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07joyc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9警告:中国留学生遍地走,镀金硕士多如狗!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3:58:44 | 只看该作者
读上帖者,可能同时对"(水帖)为何走上美商路"一帖感兴趣。
转引:
"【水帖】为何走上了美商路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并没有从大一一开始,就眼盯着去美国读商科没放开过。我想很多人都迷茫过,在求学和择业之间。

当听到同学拿到了好的工作offer,你心里是否有一些迟疑。但就在思绪犹豫的一刻,却发现自己过去几年的背景经历已经在job market上毫无竞争力。是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别无选择,必须要一路走下去。

没有理由羡慕别人的拥有,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走向不同的方向。有幸路上相遇,握手拥抱,相视而笑。然后勒紧行囊,继续前行。

偶尔我们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走上了这条路。回头看看,原来是我们脚印的方向。

留美意味着分别。回过头来看,这将意味着在过去的几年,未来的几年,我们将会与多少人擦肩而过。尽管会有短暂停留。

和那些不可能的人,不管是你单方愿意,还是大家都想,总会因为时间空间而变得不可能,因为生活中,我们已不再有太多交集。

为了自己人生的一个梦,你放弃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是什么,让你走上了这条美商路?
"

我也甚想知道:童鞋,你是怎么想到要报读商学master的?
答案:
1,家长推荐
2,中介推荐
3,学友推荐
4,老师推荐
5,自己发现
6,个人兴趣
7,其他
你能说说么?


212#
发表于 2011-4-10 15:28:15 | 只看该作者
凭什么就觉得名校的学生比其他的好很多呢,中国的高考制度又不是不知道,山东 浙江等省市的压力是北京上海的考生能比的么 纯粹占了地理的歧视 可笑!
-- by 会员 selinalover (2011/4/9 8:28:43)


你可以不服气.但是名校总体情况就是比其他要好很多..
这个..没在里面待过的不服气的人..是不会理解的..
213#
发表于 2011-4-10 15:59:58 | 只看该作者
镀金硕士多如狗,国产硕士多如牛毛,so... CD最近这么不淡定,各种咆哮贴,路是自己的,嘴是别人的,什么适合自己做什么
214#
发表于 2011-4-10 18:13:12 | 只看该作者
凭什么就觉得名校的学生比其他的好很多呢,中国的高考制度又不是不知道,山东 浙江等省市的压力是北京上海的考生能比的么 纯粹占了地理的歧视 可笑!
-- by 会员 selinalover (2011/4/9 8:28:43)


又见地域言论啊。。高考不能代表能力。。淡定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22:34:50 | 只看该作者
鸵鸟态度只是自欺欺鸟(人), 有知方能无畏。 咆哮未必就是胆怯,自负未必不是自卑。
呵呵,真把道理想明白了自然也就淡定了!
21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01:57:48 | 只看该作者
咳,今天版上"大家难道不知道金融硕士是找不到工作的吗"一帖好火,讨论得真不错!
本帖可以退休了。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0:13: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的讨论质量很高,特把我比较认同的观点录下,供参考!

(帖子)大家难道不知道金融硕士是找不到工作的吗
美国的硕士基本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了,水。。。
这边念master的基本都是国际学生,老美不是工作了就是念phd了,绝对不会念master的
尤其是金融master,基本每届都是全体回国,根本没有工作机会,不知道大家出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而且金融master也学不到任何东西
CD上大多数人都有鸿鹄之志,但是也请认清事实真相,看清自身实力,考不上mba/phd只好出来念master(金融类)的,基本上都是浪费钱了
本人只是善意给大家提个醒,轻喷~

(跟帖)
楼主,您的情况和我们不一样。。您是美本,大家都知道美本是很累的,而中国的本科才叫水。。在中国念本科的同学都知道。。实用性几乎为0。如果在中国继续念研究生的话,会将水进行到底的。。美国研究生和中国研究生相比含金量的确不是一个档次的。。能否学到东西也分人。。对吧。。我觉得,已经荒废了四年了。。去美国读商科应该能让我们不再荒废下去

关于找工作我觉得楼主有点极端了,其实仔细看看以前的老贴会发现无论msf在哪个学校读的都有找到好工作的,还是事在人为吧。
我也在美国念本科,感觉更多是国内和国外的信息不对称,国内很多金融职位最低学位要求就是硕士,美国本科毕业就可以做了,游戏规则不同

