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07joyc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9警告:中国留学生遍地走,镀金硕士多如狗!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1-4-5 12:18:4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读msf家里有钱绝对值得的,没钱就别读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8:2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79L:
    我了解在美国读四年本科是不容易, 是要吃不少苦头,对此也充满敬意,但由此以为别人没有"过来"就所言"无意义", 我想不到有什么理由要听你的话沉下去. 而且,假如我们把留学看成是一场人生豪赌也好战役也罢,对战略进行充分讨论是更显重要的.
    我的观点是,留学生要目光远大,内心强大,毕竟未来社会的竞争是战略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成为社会上怎样的战略人才,怎样及时调整战略决策, 多讨论很有意义!
    当然,我觉得战术讨论也很好,战略讨论与战术讨论结合起来,是好上加好呀!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1:53:51 | 只看该作者
请看转摘自"MBA智库"的词条-----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区别
  划分依据:决策调整的对象和涉及的时限,区别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从调整对象看,战略决策调整组织的活动方向和内容,解决"干什么"去的问题,是根本性决策;战术决策调整在既定方向和内容下的活动方式,解决如何干的问题,是执行性决策。

  2、从涉及的时 间范围来看,战略决策面对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活动,而战术决策则是具体部门在未来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战略决策是战术决策的依据,战术决策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决策的落实。

  3、从作用和影响上看,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影响组织的效益和发展,战术决策的实施效果则主要影响组织的效率与生存。。

[编辑]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
  战术是为战略服务的,是实现战略的手段和环节。

  高层、中层、低层决策的特点及关系?

  高层特点:全局性、长远性,属战略决策;

  低层特点:局部性、短期性,属战术决策;

  中层特点:相对低层有全局长远性,属战略决策,相对高层有局部短期性,属战术决策。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2:45:42 | 只看该作者
再复176楼179楼: 不好意思, 才再看清原来你是在国内刚刻苦读完本科即将赴美读master的童鞋, 很理解你现在的心理压力和憧憬期待. Anyway,我觉得赴美留学打开视野是非常好的,"中国留学生遍地走"不是坏事是好事, "镀金硕士多如狗"是喻指残酷的现实而已,我"警告"童鞋们的是要做好"毕业即失业"的心理准备,从而善意提醒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制订和调整更加合适自己的人生规划.否则兴冲冲去到美国,才愕然发现许多事情与自己原先所想、与中介所忽悠的相距甚远时,可能更加失落更加不知所措.认清形势,面对现实,勇敢前行,我们大家可以共勉!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23:32:23 | 只看该作者
为免误会,把以上所指”残酷的现实“归纳为几点:
  1,教育市场化导致一些学校猛然扩招,小班教学变成大班教学,教学资源的变化容易影响教学质量;
  2,中国班对于多元文化教育和提高中国留学生的英语不利;
  3,专业扎堆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往往是家长们的无知所造成的,家长都是”为子女好“的,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子女好“则各家都有一本难言的经,试问有多少家长是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子女的天赋所在?
  4,当商学硕士在人才市场上供大于求时,市场不相信求职者的眼泪,而要命的是这时家长之间常常还会互相攀比;
  5,美国大学趁”火“打劫。不给少给奖学金也就罢了,还要大大提高学费,增加留学成本,把家长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搜刮一空,同时大大增加童鞋们的心理压力。
  6,......
     唉,情何以堪,伤不起呀,不忍历数下去了!
186#
发表于 2011-4-5 23:36:31 | 只看该作者
LZ的话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但是从客观来看,我却是感觉非常的同意。特别是征求在在米国的同学,以及在米国已经毕业工作的亲戚的观点和建议之后。
中国留学生的海外大军已经多少成为别人的摇钱树了,英国澳洲早已经做的很露骨直接了,唯独米国还顶着学术至上的光环,但是经历了今年的种种变化,我感觉除了依旧牛X的那寥寥几间牛校以外,其余的商校在我眼里更像个公司,大笔大笔吃进利润的公司....
再或者说...国人的争相留学本身就有点盲目..很多人还是为了出去而出去,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学想做的是什么...
整个CD的MS版块里90%以上都是MSF...而米国人压根不会去读这个专业... 原因是啥很多人心里都清楚...
-- by 会员 monsterld (2011/4/5 1:06:50)


