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永远是个culture product,对于外国人来说不可能通过2年的MBA就升天,炉火纯青了。这是个积累的过程。当你对美国更了解,你的听力自然会有很大提高,理由很简单,你至少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了。talk show看了为什么不会笑?那是因为你不懂他们的文化,不觉得好笑,反之亦然,美国人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笑话等等,不一而足。 美国找工作也是看排名的,和学校有比较大的关系。学校好,会有比较多和好的公司和学校有长期联系的,会固定到那些学校去招人。在美国,如果你不是top MBA,回报率就不要指望那么高。为什么呢?第一,top MBA现在都一大把,而且个个能力比较强,从总体而言,比默默无名的学校的MBA要强多了,他们都在struggle找工作,那么末流学校的MBA是不是更要靠运气了呢?第二,那就不去和TOP MBA竞争了吧,和普通的MS竞争,MS的毕业生更实用,实际操作能力强,起薪低,而1,2年后,能力未必比一般学校MBA差,公司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在我眼中,一般学校的MBA就是在和MS毕业生竞争,但是前者要花很多投资,如果你没有拿到奖学金的话。从ROI的角度说,我个人是不会选的,我会选个好的MS,实用的,为了找个好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MANAGER的,也不是每个MANAGER都要有个MBA学位。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要MBA,然后再选择。 我是读marketing的,presentation是每门课的必须。一开始我也是特别害怕,但是我已经闯过一半的害怕了。说一半是因为做presentation时的紧张还是难免的,有美国同学那么从容上台应战。我在上oral课时也见过口语和逻辑思维具佳的美国同学。但是中国人也有优势,记住:我们要传递的是information而不是language。当language能被人听懂时,不要太刻意追求没有口音一类的问题。这的确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要努力提高注意美国同学的用词,我们的wording常常和他们有区别,这一点构成了我们的英语一下子就知道不是native的。有些其他国家的人,即使从小在美国长大,他们还是有口音,只要他们是bilanguage,但是他们的wording很地道,美国人一下子就知道他们是native language而我们不是,口音再好也没用。既然来美国是锻炼的,我不主张由美国同学代表发言。我们老师是要求每个人承担一个section的,没有办法可以逃掉。我也不在乎,伸头一刀,缩头一刀,所以大胆去说。之前好好准备倒是真的。在学校多和美国同学说话。他们课上发言很多,努力向他们学习,参加课上讨论,多说就好了。提高本来就是个过程。 去了好学校的同学不必觉得自信受打击。本来好学校里都是强手,大家都强的,摆正去学习的位置就好。这世界永远都有人比你强,也永远有人不如你,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