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非诚勿扰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olumbia MBA:大家陆续都有不错的offer了。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3-1-27 22:39:56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啊!呵呵!


怎么好好的帖子变成了 无端的争论

投行PE的人 的确没有必要莫名的优越感 哪怕真的赚得多 也没什么可得瑟的

实业为本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但是实业的收入的确逊色一些

投行我不太清楚 PE里层次差距太大 差一点的 身边26、7岁的人就在搞了 顶尖的 合伙人全多是创业出身 都是实业金融一起玩的

比如我们公司 合伙人几亿身家是家常便饭 有的九十年代初就是千万富翁  有的创办过多个公司 都获得巨大成功

不过都和MBA没什么关系 MBA有时就是个负担
-- by 会员 maurise (2013/1/27 17:13:28)

142#
发表于 2013-1-27 22:50:38 | 只看该作者
太狠了,哈哈
原文引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去年12月的)。貌似不会是短期的。

在已有的裁员基础之上,投行在未来几年内还将裁员至少4万人,并且至少三分之一的投行将放弃他们全球化的目标。

近年疲软的交易和高昂的资本金要求使得投行收益不佳,在股东的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削减成本。

根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的数据,自从2011年中以来投行部门已经在50万左右员工中裁员1.5万人,而目前已经宣布了2.5万人的进一步裁员计划。

UBS上周表示,它将裁员六分之一,并将投资银行部门转变为资产管理部门的支持系统。

欧洲和美国的投资银行目前面临着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削减中的交易行为、更高额的筹资成本和走低的利率环境。在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更加严重,使得某些业务显得更加不经济。

罗兰贝格合伙人Markus Böhme表示,如果投行想要达到他们的利润目标,他们需要裁员更多。罗兰贝格预测,投行今年平均ROE将会达到11%。但是如果考虑未来的资本监管条例,这一数字将降至8%,这远低于多数投行12%-15%的目标。

报告写道:“要保持持续盈利,银行主管们需要在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重建企业金融和投资银行业务。”

Böhme表示,投资银行需要思考重构措施,比如将员工分散在不同地区和行业,或者减少高级员工的人数。“高级员工的贡献与收入不成正比,我们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换掉他们。”

罗兰贝格还预测目前14个全球性投行中至少有5个将退化为地区内银行或者将业务缩小集中在某些领域。“在三到五年内,我们预期全球性投行将减小到不满10个,而业务可以覆盖各地区和各领域的可能只有5个。”

除了UBS之外,RBS也将退出其证券交易和兼并咨询业务领域。野村证券也在削减证券和兼并业务。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5 14:34:35)




业务收缩和裁员确实一至有,不过拿RB的研究做引用就太幼稚了。全世界consulting的数据有几个是真的,逻辑有几个是通的,特别是文中这家。
-- by 会员 rmbaos (2013/1/25 14:55:04)

143#
发表于 2013-1-27 22:51:57 | 只看该作者
底线?
其他行业就业形势怎么样,如果不特别介意收入,留下工作的机会大吗?
-- by 会员 IUalex (2013/1/25 21:22:02)

144#
发表于 2013-1-27 22:57:32 | 只看该作者
中肯

不过投行好的年头的BONUS不是一般的多哦,每次和偶的那些在投行做TRADING做QUANT的同学说起在CORPORATE里拿的那点pay, 偶都不好意思开口,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哈哈
当然也不羡慕他们的生活,要是像偶在伦敦的好友那样在大投行里做N年的EQUITY RESEARCH, 每天7点整就做到DESK前面,LUNCH基本就是个三明治解决,偶估计早就投河自尽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快10点才拿杯咖啡晃晃悠悠的进办公室,晚上下班还要去看个电影听个小曲跑个步,中午吃饭还要变着法子找点FANCY的地方然后以teambuilding的名义去大吃一顿。
咨询的生活也是很颠沛流离的,整天拖个箱子到处跑,做幻灯片做到快吐,而且他们还一边做一边骂怎么我们和搞投行的一样辛苦拿的那点钱根本没法和他们比啊,不过你别忘了,你的exit points比投行多。还是那句前辈们说的老话:everything has a price to pay.

