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ocoabe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级菜鸟Cocoabean静心修炼中

[精华] [复制链接]
421#
 楼主| 发表于 2004-8-6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睡前赶紧提几个小问题:

1. 什么是小安说的information题呀? 是不是就是东方说的有定位, 无定位的信息题呀? 有什么标志呀?

是有if true 的就是information题吗?

2. If ...., then.... 连用算错吗?RC里出现的, 不知道在SC里算不算错?

3. 谁能告诉我OGRC 14-87题的  

" Geminid stream is actually only 3,000 years old,"里的3000年是怎么算出来的呀?

4. 今天LG骑了3小时的车帮我去买键盘, 拿回来不能用的说, 谁能告诉我有什么办法能让台式机的键盘能接到IBM的laptop的使用呀? 有什么方法可以把laptop 本身的键盘屏蔽掉呀? 有人这么干过马?

否则我只有等到下星期一去买个二手台式机了.

good night , buddies

豆豆睡了, 大家继续向前进,  加油啊!

422#
发表于 2004-8-6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ocoabean在2004-8-6 13:21:00的发言:

3. 谁能告诉我OGRC 14-87题的  


" Geminid stream is actually only 3,000 years old,"里的3000年是怎么算出来的呀?



我记得这个信息在后面考了一道assumption题。按ets的意思,这个3000年应该也是使用那个计算机模型算出来的,前面提到过24小时--->5000years,现在是19小时--->3000years,很符合新观点的逻辑。


423#
 楼主| 发表于 2004-8-6 22:3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流沙的提醒,原来是19hours呀, 我的版本印错了, 我还以为是19horse呢.想半天.

If Geminid stream were 5,000 years old, 地球将会cross it, 大约一天的时间通过.

那Geminid stream were 3000年, 地球也会cross it , 只花19hours了,

怀疑会与86题Earth crosses the Geminid stream once every year.矛盾吗?

但是从 1.There is no reason why the Earth should always pass      

through the stream’s exact center, so the time interval  间隔

between the two bursts of activity would vary from one

year to the next.

2.” for the actual [86]yearly Geminid meteor shower” 的 actual, (一定要看清, 代表真实的数据)

是不是应该能判断Geminid meteor shower occurs yearly是不会变的.

那Geminid stream were 3000年, 地球也会cross it , 只花19hours了不会和Earth crosses the Geminid stream once every year.矛盾. 所以多虑了.

424#
发表于 2004-8-7 13:2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是一开始使用计算机模型验证这个理论,然后假设地球通过shower要over 24 hours,会得出这个星球有5000年的历史。然后,根据实际观测得到的数据,即19小时,再推出星球是3000年的历史。一个是假设,一个是实际观测结果。

至于yearly,可以这么理解,地球每次穿过G星球,是不到一天的时间,但一年只穿过这么一次。

425#
发表于 2004-8-8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买个USB接口的键盘 然后就可以了

逗逗有个好老公

426#
发表于 2004-8-8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用UBS接口的键盘~。
427#
 楼主| 发表于 2004-8-10 00:49: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了, 昨天完成RC第三遍, 终于一口气把OGRC48篇读完了, 倒是没有想向的那么累, 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RC了,

就像小安GG说的, 第一遍没什么太大效果, 二, 三遍会收获多多的.但是还是后悔第一遍, 第二遍还有很多工作没做.

总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发现是一种享受也.

但是这7天的时间我还是觉得不够用, 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是对各类题型的分类总结, 我的题型分类一开始想得太细了, 到后来时间来不及, 总结整理工作还没有完成, 所以以后整理好了给大家.

Q: 接下来还想继续对错误选项好好进行分析,不知道现在做合不合适? 还有十几天就考试了

下面是对上次总结的一些修正.大家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指出, 一起研究的说.

1.      新老观点对比型 (****10)

题材以自然科学, 经济类为主,

题型以态度题,列举题,类比题, 信息题,主题题为主

文章普遍较难, 由于对两个观点都进行优缺点论述, 比较, 所以论述复杂, 几乎都是长文章, 细节题多.

2.      现象解释型 (**8)

题材明显以弱势群体类,美国历史(黑, 印)等文科类文章为主, 经济类居然无.

所以篇幅短, 文章也容易,

题型以*列举题,逻辑题(放对解释的原因), *取非题, 类比题,主题题为主, 举例作用题少

3.      问题解决型 (**8)

题材明显以经济类为主,科学为附, 居然没有历史和女性类的文章.

题型以*逻辑题,*列举题, 举例题,事实题, 段落作用题,主题题为主

文章一般不是很难, 条理清楚.事实题定位比较简单.

4.      结论解释型(***22篇)

题材明显以*美国历史, 经济类, 自然科学为主,

题型以*段落作用题(结构题)70%,*举例题50%,*取非题50%,*类比题60%,信息题50%, 逻辑题40%, 主题题为主80%, 列举题30%(大概的估算, 在结论型里出现的篇数/该类题所占的总的篇数, 对48篇而言哟), 所以看结论型的文章, 大家要紧抓文章各段的结构, 作用哟.

因为量多, 文章难易都有,不是很难

刚发现结论的两种结构:1) 开头第一段就开门见山的表明结论, 新发现, 然后再解释

                     2) 类似新老观点对比型, 先提出老观点, 介绍一些背景知识, 再进行解释. 不同的是它没有花那么多的笔墨去描绘老观点的优缺点, 去进行两者的对比.对老观点和其它观点都是一笔带过.

428#
发表于 2004-8-10 00:57:00 | 只看该作者

豆豆加油! 只恨我没有在四月份开始, 那会儿, 你们好热火朝天啊!!! 好羡慕!!!

不过, 7月开始也不晚....我要向你们学习.....那种刻苦!!!

祝你考个牛分!!!你一定会的!!!

429#
 楼主| 发表于 2004-8-10 01:14: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了, 我第三遍是按套路来读的, 感觉一下对各种文章的写作手法, 结构又有了新的体会.

下面我要赶紧把CR,SC好好整理一遍, math也该开始做了, 模板也该敲了. 明天开始模考了

谢谢流沙MM的细心讲解, 这道题我再也忘不掉了, ^_^

TO tulip: 你也会有个好LP的, (不好意思, 不大清楚小郁的婚嫁情况, 说错了, 别怪我哟!)

TO 爱爱, 好久不见了, 你去哪了?跟JJ一块上战场吗? 加油啊!

TO 娃, 不知道娃现在到哪了, 到上海没?赶紧通报, 要不发" 寻人启示"了!  

一路平平安安的说!

430#
发表于 2004-8-10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 很紧张的, 上海出奇的热, 我于是速战速决,看了一天房子,定了下来,然后今天准备去交银子.

刚刚上网,让豆豆娃担心了. 我准备这一两天回北京搬家,所以还是不能经常上网, 但皮鞭在握的说~

昨天我还给携隐打了电话, 她听见是我,马上乖乖的叫我"木木姐", 呵呵, 据说我未来的房子离她很近哦~

要去见房东了,大家加油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8 10:0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