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1378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3-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回复,因为我觉得人就是应该多听一听不同角度的声音,从不懂角度来感受大家不同的意见.这样真的很好.
下面对您的回复并不是为了雄辩而雄辩,毕竟咱们也就是通过简单的几个回帖来进行粗浅的了解,不全面是肯定的,当然你也没必要对另一个人要了解什么. 权当交流.
1.我的教育问题: 我是一直以我这段教育经历引以为豪的,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我觉得应该是不一样的.如果以一个人第一学历是什么智商我想是有些偏颇的. 很多人用人公司对我这段经历是非常感兴趣,经常问"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来让你从一个专科生一路走到中国顶级学校的硕士研究生",而ie商学院 的首席代表从这段经历看出我的奋斗的精神,觉得很符合他们的"企业家精神". 2.其实我的经历可以说是同龄人中非常非常不一般的,也就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我做受到的感悟和历程对于申请mba来说是有很多素材可以写的, 3.我的工作经历的问题. 我不得不否认,我的经历看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申请者,并不是怎么太special啊,什么的,就是典型而已. 比如从软件开发->高级工程及->架构师->team leader>team manager/project manager.很典型,没啥. 但引用我去年第二次面试ORACLE的时候,引用最后面试我的那位区域总监的话来说"你现在工作不到6年, 就已经做到people manager 这个级别(当时我带领近20个人的团队),不能说是升迁的特别快,但也已经很快了,你能给我 描述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的成长的吗?" 下面基本就是我的小essay素材的review了,也是想多多听取大家的意见.
其实我并不是我怎么在外企的工作经验,tile(虽然这些对于申请欧洲的mba也够了),但我的砝码是我的工作内容,所以在这里我也借宝地写出来 麻烦您看看我的表达方式,说实话,我现在的困境之一,就是把我的亮点更好的表达出来,有时比较罗嗦,让人找不到重点,白瞎了我自己优势. a)在我的第一个工程师生涯中,我还是个很初级的员工的时候,我们有个系统扩展的项目, 但由于原来系统技术比较老,所以领导层一直决定还是用老技术来进行开发.但我提出我的想法,就是现在有个新的技术可以省时,省力, 以后要继续发展可以更好扩展.但没有一个人同意,说是有风险,没必要什么的.我当时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在周末的时候自己 搞出来个原型,写了一份ppt,到周一的时候我突然拿出来,争取到15分钟演示,就把大家说服了,于是决定用我这个方案了.这个方案的使用,工期 减少了35%,人员同入减少了50%,3月之后我的工资涨了30%.
b)在hp的时候我还是个高级程序员.我的领导在我旁边坐着,很闹心,因为一个项目组的team leader离职,而那个项目已经很危险了,但没人愿意去 接手这个团队,那个团队太年轻,平均工作经验不到一年.这个时候我说,"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来尝试一下这个职位咋样",经理居然很爽快的答应了. 当我进入这个团队的时候,发现问题远比想想的复杂,但我经过两周的不断研究,突然又了一个方案.可就在这个时候项目经理突然宣布项目失败,进入 项目盘点流程,接下来一周开会总结.当时四个团队,其他三个团队在会上都是不断的相互指责,甚至激动的谩骂,而我几乎是一言不发.轮到我发言的时候 我提出了我的想法,我说我要"重构"代码,这在当时这个想法在业界也是个新鲜事物,尤其我们那个土鳖部门,我已刚提出,就遭到一直的反对, 甚至冷嘲热讽的-开发都开发不完还重构,脑子没病吧....,但我还是据理力争,最后我说,给我10天时间,我绝对能让你们惊喜,如果10天时候没有一个满意的 答复,我承担一切责任. 最终经理给了我7天的时间,于是我开始按照我的想法,培训团队成员,然后一起加班加点的干,第8天的时候,我交出的成绩是:bug由原来的75个降到33个.无引进 新的bug,整个代码架构重构之后条例清晰 ...最终我用实际行动征服了大家,最后用我的方法,在大家一同努力下,项目延期2个月交付,但客户很满意,为公司 挽回xx万美元的损失,同时客户也签下了第二期的开发合同,这个项目一共做了3期.
