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696|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些许感触,关于GMA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许感触,关于GMAT

大家都是为了申请才考GMAT的,被它折腾了许久也毫无怨言,在G友中寻找希望,的确,在cd的日子非常愉快,很多时候问出的小问题纵然再可笑,大家也会马上给予答复,告诉我tips,告诉我怎么调整到最佳状态。


但或者是我的思维的确和大家不太一样吧,我常常发现很多朋友一次考,两次考,甚至〉=3次地去考GMAT,每一次看到那些朋友拿着〉=700的分数唏嘘感叹自己失败的时候,我真的有些莫名其妙。


很多人都说:牛人太多了,我的成绩不够高,可以Take 2,再高些,anyway,在这些高分主义者不断把分数考得水涨船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到底这么做意义大否?又或者有没有想过这么做对今后申请的后来者会有什么影响么?越来越高的成绩,让美国人对中国学生的成绩评估又提高了许多,他们以为中国人就应该是考那么高的。试问:今后的申请者门槛岂不是越来越高?难度岂非越来越大?


曾经有位美国朋友很纳闷地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学生成绩似乎都非常高,有些成绩我们美国人自己也没有办法考得那么好,但是中国还是没有美国发达?包括人的思维也好像没有他们的成绩那么outstanding?”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应试主义在我们这里茁壮成长有历史根源,但是我们的思维定势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我不止一次看到学校的学生为了把gpa弄高,考试时候以卡特尔的集团方式作弊,或者拍马老师为了把成绩弄高。这也是一种弊端的体现。


我唠叨了那么多,只是有时候觉得很悲哀,许多人只是在一种不断企图被他人认可,而没有自我概念的过程中生活,学习。这样的话,纵然你考得再高,也不会快乐。

沙发
发表于 2004-11-4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为了成绩而学习很痛苦


尤其是gpa这种非资格认证性质的学习和考试


屡屡被他折磨啊

板凳
发表于 2004-11-4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卡特尔的集团方式”?
地板
发表于 2004-11-4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形式也是必要的。

而且,GMAT要想考个好成绩也不容易,知识积累、思维方式一个都不能少。

至于老外为什么不能考好......新东方老师常挂在嘴边的总结是:#¥%*……¥%……#(……%¥%……—

5#
发表于 2004-11-4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我一个美国朋友,美国人,准备了三个月去考GMAT,考了58*还很得意地告诉我她GMAT搞定要申请学校了

还问我需不需要她的资料

我汗啊~~

58*

什么什么概念~~~郁闷得很~!

6#
发表于 2004-11-4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有在美的华人gmat630申请到了Yale,不过她本科也是在美国读的。
7#
发表于 2004-11-4 15:17:00 | 只看该作者
Something I wanna say, most of chinese made more efforts to prep G than Americans, this is why most of chinese scores are higher that American, it doesn't mean chinese is more clever than American.
8#
发表于 2004-11-4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Chineses怎么都more clever than老美~

嗯,是这样~~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1-4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流沙在2004-11-4 12:13:00的发言:
什么叫“卡特尔的集团方式”?

卡特尔是一种集团垄断的方式,也就是集团利益最大化,说明了就是作弊军团

10#
发表于 2004-11-4 17:25:00 | 只看该作者

1. 人的本性是自利的。当一个高分有可能大大帮助自己的时候,不太可能考虑这样的高分对整个团体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这样的负面影响,就每个个体而言,是相当轻微的,而高分相对于个体本身,效果却是显著的。

2. 去美国读MBA,到目前为止,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仍然是奢侈的一件事。除了近七位数的现金支出,还有两年的机会成本。考虑到这样大的投入,必须要获得足够多的回报;而一个好的GMAT成绩,是预期高回报的一个条件。

3. 去美国读MBA的中国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比例非常低。他们的平均智商和能力超过美国本土的MBA学生非常正常,取得相对较高的GMAT成绩也很正常。

曾经有位美国朋友很纳闷地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学生成绩似乎都非常高,有些成绩我们美国人自己也没有办法考得那么好,但是中国还是没有美国发达?包括人的思维也好像没有他们的成绩那么outstanding?”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4. 重复上面,赴美的中国学生应该是平均能力较高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学生成绩好不足为奇,并不能说明中国人的平均国民素质更好或者更差;况且,国家的发达程度和各种因素有关,基础,体制,自然资源等。鬼子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我直接怀疑他是否善意。另外,赴美的中国人的思维,同成绩一样outstanding,但是我们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使我们通常不倾向于直接表达我们的思维;也许我们该适应美国文化,但是我们同样有权利保留自己的风格。这样回答,看鬼子怎么说。

应试主义在我们这里茁壮成长有历史根源,但是我们的思维定势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不知道这里所指的思维定势是指什么。

我唠叨了那么多,只是有时候觉得很悲哀,许多人只是在一种不断企图被他人认可,而没有自我概念的过程中生活,学习。这样的话,纵然你考得再高,也不会快乐。

非常同意这种说法。但是,有没有考虑过,这样观点是否同样是在“企图被他人认可”呢,尤其是美国人。美国人可能重视思维能力,这个通过外在的语言交流或者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同样重视思维能力,但是通过分数表现出来,我看并无不可。

这两天Reading做多了,习惯了Critical Thinking,言语多有得罪之处,请多多包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1 17:3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