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5944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8-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楼上的回复很中肯, 的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赞一个!
感觉HiCD哥一直都是站在"道"的高度在看问题, 但我的问题其实是"术"这个层面上的. 其实"道"我不是不懂, 只是残酷的现实让我不得不和很多人一样去追求"包装"--北美MBA学历, 财务资格证书, Fortune500的工作经历...
我有个朋友是做猎头的, 她说: 的确不能仅仅从"包装"来看一个人的内在素质, 但无论是资深猎头也好, 公司的老板和HR也好, 谁都无法通过几次笔试面试就能了解一个candidate. 那怎么办? 只能先看包装, 等candidate onboard之后再看他的表现是不是像他的包装一样好. 这种做法虽然片面, 但是公平--因为打造一身好"包装"也是要靠实力的. 就像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代的高考制度一样. 谁都知道不理想, 但谁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替代, 所以只能继续.
于是一切的一切又回到了北美MBA学历, 财务资格证书, Fortune500的工作经历...2008年危机以来, 国内的外企就业市场上完全是绝对的买方市场, 有大把大把的candidate给公司HR一遍遍的筛选, 你"包装"不过硬连Interview的机会都没有. 特别是学历, 什么学历是好学历? 广大民众--包括猎头和公司老板---熟悉的好学校出来的就是好学历!美国的MBA就是世界上最好的MBA!在美国混过的人就是比在加拿大混过的人有水平, 国内混的不好的人才会去英国念一年的硕士... 当然, 这些种看法也许很片面, 甚至很愚蠢, 但是这些想法就是外企HR负责第一轮筛选candidate简历的人的想法, 谁也无法改变!
不知道HiCD现在国内还是国外, 我人在上海, 没办法不向现实低头啊.
PS: 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外企, 也可以去国企和民企啊? 关于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 不是我瞧不上国企和民企, 而是因为我是做财务的, 不是做销售和技术的. 目前国内的国企和民企还没有发展到用财务分析的结果来辅助管理决策的阶段, 财务部就是一个辅助部门. 我曾经做过审计, 接触过好几个国资委直属的巨型央企. 我很吃惊的发现有些企业的省级财务总监根本不懂财务, 不少人从前是做销售的, 属于标准的"外行领导内行", 在他们眼里, 财务报告就和销售一样, 你努力下, 公司利润就上去了!?
再次感谢楼上诸君的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