮竞标机会。


学院会提供所有的历史数据,即以前所有课的市场价供竞标参考。所有的学生在竞标的那一周里真的都各自埋头估值,谁都想以最低的价格拿到最理想的组合。因为这是一个组合概念,每个学生一学期都要学3-4门课,势必要分出主次,必要时投车保帅,保住自己最想听的主要课程。同时,这也意味着两年的规划需要一开始就有个完整的自我设计。一开始,学生们难免冤声载道,因为人人都想上明星教授的课,但学校无形中传递的信息就是市场的供给就是有限,请抓主要矛盾。还有些大牌教授只在每年秋季或春季授课,又会影响学生们理想的听课顺序。每年的价格受当年的需求与供给影响并不相同,比如同一门课某一年上的老师多,所以价格偏低等。于是乎,每个学生几乎都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市场和自己相应的战略,并列了一个清单与备选方案,有些同学还建立了模型,根据系列变量推算今年这学期的价格,一时间好不热闹。选课,绝对是开学第一周大家见面讨论最多的话题。特别是前几轮的结果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午夜等着刷屏。因为第三轮过后,就正式开学了,后两轮的同学沦于调节阶段,由于不知道想上的课还有没有,都得先去旁听,非常折腾。大家都希望在前两轮就能命中,能够顺利开学。


学校这个制度一方面保障了某些新来没有声名的教授的课也总会被学生选到,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总体的供给。但另一方面又以点数毫不留情的将课与课,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受欢迎程度一目了然的告白于天下,存放于历史。好老师的课堂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不行就进去旁听。而不受欢迎的课程真是门可罗雀,下面的学生都替老师捏把汗。这一点上来说,这里的教授真是不太好混,没有两把刷子,立马就会被学生口口相传地打入冷宫。除了最后市场成交的点数会历年公布以外,每门课最后一周的学生评分及各种意见均会被输入系统,同作为记录数据留给下一届参考。这一点上不得不说西方市场化的反馈机制是极其有效的。


所以,开学初,经常在芝大校园听到许多好笑的选课对话,有的便如下:


“这下我破产了,好几万块钱全投进去了,一定要中啊!”
“啊?你为什么能投这么多,好有钱啊!”
“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为了这一天,上一年都上了多少零分课!”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18:53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 ---新书连载3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一章 迷失异乡 不破不立

社团三千,难取一瓢饮

进校伊始除了选课让新生焦头烂额外,参加什么社团也是一件令人最初找不到北的事。不比别的学院,商学院除了学习,求职外,社交可算是头等大事,对于国际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商学院里大大小小的学生社团数目十分惊人,拿芝大商学院来说大概就有近百个社团,还不包括校际其他的。特别是每个学年开张的九月,这些社团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进行一年一度的招兵买马。学校每天会给这些社团一两个星期时间筹备迎新,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分外热闹。不仅收到许多邮件营销,还有许多社团在镇守在学院大堂里、于午休时组织各种宣讲以招徕过往新生。因为这些社团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也需要自负盈亏。每年新会员的会费就是一笔十分重要的经营经费来源。


虽然参加社团这件事完全是自愿的,但商学院里不参加任何一个社团的学生寥若晨星。学生们出于娱乐、社交或求职等种种考虑,势必会参加若干个社团,顺便也可以在自己的简历上写上一笔。美国的招生与招聘也向来注重一个人对课外活动的参与度。商学院的社团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与求职有关,另一种就更靠近生活。


与求职有关的社团历来参与人数众多,力量庞大,尤其是重点行业的那些俱乐部。比如芝大里投资银行俱乐部和资产管理俱乐部这两个社团成员数各自都在百名以上,属于最财大气粗的。这些俱乐部的收费也最高,每年都在一百美金以上, 同学们还是趋之若鹜。我也曾是投行俱乐部的成员,客观地说这些俱乐部确实对求职的贡献巨大。俱乐部的组织者都是二年级同学,他们会定期组织比赛、摸拟面试、传授心得、帮你一对一修改简历、邀请嘉宾演讲、编写并发放诸如什么投行100问的面试真经等。总之,一切活动都非常有针对性,因而对学生的效用很高,会费物有所值。我记得第一学期开学不久,在注册并聆问了投行俱乐部宣讲会后,我就收到了俱乐部的一封邮件,名叫”So,you want to be a banker?”  (这么说,你想成为一个投行家?),这封邮件里简要介绍了俱乐部的理念,并给我推荐了几部入行的小说,结尾还有一句笑话是 “Are you ready to sell yourself to the devil?”(你准备好卖身给魔鬼了吗?)当时不觉莞尔一笑,觉得这些社团工作真的很到家。


