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314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10月 几家投行的面试总结与经验分享---ML Summer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2:2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刚结束面试并拿到ML的summer。在去面试前我答应亲爱的CDer们回来分享经验总结,平日在论坛上受益匪浅,今天写写我的个人感受,供大家参考。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面试情况。
我参加的是Boston Career Forum(主要招聘去东京office工作的人),大约在Forum的2周之前从网上报名并提交了简历。得到一些投行的面试通知,于是来到波士顿(我平时在DC)先后与Barclays Capital,Goldman Sachs,Merrill Lynch,JP Morgan,Morgan Stanley进行了面试,最终拿到ML的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 的summer。通过短短2天内和10几个banker one on one 面试,感觉对这些投行的了解加深了许多。


以下我将围绕
准备篇:面试的前企业行业Research
实战篇:面试当天问题对策
这2个方面总结。最后再补充点整体面试感受。


首先是准备篇,即面试前的Research。


我主要收集了3方面信息:
1,投行是干什么的地方,面试我的部门又是干什么的地方;
 (---目的是为了对付“Why I Banking?”问题)
2,各家投行的特色是什么?差别是什么?(这个我在面试感受部分也会写到);
 (---目的是对付“Why Our Bank?”问题)
3,面试问的问题是什么?各家投行在面试中看重什么,面试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这个还是值得花点时间的,免得犯不必要的错误而无辜地被淘汰出局)


关于1,之前我对投行的了解甚少,先是靠CD上的好帖扫盲。
也看了Vault Guide这个有名的美国求职网站。这个网站虽然发布一些排行,但我觉得对于目标定位在投行的兄弟姐妹们来说,这里的信息太泛泛,应付面试是远远不够的。
我非常推荐www.mergersandinquisitions.com这个英文网,创办人以前在Trading部门工作过,文字幽默,而且内容很贴近实战。他的Sales&Trading部门工作介绍写得很好,思路清晰,IB部门也有些介绍。对面试技巧也有不少介绍,及其推荐。


关于2,各家投行的区别,我还是注重了fundamental的调查。去WSJ的网站,可以找到他们和Dealogic联合发布的Investment Bank Scoreboard,看最新的投行业务额。这个在辨别公司规模,各个公司强弱项时非常有用。---比如ML的M&A比较强,JP金融危机后近两年的业务在急速增长等等。


另外EUROMONEY等业界杂志网站的排名也可以参考。


各家投行的网页应该看,但是有个大体印象即可。看看他们主要宣传的是什么,间接了解下他们认为的他们自己的强项是什么。关于理想的人才那部分,有个印象就OK了。因为他们想要的人其实都差不多。无非是逻辑思维强,有TeamWork精神,能吃苦,对干投行有激情有体力的人(这个顺序是应该理解为越靠前的越重要)。


还有一个途径我也试了,就是从investor的角度,把自己当做投行的客户去搜索信息,从客户角度了解投行的业务。如果哪家投行得到的客户认可大,那我们可以想象他的业务相应地也会不少。这项服务一般收费。不过有些网站有免费trail,我在如Investor Digest上注册了个免费trail,这个网站的好处就是能进行“person search”,不过找到的都是在美国office的人,对我去东京office面试的作用一般。推荐给把目标锁定华尔街的同志们。


另外,从业内人士了解情况也很重要。我从商学院career center雇用的advisor那里了解到一些投行特色,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印证自己调查的结果。


关于3,各家面试风格我是靠搜索以往的面经了解的。至于面试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我还是参考了www.mergersandinquisitions.com这个网站。它提到了一些不必要犯的错误,很有用。(具体请看接下来的面试实战篇)




实战篇,即面试当天的对策


通过搜集信息,我们起码能回答2个投行面试的经典问题,“Why IB?”,“Why Our Bank?”我面试的每家投行基本都在后半部问了这两个问题。但在回答这2个为题之前,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就是“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问题,即面试的开局。


人们都说面试决定胜负的就是开始的5分钟。在这5分钟里把面试官搞定,下面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因此面试一上来回答的自我介绍问题就很重要。一定要把自己的背景和对金融,对投行的兴趣联系起来讲,不要只是泛泛我在哪哪上学,学什么。一定要侧重于自己与金融,与投行的联系上。在开局就把面试官想要的答案给他摆出来,用简短的语言把有效信息告诉他比如“我学这个专业是因为我想干金融”,“我过去干。。。使我对投行有了兴趣”等等。这样,一方面会立即引起面试官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接下来的阐述做了铺垫。


开局的structure具体在我推荐的网站上可以找到,我只把它的主干列一下。
1 The “Beginning”--就是回答你从哪来(除非你年少时在海外生活多年或是有特殊经历,一般从大学本科时期介绍即可)


2 Your Finance “Spark”--回答为什么你会对金融感兴趣(可以是和投行Campus Recruiting Team的一次接触,或是某某教授的讲座,或是生活中的经历等等),重点是在于突出unique,即个性化。使你的故事和其他面试人都不一样,目的在于让面试官结束整一天面试后还能记住你。


3 Your Growing Interest--在这里要展示你对金融兴趣的不断加深。有逻辑有条理地把自己后来如何对金融兴趣加深,并说明自己为了进一步了解此行业都做了什么。


4 Why You’re Here Today--这个就是主要看你在来面试之前到底有没有对这家投行下了一番功夫去了解。看你的真诚度。


5 Your Future--这个部分是看你适合不适合某个投行的文化,看你Fit不Fit。要说明投行为什么是你Career中必不可少的职业,它和你的long term目标有什么关系。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说自己干2,3年就想跳槽去PE之类的话。投行不希望看到花精力培养出来的人才没多久就流走(虽然在现实中这种情况还是挺普遍的)。