这是个概率问题,如果是cmu,princeton,mit等top school出来的msf,情况就不一样了

LZ说话太绝对了,用了许多非常绝对的词语。。如“绝对”,“全体”,“任何”。。。这个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不太恰当的,尤其是有关于人生的问题。人在选择路时,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可能会有什么绝对的光明大道。
我对你的意见持认可但反对。认可的是情况基本属实。反对的是你忽视了现实。原因有如下几点:
1. 你是一个华人,大家都是华人。华人圈子里多念点书是一种文化。就像韩国日本一样。很多人都觉得MASTER已经是最低学历了,所以这就是社会的气氛。你是美本也没用。
2. 你说念MBA/PHD有用。但有几个人可以念?MBA需要工作经验,应届生不可能。除非特水的读了也没用。PHD难读,但更难得是你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你说你是美本,但你对PHD的流程了解吗?你敢去念吗?我相信很多人(包括外国人)也不然贸然投资6年的时间到一个比较未知的领域。而且说白了,不是那么多人喜欢学术。所以念MASTER是唯一的选择。
3. 我不知道你如何DEFINE国际学生,不知道欧洲的算不算。起码我看到的没有说很多中国人。我只去过ROCHESTER听过课,其实也就不过1/5的人是华人而已。美国人不念MASTER原因很多。他们文化并没有唯有读书高,他们的学费也很多是自己攒的。如果我要自己攒学费,那我承认,我读不起MASTER.
4. LZ最大的错误就是因果关系没判断好。不是因为MSF水,而是因为我们华人朋友语言不过关找不到工作。说白了,这个不管你读任何专业都没用。并不是这个专业的问题。如果在国内打好英文基础,谁说工作不可能?
5. 搞金融不需要金融专业这话对了一半。现在的世道是数理站有优势,但那只是优势。不管在什么企业,什么行当,就一定有不同专业的人。除了非常技术性的职位。公司是一个团队,需要的是DIVERSITY。有人要数学好,有人要会NETWORK,有人理解市场感觉,如果全部都是一帮数学家,怎么跟客户谈生意?学FINANCE,如果是真心学而不是因为学不了别的才学金融的,绝对会有突出的优势。
6. 我个人真没觉得MBA又有什么不水了。读MBA应该是建立在一个非常好的本科上。比如IVY+MBA或者清北+MBA。 如果一个比较普通的大学去念MBA,含金量其实很小。这专业无非是GMAT+W/E,毫无技术性可言。而且MBA是转换人生的最后一张牌,你太早打出去对一个人没有任何好处。
没有在喷LZ。我只是觉得要更深度的分析MSF的问题。读FINANCE的人本身就是要很特别的人格魅力。如果以读数理化的逻辑去搞FINANCE,多半没啥好结果。最重要的应该是努力提升英文水平吧。

LZ说的还真是实话。身边不断的有朋友哥大金融硕士或者MBA出来找不到工作之类的。我觉得有身份的话会很不一样,其次如果不读硕士,PhD基本上没戏被录取。

听好几个长辈说过,现在没有国内学士学位的年轻人回国在他们的圈子会很不受待见了,至少他们看到简历时心里先打个折扣。大家都知道本科就出国的总体来说大多数都是在国内考不上好学校的。
我问他们说但是后面别人成熟了变厉害也不一定啊,不能光看高考前的水平吧。他们笑说是会有浪子回头之说,但那是少数,都说三岁看老,更何况18岁,一个人许多看不见说不出的内在能量和综合素养不是说变就变的。总体来说最受青睐的还是国内名校的under+国外grad,他们知道这两层选拔都能通过的年轻人的素养和前途肯定更加Promising。
当然也只是分别听几位上面圈子里还比较有头有脸的长辈说的,不知道有没有代表性。

抛开别的不谈,也许美国硕士至少在人的思维眼界上会有一些提升吧,至少经历了一两年不同的环境。
国内现在机会太多了,可以施展手脚的地方太多了,不能留在美国又如何,多点经历,拿个学位证明自己又经过了一轮筛选,也学些知识,交些朋友。然后回国一起参与进自己民族这千载难逢的剧变时代,有什么不好呢

另外居然还有指责lz的,真是让人无语到极点。你愿意花你父母的钱去捐给那些非top学校的cash cow项目是你自己的事情,又不关lz什么。人家好意给你提个醒而已,不领情就算了,还指责人家,你有什么资格指责人家呢?就算lz措辞有些绝对,那也不是你指责人家的理由,毕竟这只是大家交流而已。大多数MSF就是很难找工作,有人能找的到可以说是小概率事件。你要是在再烂的项目都能脱颖而出,那你的能力就太强了,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退一步,你真这么强,大可不必申请这些非主流的MSF吧。如果你不是这种人,铁定要在找不到工作的那群人里,给找的到的牛人当炮灰。你心甘情愿当就是了,只是你这种层次就更没资格说lz什么了,起码lz能找到工作,这点你就比不得了。