另一类与生活休闲有关的社团就更包罗万象,有和体育活动相关的滑雪、击剑、航海等,有和美食相关的品酒、烹饪等,有和游戏相关的打牌、21点等,有和地域相关的亚洲、南美、非洲等,有和文化相关的电影、摄影等,有和人群多元化相关的职业妈妈、同性恋等,还有一些发展个人能力的比如公开演讲、社区义工等。难怪每一个新生报到时都会不知怎么选择,大家恨不得都想一口气参加十个,每一个看上去都那么诱人。不过很快,现实就战胜理想,第一年里这些“美好生活”的社团慢慢去的人日见稀少,大家交了一轮钱,一个月后就发觉力不从心,每天疲于奔命,至少在第一年有限的时间还是得投入到无限的求职和学习中去。所以这些生活社团往往是二年级的天下,他们在实习和找完全职工作后相对有更多的心情享受生活。


我在一年级时参加过一个名叫Risk and Gaming Club的俱乐部,说白一点,就是打牌赌博的。有统计学的老师来亲自教我们打牌密决和新手战术,很有意思,另外该俱乐部还会像赌场一样在城中酒吧内轮番组织若干牌局,令我大开眼界。部分外国学生还特地买了打牌的书,钻研各种牌术,也算为我们辛苦奔波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兴奋点。受室友影响,我俩还一同参加了芝大的拉丁舞Salsa俱乐部,这个社团是面向全校的,成员相对丰富。每周一夜间,我们就去学校的旧式舞厅跟学生教练学学跳,“Quick- Quick-Slow”(快-快-慢)的节奏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可以清晰的浮响。这就是我所爱的生活,它无论多紧张,多疲惫,都需要一点灵感和美去渗入。


商学院社团数每年都在净增长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新生可以自发再申报和组织新的社团。只要你的需求未被现有社团满足,你又有理由向院方表明可以聚拢到超过20个有兴趣的人,新的社团审请就有可能通过,当然如果社团好几年人数不足就有关闭的风险。比如我至今仍疑惑某些起着怪异名字的社团,什么亚当史密斯俱乐部,圣人俱乐部究竟在举办一些什么活动。据说后来在体育类社团中,马拉松变得最为流行,许多芝大的教授也在参加。想到芝加哥的天寒地冻和地处湖边的赛道,我就暗暗佩服这些参加的学生挑战自我的精神。每个人都需要社会归属感,社团就是我们在商学院里的小社会,这些小社会也让我们本身在摆脱孤单之余变得更为丰富。


社团的存在对于商学院来说是一个重要为学生煅炼领导力的渠道。毕竟学院正式的学生会内阁人员太有限了,这么多号称有卓越领导力进来的学生如果没地方施展才华也是一种教育的浪费。社团无疑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办法。每个社团一般都可以设立多名co-chair,即联席主席,如此一算,超过半数的商学院学生都至少是一个“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亦乐乎。 好在一方面要自负盈亏,一方面要接收会员的评价和学校的定期评查,这些大大小小的“官”们也大多都是热心敬业的好同志,为学子们创建着每届独特的体验。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20:18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 ---新书连载4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二章 朝夕闻道  学无定术

成也study group ,败也study group

来商学院之前,和某位师姐聊天,我当时惶惶地问去之前都要准备些什么呀。她略略沉思,然后来了一句高度总结:“不必准备什么,商学院生活需要有两个核心技能,一是能熬夜,二是能free-ride (占别人便宜),两者有其一便可。”果然,这句要么靠己,要么靠人的话得到了高度应验。