另外还有一小招儿很管用。
面试官在面试结束之前会问你还和哪些投行面试,这时一定要告诉他们你和其他投行也在接触中(即使只得到一家的面试,也要说还有其他的),给他们点压力,这样他们就会更加觉得要得到你得动作快,早下手。


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他们还问了我其他投行给我的条件如何,这里尽量答得具体,让他们知道我不是说着玩的。(因此只有一家面试的同学应该事先从周围打听点其他行的消息)另外,听不同投行的人驳斥对方投行,互相指出缺点,也能加深对投行的了解。因为在面试中你的提问不可能是负面的,所以不好问的地方最好从其他行的口里听。


关于面试的形式,好像Boston Career Forum比较特别。都是One on One的面试。一般30分钟一个面试官,1小时面试2个人。各家投行的面试官一上来职位大概是VP、Director级别,这应该算是少见的。


关于面试部分,我能想到的就这些。欢迎大家的提问,我会再进行补充。


最后我写写自己面试的感受
一天下来,长达5,6个小时的面试让我感到很疲惫。对我的意志力和精神集中能力是巨大的挑战。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除非自己热爱金融,除非自己觉得在这个领域能够成为第一,否则应该好好思索一下到底该不该踏入这个行业。进投行的竞争率很高,如果自己只是跟着大家奔向投行的潮流而想进投行,投入的精力和产出很可能不成比例。


投行的人是聪明,能干,对自我要求高,高薪,受到社会尊重。但是能够实现这些价值的职业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投行。看到招聘会上金融机构的booth排满了人,其他实业界的公司很受冷遇,我更是这样觉得。


以前我自己是这样的,看那些在投行里的人们写些心得体会,说“投行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云云时,我总觉得“我自己不去怎么会知道”,因此我还是往这个方向走了过来。但现在我反省自己很可能是被投行的光环笼罩住了双眼。


在ML举办的晚宴上,坐在我旁边的同学说他以前最想想成为吉他手,还在美国进修过3年。我就觉得投行真的是吸入了不少多才多艺的人,而且也吞没了其他领域中出现新星的机会。
我现在认识的同学中,学物理的想进投行,学计算机的想进投行,学医药学的也说想进投行。。。而我,放弃了自己引以为豪的记者职业,来到美国学金融也是为了进投行。


通过2天的面试我觉得之前的自己过于盲目。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思索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好在明年夏天到来之前还有些时间。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打击大家的激情,只是个人的一点感受。对于一心向往投行的同学们来说,听听就好,不必放在心上。


附录:
感谢大家听我啰嗦了这么多,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些面试问题的参考。
这些是除了上述经典问题之外,我还真正被问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BarCap Fix Income:
你对我们部门的哪方面业务感兴趣? (答:corporate bond)
Goldman Sachs IBD:
如果让你在一周之内准备一个方案降低造纸产业的cost,你今天和明天会干什么?
7的4次方是多少,请口算出精确答案。
Merrill Lynch IBK部门:
你说你对M&A感兴趣,你知道最近各个投行在这方面的表现吗?(答:(请参考WSJ的Investment Banking scoreboard))
工作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Skill后,你会不会去PE?(答:不会。)
JP Morgan:
在你父母眼中,你的缺点是什么?(答:过于追求完美。现实中不可能达到人人都满意的答案,在工作中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大成果,我学会了妥协。)






最后祝大家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X.O.X.O.
收藏收藏14 收藏收藏14
沙发
发表于 2010-10-23 22:39: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拿到的是去Tokyo的实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2:43:41 | 只看该作者
yes
地板
发表于 2010-10-23 22:59:04 | 只看该作者
膜拜...  LZ好强大...
5#
发表于 2010-10-23 22:59:24 | 只看该作者
cong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3:11:18 | 只看该作者

订正:investment bank scoreboard改为scorecard

7#
发表于 2010-10-23 23:18:4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日语的附加值还挺大的
我也知道个会日语去日本的美林了
good luck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0:09:4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是2011的summer吗?

看来日语的附加值还挺大的
我也知道个会日语去日本的美林了
good luck
-- by 会员 Happy2007 (2010/10/23 23:18:47)


我在晚宴上看到了2个女孩,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韩国人。听她们说是在Fixed Income部门。
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是同一个人?回来有机会认识认识。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0:27:57 | 只看该作者

补充:Boston 的Forum不会日语的人也有机会

其实虽然主要招聘的是针对东京office的,但是各家面试官中会有从纽约office,新加坡office来的。我的GS面试官就在纽约office工作。因此即使不会日语的同学,通过这个活动还是可以认识一些业内人的。

听说这届会上,UBS面试了一些想去香港或新加坡工作的中国学生,还有日本的野村证券也招聘去香港office工作的人。即使没有语言优势,对大家来说应该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这个招聘会还有个优点就是接受walk in interview,这样不懂日语的同学可以不在网上填日文的申请。即使没有提前entry,很多公司还可以当天去当天谈(这样做的缺点就是面试次数可能会多一点)。我在招聘会上碰到了一些中国,印度,韩国,新加坡的学生,他们不会日语,不过有的人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总之,不会日语也还是可以试试运气的呵呵。
10#
发表于 2010-10-24 10:30:0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 15:3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