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38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心经] 奋斗过的,才是青春——GMAT二战720[2011-08]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23: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GMAT考试告别帖
11年5月一战650,8月二战720。

我走出湖大的时候,整个人都已经虚脱了,说话说得很慢,在路上慢慢地走。甚至感觉自己就像死过一次的人一样。说得好夸张是吧,但是我真的觉得没有经历过二战的人不知道这其中承受的压力和艰辛。所以同样的,我也没办法了解那些四战五战的同学所承受的东西,膜拜下。我觉得二战已经到了我的极限了,可想而知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都是平凡人,这一路走来都不容易。回家的时候很不真实,我傻傻地甚至把成绩单又拿出来看,验证一下自己没做梦。

考前有个好友,一战600,二战很努力很认真非常扎实又复习了五六个礼拜,结果比一次还低,我想说两点。

第一,这个考试并非适合每一个人。
这个考试应该说,不全是考英语,很多时候考思维方式和情商,它作为商学院入学考试是有它的道理的。我记得XDF有个老师说过,当你不再纠结于细节,不再瞻前顾后,就可以上战场了。像逻辑,到后来,我的感觉是思维的清晰度比接受的信息量要更重要。而这种能力不就是在做决策时接收大量信息并快速准确选最优吗?因为经济不像法律,如果说LAST选的是最佳,那GMAT选的就是比较之后的最优。因为法律是完美的,必须要完全严谨,而经济里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都是在纷乱的决策中排序选相对来说比较好的那个。我觉得最近的语法出题趋势也可以明显体现这点。这次考试我语法做的也很纠结,很多选项都没有什么语法错误,都是选表达更优先的逻辑更流畅的。而阅读就更是精炼信息,考场上我非常幸运,有三篇阅读都是详细狗,没看文章直接选答案,因为在看机经的时候我已经把整个文章的逻辑简图和出题点记熟了。小安阅读也好,XDF的结构化阅读也好,做的都是精炼信息,抓文章主干,而一篇文章中最重要的那些转折啊、对比什么的,自然就成了考点。所以“逻辑为王”在这个考试里是绝对适用的,连整个PACE,平衡大法之类,都是考验的情商,压力之下冷静思考完成目标,不犯低级错误,不后悔已经做出的选择(因为不能回头改答案),合理分配资源(时间)等等。如果说有的同学,我在这里揣度哈,付出了很多努力很多心血,始终考不好,我想是不是因为思维方式跟这种理性冷静的特点不匹配,过于纠结细节无法把握全局,如果是那样的话,我觉得应该好好地理性地再次衡量一下G的分数对你的思维方式与它要求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匹配度的评判。读商这条路,真的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该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中国就喜欢让它勉强成为自己的。这条路不适合你,那在别的路上一定会更卓越。刚刚那个朋友,他考前无比虚弱地问我,说如果比一战还差怎么办,听到他问我突然就很难过,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太执着了吧,都不愿意承认不愿意去想。其实可以保研,可以工作,也可以过一两年再去读。这个考试是很重要,但绝对不是生活里最重要的。

第二,心态是实力的保障。
我刚那个朋友,他实力很强大啊,但是考前异常焦虑,两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这个考试二战三战的同学,对每个人都是一种磨砺,日子很苦,但是熬过去了就胜利了。考前的那个上午,这个月数学机经300题以后的讨论稿我还没有看,因为之前觉得太多错误又答案不全,然后我全身开始发热,我很怕自己发烧,于是吃了五粒阿司匹林。再加上前一天晚上两点才睡,我果断决定去睡个觉放下那些数学不看了,清醒的思维显然更重要。然后一直跟自己说,要扛过去,就快结束了,不能在这时候倒下。
在这里顺便提一句,我觉得心经区里有一种误导,就是N多大牛们发各种帖说准备30天一战750+,我想说30几天就750+的,我相信真的是极少数。更多的750+,都发生在二战吧。忘了谁说过,正常的复习时间700分需要700小时,我觉得这个比较靠谱。总之对于非牛的大多数来说,一定要留足充分的复习时间。水深水浅因人而异,但是不要等到自己快要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个月做不到那么多事情,就像悲剧的LZ一战一样,等到最后才发现语法太弱了真的很弱很弱,结果一战我就纯当是花250刀做了一次prep回来了。

语法始末,怎样才能深入OG


语法:在这里,我只想说一点。都说OG应该仔细看,看扎实看细致,可是什么样才叫看扎实看细致?我想OG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事实是,OG确实写的不那么特别容易看得深刻,除了它总有些地方是用awkward,wordy这类单词形容,还有一点就是OG每道题并不会详细地把所有涉及到的语法点给你指出来。我一战看了四遍,应该说,真正有效果的只有两遍,有两遍是没什么感觉的,而且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样再来深入,这是我当时非常苦恼的。二战时候在复习语法之前看了很多很多NN们的心经帖,来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我想就怎样深入OG说三点方法