不是不读msf,是不读我们这些层次的msf
187#
发表于 2011-4-6 13:44:13 | 只看该作者
19页帖 我全看完了.
我觉得楼主题出的论点居心叵测. 为什么一定要把中介还有MSF连在一起? 这个本身问题就很大. 你选学校就选学校, 关中介什么事? 什么中介把学校学位炒得很热? 自己要读的学校本来就该自己做research, 关中介什么事?
美国前300名把关很严? What universe do you live in?? 150名后的学校除了专门专业很强的奇他都没什么好读的. 他们招人都随便招. SAT不用1000就能上. SAT1000以上都很强吗? 开玩笑. 少来300名之前的学校都很强. 我自己申请过, 我身边的人申请过所以不用LZ来跟我说现时是怎么样的.
失业大军? 现在美国的financial industry 因为最新的Dodd Frank Act 搞的金融业鸡犬不宁, 现在trader都准备跑去London做derivatives. 还有法案还要求对冲基金在美国接受SEC 监管, hedge fund不干准备走人. 这跟econ 还有法律有关系, 跟MSF有什么相关的? 如果是失业也是因为econ climate实在跟学位这个理由差太多了. 在这个情况下不要说MSF, 全部的人都会遇到问题.
少来什么MSF怎样怎样的还有中国班如何如何的. 如果你在班上够杰出你自然有办法跟老师network. 找工作本来就是根有资源的人network, 跟program有什么关系? 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年时间太短, 不够时间跟老师培养关系. 我这里也有中国班, 可是他们的问题出在习性上. 他们比较少跟老师或是其他同学交流所以失去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留学不一定要最后在国外工作. 中国留学生本来就会遇到语言上的障碍, 还有文化上的差异本来就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加上如果在美国工作签证对公司本身就是个负担. 不是说完全没办法, 只是你需要在学校里面找出替你引路的人. 不管什么样的program都一样. 还有在次贷后所有人都受到影响了, 连本国都一样难找工作. 我现在人就在国外所以我清楚的很.
出国是为了找工作没有错. 可是如果时机不对, 这不是人所能控制的. 你出国后你会接受到本如果没有的exposure. 这个exposure不会事你在国内短期所会学习到的. 这个exposure不会对你的未来, 不论式思维还是对金融的了解, 产生很强烈的影响吗? 中国本身就是注重关系的国家, 在这里找工作本来还是主要靠关系, program是个门坎也是个plus. 就算你读的是MBA也是一样的.

我强烈要求LZ回复. 我不认为楼主对于留学或是美国聊解比我更多.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3:38:31 | 只看该作者
Stupid先生, 你居然能从LZ的论点看出了居心叵测,我只能说服了U 呀!
遵嘱简复如下:
1,强烈同意关于读学校本该自己做reseach的观点,但确实有不少中国留学生找了一些不良中介(但不是所有中介都不良的)并惨遭忽悠;
2,据我所知美国前300的学校里,有不少是根本不看或绝不只看SAT和ACT的,当你进过这样的学校读书你就会知道,其教学资源绝大多数都是相当有保障的.这也就是说,你不一定很困难才可以进校,但要想3.6(甚至3.8)以上GPA毕业还真不容易.同时,如果你足够刻苦和幸运,前300学校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足以把你培养成一名优秀人才.还有,前300是指综合大学前150和文理学院前150,如果你在美国读过中学就更加懂得这些常识了;
3,关于扎堆某些MS专业和中国班的不足之处,上帖已经分析过,不再重复了,同时我也坚信只要通过努力,一切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但其前提是首先应该正视这的确存在不足,并且克服困难必须付出更大成本和代价;
4,本帖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大家都积极谈谈自己的看法,无论观点如何,多交流总是好的,LZ完全没有兴趣跟你比较谁更了解美国和留学;
5,呵呵,祝你好运!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09:00:29 | 只看该作者
顺转一个刚看到的帖子, network是一种美国求职渠道,首先需要硬件过得硬,然后很强调沟通能力等,但跟中国注重"关系"的文化还是有不少区别的.中国的"搞关系"太多邪门歪道,留给李刚去搞吧!

