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踩一下abjure的贴子,很有营养的讨论啊,看过很受启发。我来分享下最近旁听MBA的consulting课程听到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实验:
这里有4个jar,分别装有: #1 smoke #2 alcohol #3 chocolate #4 nice clean soil
现在拿来4只一样的worm,分别放入4个jar里面。若干天之后观察结果,the worm in each jar: #1 smoke DEAD! #2 alcohol DEAD! #3 chocolate DEAD! #4 nice clean soil ALIVE!
So what? Conclusion: Smoke, alcohol, and chocolate are bad for your health.
这个argument怎么样?你信服吗?
hmm...
那有人就说,我可以得到这样的conclusion啊: (Alternative) Conclusion: If you smoke, drink alcohol, or eat chocolate, you don't get worm.
这就体现了CR中或者说business里所需要的逻辑思维方式。从premise到conclusion一条线下来,叫做FOCUS: Frame -- Organize -- Collect -- Understand & Synthesis
发现了吧?这两个conclusion,都是premise的自然的逻辑延伸。不过却截然相反。很多CR weakening题目,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仍然是从前提推结论,不过换了一种思路,就能weaken原来的结论。
btw: 觉得复习CR对consulting很有用,接触了consulting的思维方式也能对CR有更深理解。大家感兴趣的话,推荐下consulting的经典书吧,比如the mckinsey way.
首先提高水平肯定是最重要的…… SC PREP和OG的正确率是必须要刷到90%左右或者以上,而且最好能刷到每个选项错在哪里都知道,并且尽量以美国人的思考方式去解释这个选项为什么错,而不是中国人的什么being一定错这种理论。这个时候manhattan就是最好的解释材料,每个题错在哪里最好都能在M上找到对应 CR的话其实你在职工作几年应该不困难,CR其实考试的核心是考商务中如何能够回答对方说的话……所以我个人看法是放弃什么削弱啊加强啊具体的做题方法,就是想,A这么说话我应该怎么回答他? RC其实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测试,要像看中文一样去看英文,这就是为什么RC的寂静有用。因为并不是要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而是知道这篇文字再讲什么就可以了。 寂静这玩意吧……用的好和用的不好差距会比较大……所以称之为双刃剑 想用寂静且希望保证不会砸自己的脚,必须达到一种。。。能够复述寂静的程度,不能到考场看到题说哎呀呀中了,具体讲什么全忘了 -- by 会员 bywang (2012/11/3 13:06:10)
谢谢棒棒, 我之前做题的时候,也对自己提过要求90%正确率,搞了几次,没上,没脾气了,自己的标准越来越低。SC我是在最后10天突破的,当时对自己下了狠心,逼自己上架。CR是时间不够,GMAT还是要大量时间去学。 说道“商务人士”,这点我巨汗。 因为我觉得我个人思维是有惰性和惯性的。我觉得学习CR让我最欣喜的一点就是如何去多角度的看问题。 反正以前我看问题是比较有自己的思维局限性。 所以我觉得我CR差在对阅读理解能力上,以及自己思维并不是很“严密”上。 我也很appreciate 这一点考试给我带来收获。 说真的,考前两天有个考GRE的朋友说他烦得不行了, 我说我没有啥烦躁的感觉。 这次考完以后,我觉得自己更加喜欢和享受学习GMAT的过程。 -- by 会员 abjure (2012/11/4 9: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