1,有个很好的课件叫做李希强。
在附件中挂出。这个课件貌似流传得还不是非常广泛,但是我觉得它确实是帮助提速的一个好东西。二战我只仔细看了一遍OG,是对着李希强看的,觉得收获很多。公正地说一句,李希强里有一些原则是见仁见智的,我觉得这个课件好,并不是它的知识点讲的多客观,显然有些东西跟prep和og是有矛盾的,我觉得它好是因为它让你对所有重要语法点敏感,培养迅速断题的感觉,并且让我们这些对og已经嚼蜡般的同学看出一些新的道道来,更有体系的道道来。

2,在看完语法笔记之后,再回过头来看OG感觉是不一样的。
如果OG是内功,是根基,那么OG也是高手最强大的东西。Prep应该说是套路,是打狗棒法,是降龙十八掌。内功和外力相辅相成,OG上一个台阶,再看prep会容易很多;prep进入新的阶段,看OG也有更深的体会。一战我就不说了,我没有看完prep这么好的东西,因为时间不够了,也难怪我考的悲催。二战的时候是把08笔记认认真真看了两遍。第一遍看得很慢,每天下午20来道题,写自己的笔记,撑死了30道,慢慢磨吧,搞了一个礼拜才搞完。然后07笔记没有看完,看了不到一半。07笔记写的更简略,每个题抓核心知识点,是从断题的角度写,08笔记写的更全面,当然也有人说是更啰嗦,每个选项错了哪几个点都写得一清二楚。每个人有自己的偏好,如果时间不够的话,两者选一个看就好。当我的语法趋于稳定,差不多是80%的正确率的时候,我再看07笔记,就已经能够预判它会写些什么了。

3,表格法
。这个方法我没有试过,但是我觉得它的要求正是语法这块要求大家达到的。我理解语法应该达到的水平是,看着OG的题目,能够准确写出每个题每个选项错在哪。所谓和GMAC心心相印。用那个按知识点分类比对表格,应该是一个很好途径。附件中挂的是某牛按OG11做的excel,大家参考。希望某NN不要怪我呵,好东西大家分享~~~

逻辑的原则


一战时我一度以为自己逻辑很好,其实二战回过头来看,并没有很好,也就是80%左右。我两次考试之间,逻辑的提高并不太多,每套GWD都是两三个,十分稳定呐。^O^  逻辑题目绝对不在于做的多,而是做的精。

1,关于逻辑的资料,一本OG足以。
因为逻辑是最难做出权威解释的,市面上真正权威的东西只有OG。并且逻辑是训练思维方式,当你对待逻辑问题有了思维惯性,也就是能够迅速判断无关、加强削弱是,那就成功了。我没用过lawyer的方法,只看了介绍,但是我觉得他说的核心和看懂OG时达到的状态是一样的。我是到二战才发现OG逻辑的解释写的多么的好!!各位筒子们不要像我一样悲剧,总是等到最后才发现身边的宝贝!!二战我逻辑没练别的,就把OG对着解释好好看了一遍,然后每天30道题。OG上有很多地方,我一战时以为是无关的,其实解释会告诉你它认为是加强。看解释就是要把这种地方纠正过来,用最正宗的GMAC的方式去解答GMAC的问题。到后来我的状态基本是,一个题干即使看不懂,只知道它大概围绕个什么东西在说,也能够迅速排除哪些是无关选项。这就是所谓思维惯性比接受信息的多少更重要吧。

2,关于逻辑的练习。
我觉得考GMAT的筒子们一般都精明干练,如果把逻辑全部翻译成中文,大家做起来80%+应该都不是问题。所以逻辑有两点核心,一点是读懂题意掌握哪些是结论哪些是背景哪些是前提条件,第二点是做题速度。昨天考试时我明显觉得逻辑题目很长词汇量很大,有好几道5、6行的题,跟一篇小阅读似的,而且大量单词看不懂。这就在于平时训练阅读,坚决要一遍读完不能回视,并且一遍确定它的结论,逻辑里结论是最重要的,大部分问题就是围绕这个结论。我记得我原来看个帖,有个妞说她逻辑就是差,怎么弄都是差,于是每天100道,坚持坚持,然后就量变引起了质变。所以我觉得每天掐时间保持一定的逻辑做题量还是必要的。又因为逻辑和阅读是最容易晕的,要保持自己在高强度题量的面前尽量减少思维弱点,即在最差的状态下仍然能够保持一定准确率。我觉得这个训练对整个考试的状态啊什么的,都很有帮助。