所谓free-ride的背景,指的是在商学院里各门课程大体上都需要成立一个studygroup(即学习小组,3-5人不等,在选课之后至第一堂课间由同学自发形成)。因为在西方,许多课堂作业与任务都是按小组来完成的。如此一个制度,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分工不均,有的组员相对懒惰,贡献较少,即成了那个占便宜的人。当然,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个组员都要填写匿名互评表,上报教授。如果哪位同学实在太不像话,贡献率很低,遭到别的组员的一致恶评,自然就会影响分数。所以,教授从一开始就会警告大家重视队友对你的评价。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某位美国同学上课勇猛发言,口若悬河,过往经验也极为丰富,教授和大家得出的一致印象都是此君是该课上表现最好的几位同学之一。结果后来传出他的分数为D,这在商学院是极为罕见的。教授在后来的课上经常说起此君的例子,原来他在期末互评中,小组给他的平均分为2分(满分为10),领教授大为吃惊,因为这样的低分简直是史无前例的。于是教授最终给了他一个D。此君气不过后来找教授申诉,教授关起门来扔给他看互评表的最终平均值和评语,他无话可说。教授说 “If everyonein your group thinks you are an asshole, then I have to give a D”. (如果你的组员人人都觉得你是个混蛋,那我也只好给你一个D了)


由此可见学习小组有多重要。事实上,远不仅是你的成绩与此有重要关连,我深刻的感受到几乎每一门课我的学习所得仅一半来自课堂,另一半都来自于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的水平与投入程度直接与我能学到多少息息相关。


中国人喜欢扎堆组在一起,但和老外组队学习往往有意料不到的启发。我有一门创业实验性课程是和美国黑人、白人、印度人以及法国人共同组队的,大家各自谈论自己国家的创业理念和文化,十分有趣,给同样的命题赋于了不同视角,一下子学到了几国的文化和创业政策。而商学院里最好的外国朋友也是往往是靠study group交到的,因为一个学期下来,每周都见面讨论使每个人的特性都为他人所熟知。另外,与外国人形成学习小组无形中会逼着自己表达。老外喜欢个性化的观点,不屑于人云亦云的附和。“Whatdo you think?” “What’s your take on this?”是他们最常问你的话。多读书不代表会思考,知晓却不一定能表达。必须要有观点,有假设,有论据,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恰是训练自己的最佳无风险方法。


像伍迪 艾伦说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出席。首先要跨出自己的熟悉地带(comfort zone),与众多陌生的外国同学组队,让别人开始接纳自己,这恐怕是最难的第一步。所以,每次新学期第一堂课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听教授讲大纲,而是快速搜索匹配队友,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堂课的间歇永远是最热闹的,是大家又一次认识彼此的机会。如果第一周过去还处于单吊状态,便只能苦苦发信给全班同学,求众队好心认领或教授随机分配。在学习小组这件大事上,切记不可沦丧主动权。两年由始至终,学校都在直白的告诉我们请掌握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学习体验负责。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21:25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5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二章   朝夕闻道  学无定术

凶险考试周

虽说从小到大也算在考试上久经沙场,虽说芝大对成绩有不公开政策,但真的考试来临,大家依然会紧张一下。芝大采用学季制,所以每年三季,夏季除外,一季为十周,第十一周便是全校的考试周。这一周全校的图书馆都会基本通宵开放,供大家临阵磨枪。基本上考试形式也就是堂考和带回家写两种形式,堂考基本也都是开卷。

这里学习最大的挑战是时间管理,考试周大家一般都在一周内有三到四门考试,不免焦头烂额。最要命的是学季制使考试前几乎没有任何缓冲区间,每堂课因为只有十周授课时间,教授门都把十堂课塞得满满的,有的教授还另加一两堂额外讲座,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平时由助教每周再找时间补讲。如此一来,每周都需要消化新的知识,加上预习下一周的许多材料,平时遑论有时间复习了。第十周的周末开始,大家才真正开始复习迎考,加上周末,一般也就三四天时间便要走进各门功课的考场。这里临时抱佛脚这一招确实不太好使,而平时掌握的好期末就相对可以平稳过渡,不然即使是开卷考试,你连知识点在哪里也得找半天。

说到开卷考试,教授们都十分“慷慨”,让大家可携带任何参考书、笔记、计算器等,最有趣的当属作弊卡(cheat sheet)。即便是闭卷考试,也可以带这张作弊卡。所谓作弊卡,就是一张A4纸,上面你可以事先抄写好任何重要的理论、公式或其他任何相关信息,带入考场。基本上考试周头上一两天大家都在疯狂的赶制各自独门作弊卡。这居然也成了一门学问,看过不少美国同学的作弊卡后,我惊叹他们的创意和努力。有人使用缩印技术,把许多张ppt都放进A4纸上,要另外带上放大镜进考场;还有人用绣花小楷密密麻麻的抄上前两年的考古题答案,第一次发现一张A4纸的容量可以如此之巨。最夸张的是,有些以题难出名的教授无微不至,事先就把细糜无遗的作弊卡制好,发给全班,意思就是“你也别费心思整这些了,我都帮你作好了,你也不一定能作出这些题来”,着实令大家十分惶恐。另外有些恶作剧的教授则会在考试结束后,收上所有学生的作弊卡,评选出前三名最佳作弊卡,还发给学生红酒或巧克力之类的礼物,令人涕笑皆非。