我感觉国内不是大学水,是整个教育方式不对,高中初中累的要死,高考中考能把人逼死,感觉那个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去学习,每天就知道分数,分数。到了大学重要解放了,父母也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好多人都开始放松,休息了,这是人之常情,能量守恒吗。美国不一样高中初中根本没那么累,所以到了大学才有能量去更好的学习,而感觉大学这段时间也正式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更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是自己自愿去学,不是别人逼你去学,这完全是不一样的。是中国的教育方式把我们摧残了

好像还有人认为学东西多重要似的,你本科学得多自然好,没学那也没辙了。读master关键是学校的networking好不好,多数MSF的东西cfa level1基本也就cover一大半了。何况一年到2年,又要找实习,又要找工作,怎么可能学太多,连英语都学不了多少的。
另外至于本科和MSF哪个难申请不纠结了,反正这里大多数人不涉及读美国本科的问题了。

每个人需要的东西不一样
有些人要技术才能找工作
有些人要名气才能找个工作
有些人要学位才能找工作
有些人要经历才能找工作
每个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俗称背景),需要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MSF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当然什么资源都没有的,仅凭MSF想要找到理想工作是不太现实的
中国人去美国读商科硕士说白了就是去镀金,MFE/MSQF之类的不是商科谢谢..
因为有镀金的必要才去镀金。不是每个人有镀金的必要的。镀完金以后的结果,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看,不能一概而论

同学,你说的这句永远都是对的,只是适用多少人身上而已.....
我列举一下,不全,见谅:
1.先说明一下情况,小弟孤陋寡闻,但考去北京某大学的高中同学说,他所见的来自各省的同学及学习气氛不是一般的浓,所以,也许这个要因区域甚至细化到人而异
2,科目也是关键,理工科什么的,很多水是不行的,所以还是怎么也得一个学期平均学习,也算是某种客观情况
好了,开始列举:
咱们商科,就说商科。
1.先说考试,考试时候,班主任怕有人作弊被抓跳楼(屡次发生),所以会不那么严格甚至只眼开只眼闭,同学们考试前总有越来越多的人作弊(严重影响学习气氛和做学术的原则性,对自己的要求),这个即使大家没做过,请问有没有见过身边有人或多或少做过?(都是急躁风,想不劳而获思想严重)
2.有老师一个学期他妈的说的像SHI一样,学术水平实在不敢当,对着书照本宣读上了一个学期,有的科目更是全部要记忆的,却习惯性地等最后几周来个大放水,老师给料。当然国外也是最后讲讲重点什么的,但国内放水之严重(就靠那个都8、90分,而且还是个整个学期没来上课的人都能做到),然后考完就忘记了,从而让更多人恶性循环地“享受”。
3.跟老师做项目,或者布置的调研功课,多少人胡乱编个数据,好点的就写抽样100个,就随便身边问几个就算了,网上下载个像样的数据顶上,你没做过,难道身边没见过人做? 有次跟那些教授和院长做项目,看到他们对待数据的严密性,和对那些企业家提出的问题,实在是让人汗颜.....(你可以当我学校特别SHI,但是也别当国内老师有多好,多尊重学术,多会教人育人)
4、MIS,VB,C++等等.....没见过不少人直接拿往届的师兄师姐作品改过就交了算了?
5.毕业论文,对,很多人都战战兢兢给你写个几个月,上图书馆查资料查得累得想死,绝对不拿往届作品修改就交,调研给你做到足,你信不信,大家都懂这个...
6.平时作业,虽说不是高中生了,但平时作业抄的风气多严重,都大学生了是吧,不把抄作业当回事了,小事嘛,不值得提....
7.行政、校领导那些装B的,学术完全不独立,教授就为个职称不断让研究生帮他一起弄多几篇论文,研究生自己也水个“发表过论文”,整个校园官僚风气,都为了评比那些搞个半天。 导致多少学生学会搞关系来走捷径,挂科的不挂,参加个舞蹈团的能一个院书记打个电话,考40当80分。
8.你难道觉得进了校园学风淳朴了就?没中国特色了? 更别说什么学生会那些,就是教人酒桌文化,搞老师关系以为自己很牛了! 学术活动就他妈的观众少的可怜! 参加的都为了加分去拿奖学金!   说到奖金,那些用iphone的城里人,还去搞领导关系申请了个什么贫困生,每年拿多少钱去买股票...
(这句不是说学术,但可想而知校园学风如何! 中国人都很廉洁,有法必依,进了校园就没了li Gang是吧? 学生如此,教授院长还不是跑去拉关系,搞点学术资金,那是因为专心学术)
9.顺带说说国内研究生(很大一部分),比如读2年的,打半年dota,抄半年作业,再往上下载修改半年论文,剩下半年都走人了等着到时见拿毕业证。以小见大,难道国内校园都不成让你条件反射到这些? (不是说打游戏不好,我是指对待学术的风气,对学习的态度)
注: 你可以是好学校里没这现象,或者非好学校但你没有这做法,但请问你是否同意以上现象在中国大学的存在,并且严重的程度之深!!!
       (国外也玩,更疯,而且大学生干这些很正常,但我再次强调,这些是完全跟学术不相容的坏风气,跟国外的玩不一回事。)
      当然,总是有很多不是这里简单列出的9条都中的,但相信不能否认这些已经像麻将一样,中国大学的学风就是这么一回事,哪怕你说top几或者top几十的都完完全全出淤泥而不染,还有多少百万的全国大学生在那儿呀!什么叫做水,这就叫水!
 但再差的学校也有上面9条都不沾的,但我说的是主流,是主流!!!
 结论是,玉不琢不成器,但在这样环境下(上梁不正下梁歪),再加上以前那么拼,到了大学都要解放什么的, 商科那些出来又拼爹而已,你说多少有志之士出淤泥而不染!? 不是说没有自己认真学,但能做到100的只能做90。,更别说那些容易互相影响,氛围都差了,害了多少人.... 如果还说“是自己没好好学”,那我只能说你高估了那些意志强劲,有独立性,目标明确且不受环境影响的人的数量了~
你这么好品质,不代表全国那么多大学生跟你一样那么牛!
不是为学生撇除责任,只是说结果国情,不能如你所说的还居然跟学校老师没关系,这让人费解~ 大家小学时候领导来视察,学习马上搞卫生,还列个对叫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时候,已经在灌输“做假”的思想了,而各种各样的这些,正又导致了很多人今天人格做不到你所要求的那样... 所以,该背的责任学生要被,但还是那句,我捍卫你的言论自由,但不同意你所说的而已。  and, please don't take this personally.......对国内的“水”有感慨而已