关于机经

阅读的方法我就不多说了,LZ阅读不好,昨天考试寂静相当给力。关于机经的使用从一战到二战我有深刻的体会。我的经验就是,阅读机经要懂得放弃,要有自己的逻辑简图。

一战时,阅读机经也很充分有五六十篇,我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应该说大部分都记住了,可是机经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有篇还帮了倒忙,因为那篇机经不详细,我就一直在回忆那个不详细的机经,文章直接没看懂,又紧张又急躁,全部乱选。

二战我整理机经的方法不同,懂得放弃的意思是直接删掉那种不详细的机经,有自己的逻辑简图的意思是一定要把那篇机经里最核心的信息记下来。最近两个月机经区都有人将自己整理的机经上传。对,就是这种方法!一定不要贪多,那种不详细的或者只有几个版本还互相矛盾的就直接当它没出现好了。然后剩下的机经,有可靠题目和解答的,一定记熟。这样当它在考场上出现时,你才知道机经的快感。罗斯福那篇,没看文章,题目是秒杀。当然你得保证你前十道题让你进入700分的库里,不然就很难遇到那些给力的考古寂静了。

三月开始到现在,算是正式告别GMAT这个阶段。我很喜欢CD,这个地方真是让人觉得温暖,会尽量回馈。谢谢在北京一起上课的岩岩,乐乐夏训;谢谢我爸妈,我妈真是淡定帝——在我一遍一遍问她我要没过7怎么办时总是有办法让我平静;感谢曾小洁,ZJ,一路互相支撑到现在,听我抱怨听我咆哮;感谢宁宁同学,还做那么可爱的彩信给我加油,总是被我嘲笑却一直大方,安慰我的焦虑和纠结;感谢我自己,就像走出沼泽地的人一样,终于有办法开始实现梦想。超喜欢《百万美元宝贝》里那个妞,tough girl。大家加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1-9-2 23:07:24 | 只看该作者
8,30号一战650,希望二战能达到楼主的水平!加油
板凳
发表于 2011-9-2 23:28:56 | 只看该作者
心经真的很给力,让我这个三战失败的人很佩服,我确实是属于选答案总喜欢瞻前顾后非要知道前因后果的纠结的人。。。
地板
发表于 2011-9-3 09:49: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我想很多时候,我还是没有摸到门路和学习方法,现在我也在看李希强的OG解释,希望会有收获!!谢谢!!!
5#
发表于 2011-9-3 18:21:23 | 只看该作者
李希强的总结到底怎么样啊?用过的人解释下~
6#
发表于 2011-9-3 20:04:14 | 只看该作者
LZ有句话说的很好“对所有重要语法点敏感,培养迅速断题的感觉”,这是我这两天做语法大全时对自己缺陷的感觉。虽然语法已经清楚了不少了。可是在面对不同题型时,在有限之间内,在时间+变相的题目时,自己对语法错误的敏感度有多少。这两天我知道了,很低。错了以后一看答案才会大叫。对啊,这个是错误。我怎么就没有看到啊。还有对于题目是preference的问题还是真的语法错误。我经常会把preference放在语法错误前来排,或者最后2个里,我选了我Preference的那个,却没有选那个语法对,但是读起来就是怪的那个

对于语法,你有多敏感,你就有多熟练,你就有多快。而做题下来的感觉是,如果一上来就能看透出题点。立刻选的,往往多是对的;而一上来,迷失了方向,纠结再三算的,花了很久,最后还是错的。这个就是对于语法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够的关系。也是考场表现不佳的原因
7#
发表于 2011-9-4 13:01:31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也在用李希强的笔记,但是感觉这个笔记几乎是纯语法知识的做题方法,与GWD的语意做题完全不一样。

大家是如何使用这个笔记呢?使用时的顺序是怎样的?

还有,OG的解答和李希强的解释有些也从不同的角度,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呢~

谢谢~~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11:00:4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李希强的方法不可全部信赖吧,只是一种辅助。我的感觉是李希强是训练你一眼看出语法点,它总结起来显得更有条理。当然不一定所有语法点都对,尤其是preference的时候,这个每个版本的资料都不同,也确实很难得到标准的说法。我觉得李希强的课件是通过一个新的角度来让你看OG,注意到之前的盲点。总之不可过于依赖,无论怎么用,最终的目的还是回归OG。LS加油~~
9#
发表于 2011-9-6 10:20:01 | 只看该作者
是我啊,是岩岩啊。看到你的心经了,写的真的很棒。
10#
发表于 2011-9-6 14:56:07 | 只看该作者
恭喜!
我也等着可以告别GMAT的那一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12 21:3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