芝大以学院派自居,而学生也一向以“nerdy”(书呆子气重)出名。我一直以为商学院不至于如此,直到我听到一个中国同学的笑话。此君考试周在图书馆里奋发自习,一个晚上狂拟作弊卡,终于制好,兴高采烈地在午夜时分回家。不想可能一时太兴奋,走到一条僻远的路上,被一个黑哥们盯上了以枪顶着打劫,索要了他全部细软(整个书包里有钱包、笔记本计算机等)。此君在求情时竞然没有要回诸如像学生证这类的重要证件,而是说“请把那一张作弊卡给我留下吧,求求你!”事后传为逸事,大家忍俊不禁。到危急关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校同仁最后竞然为了一张作弊卡折腰。

开卷考虽然当场的两三个小时虽然会忙得不亦乐乎,但好歹有个时限。更折磨人的无疑是回家考试(take home exam),各门课的教授均想着给你一到两周时间呢,你总该上交份像样的东西吧。如果有人不幸的所有考试都是回家形式的,他最后一周绝对需要手脚并用。一般教授在回家考试题中扔出一份厚厚的案例材料让你悉心分析,你不但要研习这份材料及其数据,还需要额外作研究和阅读,回顾所有学过的知识点,以求写出一份有理有据的最终论述来。教授们通常都会公布一个截止时间,比如某天下午五点。这些规则基本上说一不二,没赶上时间大哭求情也没人理你。(由于期末论文较长,所以一般不采用电邮或系统上交,大家都得自己负责打印和装订,亲自送交。) 大家在这种时候,个个都是苦思冥想,熬个通宵,撑到最后一刻,生怕自己漏写了什么。于是到四点半时,学院的机房打印机旁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大家纷纷踩着截止期限把论文装订好交到教授办公室。我自己有一个凶险的学期就碰上两个回家考试撞在同一天交稿,奋战了两个通宵,喝了若干杯咖啡后,终于完成。不想遇到一个大雪天,校车临开停开,激出一身冷汗,肾上腺素立时飙起,一路紧赶慢赶地跑到学校。虽然是天寒地冻,我却大汗淋漓地冲进打印室。直到赶在教授要离开办公室前两分钟交了给他,那时候差不多人就只剩下一口真气了,体会到了什么叫解脱。

考试试卷以及论文都会在下一学期开学时发放到学生的信箱里,有任何疑议都可以申请谈话和重新评分,在可追溯性和透明性上力求公平。时间,真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过了假期,再收到这些试卷,无论分数是否理想,都似乎变得更容易收受,上一个学期末的焦灼感已经烟消云散了。毕竟,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24:00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6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三章 破茧而出,自由无边

练习武艺,进出谈话圈

西谚里有句话叫talk your head off,差不多意思就是说到虚脱。虽然有些夸张,但在讲究社交的西方,找工作中一大部分都是和不同的人说话。说话这件事看起来虽小,却大有讲究。比如说什么,握手问暖寒暄时与高谈国家经济时显然内容大不一样;比如怎么说,以一个问题还是评论的形式; 再比如何时说,一群人讨论或一对一讲话时什么时候说什么显然也很重要。说话这件事突然变成了一门难度极高的功课,因其微妙而不可控,远甚过会计财务。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尤为如此,然而社交谈话对于任何地方的行商而言都至关重要。

投资银行与大企业相比之下,对这些社交能力更为看重。在正式发出面试邀请前,往往有数轮的非正式社交谈话邀请。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简单在校园里派个公司代表与学生闲聊,也可以请有意向的学生喝咖啡吃晚饭。投行出手向来阔绰,经常还会邀请一些学生参加酒会和打高尔夫的活动。通过这些非正式活动,公司们得以有机会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判定是否邀请他们进入下一轮。所以这些貌似休闲的活动好比鸿门宴,常常分外凶险,一个不小心就上了黑名单。学校的职业中心给了我们许多这方面的金科玉律,例如:

·        千万不要在公司代表面前一个人滔滔不绝,独占谈话空间
·        千万不要只顾着吃供给的食物,要时刻注重仪表
·        千万不要不打招呼就自行离开
·        活动结束一定要写感谢信
我一年级参加过不少投行的活动,感觉这些“小”谈话事件最为让人闹心。如果人家发了邀请,不去肯定是不行的,显的没有诚意,如果去了,就必须穿戴整齐,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去参与。通常投行在每一场活动中会派出若干名代表,因为去学生更多,形成最常见的格局的几对一的小圈子,就是所谓的“圈子式聊天”。这种聊天实际操作起来,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有些社交达人同学可以在多个圈子里游刃有余感到由衷钦佩。因为是多对一,所以过于羞怯而一言不发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适时发表一些个人观点,好给代表留下印象,但也不能独占鳌头,自顾自说,让别的同学没有机会,显得过于霸道。所以最难把握的就是见缝插针的说话时机,什么时候可以附和前一位同学,什么时候适于展开另一个话题都需要见风使舵的观察力。为什么学院不建议我们碰那些供给的食物,也好理解。站在圈子里,连代表们都不吃东西,你也不好意思一边吃东西,一边发问。通常那些美丽的食物真的只是个手上的装饰。对于我们这些本来对美国经济、政治与历史就没那么多了解的中国学生来说,去之前还需要准备好弹药,比如看看当天的华尔街日报,知道最近的热点交易,了解这家银行最新的动向,对某些宏观经济问题形成看法等。这形势真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另外,聊天中最折磨人的就是离开一个圈子去下一个圈子的顺利衔接。大家都想把一场活动充分利用,所以要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与不同代表谈话。然而从一个圈子离开也有很学问,最忌讳的就是自己静静的离开,总需要与代表打声招呼。而如果之前你在这个圈子还一言未发,就说要走,也显得格外怪异。而离开了前一个圈子,进入下一个圈子时也有讲究,因为别的圈子已然形成,作为一个外来闯入者,你必须要平滑而自然地进入,而不显得过于突出或笨拙。比如,你可能需要站在新的圈子旁边先听一会,然后适时发表个观点,再对代表顺便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所以,这个过程实际操作起来不但很花时间也很有技术难度,这种圈子式聊天对于中国同学来说,难免被视为畏途。常常一个晚上,一片面包也不敢吃,到处站圈,站到双腿发酸,但只是作了大部分时间的陪客,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说上话,不免沮丧万分。

来商学院之前,我从未料到聊天有这么大的作用和难度。其实这种休闲而开放式的双向观察体现在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申请商学院时,学校希望学生能造访校园,过来试听课,发了录取通知后,学校又会邀请你见各地的校友或组织特定的开放日活动,希望你再次深度了解学校。公司招聘也是一样,恨不得你能在求职信上报出一串已见过的员工名单或多个活动记录方能显出你对这家公司是真正的情有独钟,非君不嫁。相比这些自由约会可以让人对决定深思熟虑这一点来说,我以前读书或找工作的过程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或者更准确的说,在评判标准不多元化的情况下(比如仅在声名,收入上),人与组织的基因匹配度被大大弱化了,反正各个组织的同质性也很高。而商学院里哪怕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都在声嘶力竭地告诉你,“我们和他们有多么不一样!”。

无论是否这些企业间是否真的有差别,这场弥漫在谈话圈的硝烟最后警示着我:人以群分,在选择前请尊重自己的个性,聊得来确实是共事的基础。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25:48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7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 第三章  破茧而出 自由无边

永远的巴别塔---与老外交友有多难?

前面说过,商学院除了学习与求职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社交。对于初来美国的中国学生来说,可能一开始的文化冲击还没过去,就要开始与老外热络的聊天,所以不像博士生或别的学院,商学院给的缓冲时间更少一些。