转:米国学Finance的,还不去看书,还要不要脸,看看毕业你能干嘛 ,(原创发帖者 Kimitotti )
相信很多童鞋来米国读本就是为了master能进个好学校,所以先谈谈继续读研
出路1:MBA
这条路相信平时对自己专业和前途漠不关心的同学经常YY自己能进沃顿,HBS,倘若对自己出路关心过的,看过princetonreview和USnews或者经常逛牛人论坛的都知道毕业直接读牛校MBA几乎不可能,USnews的调查里人家平均工作经验5年,平均入学年龄28,就这两条,大家懂了,还有一些什么平均GPA3.6+,高管推荐信神马的都是浮云了,当然如果各位非牛校毕业的能在国内工作几年再来申牛校MBA的话觉得还是比较靠谱的
出路2:MSF
不懂什么是MSF的看上一篇日志,这是条相对比较possible的出路,注意是相对,没有绝对,首先自己读了个米国小本master都想更进一步,上排名高的学校,可惜前50的学校开MSF的大概就10所左右,普林斯顿和MIT各位不在看书逛校内的童鞋就不用想了,然后尼玛每个学校一届就收个50人左右的班,这让人尼玛情何以堪,就是说每届毕业前50的学校招收的学生在500人左右,童鞋们你们没有听错,尼玛只有500个名额,各位中介学校的童鞋想想是不是自己学校动不动一届就七八百个中国人过来,然后大概200个左右finance的,像IU,UI神马的,大家都懂,尼玛500个名额中国人都不够分,何况还有美国人,棒子,想想尼玛就知道了,但这已经是一条相对比较容易的路了
出路3:MFE
MFE开的学校和MSF差不多,但是看贴的非牛人申请排名前几的像UCB,NYU,Chicago,CMU,Cornell几乎是没有可能的,首先学校相比finance的小本更倾向数学major的,NYU admission的人放出话来说finance不懂可以教你,数学不懂没法教,其次像CMU和cornell除了数学还prefer计算机系的,总的来说人家喜欢数学系的,其次大多数学校有点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没工作经验起码有两次以上实习,拿到高管牛推之类的,还有很多学校只收GRE,不收GMAT成绩,chicago还要求交sub,overall一下,招生和MSF差不多大概在500人左右,首先不是数学major的有劣势,各位还要与国内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数学系的牛中之牛共同竞争,所以大家自己懂的
出路4:数学系master或者PHD
看完上述三条觉得都是浮云的同学给你们指条路,当然是你如果还想继续master的话,从事金融研发的部门高管都有很深厚的理科背景,其次master读完之后工作困难可以考虑phd或者直接硕博连读,当然数学系也不是这么方便的,童鞋们申之前起码拿个math的minor吧,要不跟数学挂不上边
好了,谈过继续深造然后就是就业了:
首先是小本直接就业
美国就业:童鞋你若不是顶级牛校,不是绿卡你哪凉快哪呆着
国内就业:各位虽然非牛校,但是海归就业起点高的心情大家能理解,在小银行里做个出纳员也不适合,国内金融业能干大事的地方就上海北京深证香港,国企五大商业银行入门还得排在各位富二代的后面,很长的waiting list,金融外企各位怕是难入,首先现在出国尼玛起码四分之一学金融,其次米国读完master在米国找不到归宿决定回国就业的海归也在队里,前两天看到论坛上某WUSL读完MSF的大神海归也就德意志过了面试,现在国内就业也尼玛太水了
master毕业
美国就业:target school:常青藤加NYU,stanford,UCB,Chicago和CMU,target school即使在金融危机下美国就业还是没有问题的,各类大商圈周围的target school就业率很高,除此之外比顶级学校差一点的牛校的学生机会比较小,当然如果如果像西北,duke的MBA出来就业也没什么大问题,像university of rochester,如此金融底蕴深厚的msf program校友都抱怨说出来美国根本找不到工作,WUSL的msf校友说拿到实习的中国学生人数也比较少,但是ms香港那边有经验的HR都认可,所以香港的offer比较多,实在找不到的就回国了
回国就业:牛校毕业的回国就业还是挺不错的,就是起薪和在美国的大牛们比起来差距不小,很有可能你和人家每月拿的薪水一样,不过人家拿的是美金~

看完是不是觉得蛋疼乳疼各种疼了
整天淫淫,微博,开心,还要不要脸了!!!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1-4-7 13:15:36 | 只看该作者
再转以上转帖原创人的回帖:
很多过来的学生对就业这块实在不是很了解,有些连自己来的学校都不是很了解,富二代和官二代是无所谓,我见过有的学生家里好不容易凑够钱过来,然后来了先念语言,这样我个人觉得还是很不值得的,国内中介在介绍的时候可能也添油加醋地说就业不错,能留在美国,这些都是现在留学热的原因,现在留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层次的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的大量堆积导致中层次大学学位名声和质量的下降,当然如果过来念牛校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的,不管留美还是回国工作,价值在以后职业道路上都会有所体现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商学院Master申请区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4 18:3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