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发生在Tulane完全可以理解。。。看看Freeman商学院的副院长是什么人就知道这个学院的大概情况了。底子差不要紧,慢慢提升大家都鼓励。但一造假声誉什么的就全完了。身边见到太多去Freeman最后悲剧收场的人,奉劝各位看客还是谨慎行事吧。自己的前途更要紧,别成为造假的牺牲品。 -- by 会员 voltimord (2013/1/28 13:42:26)
不知道这位仁兄是何妨高人。我是Freeman的人,我们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更不需要向您证明什么。如果您觉得Freeman不好您大可以不来,也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千万别来。估计以您的影响力,Freeman以后招生就有问题了。我们的副院长也会亲自向您道歉的。来Freeman悲剧的人是自身有问题吧,受不了Freeman课业负担的人多了去了。学弟学妹们深深问候他们。 -- by 会员 alex219 (2013/1/29 1:01:37)
上述一席话对于解释清楚问题本身没有任何帮助。请您不要用这种嘲讽的语气来对别人横加指责。杜兰商学院此次数据造假时间跨度在5年,从2007年一直到2011年。而它官方解释中对于为什么出现这种错误的解释确是:数据太相似,因此只有到2012 年整理数据的时候才发现。以下是摘自杜兰Freeman商学院的官网:
7) Why did it take so long to discover that data was being misreported? Regarding the GM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from year to year.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s, there were no unexpected variations in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rom year to year. The first time the discrepancies became apparent wa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2012 data.
试问我国每个月CPI的涨跌幅都是以1%甚至0.1%的变动为单位进行计算,这个数据的变动岂不是比每年申请Tulane的人数变动更少?那统计局干嘛还要每个月都公布一次CPI?既然这个波动更小,那干脆说“这个月由于数据波动太小,因此不进行计算或发布了”。您觉得这样是不是更合理呢?
我曾经与Freeman的招生委员会交流过,他们直言不讳的告诉我,他们在中国就是要选择那些GMAT过700, TOEFL过100的人来拉高他们的平均GT成绩,但这也无可厚非,毕竟GT成绩参与到整个商学院的排名之中,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会在数据上造假,或者说没有严格把关。申请商科的人自己都有感觉申请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我国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每年出国人数也有据可查,怎么就能说there were no unexpected variations in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rom year to year?问题出现之后,只是找了一个替罪羊把它开除了就想给外界一个交代,请问这是不是凸显出其内部管理混乱、监管存在漏洞的问题?请不要再拿什么毕业之后找到哪里的offer、平时上课的老师人格魅力有多大、课程作业难度有多高等之类的理由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这在逻辑上根本就不通。课业负担大的项目多了去了,也没见谁整天靠数据造假来提高自己排名从而吸引学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