美国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历史都很长,自然经验丰富,所以开学伊始都会举办一些针对国际学生关于应付文化冲击的讲座。这些讲座都很不错,不仅会介绍美国的大体文化以及疏通国际学生常遇到的困难,还会发放一些哩语或典故表帮助大家更快的溶入。虽然学校已属尽心尽力,但真正的溶入功夫只有每个人自己心里明白。我记得初到美国求学的时候,感觉自己完全是个生活的低能儿,原先那一点点英文的优势很快就荡然无存。比如刚走近校区时,正巧有几个学生在草坪边打球,有一个人对我高喊“Heads up!”我一惊的连忙把头探出去,谁知道被球打个正着,又有谁知道这句哩语是让你小心避开的意思!第一次去正式饭店里点菜时,我真希望自己知道所有色拉酱和调味汁的说法,或者就随便给我一点什么,对着彬彬有礼的侍者一道道点菜简直就是活受罪。这时候,纵然你有满腹GRE词汇,也是一筹莫展。我们之前学的英语与生活本身实在没什么关系。

商学院特别为学生社交设立了许多渠道:比如芝大每周四晚上都有在城中酒吧聚会的俱乐部活动(TNDC – Thursday Night Drinking Club),可以说这是商学院里最受欢迎的非正式社交活动。我自开学前的夏令营旅游中就见识了酒精对于西方人社交之无可取代的地位。这一点也在我去伦敦商学院交流中得到了再次印证。与我们在城中各种酒吧打游击战,一周换一个地方不同,伦敦商学院附近就有个酒吧,每周五下午到晚上包场给那里的学生活动,称为Sundowner。同样,那也是伦敦商学院里每周最为热闹的社交活动,没有之一。事实上,我一学年下来只去过一次,因为我由始至终对在酒吧里和陌生或半陌生同学聊天喝酒这件事毫无兴致。虽然我还算一直都是个开明的人,平时在工作之余也会和同事或朋友泡泡酒吧,但对为何能在酒吧里能“Have Fun”一直不明所以,对这么多西方同学能一醉到天明更觉得不可思议。好吧,对我来说,理想的相会永远是东方式的,或在茶馆里品茗,或在排档里消夜,方可以唤起我的八卦欲望和喋喋不休的倾诉。大多数从中国来的同学都不太爱去,倒不是我们的酒量没有他们好,主要还是过往的文化浸淫很难让我们爱上陌生人的酒吧。当然,我们有自己的行酒令游戏,我们更愿意和认识的人一起在家里玩。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收集名片,兴奋地四处游走和攀谈这门社交技巧我遗憾地从未学会。

当然商学院里也有更温和的方式,比如每过两三周的周五下午,学院里总会举办免费的自助晚餐会,设在一楼大堂内。所有的学生像觅食动物一样到了四点半左右都会闻着肉香从各处显身,一时间大堂内人流就骆驿不绝。这种场合社交更为自然,大家实在找不到人聊天自己叼着块披萨也不会显得太窘迫。因为我们没有固定的班级和课程,除了学院的小报外我们也没什么特定的沟通渠道,所以这个晚餐会就变成了大家互通有无,相互八卦的重要场合。同时因为大家都往往三五成群的围着说话,也有机会认识一些新人。在共同数落某个变态教授,或者窥探谁谁谁的新恋情时突然就有了共同语言和相同的价值观!

学院为创造多种多样社交形式也算是费尽心机,经常每个月周三下午还有与主任喝咖啡(Coffee with Dean)的活动,就是和学院主任喝免费下午茶。因为是设在一个大休息室内,大家基本上都是冲着好吃的饼干和咖啡去的,顺便聊聊天,至于主任他老人家来不来也没人太关心。所以墙边的一排咖啡机旁总是车水马龙,主任也很识趣,不到最后也不轻易现身,省得扫了大家自由聊天的兴致。这种场合完全就靠人搭人,你在冲咖啡时或者吃饼干时听到旁边人有什么话题,都可以随便加入。一开始的几周,学院强制让大家都带着胸牌进出,也确实能帮着记住名字。其实最管用的莫过于那本每一届的脸书(ClassFacebook),上面有每个新生的名字和照片,万一今天说过话的人想不起来名字,可以马上回家查查这本宝典。

虽说社交的方式和渠道不少,但实践证明最后深交的还是同我族类,比如中国人和来自亚洲的其他国际学生肯定比较亲近,而和老外更多的只是点头之交。曾经一度,大家对未能深度溶入西方有些沮丧,特别连有些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似乎也与我们说不到一块去。后来,也就逐渐想通了,凭什么要求出身文化差异这么大的两类人能成为死党或铁粉呢?不像来读本科的十七八岁的年轻学子思维观念尚未定型,来读商学院的学生最小的也都有25岁了,在这种紧张的学制和相对成熟的年龄段下还能深交确实有点强人所难。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的老外对去中国发展有了兴趣,所以托国家的福,我们也变得吃香起来。有部分老外怀着对东方的一腔热情会主动找中国同学攀谈,也积级参加我们中国人的活动,通常我们与这些老外都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们这届有位老外同学与中国人平素交好,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下,两年后对中华文明无比推崇,毕业后直接拒绝了美国的优厚工作,只身跑到中国去成立了一个武术公司,欲把这种中华武术表演在各个城市发扬光大,这种无私壮举在他的美国故乡看来也可算是惊世骇俗了吧。