投行就是这样,高收益也高风险。年景好的时候富得流油,年景不好的时候血流成河。要进此行业需要有心理准备。

不喜欢的人大可以选择更稳定的咨询和实业,财富的积累就会慢一些罢了。
-- by 会员 bigjoe (2013/1/25 23:09:11)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0:26:08)

145#
发表于 2013-1-27 23:08:06 | 只看该作者
据他们自己说投行和咨询比出来之后的路要窄很多.
啥意思?
投行跳槽到行业比咨询跳到行业的路径少?

我就是个外行,瞎说一个, 主要是公司里好几个SENIOR MANAGER以前是搞投行的, 都是米国TOP 20的MBA, 吃午饭时随便侃侃,那些人PRE-MBA之前都有5-8年的很好的中国大陆的CORPORATE背景,所以被裁掉后才能再回到CORPORATE里头来, 据他们自己说投行和咨询比出来之后的路要窄很多.
比如以前总行的同事现在出来的 去哪的都有
租赁 证券 基金 信托 pe 地产信托  实业做融资 债券
全部同业相关
-- by 会员 oleoh (2013/1/26 2:35:13)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8:40:46)

146#
发表于 2013-1-28 00:42:1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quote]
你说的没错, CORPORATE就是要占坑抢坑,我们公司那些被投行裁下来的75后的哥哥姐姐们,当年如果不去米国读书,读书出来不去做投行,这些百万年薪带个千军万马部队不用做一点琐碎的工作一年到头海外培训机会不断每周工作不超过50个小时的DIRECTOR的坑都是他们的, 但是他们都选择了另外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TOP MBA + 顶级投行的路, 后来再回国回到CORPORATE里来这些坑已经都没有了, 有的人还算聪明, 0809年以后立刻回到实业, 有的还不甘心去大大小小的PE又兜了一圈,去年国内PE死了一大片的时候又2次失业.
我经常一起吃饭的那个DUKE的姐姐够强的了吧, 当年拿着DUKE大把的奖学金读的书,毕业后去的香港的摩根斯坦利, 我和她吃饭我还没有动筷子她的碗已经见底了. 还有斜对面那个STERN的姐姐也是复旦名校本科当年就职于华尔街BEAR STERN. SO WHAT? 现在她们的同学中那些背景远不如他们好,能力远不如他们强的人像老黄牛一样在外企里埋头苦干现在都在公司里做他们的上司,而且占着的那个坑屁股都不会动一下.

生活是很残酷的,不会给你从头再来的机会,年轻的时候做重大选择的时候要想清楚, 一招败棋, 满盘皆输. 尤其是读书之前已经在CORPORATE里积累了很好经验的人, 你是否还要跟很多比你年轻好多的小孩们去拼体力,你是否能够拼得过他们.

很多公司劳动强度都不比投行小很多的
天天混日子的公司职位招你干什么 特别是美国
金融行业绝对好过普通行业在于其行业待遇的绝对优势以及行业内众多的相关子行业可供发展 特别在发现中国家机会大把 实业则既不具备这种横向职业潜力 也不具备快速纵深 因为实业没啥人走 坑就是坑。。金融你三年不跳槽人家都会奇怪 实业行么?
去企业 你想跳槽很多行业都没几个能跳的 被裁员了都不知道去哪
金融只要入门了 就进系统了 难得是入门
还有就是金融换公司不换岗位的话基本立刻就能适应 因为市场不变 就是换个地方发工资 实业你如果换公司同行业的 都要适应半天
-- by 会员 oleoh (2013/1/26 2:32:17)



-- by 会员 juliewang417 (2013/1/26 12:44:12)

[/quote]
147#
发表于 2013-1-28 01:12:16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这两个人在的现在拿五十多万要考虑到他们进来是入门级别 你可以问问他们他们同学回国进实业的那种 外企的 比如这里吹牛的那种做饮料食品的 干到现在 不是高科技的 他们同学看几个能有年薪30万?

