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2209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感谢CD! 小宇宙爆发! 1. 备战经历 2月底报名了5月30的考试,想着3个月够了,正好搭上旧版考试的末班车。实践证明,人的惰性是难以想象的。三分钟热度只在三月份发挥了作用,三月刷题,把OG\Verbal\prep做完;4月份一直在纠结课题,基本没进展;5月初的五一看了点ARGUMENT、ISSUE的写法,但是没有动手写... 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一直在课题上纠结,三不五时做点prep原题调剂一下。偷懒+纠结,一直没有模考……考试前两天,痛苦纠结着要不要放弃,还是决定考了,搏一把!
2. 考试经历 今天的帝都,考试前半小时才赶到考场,一路上的红绿灯不是一般的多。在出租车上听到考试中心那边传来的“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差点没晕过去。不过实践证明,晚一点到好像也没事,还有4、5个人12点45才到…… math还算顺利,昨天prep模考了一把,时间总算够用;Verbal就囧了,之前没在电脑上做,只是自己用手表估时间,最后30分钟20题,紧赶慢赶,好不狼狈。
3. 复习经验 分享一下自己的复习经验(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Verbal (1)SC语法:考试的时候觉得SC是最省时间的,练熟了基本就是看几个关键点,心理就有数了;当然习惯用法防不胜防,能记多少是多少,但是对关键点足够敏感就保证满意的分数了。 材料方面:白勇的语法书真的不错,做完就对sc有感觉了;然后是prep07全解版,重复做2遍(某个cd置顶帖的mm说的,这个建议真的很好,当然也就适用于sc,因为做完很容易忘……),肯定有收获。最后,《曼哈顿》挺有用的,归纳总结得很好,适合做完一些题再看,自己提炼总结。 SC是入门难,后面容易,所以一定要克服开始的畏惧心理。
(2)RC阅读:考试的时候在这上面纠结的时间最长,估计正确率也不高(四篇社会经济方面的阅读)。 材料方面:就把og和verbal做完,感觉还行,另外可以做做gre阅读(我做了10篇),尝试更高难度,有助于积累信心;没有用“小安”分析法通读,个人觉得太耗时间了,也缺乏这种耐心。个人的一点小经验是坚持看英文网站:NYTimes, Economist,不管有没有复习GMAT,每天至少看一篇,保持一种阅读的感觉和速度。在复习GMAT的过程中,你会神奇地发现,原来看不懂的新闻评论现在能看懂了,而且出于SC的惯性会去分析报道里的句子结构、语法。 RC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点难。提高阅读速度,保持阅读感觉,高举“无关性”原则提高做题速度。
(3)LR逻辑:高举无关性原则,剩下的选项通常只有一两项,这时候认真看一下,不要犹豫太久,选了吧……遇到二选一的情况也就20%,这个时候人还是跟着第一感觉,因为考试时间有限,不要过于纠结 材料方面:OG\Verbal,Feifei的题 逻辑最重要的是认真读题,争取第一遍把题目的逻辑脉络理清楚了,后面就好做。
Math (1)一定要记住数学名词,遇到简单题却困在一个不懂的名词上是一件很囧的事;基本的数学公式,几何定理还是要看一看,无需强记,有印象就行。 (2)认真对待,至少做100道题,找找感觉。不要轻视math,作为一个很久没考过数学的工科研究生,我个人觉得难度没有之前以为的那么简单,总有些搞怪的题目,但是也不要太纠结,考试的时候守住基本盘就能得到满意的分数了。 (3)材料推荐:OG;毛毛大牛整理的数学名词表
作文: 考试第一次写,手忙脚乱,即兴发挥,好在有头有尾,分数不强求,就指望评委老师发发善心了…… Argu把陈向东的书认真看了一下,Argu的常见错误还是很好抓的,常用句式记上几句,考场极性发挥也还凑合。 Issue草草地看了一下…… 考场上写完作文,叹了一口气,人都是逼出来的。之前一直不写,等考场上赶是一件很囧的事,大家一定要克服惰性和畏难心理,写下去。哪怕一篇也好,有个感觉,考场也有底。 复习材料:陈向东的两本教材
在GMAT过程中痛苦的是自己的懒惰、纠结、畏难,快乐的是在研究课题的挫折中、偶尔沉迷网络的空虚之余,做题能让内心得到平静,体会到专注的乐趣。 这次gmat有点侥幸,对我也是一种鞭策。 最后总结两句感受: 复习的时候:“万事开头难,不愿意经受开始的小小挫折,最后只会换来更深的纠结和失望。” 考试的时候:“把握全局,不要纠结一城一池的得失,做完就是胜利!”
Finally, 感谢CD上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无私的奉献,真心的交流让人感动。各位大牛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认真、细致让我震撼,有这样的毅力和耐心,不管未来做什么都会很有前途!
祝福即将踏上考场的兄弟姐妹们,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