也是到了第二年,我才慢慢体会出其实老外和我们一样也对不同群体的社交很害怕,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和一群国际学生打交道。如果一个美国人和另一个外国同学独处的时候,他往往也有一样尴尬的心情,他对陌生的国家也不了解,也不知道除了天气食品之外还能怎么样迅速和别人建立起友情。只不过,人家是主场作战,所以心理上有些先天优势罢了。相比之下,伦敦的文化要更多元化一些,学校里也不以英国人为绝对主体,各种欧洲人都带着自己国家的荣誉而来,和我同去的美国同学到了那里再也不能成为主角,每个人都要试着学习对方从哪里来。这也是为什么有过异国求学或工作经历的美国同学比那些没有护照的美国同学对我们这些国际学生要亲切宽容得多。

由于出身成长的文化体系、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世界上的人总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隔阂和误解。像旧约里的巴别塔故事,仿佛是为了阻止人类的直通天堂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他们之间不能沟通,自此让他们各散东西。一直很赞同费孝通先生想让青年人具有的“世界主义情怀”的提议,保持敏锐的好奇心探索世界,活得博大一些。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在属于个体的国与国之间找到更大的交集,追寻同源,找回曾经失散的彼此。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4:26:51 | 只看该作者
芝加哥商学院之旅---新书连载8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三章 破茧而出 自由无边

人人都要上回赌桌

以前有个闺蜜对找Mr.Right有句良言,说为了有效地考察他,请带他去旅游或去赌场,因为这两种场合总能最见人心。商学院本来就聚集了一群自视甚高又对金钱充满渴望的学生,这些人的赌性自然不小。所以全美商学院还会举办一个德州扑克巡回赛(TaxesHold’em Tournament),最终的比赛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当时,我们学院里还有好几个中国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德州扑克可以是说是美国最流行的赌牌游戏了,扫盲工作也在第一学期进行的很彻底。不仅学院里有与扑克相关的社团经常组织游戏活动,许多同学也是纷纷自学成才,尤其是有志于投行交易部门和各种资产管理发展的同学,对此都特别有兴趣。前华尔街交易员迈克刘易斯的名作“Liar’s Poker”也成为各大商学院供学生茶余饭后闲读的经典书目之一。本来女生的赌性就小一些,加上我本人以前玩扑克牌居多,真金白银的赌博在中国也没怎么可能参与过。但是我的室友却是位高手,她来读书之前就牌技一流,到这里后又对德州扑克极感兴趣,在家里经常参与并组织群体游戏。受她影响,我也就经常跑到各个赌桌上学习,见识一把赌徒心理。

  
久而久之,也看出一些门道来。总体来说,这个游戏对人能力的考核还是很全面地,要想致胜赢大钱除了有一定运气外,个人的绝对牌技和会观察身边牌友的相对情商是最大的决定因素。所以一般和陌生人玩更刺激,因为彼此出牌风格不熟悉,需要有很快入戏的本事。大多数女生和我的牌风类似,基本上有个止损战略,比如一局输掉四十块美金后就不再继续玩了。在玩的时候,也多以稳健为主,就是有绝对好牌才会逐步增加赌注,不轻易唬吓对方(bluff),见好就收。这种战略通常只能保本或略有赢余,但要成为真正的赢家像我室友那样博得满堂彩就不仅需要牌风变幻莫测,更要时不时摆出一张Pokerface,不让别人轻易读懂你的牌路。往往撕杀到最后,只剩下几名对手时,就更像一场心理拉据战。能不能靠赌桌找到Mr.Right,我不清楚,但通过这种游戏,了解同学的个性却是再好也没有了。一场多局游戏下来,你大概就明白谁是靠谱的人,谁靠吹牛为生,谁比较心狠,谁比较耳根软,谁精于算计,谁一掷千金。都说文如其人,在这里说赌如其人也不为过。