如果是mba 入门金融后 五年后 大家的薪水就是100万和几百万的差距 这就是数量级

如果你说他们是在公墓基金干了三四年 现在才十多万 我真无语了 以前我们银行的基金门口的前台都比这多的多 还有负责做点心的师傅
基金干了三四年就有机会做基金经理的也不少啊 实业干三四年啥样?非比loser?哪行没loser

这位大哥别忽悠了,金融业的确普遍工资略高过失业一点,但是绝对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大部分基金投行也都是吊死行业,真正赚钱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已。3,4年前有朋友一个美本回来,一个美硕回来,都在不错的基金公司做research,前者一年10万出头,后者也没高出多少,然后天天嚷着要再回美国去读MBA。另一个在美资中等投行,PE也混了5,6年了,从analyst到asso, 现在一年加上bonus也就50来万,前几天见面跟我说来了个top 20的MBA面试,人家说不要钱的intern也愿意干,最后他们还是从UBS找了个有经验的本科生。

投行裁员都裁mba 不裁quant等这些后台的PhD?这是火星的投行么 情况正好相反好吧 裁员先裁后台 而且职位没了就是没了 混蛋的没了 前台都是最后 按比例算差数量级 拜托

能不能说点靠谱的 我认识的国内国外正经金融圈的 有被裁过的 又回去金融了 有自己转行跳去高科技等实业做投资的。。有个大学校友金融危机自己回国了 带了半年孩子又去一家合资基金做策略 现在管两只基金 金融职位多的很 关键是入门难  

我认识的人不太多 从没听过在美国mba毕业做投资做了几年回国参加给fresh mba的leadership项目做财务之类的 既转行又转职能还转地区?有病?这种背景拿点leadership的实业收入 他们自己过得去 猎头也不会放过他们啊

真是稀奇 奇葩会聚lz公司让lz莫名的产生了自信和优越感 我

但实际情况是 这些情况就算是真的 也是极少数 大部分的金融圈的mba五年左右就把咨询实业的同学甩开一个数量级了
大部分实业对于个人发展 特别是回国 的外企 那就是吊死 进去了你就一辈子注定吊死的几率大大的了 不了解金融的随便YY金融怎么烂
明明自己先开始把金融说的一千不值都不如你们公司 还装。。
-- by 会员 oleoh (2013/1/27 13:17:28)



-- by 会员 lchanga (2013/1/27 14:20:07)


148#
发表于 2013-1-28 07:18:34 | 只看该作者
几点说一下
1.请把"avg HF manager"改成"medium-size HF manager“,要不我不懂你在说什么,median-size在HF算什么数量级,你自己去查
2.buy side不止HF,还有MF和PF,除此之外还有AF,BF,EF,SF等,具体什么意思,你自己去查,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毛病,把自己规定在"E/HF"和投行做比较,真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
3.我说mba不要只专注于sell side,你说"that is irrelevant for 99.9% of folks coming right out of mba ",答非所问,我也没说过在里面做的一定要从mba出来
4.medium size或以上hedge fund基本都不容易倒,除非赌的特别大,或者像去年几位做的好的经理提前退休(其中一位才三十几岁)


最后提一个建议,这个是中国人的论坛,不要用全部英文来装逼,要不以后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回来不要说我们不认你这种假洋鬼子


where did you get your numbers from? who w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an avg HF manager? Blankfein made $54m in 06, $20m last year. show me an "avg HF manager" making 10x that......


not saying sellside is all almighty ....but the reason why most mba students want to go to sellside is at a junior level, theres hardly any job that pays as much, beyond the mega PE / HF funds, no one pays as much as IBD. at a senior level, mega PE / HF funds or industry chieftains get pay premium over sellside, but that is irrelevant for 99.9% of folks coming right out of mba


an additional factor is how many investment banks go bust in a year ? in 10 years? how many funds go bust in a year?  when asked y doesn't he just start a hf, a senior banker said "i v got a mortgage man..."
与时俱进嘛...都啥年代了,还死盯着投行......sell side只不过是添人家屁股的
buy side才是正道......GS CEO一年还不如一个中等hedge fund manager的一个零头,人家和IBers差不多辛苦,人工是投行的几个数量级,也不用pitching,等着投行的人来服务...




我是Columbia MBA。现在北美,香港投行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找投行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大部分没有找到。
以哥大为例,今年找投行的中国同学一共有11人(大陆背景5人,香港背景1人,北美背景5人)。
现在只有4人找到。
一个纽约美林。另外三个是香港morgan stanley (其中一人还有高盛北京的offer).