我的感觉是,想要稳定生活的,稳定收入的,美国是个好选择,只要你有本事有运气留得下来。
想要成就感的,想对社会多做贡献体验个人价值的,想要当英雄枭雄传奇的,中国是好选择,因为中国不仅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目前的众多问题也急需牛人达人解决。乱世才会出英雄(当然大批的人给英雄当了垫背的)
218#
发表于 2011-4-12 14:14:59 | 只看该作者
dirty truth是很难听的,比如高考的时候家长来咨询你是否他小孩能考清华,人家总希望听到的是“好好努力有希望”,而不是“你要都能上清华那清华成啥了”。
其实细想一下,“留美学生”过去之所以有光芒,只是说那些拿全奖的国内名校的毕业生,比如北清复科交南。目前只要是个本科,别管一本二本三本,考个gt,交上钱就能到美国上个硕士,这文凭的含金量能有多高?拿硕士连入学考试都不用连复试都不用,连论文都不写,大家觉得比国内的土硕士强在哪儿?即便是mit,普林的ms是不是能超过北大光华,复旦金融的硕士都两说。
lz我觉得是好意,只是我们大家在船上都下不来了,不说也罢。
-- by 会员 huangjinrong (2011/4/9 4:54:44)



不同意,好像硕士文凭的含金量还要取决于本科出身,虽然不是北清的,但是也深知中国所谓名牌大学的水平,我觉得所有的本科生都一样,只要努力机会就是平等的,而北美就更倡导这种思维了,另外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美国硕士,如果还没有,请不要随便说人家的文凭含金量不高,未知的东西,怎么能主管的下定论。
硕士入学考试,复试这种中国式的思维就不要拿出来说了,被高考荼毒的还不够么,中国是因为国情的特殊性,才有了高考考研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不科学的。否则为什么年年都在呼唤改革高考,考研也有了专业性硕士,去给大家更多的选择。
mit,普林的ms能不能超过请北复交的我不好说,哪都有牛人,哪也有名校外衣的垃圾
-- by 会员 fnm07052 (2011/4/10 9:50:17)