我的赌瘾很小,但我却喜欢跟着我室友到处去玩,牌技增长还是有限,一般我出了局后就呆在赌桌前观察,两年中也悟到一些牌如人生的心得:

Read people (读懂对手) 牌桌上需要特别留神,比意对手抽到牌时候的表情,打牌时说的话,前几局的牌风,联系在一起就能看出一点端倪。这在职场上也是关键,体会到弦外之音,了解到大家个性对办好事都极为有用。打牌的时候扮演一个猜不透的女人往往是最佳策略,太容易被对手知道自己的风格就会常常处于劣势。所以大家都会摆出一张扑克脸,令人琢磨不透。

Necessary bluff (适当的吹嘘) 打牌是个虚实结合的游戏,一味作老实人是不行的。适时的唬吓可以吓退对手,增加赢面。当然这需要你对自己手上的牌有一定信心,对对手的风格有一定把握。诸葛亮都要唱回空诚计呢,今天我们还是有必要运用一下古代的智慧。

Fold a good hand (忍痛适时退出) 恐怕输的最惨烈的一种情况就是你有幅好牌并坚持到了最后,无奈对方的牌比你恰棋高一着,这时候牌路不佳的别人,早就识趣地几轮前就退出了,唯独你可能就赔上了身家性命。所以输的最多的人往往不是牌差的人,反而是牌相对好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忍痛退出一手好牌,需要更大的洞察力和决断力。

一般来说,入局的人越多,出现好牌的几率就越多,就越不能托大。记得曾经目睹过一局经典的牌局,最后只剩下A与B两位同学了,A同学牌技惊人,一路沉稳非常,最后靠桌面上的牌和自己手的三张牌已组成了Flush (同花顺),而且打头号的高牌(High card)也是个K,推出最后一手时大家都一片惊呼,实在是不可多见的好牌,胜劵在握。没想到对手B是一个初来牌局的同学,经验甚少,而且就是来凑凑热闹的,不过他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像别人早早退出了,他一路跟追,就是想玩到最后赌一把。他手里的组合也只能赌一把同花顺,但同花顺这种牌路对运气要求较高,一般也不会轻易下注。当最后庄家在牌卓上放出最后一张黑桃A时,在后翻牌的B同学乐了,一推手竟然是一个Royal Flush(王牌同花顺),即最大的高牌是Ace的黑桃系列,是德州扑克规则中绝对意义上的最大牌路。全体同学都失声惊呼起来,这种只有在教科书里才能一见的牌局居然遇上了。大家都无比遗憾的安慰A同学,对B同学的初学者运气感到不可思议。A同学一脸苦笑,拍拍B同学的肩膀,悠悠地吐出一句狠毒的笑话“你知道么,这是百万分之一的机率。你今天用上了,也就是说差不多你后面一生再玩这个游戏也不会再遇上了。”

All in (绝处逢生,就此一搏) 通常玩到最后总有一些本金不足的人会压上全部赌注与对手决一雌雄,而这种时候反而能吓住对手,真的出局落败的倒不多。我觉得在牌桌上和生活上一样,气场非常关键,有的选手不是靠牌,而是靠气势压倒一切。霸气的选手上来就会提高赌注,令其他人看牌的成本都会一日千涨,不让别的小打小闹的选手有任何机会,还没看到这霸主的牌,他就已经靠前面几轮大家所下的共同赌注赢得盆满钵满了。

Deal with your hand (打好手上的牌) 牌桌像人生,没法控制先天能到是好牌还是烂牌,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如何利用好时机,打好所抽到的这一手牌。烂牌总有机会翻身,好牌也不见得能赢。反而游戏时我们有一种公平心,不会抱怨发到的牌是好是坏,也不会要求重发,而更将注意力放在每一局如何打的战略上。生活上也是一样,有心胸接受不可改变的,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

对于赌瘾不大的人,就不妨打打牌,打牌也是中国人消磨时间,增进友情的重要手段。我们当年旅行中在车上,机场,旅馆,饭店有空余的时间就切磋牌技。基本上每次都是雌雄大战,轮流上阵。打牌和上赌桌一样,也能展露各人不同的性格和气场,是一项具有传统意义的国粹。可惜现在少了将其发扬光大的机会,常常怀念在上海需要六人才能打的大怪路子,现在若能打上也是一种奢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B-School生涯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4-27 12:2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