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携隐在2005-7-21 9:28:00的发言:cocoa,你的疑问大部分我都同意番茄的解释。不过我不是很推荐你看石林的语法。XDF入门很好,提高就不行,它太太太应试,你应该遵循的是大的语法点,比如平行,比如比较,而不能着眼于记住这些小的所谓“规律”。换句话说,你最后要做到,看到任何“规律”,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规律,是遵循了哪个语法知识。举例来说,有两个规律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60度,另一个角一定是30度”和“等腰三角形一角小于60度,另外两角肯定大于60度”。你不用去记这两个规律,你只要记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就可以了。 再以你举的石林的几个规律为例: 1,it形式主语的问题。这个你记住番茄的解释就好:同一代词在一个句子中必然指代相同的对象。 2和4:其实都是平行的问题。你只要记住:平行对称要求形式对称,概念对等。to do is to do,doing is doing,在语法上我认为一点错都没有。how等等定语从句,只要其在句中的成份是相同的,就可以平行对称。一般来说,how对how,which对which……但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可以和名词平行(这就是因为在句中的角色相同,概念也对等)。 3.这个所谓“尽量补充”原则,归根到底是OG强调的一个“无歧义”。如果不补充,会产生歧义(比如,as sb have,这个have到底是做助动词还是对应的动词?等等,一时想不起更具体的例子)。你不需要记住补还是不补,你只要看每个选项到底有没有产生歧义,到底有没有做到比较中的对称,就可以了。以后碰到例子你可以注意总结一下,比较是一个很大的考点,把比较弄清楚,错题就会减少很多。
谢谢小番茄, 和携隐MM
惭愧, 看来OG又忘的差不多了, 还把鸡毛当令箭了, 虽然我觉得石林修正了一些白勇的绝对错误.
1. 是不是说又it 做形式主语的时候, 第二个it再出现基本就是错的. 因为it所代的词比较特殊, 一般不会再以it的形式出现第二词. 这种体我以前还真美有碰见过. 呵呵, 这就是没做完大全的下场.
3和4 都要首先服从于逻辑合理搭配.
隐MM啊, 能不能推荐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SC总结呀? 今天想把tony的总结过一遍, 但是他的总结没有例题, 找起来比较费劲.
现在看总结是想补一补自己在总结过程中的漏洞, 昨天发现了CD小兵的语法总结, 挺好的, 可惜太长, 也太晚了, 我只能尽力而为了,
恭喜MM, AWA5.5呀, MM那么忙, 怎么还有时间练AWA呢, 能不能传授点经验? ![](/static/legacy-emoticon/Dvbbs/em01.gif) ![](/static/legacy-emoticon/Dvbbs/em07.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