事后我的经理说,他给我时间的时候,根本没期望我能做出啥,而看重的是我在这种状况极度危机时刻的态度和坚持感染了他.当然,结果是出乎他意料的. 自此我走上管理之路.(我想这里应该能体现出一些 LEADERSHIP的雏形吧)
c),百度经历掠过(事情很杂),在离开百度的时候,经过筛选,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一家顶级外企的project lead,第二个是一个口碑不算太好的外包公司的Team leader. 如果我选择第一个,我会很轻松,因为那个公司的人素质很高,而且跟我或,团队很成熟了,而第二个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三大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会被 客户取消掉. 而选择了第二个.当时我这个选择让我的朋友,同事很不理解,基本上认为我脑子里进水,"你是不是有病啊,放着xxx公司的leader不去,去个那里去做team leader". 可一年之后,这些人终于明白我的选择. 我从第二公司里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一个团队面临如此多的问题实属少见,能充分锻炼我的方方面面,尽管很多管理方面都是第一次,但我想错过这一次 锻炼的机会就不知道啥时候再有了.接下来就是我上一个帖子中的内容了.我三个月内提升至project manager 半年内提升至这个业务总负责人. (我想mba的招生人员能看看出我的某些特质吧) 3.特别的问题. 你举的这个几个例子很好,但我想都应该属于mba申请者之中及特殊的例子,能占1,2%就不错了.再说,都收入上亿了,还读什么mba啊,对吧. 这种通过事业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对我职业上的成长,实在是太多了,但没拿出来,总觉得这东西太虚,是没啥素材了,忽悠人的嫌疑. 如果说做这种慈善的还是一种特别的话,我也应该好好整理一下了,不知道我支教的经历,和我资助大学生的经历是否能有一比啊.
4.年龄问题. 不得否认,是有点年纪了,这也是我选择欧洲商学院最根本的原因.在欧洲商学院里我这个年龄还不算老,是个中值.我都研究过,而我也都深入的研究过,也跟一些校友聊过,我问一个ie的校友 说,我32岁读mba是不是有点老,他说是正合适啊,我是34岁读的mba!我在长江商学院的圈子里混的还行,长江商学院mba全国校友会副会长35岁读的mba.今年被ck录取的几个朋友中,>33岁的 知道的已经5个人了. 其实我读mba的想法3年前就有了,但由于我前几年的经历一直放在改善父母的生活水平,共我妹妹上大学的一切费用,所以不能那个时候出来读.我是我这家里的唯一的主要的收入来源. 而现在我已经彻底的改变了家里的生活状况.把我家里的轻度贫困转变成本地标准的小康生活水平.我妹妹也马上大学毕业了,我可以安心做一些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所以才到这个年纪来读mba.
我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诡辩什么,而是想更真诚的沟通,同时也给后来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同时我觉得兄弟你能从另外一些角度看问题,我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不管我赞不赞同你的说法,但毕竟你给我用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机会. 说实话,我在几个申请圈子里面已经被捧的不行了(我们经常聚会,今天就有一个,我已经被一些兄弟点名了,说明年不去xxx商学院饶不了我,而且这一届的兄弟10多号人要给我写联名推荐信,甚是感动), 听到不同的声音对我有好处. 其实我的经历的复杂程度远远不能用几个回帖体现出来,大家的也一样.
其实这样的交流,我觉得非常的好,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才是这正的帮助.
你的理解大致是正确的,但是忽略了一点 你说的那些leadership特质很多人都有啊,那么怎么来区分到底谁更有leadership? 一些硬性指标比如title,公司规模,你的impact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打动人的就是你的成就到底多"难"? 例如,投行的申请者比较受青睐,原因很多,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投行很"难"进,这说明啥?说明只要进去了,在里面随便做出什么成就,很可能分量就不比你说的那些case轻(不绝对,只是要表达这么个意思,你意会就好,不要挑我的字眼了) 你不是问什么叫特别么,随便举例,有人停薪留职一年去非洲做了一年慈善,这个candidate放在中国pool里就很特别,虽然他的主业是咨询;所以他的申请材料就兼顾了特别和强. 再举个例子,一个申请者从小家庭为了还债东躲西藏,使得他迅速成长,最后资产过亿,这业足够特别吧?这绝不是一个典型申请者了 再举个例子,一个朋友从爬山,领悟到对人的态度,从而变得善于发现人的潜质和优点,最终帮助他在职业上成功,这也很特别,是指思想很特别 我理解大家给你建议,特别,意思是:你的教育经历我用"差"来形容都不过分,再假设你的GT一般,你的工作经历我看来看去,如果不出特别意外,最多就是一般(我指在成功的申请者里),但你又想成为那10~25%(你自我评定你能达到,其实从你说的一些情况看来你并没有达到哦;建议你多去看看别人的情况,这样比较容易定位),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些特别的经历,领悟,理念等来impress别人了 基本就是这样了!最后说一句你重点说的story,我要说,这个素材不错,比合格的素材要好一些;但不足以完全抵消你那么多劣势(education对于你这个年纪来说是非常大的劣势,我要是学校,有可能直接置疑你的maturity和智商) -- by 会员 mk671 (2011/6/30 3:43:26)
|
|