你要是北大清华的说所有的本科生都一样,我信。如果不是的话,说这话自己信么?
美国的硕士水平就不要说了吧,只要修课,连论文都不用写,水就一个字。说白了,商科硕士就是给人送钱去的,早年经济好的时候,自费签证根本通不过。这两年经济不匝地,就开始琢磨让中国人来念书,反正就业市场差的一塌糊涂,爱来不来。
在美国找到工作又如何,有些所谓的工作一个小时才10块钱,比本科生打工挣的还少,更别说墨西哥扫地大妈了。到了wallstreet又如何,矿工挣7,8万,扣了税到手5万多,一天12-14小时。还别嫌少,能找到这些工作就不错了,这年头volunteer都难找,找不到opt后90天就得回国。40,50万买个美硕文凭,去了一次florida,las vegas,that's it.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00:16:2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第二点感想: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里, 本科基本属于通才教育,前300的美国大学毕业生出来,基本可以在社会找到中规中矩的工作. 喜欢搞研究和从事教师工作的人, 则可以直接考读博士, 但博士学位要通过坚韧不拔的5年左右奋斗才能获得,其中艰辛绝非一般中国博士可想象的,而且博士毕业能否像本科毕业那么容易找到工作,还要看你读的什么专业和师从怎样的导师.一般来说,商学博士找个就业还是比较容易的,至于所就位置是否满意,各人具体情况不同,见仁见智。 本科毕业出来工作的人, 有了几年工作经历后,许多人又愿意继续再读个MBA, Full time 和 Part time的都有, 为的是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水. 因此美国人把PHD和MBA又看作最终学历.许多专业的MBA,收入比当教授还要高.
     至于美国商学院Master,在美国可以算是比较尴尬的学位.
     一种情况比较被动,那是读博士读着读着论文过不了答辩关,或者中途有其他原因改变主意不愿意读下去的,譬如刚生完一个小孩不久又怀孕上了,那么学校会考虑如果你已经Pass博士资格考试,就给你个硕士学位作为安慰滚蛋吧.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所以不要以为美国大学给了博士的Offer就一定可以成为博士,即使名校也不是所有博士生都能毕业,不少大学里博士生最终能获得博士学位的还不到一半呢.
      再说另一种情况,那是主动要报读商学硕士的.这种情况的美国人还真不多,并不完全因为美国硕士的含金量不高,而是这种项目更多的是为非商学院本科生所设,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找份自己喜欢的商界工作。从某种意义说,也算是给不差钱的人提供一种"锦上添花"的机会吧。所以以往开设这样项目的大学还真不多,学费往往偏高,你不差钱但学校差钱呢!
    然而,许多中国留学生的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了,我们无论差钱和不差钱的,往往不明就里都把这个项目看成能够"雪中送炭"的了,以为镀金一年获得商学硕士头衔就可以留美找份好工作了.其实这种可能性在金融危机后的这年头是很小很小的了!当然,如果你是美本且有美国身份则当别论,或者虽然没有美国身份但你是美本又很能融入美国文化或者是毕业于具有上佳network的牛校,也会有较大机会。
    因此在这一点上,不差钱者当然不妨“锦上添花”一下,毕竟在国内读完本科还不想工作的,考个G/T挑个自己喜欢的美国城市报读master,的确还是个不错的方便之门,出国一年过把留学瘾还顺带拿个硕士文凭,自己开心父母也感荣耀,何乐而不为?(也正因为这样,有需求就必有供给,市场法则在金融危机的催生下迅速发挥功效,一些原先标榜"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美国大学也才在近年应运而生一批主要面对中国留学生的cash cow扩招中国班,并且学费和G/T越来越高,营销手段和营利目标也越来越高!)但倘若你家庭经济还不太宽裕,甚至是全家砸锅卖铁才来“豪赌一回”的,就要冷静想想自己当下是要“锦上添花”还是要“雪中送炭”。尤其那些对这笔留学投资有比较迫切“收回成本”之心的童鞋,则真要再跟父母合计一下,看是否先工作几年没有那么大鸭梨,毕竟以后还可以考虑出国读MBA,来日方长呢!
      (下次有机会,大概要谈谈对扩招班中国班的感想,有兴趣者欢迎先发议论予我以启发。)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00:27:43 | 只看该作者
再次重申Z写帖总结,原意在于"一是可以较全面地为正在或正打算去留学的亲朋提供一份书面参考,二是为CD增加点热闹。"所以如果你看了觉得罗嗦没有新意,千万不要生气, 飘过就好......
对不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商学院Master申请区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4 18:5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