没有找到的背景也都非常厉害,有国内top consulting的,北美精算师等,有北大毕业的,也有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等等。
往年哥大找投行的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Multiple offers. 2012年毕业的有10多人在投行做 (但据说已经有人上班几个月后被裁了)。今年市场非常差。香港许多投行几乎都不招人或是招1-2个。据说其他金融学校情况也不乐观。

想通过MBA转投行的,要三思啊。最好有back-up plan.

如果有芝加哥大学或是沃顿的朋友,可以补充说明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2:38:04)




-- by 会员 kiddinsh (2013/1/27 13:09:53)


-- by 会员 superman23 (2013/1/27 14:34:17)

149#
发表于 2013-1-28 07:22:17 | 只看该作者
请看看清楚,是hedge fund manager和大公司CEO做比较,你意思像一家投行会有很多CEO或者整个投行行业会有很多CEO?


[quote]
与时俱进嘛...都啥年代了,还死盯着投行......sell side只不过是添人家屁股的
buy side才是正道......GS CEO一年还不如一个中等hedge fund manager的一个零头,人家和IBers差不多辛苦,人工是投行的几个数量级,也不用pitching,等着投行的人来服务...



在华尔街也只有排名前二三十左右的HF manager能拿到过亿年薪,有极个别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能为自己开出十位数年薪,但这在庞大的基金经理队伍里面也只是凤毛麟角,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John paulson,James Simons,正如中国只有一个王亚伟一样。
-- by 会员 花花公子 (2013/1/27 20:15:38)

150#
发表于 2013-1-28 07:30:05 | 只看该作者
1.卖多少钱有关系么,亏着卖也是卖,当然你想到sell side去添人家buy side 的鞋子也没人拦你
2.我可没说普通hf,我说中等对冲基金,即medium-size, 这个什么意思,你自己网上去查,当然buy side也不单单只有HF


对啊, 说buyside怎样怎样才过时了,db 卖cds卖了多少钱啊,普通hf怎么比啊

where did you get your numbers from? who would be considered to be an avg HF manager? Blankfein made $54m in 06, $20m last year. show me an "avg HF manager" making 10x that......


not saying sellside is all almighty ....but the reason why most mba students want to go to sellside is at a junior level, theres hardly any job that pays as much, beyond the mega PE / HF funds, no one pays as much as IBD. at a senior level, mega PE / HF funds or industry chieftains get pay premium over sellside, but that is irrelevant for 99.9% of folks coming right out of mba


an additional factor is how many investment banks go bust in a year ? in 10 years? how many funds go bust in a year?  when asked y doesn't he just start a hf, a senior banker said "i v got a mortgage man..."
与时俱进嘛...都啥年代了,还死盯着投行......sell side只不过是添人家屁股的
buy side才是正道......GS CEO一年还不如一个中等hedge fund manager的一个零头,人家和IBers差不多辛苦,人工是投行的几个数量级,也不用pitching,等着投行的人来服务...




我是Columbia MBA。现在北美,香港投行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找投行的简直是惨不忍睹。大部分没有找到。
以哥大为例,今年找投行的中国同学一共有11人(大陆背景5人,香港背景1人,北美背景5人)。
现在只有4人找到。
一个纽约美林。另外三个是香港morgan stanley (其中一人还有高盛北京的offer).

没有找到的背景也都非常厉害,有国内top consulting的,北美精算师等,有北大毕业的,也有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等等。
往年哥大找投行的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Multiple offers. 2012年毕业的有10多人在投行做 (但据说已经有人上班几个月后被裁了)。今年市场非常差。香港许多投行几乎都不招人或是招1-2个。据说其他金融学校情况也不乐观。

想通过MBA转投行的,要三思啊。最好有back-up plan.

如果有芝加哥大学或是沃顿的朋友,可以补充说明一下你们学校的情况。
-- by 会员 非诚勿扰2 (2013/1/25 2:38:04)





-- by 会员 kiddinsh (2013/1/27 13:09:53)



-- by 会员 superman23 (2013/1/27 14:34:17)


-- by 会员 viennawong (2013/1/27 16:24: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4 16:0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